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米夏埃爾之戰

聖米夏埃爾之戰(法語:Bataille de Sankt Michael)發生於1809年5月25日。此役中,保羅·格列尼爾指揮的法國軍隊在奧地利上施泰爾馬克的聖米夏埃爾擊敗了弗朗茨·傑拉西奇的奧地利師。此役發生在拿破崙戰爭第五次反法同盟期間法國取得初步勝利之後。聖米夏埃爾位於維也納西南約140公里。

聖米夏埃爾之戰
第五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日期1809年5月25日[1]
地點47°20′19″N 15°01′06″E / 47.33861°N 15.01833°E / 47.33861; 15.01833
結果 法軍勝利[1]
參戰方
法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法國 保羅·格列尼爾英語Paul Grenier 奧地利帝國 弗拉尼奧·耶拉契奇
兵力
12,000[2]-15,000人[3] 8,000[3]-9,000人[2]
傷亡與損失
670人傷亡[2] 6,573人傷亡[2]

傑拉西奇的奧地利師最初是卡爾大公多瑙河軍團的一部分,在埃克米爾戰役之前被派往南部,後來被命令在格拉茨約翰大公的軍隊會合。當該部向格拉茨撤退時,傑拉西奇的師穿過了歐仁·德·博阿爾內意大利軍隊的防區,後者正在向東北推進以追擊約翰大公。得知傑拉西奇的動向後,歐仁派出兩個師來攔截這支奧地利部隊。

保羅·格列尼爾的師及時攔截了傑拉西奇的部隊並發動了攻擊。雖然奧地利人起初能夠阻止法軍的進攻,但他們無路可逃。法國第二個師的到來確保了法軍對傑拉西奇的數量優勢,同時後者嚴重缺乏騎兵和大炮。格列尼爾接下來的進攻摧毀了奧地利的防線,俘虜了數千名奧地利士兵。當傑拉西奇最終於約翰大公會合時,他的部隊只剩下最初的一小部分。

背景

在1809年的法奧戰爭中,拿破崙皇帝在4月20日至21日的阿本斯貝格蘭休特戰役中擊敗了約翰·馮·希勒的部隊。[4]次日,拿破崙在埃克米爾戰役中擊敗了卡爾大公,迫使後者率領主力部隊通過雷根斯堡撤退到多瑙河的北岸。[5]在南岸,希勒帶着他的部隊向東撤退,安德烈·馬塞納元帥則在後方追擊。[6]

 
聖米夏埃爾戰役

在1809年戰爭開始時,弗朗茨·傑拉西奇中將的師是奧地利第六軍團的一部分,由康斯坦丁·埃廷斯豪森少將和約瑟夫·霍夫邁斯特·馮·霍芬內克將軍領導的兩個線列步兵旅組成。[7]然而,入侵巴伐利亞時,卡爾大公讓傑拉西奇從薩爾茨堡推進並佔領了慕尼黑[8]為了更好地執行這項任務,霍夫邁斯特的線列步兵旅被換為卡爾·多爾邁耶·馮·普羅旺什少將的騎兵旅。[9]奧軍的撤退開始後,傑拉西奇奉命退回薩爾茨堡。因此,他的部隊從4月29日開始在薩爾茨堡集結。[2]傑拉西奇認為騎兵在山區用處不大,因此於5月1日將兩個騎兵團派往維也納。[10]希勒於5月3日參加了埃伯斯貝格戰役,然後越過北岸前往多瑙河。[11]5月4日-5日,傑拉西奇的匈牙利正規軍擊退了由弗朗索瓦·約瑟夫·勒費弗爾元帥追擊奧軍的巴伐利亞旅。[12]

在意大利,約翰大公於4月16日在薩西萊戰役中擊敗了歐仁總督[13]歐仁後退到維羅納,在那裏他聚集了援軍,直到他的人數超過了他的奧地利對手。在得知卡爾大公撤退的消息後,約翰於5月1日放棄了他的阿迪傑河防禦工事。[14]

5月8日,歐仁和約翰進行了皮亞韋河戰役,奧地利最終繼續撤退。[15]約翰在撤退中分散了他的軍隊,派遣伊格納茲·久萊中將沿着向南的路線前往盧布爾雅那,同時將他的削弱的主力向東北帶到菲拉赫。歐仁派遣雅克·麥克唐納將軍和20,000名士兵追擊久萊,自己則率領25,000名士兵追擊約翰。[16]當約翰的縱隊接近克拉根福格拉茨時,歐仁於5月20日進入菲拉赫。[8]

5月15日,傑拉西奇率領10,200名士兵和16門大炮駐守在薩爾茨堡。他的部隊包括2,880名訓練有素的正規軍和60名騎兵。[17]在接到與約翰大公在格拉茨會合的命令後,傑拉西奇於5月19日撤離了薩爾茨堡。到這個時候,他的位置已經非常危險。[2]在菲拉赫的法軍距離格拉茨只有130公里,而傑拉西奇則距離200公里。[8]

