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的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
英國作家J·K·羅琳在她的暢銷書《哈利波特》系列中列舉了數位激發她創作靈感的作者。許多作家[誰?]、記者及評論家還發現了與此書有相同之處的其他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來源於多個文學體裁,既有古典作品,亦有現代作品,而羅琳尚未把這些作品列入對其創作產生影響的作品行列之中。
公開承認過的創作靈感來源
羅琳從未公開說過哪一名作家是她的創作靈感來源,她原話是:「我不知道我的靈感是從哪兒來的,也不知道我的想像力會往哪邊飄。我感謝自己能夠擁有如此豐富的想像力,這讓我得到了比別人多很多的快樂。」 但她的確列舉過自己喜歡的幾位作家,並稱他們可能激發了她創作《哈利波特》的靈感。這些作品列舉在下方,以出版時間為序。
英國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
羅琳說過:「我在作品中曾大量借鑑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但我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英國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本身就是借鑑而來的。我們遭到外敵的進攻時,盜用了他們的神明,以及他們神話傳說里的神奇生物,然後我們把這些元素都融入了自己的神話傳說裏,因此我們的民間傳說是世界上最為豐富多元的。所以我不覺得借鑑這些傳說有什麼不對的,當然,我會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創作。」
《伊里亞德》
一名受訪者[誰?]曾表示,哈利帶回西追的屍體這段情節與赫克特、阿喀琉斯和帕特羅克洛斯在《伊里亞德》中的行動很相似。羅琳回應:「那就是我的靈感來源。當我19歲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非常非常非常感動。褻瀆屍體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觀念……我在寫哈利帶回西追的屍體這一段時想到了這一點。」
聖經
有書評人[誰?]在J. K. 羅琳的最後一部《哈利波特》小說——《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中注意到,書中體現了《聖經》的主題,還映射了其中的部分內容。在2007年8月發行的《新聞周刊》中,莉莎·米勒(Lisa Miller)評論,哈利死而復生,回來拯救世人的情節,與耶穌有異曲同工之妙。她指出,該章的章節標題「英皇十字車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耶穌的十字架」。 她還表示,哈利在經歷短暫的死亡過程中,來到了一個類似天堂的場景中,他在這兒遇到了那個類似父親角色的人,並與他交談,「他不僅法力高強,而且心中還有深沉的愛。」[1] 傑弗瑞·維斯在《達拉斯晨報》中補充道,「最後一個應該消滅的敵人是死亡」(哥林多前書 15:26)是直接引用的《聖經》裏原話,這句話刻在哈利父母的墓碑上,映射耶穌的復活。[2]鄧不利多家族的墓碑上刻着「珍寶在何處,心也在何處」(馬太福音 6:21),這是引用的《聖經》中《馬太福音》的內容,告誡人們要認識到生命中真正的財富是什麼。「這幾本書是典型的英國作品」,羅琳在2007年10月的一次發佈會上這麼說道,「所以哈利在墓碑上看見聖經的原話並不奇怪,(但是)他在高錐克洞看到的那兩句墓志銘比較特殊,它們(……)貫穿了整個系列,是全書的主題。」
埃斯庫羅斯與威廉·佩恩
《死神聖物》以兩段碑文作為開頭,一段選自貴格會領袖威廉·佩恩的《再談孤獨的果實》,另一段選自埃斯庫羅斯的《奠酒人》。「我覺得這兩段話寫得很好,其中一段沒有涉及宗教信仰,而另一段是從基督教的角度出發的,」羅琳說。「我在《密室》出版之後,就已經決定要在書中引用這兩段話了。我心裏一直知道,我如果在第七本書的開頭用上這兩段話,它們一定能與我的大結局完美銜接。它們與書的主題高度關聯,而且某種程度上引導着我的創作方向,真的。」
《懺悔者的故事》
2007年7月,《哈利波特》的出版商布魯姆斯伯里出版公司(Bloomsbury)舉辦了一次網絡訪談,訪談中,羅琳表示,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中,贊諾·羅古德講述了一個傳說,這個傳說的靈感來自於傑弗里·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懺悔者的故事》。 故事中,聰明的三兄弟用魔法在一條危險莫測的河流上造了一座橋,使得死神想讓他們在河裏淹死的詭計落空了。死神很生氣,於是他假意提出送給三兄弟三件禮物,來祝賀他們死裏逃生,這三件禮物就是死神聖物。三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都因為自己的聖器而死,老三則明智地使用手中的聖器,直到很多年後,已經很老時才離開人世。在《懺悔者的故事》中,有三個流氓得知,在樹下可以找到打敗死神的方法。他們在樹下找啊找,但只找到了金子,然而出於貪婪,他們開始自相殘殺,最後三人都死了。
《馬克白》
羅琳把莎士比亞的作品《馬克白》列為她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在與「破釜酒吧」和「麻瓜網」的一次訪談中,有書迷問羅琳:「如果(佛地魔)從來就不知道那個預言,故事會如何發展?」羅琳回答:「這個預言是在模仿《馬克白》。《馬克白》是我最喜歡的莎士比亞戲劇。把這個問題放到《馬克白》裏面,如果馬克白沒有遇見那三個女巫,他會殺死鄧肯王嗎?後面的故事還會發生嗎?這一切是命中注定還是他的主觀選擇?我相信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他自己的選擇影響了故事發展的方向。」 她在自己的網站上也提到了《馬克白》,討論其中的預言:「那個預言(跟《馬克白》中三個女巫對馬克白作出的預言很相似)一旦作出,則會像催化劑一樣推動情節的發展,但如果沒有這樣的預言,之後的情節也不會發生。」
《愛瑪》
