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蹄蝠
哺乳动物物种
大蹄蝠(學名:Hipposideros armiger)為菊頭蝠科蹄蝠屬的動物,也稱大馬蹄蝠。
葉鼻蝠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翼手目 Chiroptera |
科: | 菊頭蝠科 Rhinolophidae |
屬: | 蹄蝠屬 Hipposideros |
種: | 葉鼻蝠 H. armiger
|
二名法 | |
Hipposideros armiger (Hodgson, 1835) [2]
| |
異名 | |
|
特徵
大蹄蝠前臂長約95毫米,臉部有複雜的鼻葉,前葉呈馬蹄形,兩側各有4小片副葉;耳大,三角形;背面的毛為灰白色或棕褐色;毛尖、腹面為深棕色;翼膜為黑褐色或灰黃色。
分佈
大蹄蝠主要分佈於台灣島、香港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廣西、陝西、貴州、安徽、雲南、海南、四川、江蘇、廣東、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常見於岩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2]
亞種
- 大蹄蝠指名亞種(學名:Hipposideros armiger armiger),Hodgson於1835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佈於廣西、海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3]
- 大蹄蝠福建亞種(學名:Hipposideros armiger swinhoei),Peters於1871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佈於江西、廣東、安徽、江蘇、福建、浙江、湖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4]
- 大蹄蝠台灣亞種,也稱臺灣葉鼻蝠(學名:Hipposideros armiger terasensis),[5]Kishida於1924年命名。分佈於台灣島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6]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7]。
參考文獻
- ^ 1.0 1.1 大蹄蝠. IUC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6).
-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大蹄蝠.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大蹄蝠指名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大蹄蝠福建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大蹄蝠台湾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