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級戰艦

富士級戰艦(日語:富士型戦艦)包含「富士號」與「八島號」,是19世紀90年代大日本帝國海軍訂造的前無畏艦,也是日本首批戰艦,因國內造船設施和技術不足而在英國建造。富士級是以當年在建的英國皇家海軍戰艦為藍本設計。

八島號戰艦
概況
名稱 富士級戰艦
使用者  大日本帝國海軍
前級 扶桑號鐵甲艦
次級 敷島級戰艦
建造期 1894至1897年
服役期 1897至1922年
完成數 兩艘
損失數 一艘
報廢數 一艘
技術數據
船型 前無畏艦
排水量 12426至12734
船長 125.6米
型寬 22.3至22.5米
吃水 8至8.1米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船速 18.25
續航力 10節航速4000海里
乘員 650人
武器裝備
裝甲

兩艦投身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包括1904年2月的旅順口海戰、此後一個月兩度炮轟旅順口。八島號5月在旅順口近海觸,數小時後在拖向基地時傾覆。富士號8月參與黃海海戰,後在1905年5月的對馬海峽海戰輕傷。1910年富士號劃歸岸防艦,此後一直充當訓練船。1922年富士號解除武裝並改造成宿舍船並配有教室,最後在1948年拆解

背景

19世紀下半葉,大日本帝國海軍在戰略上遵循法國軍事顧問船舶工程師白勞易推薦的綠水學派激進海軍哲學,注重成本低廉的魚雷艇破交戰Commerce raiding),對抗造價昂貴的重型裝甲船。1885年,中國北洋水師從德國購買兩艘定遠級鐵甲艦,威脅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利益。中國軍艦1891年初造訪日本,迫使日本政府認識到本國海軍需要類似的武裝裝甲船對抗鐵甲艦,從法國訂購的三艘松島級防護巡洋艦空有強力艦炮,但裝甲薄弱無法與鐵甲艦對抗。國內造船技術和能力遠遠不足,日本海軍決定從英國訂造兩艘最新戰艦。[1][2]

日本政府為戰艦撥款的過程充滿曲折。內閣總理大臣松方正義1891年首次遞交申請,但因政治內鬥被國會刪除。松方正義再度申請遭拒後被迫解散內閣,繼任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1892年同樣申請資金未果,引發明治天皇非比尋常的親自干預。1893年2月10日,天皇提出自行出資建造兩艘戰艦,削減每年宮內廳的開支,還呼籲所有政府官員降薪一成。國會不久通過富士級戰艦的預算法案,艦艇原計劃1899年交付,但1894年鋪設龍骨前不久爆發的甲午戰爭促使日本政府要求提前兩年完成。[3]

設計和規格

 
1896年《布拉西海軍年鑑》上的富士級戰艦右立面和甲板平面圖

富士級戰艦是在英國君權級戰艦Royal Sovereign-class)的基礎上修改而成,排水量約小兩千噸,速度約快一(時速1.9公里)。富士級改裝更優異的哈維裝甲Harvey armor),艦炮更輕、口徑略小,與英國皇家海軍後來的威嚴級戰艦Majestic-class)相同並有裝甲罩(炮塔)保護。八島號是海軍造船師菲利浦·瓦茨設計,富士號由喬治·麥克勞(George C. Mackrow)設計,兩艦幾乎一模一樣,最主要的區別是八島號切掉艉呆木Deadwood)裝上平衡舵Balanced rudder),令該艦比姊妹艦快近一節且轉向半徑更小,缺點是艦尾強度不及,在旱塢需要特別注意以免垂落。[2]

富士級戰艦全長125.6米,全寬22.3至22.5米,正常吃水深度8至8.1米,正常負載排水量12426至12734[4]。艦身採用雙層船底Double bottom),分成181個水密隔艙[5]。每艘艦上約有650名官兵[6],八島號擁有為艦隊司令官及其部下而設的住宿設施,令該艦能作為旗艦使用[7]