羅琳把簡·奧斯汀視為她最喜歡的作家,並表示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自己的創作。「我對簡·奧斯汀的態度可以用《寒冷舒適的農莊》裏的一句話來概括:『普及教育的一個缺點就是,各種各樣的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熟悉一個人最喜歡的書。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看着一個穿着浴衣的醉酒陌生人一樣。』」[3] 《哈利波特》系列的特點之一,就是它的結局通常會有大逆轉,羅琳說:「我常會在《哈利波特》裏設置出人意料的結局,但要與奧斯汀在《愛瑪》中巧妙的情節設置相比,我還差得遠呢。」[3]
《尋寶人的故事》
羅琳曾數次在訪談中提到E·內斯比特,讚賞這位作家作品中的兒童角色都「十分真實」。[4] 在2000的一次採訪中,羅琳說:「我認為E·內斯比特是最讓我有共鳴的作家」,並這樣描述內斯比特的作品《尋寶人的故事》:「從未有過童真的人應該被禁止讀兒童文學作品,《尋寶人的故事》就是作品之一。」[3]
《柳林風聲》
2007年,在新奧爾良的一場學生讀書會上,羅琳說,啟蒙她創作靈感的作品是肯尼思·格拉姆的奇幻兒童文學《柳林風聲》。這是她在4歲出麻疹時聽到的故事。[5]
多蘿西·L·塞耶斯
羅琳把基督教隨筆作家、偵探小說家多蘿西·L·塞耶斯[永久失效連結] 列為她的創作靈感來源之一。她說:「偵探小說有自己的規律——雖然《哈利波特》不能算是偵探小說,但有時候也會稍帶點偵探小說的感覺——那就是偵探小說里不應該出現愛情詭計。偵探小說女王多蘿西·L·塞耶斯說過(雖然後來她自己打破了這條規律),偵探小說里不應該涉及愛情問題,除非它能起到掩蓋動機的作用。她說得很對,愛情的確是掩蓋動機的一個工具。我曾經為了掩人耳目,在派西[永久失效連結]和東施[永久失效連結]身上都用過這一招。但我無法苟同她的這種看法,由於我的小說主要是由角色在推動情節發展,所以你會發現,書中的主要角色後來都戀愛了,畢竟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魔幻王國》
羅琳說過,她從小就是C·S·路易斯的書迷,並表示他的作品《魔幻王國》給了自己極大的創作靈感:「當寫到哈利得知自己要穿越英皇十字車站的牆才能到達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時,我心裏想着的是納尼亞里的魔法衣櫥——穿越第九和第十站台之間的那堵牆後,就能看到通往霍格沃茲的列車了。」[6]
但羅琳不希望人們把《哈利波特》與《魔幻王國》裏的世界混為一談,她努力地向大家強調二者的區別:「納尼亞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她說,「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裏,你會發現自己進入了黑慾天堂,而且可能會有一種自己其實是屬於這個世界的感覺。魔法世界有很多地方與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相矛盾,這其實很有趣。雖然我從小就很喜歡看《魔幻王國》,但納尼亞系列的幽默之處寥寥無幾。我以前並沒有注意到,C·S·路易斯很喜歡在書中講大道理,現在當我再重讀這部作品時,我發現以前認為耐人尋味的語句其實並不那麼意味深長。」[6] 《紐約時報》的特約作家查爾斯·麥克格拉斯曾分析過達力·德斯禮和尤斯塔斯·斯卡伯這兩個角色的相似之處,前者是毫不關心哈利的監護人那惹人煩的兒子,後者是個被寵壞的熊孩子,總愛給主角團隊添堵,後來被阿斯蘭轉變了。[7]
《月亮坪的秘密》
在2002年與《蘇格蘭人》的一次訪談中,羅琳這麼描述伊利沙伯·古吉的作品《月亮坪的秘密》:「它可能比其他作品……對《哈利波特》的影響更直接。這位作家很注重細節描寫,細緻到角色某一頓飯吃了些什麼。我記得我很喜歡這種風格。你大概也注意到了,我經常會描述主角在霍格沃茲吃了什麼好吃的。」[8] 羅琳還說:「古吉是唯一一個能讓我感受到她對我的寫作有影響(的作家)。她總喜歡詳細描述孩子們正在吃的東西,而且我作為讀者也特別想知道他們三明治的夾心是什麼。」[9]
《石中劍》
羅琳同樣提到過特倫斯·韓伯瑞·懷特的作品。懷特曾擔任教職,後專職寫作,他是著名的奇幻兒童文學作品《永恆之王》的作者。這部作品分為四部,講述了亞瑟王的生平,其中最有名的一部為《石中劍》(第一部),它曾被迪士尼改編為動畫電影。故事中,童年時期的亞瑟還是個打雜的小孤兒,當時他的名字叫華特,有一天他遇見了老魔法師梅林(他養了一隻名叫阿基米德的貓頭鷹,行事風格跟鄧不利多很相似,一個「偶爾脫線的老教授」[10]),梅林帶他進入城堡,並教育他。作家菲利斯·莫里斯提到:「鄧不利多和梅林的共同之處遠不止於他們都會在危急關頭保護主角不受傷害……以及兩人都留着長長的鬍子(而且他們的眼睛都是藍色的,特倫斯·韓伯瑞·懷特的書中有寫),梅林是亞瑟王的人生導師和引路人,正如鄧不利多是哈利的引路人和人生導師一樣。」[11]羅琳曾這樣形容華特「他的精神與哈利一脈相承,他是哈利的精神原型。」[12]
《曼克斯鼠》
羅琳是保羅·葛里克的書迷。葛里克非常擅長於處理把魔法和現實之間的關係,他讓書中那些奇聞異事讀起來真實可信。」
《沙仙活地魔》
羅琳曾表示英國作家伊迪絲·內斯比特的作品《沙仙活地魔》也是她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13]:「依迪絲·內斯比特的作品,一直是我行文風格臨摹的對象,她筆下的童話故事永遠是浩瀚無垠且趣味橫生的神奇世界![14]」
傑西卡·米特福德
在與《蘇格蘭人》的訪談中,羅琳稱民權活動家傑西卡·米特福德為「影響我最深的作家」,她說:「我最欣賞她的一點就是,她從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忘了自己年少時的初心,她一直以最真實的面孔面對政治——她是一名自學成才的社會主義者——終其一生都是如此。」 在《迪卡——傑西卡·米特福德的書信》的書評中,她補充道:「從我14歲一直到現在,傑西卡·米特福德都是我最崇敬的女性。正是在我14歲時,我不小心聽到了我那令人生畏的姨婆談論,19歲米特福德離家出走,作為反法西斯陣營的志願者參加西班牙內戰」,羅琳稱,米特福德最感染她的一點就是她「骨子裏的叛逆、勇敢、樂於冒險、風趣和不懼權威,她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華而不實、弄虛作假的東西作鬥爭。」
