尼科波利斯軍區

拜占庭帝國軍區

尼科波利斯軍區希臘語θέμα Νικοπόλεως,轉寫:thema Nikopoleōs)是拜占庭帝國位於希臘西北部的一個軍區,囊括了埃托利亞-阿卡納尼亞伊庇魯斯地區。建立於9世紀下半葉,可能為886年以後,一直存續到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佔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暫時瓦解。

尼科波利斯軍區
Νικόπολις, θέμα Νικοπόλεως
拜占庭帝國軍區
886年之後–1204年之後

公元1000年尼科波利斯軍區於拜占庭帝國的位置
國家拜占庭帝國
首府納夫帕克托斯阿爾塔
歷史時期中世紀
• 成立
886年之後
1204年之後
今屬於 希臘

歷史

巴爾幹大部分地區一樣,伊庇魯斯地區自7世紀起湧入大量斯拉夫部落定居。7至9世紀之間的事情所知甚少,但是斯拉夫地名盛行表明該地區定居了大量斯拉夫人。另一方面,拜占庭仍控制着伊奧尼亞群島並建立了凱法利尼亞軍區,作為重新控制該地區的基地,故當地較快地重新希臘化[1]

在此期間尼科波利斯軍區建立,儘管確切時間無法確定。其可能建立於9世紀後半葉,843至899年(首次在腓洛迪俄斯的《瓊筵序次英語Kletorologion》中出現的時間)之間的某個時間。最有可能的是886年之後,皇帝利奧六世「智者」任期之內[2][3]印章學證據表明,該軍區可能來源自伯羅奔尼撒軍區下轄的分軍區,不過歷史學家沃倫·特里高德認為它曾經是凱法利尼亞軍區的一部分[2][4]。軍區邊界的具體細節並不明晰,但範圍可能與納夫帕克托斯都主教區英語Metropolis of Naupaktos大致相同,後者大約也在此時重組[5]

大約在930年,該地遭到保加爾人侵襲,並被短暫佔領。後保加爾人又在沙皇薩穆爾帶領下重返該地區,大約於980年奪取了其大部分,一直到安布拉基亞灣[6]。在1018年皇帝巴西爾二世征服保加利亞後,在原保加利亞地區設立了獨立的奧赫里德大主教英語Archbishopric of Ohrid[6]。巴西爾二世還在如今希臘-阿爾巴尼亞邊境地區設立了一些小的軍區,管轄範圍略多於一個要塞及其周邊地區[6]。根據約翰·斯基里澤斯描述,1040年,一位貪腐殘暴的稅務官員被殺害後,當地人因稅收問題而進行起義[7],此地多數軍區都加入了起義[2][8]

該地區在11世紀末期的拜占庭–諾曼戰爭中損失嚴重,阿爾塔遭到圍攻,約阿尼納甚至被羅伯爾·吉斯卡爾攻陷[9]。軍區則倖存至了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期。1198年的一份金璽詔書提及尼科波利斯、都拉齊翁以及約阿尼納軍區,並記載道其被進一步劃分為屬於教會、修道院以及個人的稅區。當時的首府似乎為阿爾塔[2][10]

在《羅馬帝國土地分割條例》一書中提及,(拜占庭淪陷後)尼科波利斯以及伊庇魯斯大部被允諾給了威尼斯,但是後者在都拉其翁之外的地方幾乎無力建立權威。希臘貴族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曾娶了尼科波利斯總督的女兒,並藉此鞏固了幾年自己的統治。起先為威尼斯附庸,後成為一個獨立君主。在其於1214/1245年離世時,其治下的伊庇魯斯專制國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原尼科波利斯軍區正是其統治中心[2][11]

地理

至9世紀末期,尼科波利斯軍區囊括了今日希臘的埃托利亞-阿卡納尼亞專區以及伊庇魯斯大部分地區。在古代晚期,此地區對應為舊伊庇魯斯行省,以及亞該亞行省埃托利亞[7][12]。東部鄰接希臘軍區,可能沿着莫爾諾斯河英語Mornos品都斯山脈西坡分界[13],北部為都拉其翁軍區以及斯卡拉維尼亞英語sclavinia

儘管其名稱如此,但其首府並非位尼科波利斯(該城當時已經因為斯拉夫人及阿拉伯人的入侵而化作廢墟),而是納夫帕克托斯[7][14]。因該地是拜占庭經由亞得里亞海進入意大利南部的途徑,故有一支馬代特人海軍部隊[2][7]。沃倫·特里德戈爾德估測在9至10世紀,軍區步兵和海軍士兵有1000名[15]

參考資料

腳註

  1.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0–52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Kazhdan 1991,第1485頁.
  3.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3頁.
  4. ^ Fine 1994,第83頁; Treadgold 1995,第33, 76頁.
  5. ^ Soustal & Koder 1981,第37, 54頁.
  6. ^ 6.0 6.1 6.2 Soustal & Koder 1981,第55頁.
  7. ^ 7.0 7.1 7.2 7.3 Nesbitt & Oikonomides 1994,第9頁.
  8. ^ Fine 1994,第205頁; Soustal & Koder 1981,第55頁.
  9.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6頁.
  10.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8–60頁.
  11.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9–61頁.
  12.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4頁.
  13. ^ Pertusi 1952,第176頁.
  14. ^ Soustal & Koder 1981,第53–54頁.
  15. ^ Treadgold 1995,第67, 76, 110頁.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