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悅洲長江下游的一個沖積沙洲,面積約2平方公里,屬於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大通鎮管轄,隔300米寬的鵲江與大通鎮相望,距離銅陵市區14公里。

和悅洲自清末太平天國戰事後至抗日戰爭前,為安徽省鹽業集散中心和長江輪船碼頭,商業繁盛,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人稱「小上海」,形成3街13巷的規模,號稱擁有十萬人口。1938年5月,和悅洲市街被焚毀。戰後重建時規模收縮。由於多次被洪水淹沒,加之水運衰落,居民外遷,和悅洲日趨衰敗,逐漸退化為農業村落,僅存少量居民留守,同時遺留成片荒廢的街巷。1996年,安徽省政府公佈大通—和悅洲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