其他推崇的作品
1999年,羅琳在美國時,一個書商給了她一本書——多迪·史密斯所作的《我的秘密城堡》,並告訴她一定會喜歡它的。後來,這本書成為了羅琳最鍾愛的書。她曾說:「這本書之所以如此優秀,得歸功於故事的敘述者——17歲的卡桑德拉·摩門。」[15] 在1999年,羅琳在訪談中表示自己很喜歡克雷蒙·弗洛伊德的作品《格林布爾》:「《格林布爾》是我讀過的最風趣的書之一,格林布爾這個小男孩角色也刻畫得很妙。如果這本書被改編成電影,我一定會去看的。然而據我所知,這本書現在已經絕版了,所以如果有出版商看到我說的話,可以拜託把這本書重新出版,讓更多的人讀到它嗎?」[16]
在好幾次訪談中,羅琳都表達過自己對法國小說家科萊特的敬仰。
羅琳表示,在讀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雙城記》時,西德尼·卡登的死以及全書的最後一句話「我現在已做的遠比我所做過的一切都美好;我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深深震撼了她。
在2000年接受BBC廣播四台的採訪時,羅琳對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的爭議作品《蘿莉塔》表現出喜愛之情,她說:「時間不夠了,但我想探討一下,這個故事本是要往惡俗的黃色電影情節發展,經過納博科夫的手之後,卻變成了一個悽美的愛的故事,我願意用我所知道的所有褒獎的詞彙來盛讚這部高質量的小說。」[17]
在接受《奧普拉雜誌》的採訪時,羅琳表示自己最喜歡的在世作家是愛爾蘭作家羅迪·道伊爾,她說:「他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歡。我在訪談中常常會同時提到他和簡·奧斯汀,人們可能不理解我為什麼這麼做,因為他們在許多方面都明顯不同,但在我看來,他們倆都善於使用非常理性的手法來探求人之本性,他們的作品通常能夠不動聲色地打動人心。」
羅琳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列舉了數個自己喜歡的作家和作品,並附上了網頁連結。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書架」,目前,「書架」上的書包括《我的秘密城堡》、《月亮坪的秘密》、《曼克斯鼠》、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感情》和《愛瑪》,以及E·內斯比特所著的一本童話集、羅迪·道伊爾的《追夢者》和《情系快餐車》,還有多蘿西·L·塞耶斯的兩部作品和嘉芙蓮·曼斯菲爾德所著的一本書。[18]
2006年1月,應皇家文學學會邀請,羅琳列出了心目中的十佳兒童讀物。其中包括艾米莉·勃朗特的《咆哮山莊》、羅爾德·達爾的《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查爾斯·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哈波·李的《怪屋疑雲》、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莊園》、碧雅翠絲·波特的《兩隻壞老鼠的故事》、傑羅姆·大衛·塞林格的《麥田裏的保衛奇俠》、以及約瑟夫·海勒的《烏龍瘋狂大轟炸》。[19]
相似作品
有一些文學作品因為與《哈利波特》在情節上有相似之處,而經常在媒體上被拿出來與之比較。其中有幾部是羅琳自己在訪談中提到過的,其他的則是出自各類網站、或記者、評論家以及其他作家之口。這些作品列在下方,大致以出版時間為序。
《天路歷程》
約翰·格蘭傑認為,《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很像一部道德劇,正如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一樣。據他描述,故事的高潮,哈利下到密室去營救金妮·衛斯理的場景是「自從劉易斯的《獅子、女巫與魔衣櫥》一書以來,最能體現基督教救贖理念的作品……這個故事採用了傳統的借代方法,比如用蛇妖代指撒旦,用鳳凰代指救贖世人的耶穌等等,故事的發展順利地把我們從谷底引向了前往永生的道路上。」
《咆哮山莊》
2006年,羅琳列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十佳兒童讀物,並把艾米莉·勃朗特的哥德式後浪漫主義小說《咆哮山莊》排在了第一位。喬伊斯·米爾曼(Joyce Millman)在她的書《描繪哈利波特的世界》的「吾愛吾師」一節中提到,哈利亦正亦邪的魔藥學教授賽佛勒斯·石內卜是典型的拜倫式英雄,就像《咆哮山莊》裏的希斯克利夫一樣[20], 而且《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的第二章也容易讓人聯想到《咆哮山莊》中,希斯克利夫被冷淡地介紹之後,命僕人約瑟夫把酒拿給他和洛克木透的場景。石內卜對自己的僕人蟲尾幾乎說了一模一樣的話,而且石內卜的人設也與艾米莉·勃朗特筆下的希斯克利夫有相似之處。
《湯姆求學記》
《哈利波特》系列中,大部分場景都在寄宿學校之中,這也是英語兒童文學的一個傳統設置。湯馬斯·休斯所著的《湯姆求學記》是校園文學的鼻祖,創作於維多利亞時代。《湯姆求學記》的故事結構在後來被許多作品所效仿,比如安東尼·巴克里奇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詹寧斯》系列。[21]
《湯姆求學記》與《哈利波特》的主角都是11歲的男孩,對體育活動比學習更上心,而且都讀寄宿學校。兩個孩子都在初入校園時交到了摯友(湯姆的摯友是伊斯特,哈利的是榮恩·衛斯理),在摯友的陪伴下,主角很快適應了新環境。他們都跟學校里盛氣凌人的壞孩子交惡——湯姆·布朗面對的是弗萊希曼,哈利則是跩哥·馬份。史蒂芬·弗萊既誦讀過《哈利波特》有聲書,又出演過《湯姆求學記》的改編電影,他曾多次評論說,兩部作品的情節有雷同之處。 「哈利波特——這個男孩來到這所陌生的寄宿學校,在這裏交到了善良、忠誠的朋友,同時也遭遇了喜歡欺侮同學和玩弄詭計的敵人」,弗萊說,「隨着故事的推進,我們並不知道哈利會向好還是向壞的一面發展。他的勇氣、努力、忠誠和善良支撐他走到了最後——而《湯姆求學記》講述的也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巫師凱泰克》