戰鬥

5月23日晚上,傑拉西奇的縱隊進軍施泰爾馬克地區毛特恩。與此同時,歐仁的主力部隊抵達穆爾河上的尤登堡。約翰大公警告傑拉西奇,歐仁正前往穆爾河畔布魯克,而且兩軍的行軍路線在聖米夏埃爾相交。大約在這個時候,歐仁意識到傑拉西奇就在附近,於是命令格列尼爾將最近的兩個師——讓·馬蒂厄·塞拉斯和皮埃爾·弗朗索瓦·約瑟夫·杜魯特的師向東北推進並攔截奧地利人。[3]傑拉西奇的部隊此時只剩下四門火炮。[2]

 
聖米夏埃爾

傑拉西奇的先遣部隊於5月25日上午9時抵達聖米夏埃爾,他的大部分部隊已經到達了北邊的一個位置。然而,格列尼爾的先遣部隊很快就出現在了西南方向。傑拉西奇派出他的60名騎兵和一個步兵旅在小鎮西邊的山脊上抵擋法軍。上午10時,法軍襲擊了奧軍的防線,但被擊退了。法軍則繼續對奧地利陣地施壓,奧地利則將另外5,000名士兵投入了戰鬥。法軍的另一個師於下午抵達,此時法軍比奧軍的人數多了7,000人。[3]

 
皮埃爾·杜魯特

格列尼爾準備一次派兩個師進行突擊。他將路易斯·加羅將軍的一個旅置於第一線。杜魯特將軍的一個旅則在第二線。法軍指揮官還派出第62線列步兵團的兩個營沿穆爾河南岸打擊奧軍左翼。[3]

在法軍的全面進攻下,傑拉西奇的部隊無力招架。而且很多部隊被第62線列步兵團的側翼包圍牽制。下午4時,法軍的突襲粉碎了奧地利的陣地。側翼的法軍也切斷了奧軍北撤的道路。奧地利人沿着穆爾河谷向東北潰敗,法軍緊追不捨。第二天,傑拉西奇的部隊只有2,000人抵達格拉茨[18]

結果

格列尼爾幾乎摧毀了傑拉西奇的整個師。奧地利部隊陣亡423人,受傷1,137人,被俘4,963人,失蹤50人。法軍陣亡200人,受傷400人,被奧軍俘虜70人。歷史學家迪格比·史密斯將這場災難歸咎於傑拉西奇在薩爾茨堡停留的時間過長,以及他將大部分騎兵和炮兵拋下。[2]奧地利陸軍歷史學家君特·羅森堡稱傑拉西奇為「一個非常不幸但無能的將軍」。[19]6月14日,法國和奧地利的主力軍隊在拉布之戰中進行了進一步戰鬥。[20]

腳註

  1. ^ 1.0 1.1 Bodart 1908,第406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Smith 1998,第312頁.
  3. ^ 3.0 3.1 3.2 3.3 3.4 Schneid 2002,第86頁.
  4. ^ Smith 1998,第290-291頁.
  5. ^ Smith 1998,第292頁.
  6. ^ Smith 1998,第292-294頁.
  7. ^ Bowden & Tarbox 1980,第70頁.
  8. ^ 8.0 8.1 8.2 Schneid 2002,第85頁.
  9. ^ Arnold 1990,第260n頁.
  10. ^ Petre 1976,第249頁.
  11. ^ Rothenberg 1982,第138頁.
  12. ^ Smith 1998,第299頁.
  13. ^ Smith 1998,第286頁.
  14. ^ Schneid 2002,第76-77頁.
  15. ^ Smith 1998,第300頁.
  16. ^ Schneid 2002,第83頁.
  17. ^ Bowden & Tarbox 1980,第115頁.
  18. ^ Schneid 2002,第86-87頁.
  19. ^ Rothenberg 1982,第145頁.
  20. ^ Schneid 2002,第87-88頁.

參考資料

  • Arnold, James R. Crisis on the Danube: Napoleon’s Austrian Campaign of 1809. New York, N.Y.: Paragon House. 1990. ISBN 1-55778-137-0. 
  • Bodart, Gaston. Militär-historisches Kriegs-Lexikon (1618-1905). 1908 [2021-06-14]. 
  • Bowden, Scotty; Tarbox, Charlie. Armies on the Danube 1809. Arlington, Texas: Empire Games Press. 1980. ISBN 0-913037-08-7. 
  • Petre, F. Loraine. Napoleon and the Archduke Charles. New York, N.Y.: Hippocrene Books. 1976. 
  • Rothenberg, Gunther E. Napoleon's Great Adversaries, The Archduke Charles and the Austrian Army, 1792–1814.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0-253-33969-3. 
  • Schneid, Frederick C. Napoleon's Italian Campaigns: 1805-1815. Westport, Conn.: Praeger Publishers. 2002. ISBN 0-275-96875-8. 
  • Smith, Digby. The Napoleonic Wars Data Book. London: Greenhill. 1998. ISBN 1-85367-276-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