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萊柏維茲

安娜-露·萊柏維茲(英語:Anna-Lou Leibovitz,1949年10月2日)是一名美國肖像攝影師

安妮·萊柏維茲
Annie Leibovitz
出生Anna-Lou Leibovitz
(1949-10-02) 1949年10月2日75歲)
 美國康涅狄格州沃特伯里
國籍 美國
教育程度三藩市藝術學院
知名於攝影
簽名

生平

早年與教育

安妮·萊柏維茲出生於康涅狄格州沃特伯里,在家裏六個小孩中排行第三。她是美國猶太移民的第三代,其曾祖父母來自中歐和西歐;她父親的脈系是羅馬尼亞移民[1]。她的母親瑪麗蓮·萊柏維茲是一位現代舞老師,有愛沙尼亞的猶太血統;父親山姆·萊柏維茲則是美國空軍中校。安妮幼時因父親職務的原因,時常舉家遷徙,她的第一張攝影作品便是越戰期間,在父親被派駐的菲律賓所拍攝[2]

高中時期,安妮對各種藝術活動產生極大興趣,開始投入寫作和音樂。她進入三藩市藝術學院就讀,研攻繪畫,並遇到對她往後藝術生涯影響深遠的老師莎夏·蜜雪兒。在持續學習攝影技巧的同時,安妮也兼職多種工作,例如1969年曾在以色列吉布茨上班數個月[3]

攝影生涯

1970年返回美國後,安妮進入初創不久的《滾石》雜誌旗下擔任雇傭攝影師。1973年,發行人簡·溫納將她擢升為首席攝影師。直到1983年離職,安妮在雜誌社的十年攝影生涯,大量由她掌鏡、細膩而親暱的名人肖像照為《滾石》雜誌塑造了明確風格[3]。在《滾石》工作期間,安妮的作品影響後來無數雜誌。此外,她也明白,攝影師能夠為雜誌社工作,同時鑽研於個人作品;對她而言,能夠與愛她以及「願意打開他們的心房和靈魂、與妳共存」的人一起工作,是一種更為親密的關係,使攝影能更生動而深刻地訴說,也是她最主要的追求[4]

亨利·卡蒂爾-布雷松影響安妮極深。「他的個人詮釋風格——以一種視覺、圖解的方式——是我們所試着追趕的。」[4]

1971年至1972年,安妮受邀擔任「滾石'75年美國巡迴演唱會」的攝影師,在三藩市為滾石樂團進行影像紀錄。其中她最滿意的作品,是一張米·積加在電梯裏的相片[5]

約翰·連儂,1980年

1980年12月8日安妮在《滾石》為約翰·連儂拍攝封面肖像照,《滾石》要求為連儂獨照,但連儂堅持和小野洋子共同登上雜誌封面。於是安妮決定再次打造類似她十分喜愛的《雙重幻想曲》專輯封面上,連儂和小野的親吻鏡頭。她讓連儂褪去衣服,在小野身旁蜷曲身體。安妮回憶道,「有趣的是,她說她要脫掉她的上衣,但我說:『全都穿着吧』——我其實完全沒有構圖。然後他蜷起身子、接近小野,那真是非常、非常強烈。你無法克制,感受到她的冷,而他看起來是如此依戀、纏賴着她。我覺得第一張拍立得令人大為驚艷,他們都非常興奮。約翰說,『妳精準地捕捉了我們的關係。答應我它會登上封面。』我直視着他的雙眼,我們都深深感到震撼[6]。」安妮是最後一位正式為連儂拍照的攝影師;他在五個小時後被槍殺逝世[7]

2009年,約翰和小野的兒子西恩·連儂與女友夏洛蒂·肯普·穆爾重新詮釋這張照片,使其中男女角色顛倒(男衣、女裸)[8]。照片由亨利·龐德山姆·泰勒-伍德掌鏡,收錄在1993年10月26日的《英國青年藝術家》(YBA)模仿作品系列。

私人生活

1989年萊柏維茲與蘇珊·桑塔格展開了戀情,但這段戀情在2003年(即桑塔格臨終前一年)結束了,但兩人到桑塔格死時仍是朋友。[9]

2017年-至今

2017年,Annie Leibovitz推出了片集《Annie Leibovitz: Portraits 2005–2016》,她接受訪問時,分享經典名人照片背後的意念。並表示今次的專集特別收錄了她拍攝的女性人物。書中以希拉莉作結,令她十分興奮,她希望有日能夠在白宮為希拉莉照相[10]

著名作品

 
萊柏維茲在她的2008年《浮華世界》封面照片《More Demi Moore》作品前

參考資料

  1. ^ Lambert, Angela. News - Annie Leibovitz. London: independent.co.uk. 1994-03-03 [2010-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英語). 
  2. ^ Cooke, Rachel. How I shot my sister Annie .... London: The Observer. 2008-02-03 [2008-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0) (英語). 
  3. ^ 3.0 3.1 Annie Leibovitz Biography. bookrags. [2007-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4) (英語). 
  4. ^ 4.0 4.1 Michele Pinczuk. Annie Liebovitz: Always in Style. jvibe.com. 2007-9 [2011-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4) (英語). 
  5. ^ Leibovitz, Annie. At Work. New York City, NY: Random House. 2008. ISBN 978-0-375-50510-2 (英語). 
  6. ^ The Rolling Stone magazine. Issue #335 (1981-1-22). The Rolling Stone magazine. 2007 [2007-07-26]. (原始內容 (Audio)存檔於2007-07-04) (英語). 
  7. ^ Yoko Ono. Annie Leibovitz - Life Through a Lens (DVD). ICA. 2008-08-09 (英語). a heavy weight fate was waiting for us only...four or five hours later 
  8. ^ Sean Lennon And Nude Model Recreate John And Yoko (NSFW PHOTO). Huffpost. 2009-09-02 [201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3) (英語). 
  9. ^ Guthmann, Edward. Love, family, celebrity, grief -- Leibovitz puts her life on display in photo memoir. 三藩市紀事報. 2006-11-01 [2017-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10. ^ 影響攝影大師 Annie Leibovitz 職業生涯的五張照片|Style Reader. [2017-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7). 
  11. ^ 1980 Rolling Stone Interview With John Lennon by Jonathan Cott. John-Lennon.com. [201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3) (英語). 
  12. ^ Linda Ronstadt Pictures. ronstadt-linda.com. [201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13. ^ at 25: The Covers | Culture. Vanity Fair. [2011-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03). 
  14. ^ 1977 Rolling Stone Covers - RS235: Fleetwood Mac. rollingstone.com. [201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7)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