雅努什·科扎克於1935年創作的小說《巫師凱泰克》講述了一個在校男生獲得魔法能力的故事。有評論家說,凱泰克的成長曆程比哈利波特艱辛多了:他沒有像霍格沃茲一樣的魔法學校可以去,也無法接受專業魔法師的指導,他必須自學並掌控魔法——最重要的是,他需要了解自己法力的局限性。[22][23] 在科扎克的世界裏,並不是每次都會有完美的大結局,這位少年英雄必須對自己法力的局限性瞭如指掌,並且時時提醒自己濫用魔法的後果。波蘭社會學家、作家坤江·杜寧認為,從教育意義角度看,《巫師凱泰克》是一部比《哈利波特》更加優秀的作品,因為凱泰克在一本書裏比哈利獲得了更多的成長;而且,這個世界是現實的,並不是非黑即白。 但同時,杜寧也指出了這本書在對性別和種族問題上迂腐的態度。
《遠方的魔法樹》
伊妮·布來敦的《遠方的魔法樹》系列叢書,從1939年出版的《魔法森林》開始,便不難在其中找到《哈利波特》中的元素:特效各異的魔法糖果,還有貓頭鷹送信的設定等等。
《魔戒》
J·R·R·托爾金的書迷[誰?]發現了他的著作《魔戒》與《哈利波特》系列的許多相似之處;[24] 着重表現在托爾金書裏的葛力馬·巧言和羅琳書裏的蟲尾、托爾金的尸羅和羅琳的阿辣哥、托爾金的甘道夫和羅琳的鄧不利多、托爾金的戒靈和羅琳的催狂魔、托爾金的老柳頭和羅琳的渾拚柳。兩人的反派設定也很相似:托爾金筆下的索倫和羅琳筆下的佛地魔(兩個反派的大名都沒人敢掛在嘴邊;兩個反派都被稱為「詭秘怪談」;而且在被打敗,或讓大家以為自己已死後,兩個反派都找了地方躲起來療傷)。[25] 好幾條[需要解釋]《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的書評都提到,佛地魔的分靈體之一小金匣,跟托爾金筆下至尊魔戒的設定有雷同之處,因為它會給佩戴的人帶來消極影響。[26] 羅琳堅稱,自己是在完成第一部《哈利波特》小說之前,才讀《哈比人歷險記》(但她十幾歲時就讀過《魔戒》了),她說,她與托爾金作品的相似之處都只是「表面的雷同。托爾金創造了一個新的神話分支,這是我永遠不可能做到的。再說了,我覺得我的作品要更幽默一些。」 托爾金研究學者湯姆·希培則表示:「當代的奇幻史詩作家中,沒有一個能脫離托爾金的影響,無論他們在擺脫這影響時花了多大力氣。」
羅爾德·達爾作品
很多讀者發現[誰?],羅琳和羅爾德·達爾的作品有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在對德思禮一家的描寫上,跟達爾筆下兇惡的監護人如出一轍,比如說《瑪蒂達》中的沃姆沃茲、《詹姆斯與大仙桃》中的海綿團姨媽和大頭釘姨媽、以及《小喬治的神奇魔藥》中的奶奶。[1] 羅琳承認,兩人的作品確有相似之處,但也相信在更深層面,自己的作品跟達爾的是不一樣的;用她的話來說,更加「寓意深遠」。
《變種特攻》
《變種特攻》由史丹·李和傑克·科比創作於1963年,是漫威漫畫超級英雄隊伍中的一份子。它與《哈利波特》對待偏見問題的看法大同小異。漫畫史學家米高·馬洛里(Michael Mallory)研究過《變種特攻》漫畫的故事背景:X教授開設了一所學校,教導和訓練那些人類恐懼的少年變種人使用和控制自己的超能力,同時組織他們與邪惡的變種人萬磁王作戰。他說:「如果把(漫畫裏)這群金屬質感的變種人的生活背景改成傳統的英國大學校園,讓他們穿上長袍,戴上尖頂帽,住進城堡,乘坐火車,那麼我腦子裏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哈利波特》裏鄧不利多和佛地魔的對立面,以及巫師和麻瓜之間的糾葛,都似曾相識。」他承認,雖然變種特攻的「受眾主要是漫畫書讀者,而羅琳的書則受眾更廣。但流行文化並不是憑空產生的,正如《變種特攻》的創作者有意或無意地借鑑了前人的作品一樣,《變種特攻》效應也在不斷地影響後來的書和電影。」[27]
《普利丹編年史》
洛伊·亞歷山大創作的《普利丹編年史》五部曲以1964年出版的《三者書》為開端,1968年出版的《至高王》為終結。故事背景主要取自威爾斯民間故事,主角是一個名叫泰安的少年豬倌,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大英雄。《娛樂周刊》在將羅琳評為年度最佳藝人時,提出羅伊德·亞歷山大的作品或許是她創作靈感的來源之一。[28] 亞歷山大於2007年逝世,訃告登在《紐約雜誌》上,裏面有句話這樣寫道:「我們希望《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能跟《至高王》一樣精彩。」[29]
《黑暗蔓延》
蘇珊·庫珀的作品《黑暗蔓延》系列(1965年出版的《大海之上,巨石之下》為系列的第一部)也常被拿來與《哈利波特》系列作比較。系列的第二部名為《黑暗在蔓延》,講述了男孩威爾·史坦頓在他11歲生日那天發現自己會魔法,原來他是先聖的最後一員,命里註定要找到聖符去打敗黑暗的邪惡力量。故事的開頭跟《哈利波特》很像,威爾發現人們會對自己說一些奇怪的話,動物們都躲着他等等。[30] 《黑暗在蔓延》被改編成了電影,劇本由約翰·霍奇撰寫,他在原書的基礎上做了大量改編,以免與《哈利波特》太過雷同。[31]
《地海巫師》
厄休拉·勒吉恩的作品《地海巫師》於1968年由帕那索斯(Parnassus)出版社出版發行,故事的主角擁有極強的魔法天賦,來到一所巫師學校念書,這跟《哈利波特》的劇情十分類似。[32] 主角格得同樣在與反派黑影鬥爭的過程中留下了一塊傷疤,而且此後每當黑影在附近時,傷疤就會隱隱作痛,這與哈利波特的傷疤與佛地魔之間的奇妙聯繫有異曲同工之妙。勒吉恩曾聲明不認為羅琳抄襲了自己的作品,但她覺得羅琳收穫的稱讚有點名不副實,因為她的作品原創性並沒有那麼強。勒吉恩還認為羅琳「應該以更謙虛的態度對待她的前輩作家。很多評論家認為她的第一本書是純原創的,我深表懷疑。她的作品有很多優點,但原創性並不是其中之一。這一點讓我很受傷。」[33]
《魔法學校》
吉爾·墨菲的作品《魔法學校》(第一版於1974年由埃里森和巴斯比出版社(Allison & Busby)出版發行),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女子學校「嘎呱女巫魔法學院」的故事。很多評論家發現,這個學校的設定與霍格沃茲很相似。[34][35][36] 故事中,就讀於寄宿女巫魔法學院的主角大禍小禍不斷,而且還有一個詭計多端的死對頭。學校的校長和藹可親,魔藥學教師則非常嚴厲,留着一頭烏黑油亮的頭髮。[37] 墨菲曾經表示,自己的作品頻繁地被人拿來跟《哈利波特》對比,這讓她很心煩:「好氣哦……每個人都來問我對霍格沃茲的看法,然後把二者的共同點列給我看。更糟的是,有的人看過我的書,或者看了改編的電視劇之後,會陰陽怪氣地點評『真是會挑時間』,或者『最差的巫師故事簡直不及J·K·羅琳的萬分之一』,他們毫不在意我的書其實早在《哈利波特》的25年前就出版了。這些含沙射影的攻擊真的很傷人!」[38]
