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外跳
後外跳,也稱後外結環跳,即Loop jump,是花樣滑冰業餘比賽的六種常見跳躍[1]中技術難度第三低的跳躍。在花樣滑冰界,Loop jump常簡寫為Loop或字母Lo。
技巧
對逆時針旋轉的運動員[2]而言,後外跳,起跳時向後滑行,用右足後外刃起跳,左足刀齒不點冰,旋轉360度後,用右足後外刃落冰,左足不接觸冰面,並向後滑行。
對順時針旋轉的運動員而言,後外跳,起跳時向後滑行,用左足後外刃起跳,右足刀齒不點冰,旋轉360度後,用左足後外刃落冰,右足不接觸冰面,並向後滑行。
後外跳既可作為單跳,又可作為聯合跳躍中的第一跳,或連續跳躍中的某個跳。另外,花樣滑冰業餘比賽的六種常見跳躍的落冰足恰好是後外跳的起跳足,因此後外跳也可作為聯合跳躍中的第二跳(或第三跳)。
分值表
根據國際滑冰聯盟(ISU)於2004年通過的《國際滑冰聯盟新評分系統》,後外跳的基礎分值見下表:
中文全稱 | 英文全稱 | 英文縮寫 | 空中旋轉 | 基礎分值 |
---|---|---|---|---|
後外一周跳 | single Loop jump | 1Lo | 360度 | 0.5 |
後外兩周跳 | double Loop jump | 2Lo | 720度 | 1.7 |
後外三周跳 | triple Loop jump | 3Lo | 1080度 | 4.9 |
後外四周跳 | quadruple Loop jump | 4Lo | 1440度 | 10.5 |
歷史
在195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美國選手迪克·巴頓成為第一位在比賽中成功完成後外三周跳的運動員。 1968年德國選手Gaby Seyfert成為第一位在比賽中成功完成後外三周跳的女運動員。 2016年2016 CS Autumn Classic Internation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本選手羽生結弦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選手在比賽中成功完成後外四周跳的運動員。
1996年法國選手Eric Millot成為第一位在比賽中成功完成後外三周跳接後外三周跳的聯合跳躍的運動員。在同年美國Postal Challenge大賽中,該國選手塔拉·利平斯基成為第一位在比賽中成功完成此聯合跳躍的女運動員。後外三周跳接後外三周跳的聯合跳躍非常華麗,極富觀賞性,但因該動作對運動員的跳躍和協調能力要求很高,若練習不當很可能會造成運動員受傷,故至今能在比賽中成功完成這種聯合跳躍的男運動員並不多見,女運動員更是寥寥無幾。
衍生動作
- 後外半周跳,也稱後外結環半周跳,即half Loop jump,是一種特殊的跳躍,儘管名字叫做半周跳,實際上空中旋轉是一周,且一般不用來做超過一周的跳躍。對逆時針旋轉的運動員而言,後外半周跳和普通後外跳的唯一區別在於,後外半周跳用左足後內刃落冰,而普通後外跳用右足後外刃落冰。因此,後外半周跳常常被安排為連續跳躍的中間跳,以便於後面能接上用左足後內刃起跳的後內跳(Salchow)或後內點冰跳(Flip)。而現在滑冰總會將half Loop jump改名為 single Euler j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