推進器

富士級戰艦採用十台圓柱形鍋爐Cylindrical boiler)生成每平方厘米10.9公斤力(1069千帕)工作壓力的蒸汽,驅動兩台各帶一條傳動軸漢弗萊斯-坦南特Humphrys Tennant三脹往復式蒸汽機Triple-expansion steam engine),用蒸汽機帶動5.18米的螺旋槳[8]。蒸汽機採用正壓通風,額定功率1.01萬千瓦,設計最高速度18.25節(每小時34公里)[6],不過海上試航的數據表明兩艦實際速度更快,最高達到18.66至19.46節(時速34.56至36.04公里)[9]。兩間蒸汽機房和四個鍋爐室由中心線上的水密艙壁分隔,鍋爐室還由橫向艙壁進一步隔開。富士級戰艦的煙囪位於中心線上,這與君權級和威嚴級戰艦都不一樣。[10]

富士級戰艦最多裝載1620噸煤[6],能以10節(每小時19公里)航速巡航4000海里(7400公里)[注 1][4]。艦上配有三台電動發電機,每台額定功率32千瓦[12]

艦炮

 
305毫米炮塔佈局

富士級戰艦主炮是兩座雙聯裝炮塔安裝的四門埃爾斯維克軍械公司40倍徑305毫米艦炮,炮口射擊弧度達240度,最大仰角15度,還可下壓至負5度[13]。艦炮有裝甲罩或炮塔保護,安裝艦炮的炮架與首批威嚴級戰艦基本相同,只能從固定位置的下層甲板彈藥庫提取彈藥。每個炮塔裝有18發炮彈,可向任意角度發射直到必須補充彈藥。艦炮需固定在1度位置裝彈,[2]以每秒730米炮口初速發射386公斤彈丸[14],有效射程約15公里[15]

富士級戰艦的副炮包含十門單裝40倍徑152毫米速射炮[4],其中四門位於艦側炮廓Casemate),六門在上甲板,都有炮盾保護[16],以每秒700米炮口初速發射45公斤彈丸[17]。艦上另有14門單裝47毫米3磅艦炮和十門單裝47毫米2.5磅艦炮,用於對抗魚雷艇[6][注 2]。3磅炮以每秒587米炮口初速發射1.5公斤彈丸,2.5磅炮以每秒430米炮口初速發射1.1公斤彈丸[20]。富士級戰艦另有五具450毫米魚雷管,除艦頭一條高於水面外,另外四條都在水下,艦的兩舷側各一對[6]

1901年,兩艦將16門47毫米艦炮換成76.2毫米12磅12英擔速射炮[注 3][4]。新炮以每秒719米炮口初速發射5.7公斤彈丸[21]。艦上官兵因此增至652人,後來又升到741人[4]

裝甲

富士級戰艦的裝甲佈局與君權級類似,但富士級採用的是哈維裝甲,比君權級相同厚度的複合裝甲更優。富士級的水線裝甲帶高2.4米,正常負荷時高於水線0.9米,最厚處457毫米。裝甲朝兩個炮座方向逐漸變薄到406毫米,在炮座處降到356毫米,上方是兩炮座之間厚102毫米的裝甲列板。上層裝甲帶外側厚356毫米,後方減至229毫米。對角艙壁把炮座與側面裝甲相連,前艙壁厚356毫米,後艙壁305毫米。炮廓與炮座裝甲最厚152毫米,保護司令塔的裝甲厚356毫米,甲板裝甲厚64毫米,並在艦側的主裝甲帶頂端連接。[4][6]

艦隻

名稱 建造商 鋪設龍骨 下水 交付 成本 結局
富士號 倫敦利茅斯泰晤士製鐵 1894年8月1日[22] 1896年3月31日[22] 1897年8月17日[22] 1038萬日圓[23] 1948年拆解[24]
八島號 泰恩-威爾郡埃爾斯維克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 1894年12月6日[25] 1896年12月28日[25] 1897年9月9日[26] 1050萬日圓[27] 1904年5月15日水雷炸沉[26]

服役經歷

兩艘富士級戰艦都在1898年2月結束前抵達日本[28]。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之際,富士號與八島號劃入第一艦隊第一戰隊。2月9日,東鄉平八郎海軍中將率第一艦隊偷襲旅順口近海停泊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東鄉平八郎決定用主炮攻擊對方沿海防禦,副炮和敵艦交手。事實證明分散火力決策失誤,日軍的203毫米和152毫米艦炮對俄國軍艦損傷很小,對方把所有火力向日本艦船集中。雙方都命中對手大量軍艦,但東鄉平八郎鎩羽而歸時日軍已傷亡60人,俄軍僅17人。戰鬥期間沒有火力命中八島號,富士號兩度中彈導致兩人陣亡,十人受傷。[29]