《星球大戰》
《哈利波特》系列與喬治·盧卡斯創作的《星球大戰》(現在版權為迪士尼所有)有諸多雷同之處,包括主要角色的刻畫、正邪雙方的對立和故事的發展方向等。[39][40][41] 研究員狄波拉·卡特梅爾則表示,《哈利波特》與《星球大戰》之間的相似之處並不比它與其它任何作品的相似之處多。[42] 系列的主角哈利波特走的是《星球大戰》主角盧克·天行者的路線,在被年長的人生導師收入麾下前,他們都過着平凡而乏味的生活。哈利波特在十幾歲時在阿不思·鄧不利多的引導下接受了巫師訓練,學着如何迎戰他的死劫和宿敵佛地魔;而盧克·天行者十幾歲時在歐比旺·克諾比的引導下接受了絕地武士訓練,學着如何迎戰他的死劫和宿敵達斯·維達(亦被稱為「黑武士」)。[43] 兩人都在嬰兒時期就被自己後來的導師送到了寄養家庭。
兩部作品中的反面角色也有許多共同點。湯姆·瑞斗曾經是主角的人生導師——霍格沃茲的校長鄧不利多的學生,他在變成惡人,變成佛地魔之前也在魔法學校上學。同樣,安納金·天行者曾經也師從於主角的人生導師歐比旺·克諾比,接受絕地武士的訓練,後來他墮入了原力的黑暗面,轉變為達斯·維達。[44]
兩位主角的人生導師也有許多共同點。他們都受人尊敬,曾經是大反派的老師,後來反派變壞並背叛了他們。他們都在與自己以前的學生對峙時死去。阿不思·鄧不利多被湯姆·瑞斗背叛,最後被已經變成佛地魔的他殺死(通過跩哥·馬份和石內卜的手)。歐比旺被安納金·天行者背叛,最後被已經變成達斯·維達的他所殺。[45] 他們最後的死都是自願的,而且在死後仍在繼續指導主角如何走下去。
兩個系列都涉及一個書中反派及反派的擁躉追隨的「黑暗組織」。[46][47][48]
兩個故事中都有一個「天選之子」,命中注定要打敗邪惡勢力。[49][50] 在《哈利波特》中,這個人是哈利,背負着打敗詭秘怪談佛地魔的宿命。在《星球大戰》中,人們本來以為這個人是盧克·天行者,但後來絕地的預言中表明,「天選之子」其實是安納金·天行者,他將打敗西斯,給原力帶來平衡。在被兒子盧克·天行者救贖後,他完成了這個預言。[51]
《魔法生活》
在戴安娜·溫尼·瓊斯的1977年的作品《魔法生活》中,兩個孤兒在城堡里學習魔法的故事。故事的背景設定在20世紀初的英國,且在這個環境下會魔法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在戴安娜·溫尼·瓊斯的個人網站上,她曾經這樣回答讀者提出的問題:「我認為羅琳女士確實從我的故事裏獲得了一點靈感——不過我從未見過她,所以無法求證。我這部書比《哈利波特》要早許多年出版(第一版《魔法生活》於1977年出版),所以她很可能是小時候讀過我的書,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後來的創作。一本書一旦出版,就變成了公共資產,供人們去從中找尋靈感,我覺得我的書就是這樣的。」[52]
《碟形世界》
在J·K·羅琳聲名鵲起前,英國最暢銷的作家是奇幻小說家特里·普拉切特。他的《碟形世界》系列自從1983年《魔法的顏色》問世,就以諷刺和惡搞傳統奇幻文學而著稱。普拉切特總會被問到一些尷尬的問題,比如他筆下的魔法學院「幽冥大學」是不是取材自《哈利波特》裏的霍格華茲魔法學院;還有他書中的黑頭髮,戴眼鏡的小巫師彭德·斯蒂本斯的原型是否為哈利波特。雖然與《魔法生活》一樣,普拉切特作品的出版日期遠早於《哈利波特》,但他應對這些問題時則更加幽默,他表示自己並沒有「借鑑」羅琳的作品,儘管「我得乘坐時光機才能做到這一點。」[53] 雖然BBC和其他英國媒體都認定普拉切特和羅琳是競爭對手關係,[54] 但普拉切特公開表示,他認為羅琳並沒有達到出類拔萃的水平,但還是個不錯的作家,他一點也不嫉妒她的成功。[55] 他曾經給星期日泰晤士報投過一封信,信里探討了一篇已發表的文章,文章中寫道,奇幻文學「在過去描繪的是一個理想化、浪漫化的偽封建世界,在那裏騎士和姑娘會跟着《綠袖子》翩翩起舞。」[56] 其實他那封信的本意是指責評論這個文學體裁的新聞工作者,他們常因為缺乏調查研究,而在書評里鬧出自相矛盾的笑話。[57]
《安德的遊戲》
科幻小說家奧森·斯科特·卡德就羅琳關於《哈利波特百科全書》的版權糾紛提起的訴訟作了尖銳的評論,他認為,羅琳一方聲稱自己的「成果遭到剽竊」,但如果較真的話,他完全可以把自己1985年的小說《安德的遊戲》擺出來,跟她的作品做個對比,他表示兩者有大量相似之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個在成長過程中飽受壓迫的男孩突然發現,他被選入了一個由一眾優秀學員組成的班級里,並且自己擁有特殊的天分,在學校的訓練中,這個孩子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能和出類拔萃的領導力。他開始自己帶領其他同學進行訓練,這令他招來了敵人的怨恨和妒嫉,他們試圖去謀殺他;但他忠誠、優秀的朋友們使他免遭毒手,他也通過家人的愛重新獲得了力量。後來,一個老者為他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這位老者曾憑一己之力成功阻擊敵人。於是男孩繼續與威脅世界的邪惡勢力進行鬥爭,並始終在鬥爭中扮演關鍵角色。」 [58]
《少年福爾摩斯》
曾執導前兩部《哈利波特》電影的克里斯·哥倫布表示,他曾把1985年的電影《少年福爾摩斯》設定為自己這兩部電影的模板。「它從某種角度上說是這部電影的先驅,」他在2001年對BBC如是說,「電影講述了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英國寄宿學校里與邪惡魔法勢力作鬥爭的故事。」[59] 在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中,有好幾處場景都是仿造《少年福爾摩斯》設定的。[60] 2010年3月,愛爾蘭新聞記者迪克蘭·林奇(在為《星期日獨立報》)供稿時寫道:「哈利與少年福爾摩斯的相似之處不止一星半點。」[61]
《侏儒》
