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論
《天演論》原名《演化論與倫理學》,是嚴復翻譯自英國生物學家湯瑪斯·亨利·赫胥黎名為Evolution and Ethics的演講與論文集,此書闡發了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中關於生物進化的理論[1]。
嚴復並未將原著完全翻譯,且除了翻譯之外還加入許多自己的見解,或是加入其他學者如史賓莎的主張[2]。赫胥黎原著後半部認為倫理學不能等同於生物演化論,演化論是演化論,倫理學是倫理學,但是嚴復反對這樣的觀點,他提出斯賓塞的學說,認為自然界的進化規律完全適用於人類社會。[來源請求]
特點
該書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12月),首刊於《國聞報》的增刊《國聞彙編》上,次年三月(1898年4月)正式出版。為此,嚴復撰寫《〈天演論〉自序》,又在譯文中加上許多按語,是嚴氏本人的意見。
《天演論》出版後,立即風行全國。除了宣揚進化論思想之外,嚴復也在書中的〈譯例言〉提到了譯事三難:信、達、雅[3]。1897年,嚴復對《天演論》的譯文又進行大修改[4]。嚴復不僅是翻譯《天演論》,還對赫胥黎的原著加以改造和評論。縱觀全書的變動,可大致分為幾項:
影響
《天演論》之書流傳深遠,文辭典雅,雕琢駢儷,文章一開始即稱:
“ | 夏與畏日爭,冬與嚴霜爭,四時之內,飄風怒吹,或西發西洋,或東起北海,旁午交扇,無時而息,上有鳥獸之踐啄,下有蟻蝝之齧傷。憔悴孤虛,旋生旋滅。菀枯頃刻,莫可究詳。是離離者亦各盡天能,以自存種族而已。 | ” |
梁啓超在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三日《清議報》發表文章《自由書·豪傑之公腦》指出:「蓋生存競爭,天下萬物之公理也。既競爭則優者必勝,劣者必敗,此又有生以來不可避免之公例也。」許多書中的口號「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天演進化」等皆成為報章雜誌之專有名詞,使中國學子朗朗上口,如胡適之名就是從「適者生存」而來[8]。陳炯明讀法政學堂時,受《天演論》的影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語流行一時,取字「競存」。鄧鏡人按《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學說,將長子鄧昌明取名「演存」、字「競生」。魯迅在文集《朝華夕拾》中說,在學校生活中最大樂趣是「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
註釋
- ^ 北大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論壇第83講[永久失效連結]
- ^ 俞政的《嚴復著譯研究》 描述: 「嚴復一生著、譯甚多。他在翻譯西方論著的時候,常常摻雜己意,還要附加大量按語;有些譯作甚至帶有不同程度的改編(如《天演論》、《名學淺說》);因此,人們把他的翻譯作品稱為譯著。意思是說他的譯作中的不少內容相當於他的著作,反映的是他自己的思想。」
- ^ 錢鍾書曾考證嚴復的「信、達、雅」三字,在三國時支謙寫的《句法經序》中,已經可以見到,問云:「仆初嫌其詞不雅。維祗難曰:『佛言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其傳經者,令易曉勿失厥以,是則為善。』座中咸曰:老氏稱『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今傳梵義,實宜徑達。』是以自偈受譯人口,因順本旨,不加文飾。」
- ^ 俞政:〈關於《天演論》譯文的修改〉
- ^ 俞政,《嚴復著譯研究》,頁58
- ^ 俞政,《嚴復著譯研究》,頁62
- ^ 汪榮祖在〈重讀嚴復的翻譯〉一文中否定俞政的說法。汪榮祖表示,俞政指出嚴復的誤譯,有的只是「意譯」與「直譯」上的區別。
- ^ 胡適《四十自述》:「《天演論》出版之後,不上幾年,便風行到全國,竟做了中學生的讀物了。讀這書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學史上和思想史上的貢獻;他們能了解的,只是那『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公式在國際政治上的意義。在中國屢次戰敗之後,在庚子辛丑大恥之後,這個『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公式,確是一種當頭棒喝,給了無數人一種絕大的刺激。幾年之中,這種思想像野火一樣,延燒着許多少年的心和血。『天演』、『物競』、『淘汰』、『天擇』等等術語,都漸漸成了報紙文章的熟語,漸漸成了一班愛國志士的『口頭禪』。」
參考書目
- 黃克武:〈何謂天演?嚴復「天演之學」的內涵與意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吳展良:〈嚴復《天演論》作意與內涵新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蘇基朗:〈有法無天?嚴復譯《天演論》對20世紀初中國法律的影響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俞政,《嚴復著譯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
- 俞政,《試論<天演論>的意譯方式》,《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版,第二期,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