 
英國航海博物館展示的八島號模型,可以看到魚雷網部署

3月10日,兩艦從遼東半島西南側的鴿子灣盲炸旅順口,兩地相距9.5公里,基本沒造成破壞[30]。俄軍隨後部署岸防炮,俄方軍艦還派觀察員監視鴿子灣。3月22日八島號與富士號再度開炮時遭岸防炮和軍艦反擊,富士號被305毫米炮彈命中後日軍停戰轉移。[31]

4月13日,東鄉平八郎引出太平洋艦隊兩艘戰艦,富士號和八島號隨同行動。俄軍發現第一戰隊的五艘戰艦後掉頭逃回旅順口,但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艦撞上日軍前一晚佈下的水雷並引爆彈藥庫,該艦在兩分鐘內沉沒。大勝的東鄉平八郎又開始遠距離轟炸,促使俄軍繼續佈雷。[32]

5月14日,初瀨號敷島號與八島號戰艦聯合笠置號防護巡洋艦龍田號通報艦接替旅順口近海的日軍封鎖部隊[33]。次日早上艦隊觸及俄軍佈下的雷區,初瀨號上午11點10分左右觸雷導致無法轉向,八島號上前救助時也撞上兩枚水雷[27]。日軍把八島號拖離雷區,艦體此時進水失控,船員約在五小時後棄艦。笠置號繼續拖船,但八島號傾斜幅度越來越大並在約三小時傾覆。[34]

 
1905年的富士號戰艦明信片

八月黃海海戰期間,俄軍集中攻擊東鄉平八郎的領隊旗艦三笠號戰艦,富士號未受損傷[35]。第二年五月,富士號在對馬海峽海戰中彈十餘次,最嚴重的打穿後方炮座防護罩,引燃裸露推進火藥導致八人死亡,九人受傷。撲滅着火的彈藥後,炮座左炮繼續開火,顯然命中彈藥庫給予俄軍博羅季諾號戰艦Borodino致命一擊[36]

1908年10月23日,富士號接待美國駐日本大使托馬斯·奧布萊恩Thomas J. O'Brien)與環遊世界的「大白艦隊」高級軍官[37]。1910年,艦上圓柱形鍋爐換成宮原式水管鍋爐Water-tube boiler),主炮換成國產。同年富士號劃歸一等岸防艦,用於各種訓練直到1922年解除武裝。此後艦體充當浮動營房,是橫須賀市的訓練中心直到1945年。[38]1945年7月18日,富士號在美軍發動的橫須賀空襲受損[39],戰爭結束後傾覆[40],最後在1948年拆解[26]

註釋

  1. ^ 漢斯·倫格勒稱艦上裝載1130噸煤時能以10節航速巡航7000海里(1.3萬公里)[11]
  2. ^ 文獻對小口徑速射炮數量和規格說法不一,海軍史學家羅傑·切斯諾(Roger Chesneau)、尤金·科列斯尼克(Eugene Kolesnik)、漢斯·倫格勒(Hans Lengerer)稱20門3磅艦炮和四門2.5磅艦炮[8][18];漢斯格奧爾格·詹舒拉(Hansgeorg Jentschura)、迪特·榮格(Dieter Jung)、彼得·米克爾(Peter Mickel)只記載總數24門47毫米艦炮,沒有說明3磅和2.5磅分別多少[4];保羅·希爾弗斯通(Paul H. Silverstone)的記載是20門47毫米艦炮,同樣未區分3磅和2.5磅[19]
  3. ^ 12英擔指炮重609.6公斤。