這部1986年由查爾斯·班德製作的小成本奇幻驚慄片《侏儒》由約翰·卡爾·布徹勒(John Carl Buechler)執導,諾亞·哈撒韋(Noah Hathaway)、茱莉亞·路易斯-德瑞弗斯和桑尼·波諾(Sonny Bono)主演。影片中有一個角色名叫「哈利波特二世」。在M·J·辛普森的一次訪談中,班德聲稱:「J·K·羅琳承認她可能看過這部小成本電影,並且靈感得到了啟發。我聽到過她這麼說。」[62] 然而,羅琳的發言人先是澄清了要翻拍這部電影的謠言,接着否認羅琳在創作《哈利波特》之前看過這部電影。[63] 羅琳曾經多次公開表示,「哈利波特」的姓取自她的髮小,伊恩·波特(Ian Potter),而「哈利」是她最喜歡的男性名字。[64] 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郵報》刊登了一篇新聞,說華納兄弟已對布徹勒提起訴訟;然而羅琳的律師否認了這一消息,並要求報紙撤下這篇文章。[65]
2008年4月14日,約翰·布徹勒翻拍電影《侏儒》的合作夥伴彼得·戴維(Peter Davy)談到了《哈利波特》話題:「約翰認為,是他創造了哈利波特。J·K·羅琳說這個創意是靈光一閃想到的,但約翰不這麼認為。她的書跟《侏儒》的原作實在太像了。當《哈利波特》出版發行時,約翰特別震驚。」[66]
《葛若思漢姆農莊》
《葛若思漢姆農莊》(第一版出版於1988年)是英國暢銷作家安東尼·霍洛維茨所著的小說,它被指與《哈利波特》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本小說講述了被父母壓迫的男孩戴維·愛略特(David Eliot)一天接到了一個來自一所偏遠的寄宿學校的意外電話,這個學校就是葛若思漢姆農莊,它是一所魔法學校。兩部作品裏都有一個鬼魂老師,一個以法語詞「狼」命名的狼人角色(Lupin/Leloup),以及乘火車前往學校的獨特交通方式。[67] 霍洛維茨說,自己知道兩部作品的相似之處,他向羅琳表示感謝,感謝她為英國青少年小說的發展做出的貢獻。[68]
《魔法之書》
尼爾·蓋曼創作的漫畫《魔法之書》系列最初由DC漫畫在1990年出版。它的書迷在其中發現了一些與哈利波特故事的相似點。《魔法之書》裏有個黑髮英國男孩名叫蒂莫西·亨特,一天,有一個魔法師找到他,並送給他一隻貓頭鷹寵物作為禮物,後來,他成為了這個時代最強大的魔法師。這些雷同之處甚至讓每日鏡報這種小報登出了「蓋曼狀告羅琳抄襲」這樣的新聞,很快得到了蓋曼的公開否認,他說,這些要麼是純屬巧合,要麼就是我們的靈感來源於同一部奇幻作品。「我覺得我跟她的作品都借鑑自T·H·懷特,」他在採訪中說,「非常明顯。」[69] 《魔法之書》衍生文《獵人:魔法時代》的作者迪倫·霍羅克斯表示,可以把他們兩個的作品視為同一體裁中的相似之作,而且這兩部作品中的元素與早先描寫校園小巫師的作品也有交集,比如《公元2000》中的角色盧克·科比。[70]
《施咒》系列
文字冒險遊戲《施咒》系列是史蒂夫·梅瑞茨基(Steve Meretzky)的作品。這個系列的第一部是《施咒101:女孩都愛魔法師》,發行於1990年。這個系列三部曲講述了戴眼鏡的爾尼·鷹喙在聲名遠揚的魔法學校上學的故事。遊戲中,他學習、探索神秘法術、參加學生活動、偶爾還會幹干拯救世界的活兒。每一部遊戲跟哈利波特的每一本書一樣,都講述的是一個新學年的故事。[71]
《巫師的大廳》
1991年,作家簡·約倫(Jane Yolen)是小說《巫師的大廳》的作者,哈利波特系列與這部作品有很多相似之處。書中的主人公亨利(Henry)(他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帶刺錦葵 Thornmallow)是一個在魔法學校上學的男孩。[72] 在學校,「他必須遵循古老的預言,打倒一個強大而邪惡的巫師。」[73] 可是,約倫表示:「我很確定她並沒有讀過我的書,」並提出了在種族 (奇幻)這種題材中,確實容易出現雷同的情況。[74] 在接受《新聞周刊》的訪問時,約倫說:「我老跟人家說,要是羅琳女士給我開一張高額支票,我會立馬兌換成現金。」 [75]約倫只讀了前三本《哈利波特》,她表示自己不太喜歡《哈利波特》的風格,稱其為「快餐式科幻小說」。[75][76]
《13號月台的秘密》
伊娃·伊伯森(Eva Ibbotson)在她的作品《13號月台的秘密》(出版於1994年) 中,在倫敦的英皇十字車站構建了一個入口,可以通過它進入魔法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屬於魔法世界,但他在我們的非魔法世界中長大,撫養他的富裕夫妻總是不讓他得到應有的重視,把他當成奴僕對待。他們還特別溺愛嬌慣自己那又胖又討人厭的親生兒子。記者阿曼達·克雷格(Amanda Craig)曾經對這兩部相似的作品做過相關報道:「伊伯森完全可以跟另一位美國作家(南希·斯托弗 Nancy Souffer)一樣,狀告J. K. 羅琳抄襲,但她沒有這麼做,伊伯森說,自己『願意跟羅琳握手言和。我認為身為作家,我們都會或多或少地借鑑其他作家的作品。』」[77]
請參閱
索引
- ^ Miller, Lisa.
- ^ Jeffrey Weiss. Christian Themes Abound in the Harry Potter books. Dallas Morning News. 2007 [18 August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6).
- ^ 3.0 3.1 3.2 J. K. Rowling. From Mr Darcy to Harry Potter by way of Lolita. Sunday Herald. 2000 [10 Jul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7).
- ^ J. K. Rowling. J. K. Rowling at the Edinburgh Book Festival. [10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20).
- ^ Susan Larson. New Orleans students give Rowling a rousing welcome.. Times-Picayune. 2007 [17 Ma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 ^ 6.0 6.1 Renton, Jennie. The story behind the Potter legend: JK Rowling talks about how she created the Harry Potter books and the magic of Harry Potter's world. Sydney Morning Herald. [10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Charles McGrath. The Narnia Skirmishes. The New York Times. 13 November 2005 [29 Ma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6).
- ^ Fraser, Lindsay. Harry Potter – Harry and me. The Scotsman. November 2002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5).
- ^ J.K. Rowling's bookshelf. oprah.com. 2001 [18 August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5).
- ^ Real Wizards: The Search for Harry's Ancestors (archived copy). Channel4.com. 2001 [1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 ^ Phyllis D. Morris. Elements of the Arthurian Tradition in Harry Potter (PDF). [25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10月9日).
- ^ JK (JOANNE KATHLEEN) ROWLING (1966-). Guardian Unlimited (London). [8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0).
- ^ 塗翔文. 羅琳靠《沙仙活地魔》給靈感. 蘋果日報. 2004-12-30 [2017-11-05] (中文(臺灣)).
- ^ 葛瑞成. 「哈利波特」作者啟蒙原著 《沙仙活地魔》搬上大螢幕. 2005-01-04 [2017-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4) (中文(臺灣)).
- ^ Lindsey Fraser. J K Rowling at the Edinburgh Book Festival, Sunday, 15 August 2004. 2004 [10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5).
- ^ Magic, Mystery, and Mayhem: An Interview with J.K. Rowling. Amazon.com. 199 [17 Ma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3).
- ^ Sarah-Kate Templeton. How Lolita inspired Harry Potter. The Sunday Herald. 2000 [17 Ma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7).
- ^ J. K. Rowling's Official Site. [10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6月10日).
- ^ Higgins, Charlotte. From Beatrix Potter to Ulysses … what the top writers say every child should read. The Guardian (London). 31 January 2006 [17 August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9).
- ^ Mercedes Lackey (編). Mapping the World of Harry Potter. BenBella Books, Inc. 2006: 39–52 [30 July 2008]. ISBN 978-1-932100-59-4.
- ^ Dr Jules Smith. J K Rowling. contemporarywriters.com. 2003 [20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1日).
- ^ "Kajtuś Czarodziej" w Polskim w Bydgoszczy – pisze Anita Nowak – Teatr dla Was. Teatrdlawas.pl. [7 March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16日).
- ^ Kinga Dunin. Epitafium dla Kajtusia. Czytelnia.onet.pl. 31 December 2006 [7 March 2012].[永久失效連結]
- ^ Wetherill, Louise. Ampthill Literary Festival Yearbook 2015. Ampthill. 2015: 85–92. ISBN 978-1-5175506-8-4.
- ^ Monroe, Caroline. How Much Was Rowling Inspired by Tolkien?. GreenBooks. TheOneRing.net. [21 Ma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4).
- ^ Elizabeth Hand. Harry's Final Fantasy: Last Time's the Charm. Powell's Books. 2007 [4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9日).