腳註

  1. ^ Evans & Peattie 1997,第15, 19–20, 60頁.
  2. ^ 2.0 2.1 2.2 Brook 1999,第123頁.
  3. ^ Lengerer 2008,第7–10頁.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Jentschura, Jung & Mickel 1977,第16頁.
  5. ^ Lengerer 2009,第26頁.
  6. ^ 6.0 6.1 6.2 6.3 6.4 6.5 Brook 1999,第122頁.
  7. ^ Lengerer 2009,第51頁.
  8. ^ 8.0 8.1 Lengerer 2008,第23頁.
  9. ^ Lengerer 2008,第27頁.
  10. ^ Lengerer 2008,第24頁.
  11. ^ Lengerer 2008,第11, 23頁.
  12. ^ Lengerer 2009,第50頁.
  13. ^ Lengerer 2009,第27, 36頁.
  14. ^ Friedman 2011,第270–271頁.
  15. ^ Lengerer 2009,第30頁.
  16. ^ Brook 1985,第268–269頁.
  17. ^ Friedman 2011,第275–276頁.
  18. ^ Chesneau & Kolesnik 1979,第220頁.
  19. ^ Silverstone 1984,第309頁.
  20. ^ Friedman 2011,第118–119頁.
  21. ^ Friedman 2011,第114頁.
  22. ^ 22.0 22.1 22.2 Silverstone 1984,第327頁.
  23. ^ Lengerer 2008,第13頁.
  24. ^ Silverstone 1984,第328頁.
  25. ^ 25.0 25.1 Brook 1985,第268頁.
  26. ^ 26.0 26.1 26.2 Jentschura, Jung & Mickel 1977,第17頁.
  27. ^ 27.0 27.1 Lengerer 2008,第14頁.
  28. ^ Chinese Question.
  29. ^ Forczyk 2009,第41–44頁.
  30. ^ Brook 1985,第269頁.
  31. ^ Forczyk 2009,第44頁.
  32. ^ Forczyk 2009,第45–46頁.
  33. ^ Warner & Warner 2002,第279頁.
  34. ^ Warner & Warner 2002,第279–282頁.
  35. ^ Forczyk 2009,第52–53頁.
  36. ^ Campbell 1978,第263頁.
  37. ^ New York Times.
  38. ^ Jentschura, Jung & Mickel 1977,第16–17頁.
  39. ^ Tully 2003.
  40. ^ Fukui 1991,第54頁.

來源

  • Brook, Peter. Armstrong Battleships for Japan. Warship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Nav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1985, XXII (3): 268–282. ISSN 0043-0374. 
  • Brook, Peter. Warships for Export: Armstrong Warships 1867–1927. Gravesend, UK: World Ship Society. 1999. ISBN 0-905617-89-4. 
  • Campbell, N.J.M. Preston, Antony , 編. The Battle of Tsu-Shima, Part 4 II.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8: 258–265. ISBN 0-87021-976-6. 
  •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UK: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021-04-25]. ISBN 0-8317-0302-4. 
  • Evans, David; Peattie, Mark R. Kaigun: Strategy, Tactics, and Technology in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87–1941.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0-87021-192-7. 
  • Forczyk, Robert. Russian Battleship vs Japanese Battleship, Yellow Sea 1904–05. Oxford, UK: Osprey. 2009. ISBN 978 1-84603-330-8.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UK: Seaforth.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Fukui, Shizuo. Japanese Naval Vessels 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London: Greenhill Books. 1991. ISBN 1-85367-125-8. 
  • Jentschura, Hansgeorg; Jung, Dieter; Mickel, Peter. Warship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69–1945. Annapolis, Marylan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77. ISBN 0-87021-893-X. 
  • Lengerer, Hans. Ahlberg, Lars , 編. Japanese Battleships and Battlecruisers – Part II.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08-09, (Paper V): 6–32.  
  • Lengerer, Hans. Ahlberg, Lars , 編. Japanese Battleships and Battlecruisers – Part III.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09-03, (Paper VI): 7–55.  
  • Silverstone, Paul H. Directory of the World's Capital Ships.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84. ISBN 0-88254-979-0. 
  • Tully, A.P. Nagato's Last Year: July 1945 – July 1946. Mysteries/Untold Saga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Combinedfleet.com. 2003 [2021-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 Warner, Denis; Warner, Peggy. The Tide at Sunrise: A History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1905 2nd. London: Frank Cass. 2002. ISBN 0-7146-5256-3. 
  • The Chinese Question. Australian Town and Country Journal (Sydney, Australia). : 31 [2021-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 Tokio Enthusiasts Nearly Mob Sperry. The New York Times. 1908-10-24 [2021-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