- ^ Michael Mallory. X-Men: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Universe. Hugh Lauter Levin Associates, Inc. 2006: 133. ISBN 0-88363-120-2.
- ^ Mark Harris. 2007 Entertainer of the Year: J.K. Rowling.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7 [30 Jul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8).
- ^ Author Lloyd Alexander Dies at 83. New York Magazine. 2007 [26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1).
- ^ Anne Pelrine. The Christian Guide to Fantasy: The Dark Is Rising. [17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6月4日).
- ^ Margot Adler. Author Uncertain About 'Dark' Leap to Big Screen. NPR. 2007 [11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 ^ Ben Patrick Johnson. Rowling's Magic Spell: Two Parts Fantasy, One Part Familiar?. CultureKiosque. 2001 [16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Maya Jaggi. The magician. Guardian Unlimited (London). 17 December 2005 [10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21).
- ^ Polly Shulman.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slate.com. 1999 [10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8日).
- ^ David Aaronovitch. We've Been Muggled. The Observer (London). 22 June 2003 [10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2).
- ^ Pete Stanton. J.K. Rowling Accused of Stealing Ideas from 1987 Children's Wizard Book. AOL Moviefone. 18 February 2010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3).
- ^ The Worst Witch. Minneapolis Star Tribune. 11 January 2002 [6 Dec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4).
- ^ Joanna Carey. Jill Murphy interview. Books For Keeps. 2002 [13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1月16日).
- ^ Harry Potter vs. Star Wars: The Similarities Are Striking. Bit Rebels.
- ^ Harry Potter Vs Star Wars: Similarities Or Coincidence?. Carbonated.TV.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1).
- ^ Sex,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Star Wars: An Anthology by Douglas Brode, Leah Deyneka
- ^ Cartmell D, Whelehan I. Harry Potter and the Fidelity Debate. Aragay M (編). Books in Motion: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Rodopi. 2005: 44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 ^ Eric. Similarities between Harry Potter and Luke Skywalker. MuggleNet.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8).
- ^ Ambiguity in »Star Wars« and »Harry Potter«: A (Post) Structuralist Reading by Christina Flotmann
- ^ Screen Adaptation: Impure Cinema by Deborah Cartmell, Imelda Whelehan
- ^ Harry Potter and Star Wars. Scott Chitwood. theforce.net.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1).
- ^ The Mystery of Harry Potter: A Catholic Family Guide by Nancy Carpentier Brown
- ^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the World of Harry Potter by Tere Stouffer
- ^ Wizards, Wardrobes and Wookiees: Navigating Good and Evil in Harry Potter, Narnia and Star Wars by Connie Neal
- ^ Project MUSE - A Story of the Exceptional: Fate and Free Will in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The Chosen One (2005 Documentary)
- ^ Wynn Jones, Diana. DIANA'S ANSWERS TO QUESTIONS. Diana Wynne Jones: Official Site. [10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11月4日).
- ^ The Last Hero. The Annotated Pratchett File. [30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Karen McVeigh and Lesley Walker. Pratchett casts a bitter spell on rivals. The Scotsman (Edinburgh). 13 July 2002 [16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7).
- ^ Mystery lord of the Discworld. The Age (Melbourne). 6 November 2004 [10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6).
- ^ Grossman, Lev. Rowling Hogwarts And All. Time. 17 July 2005 [30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1).
- ^ Terry Pratchett clarifies J.K. Rowling remarks. Wizard News. [30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2).
- ^ Orson Scott Card. Rowling, Lexicon, and Oz. Uncle Orson Reviews Everything. 2008 [9 Sept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 ^ Potter director's Brit passion. BBC news. 13 November 2001 [1 June 2007].
- ^ Brian Linder. Trouble Brewing with Potter Casting?. Filmforce. [11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8).
- ^ Declan Lynch. Curious case of Holmes versus Potter. The Sunday Independent. 3 January 2010 [18 Jan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6).
- ^ M. J. Simpson. Charles Band (Part 2). [6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5月21日).
- ^ Vanessa Thorpe. Second coming for first Harry Potter. The Observer. 2007 [25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20日).
- ^ Danielle Demetriou. Harry Potter and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6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4).
- ^ JK Rowling threatens to sue Political Gateway?.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8).
- ^ Legal battle over who first thought of Harry Potter.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13 April 2008 [25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4).
- ^ Lana A. Whited. The Ivory Tower and Harry Potter: perspectives on a literary phenomen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2002 [27 December 2010].
- ^ Espinosa, Michael. Anthony Horowitz sur la Yozone. October 2006 [27 Dec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 ^ Linda Richards. Interview: Neil Gaiman. January Magazine. [22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 ^ Singh, Arune. Wizard of Hicksville: Horrocks talks 'Hunter: Age of Magic'. Comic Book Resources. 6 August 2002 [23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5).
- ^ Huw Collingbourne. Huw Collingbourne's Rants and Raves June 2005. 2005 [6 August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Stephen Richmond. Before there was Harry Potter, there was Thornmallow!. 2005 [27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Wizard's Hall: Jane Yolen: 9780152020859: Amazon.com: Books.
- ^ Author Jane Yolen Talks Book Banning and Harry Potter. Wired. January 23, 2013 [10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 ^ 75.0 75.1 Springen, Karen. Children's author Jane Yolen has published nearly 300 books, but she's got plenty more stories to tell.. Newsweek. August 12, 2005 [10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1).
- ^ Schweitzer, Darrell. Speaking of the Fantastic II. Wildside Press LLC. August 2004: 163–164 [2016-12-06]. ISBN 978-0-8095-1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 ^ Amanda Craig. Eva Ibbotson. [11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8月9日).
參考文獻
- Pat Pincent, "The Education of a Wizard: Harry Potter and His Predecessors" in The Ivory Tower and Harry Potter: Perspectives in a Literary Phenomenon.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ana A. Whited.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2002.
- Amanda Craig, "Harry Potter and the art of lifting ideas", The Sunday Times, 17 July 2005.
- Heath Paul, Helmer says he invented Harry Potter", The Hollywood News, 14 April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