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素

元素类型

鹵素(英語:Halogen)是指在元素週期表中同屬第17(舊稱ⅦA族)的六種元素(F)、(Cl)、(Br)、(I)、(At)和(Ts),砹和有極強放射性,且屬於人造元素

鹵素
氫(非金屬) 氦(貴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貴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貴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貴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鍀(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貴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鑥(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砹(類金屬) 氡(貴氣體)
鈁(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鎿(錒系元素) 鈈(錒系元素) 鎇(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錇(錒系元素) 鐦(錒系元素) 鎄(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貴氣體)
氧族  稀有氣體
IUPAC族編號 17
以元素命名 氟族元素
俗稱 鹵素
CAS族編號
(美國,pattern A-B-A)
VIIA
舊IUPAC族編號
(歐洲,pattern A-B)
VIIB

↓ 週期
2
Image: 氟
(F)
9 鹵素
3
Image: 氯
(Cl)
17 鹵素
4
Image: 溴
(Br)
35 鹵素
5
Image: 碘
(I)
53 鹵素
6 (At)
85 類金屬
7 (Ts)
117 鹵素

圖例
原始核種英語primordial element
放射性元素
原子序顏色:

固體液體氣體

鹵素是類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的元素,能和許多金屬形成鹽類。鹵素原子序越大,沸點越高;電負性第一電離能越低,越不活潑常溫常壓(300K、10萬Pa)的密度越高。鹵族是唯一在常溫常壓有固液氣三態元素的族。在標準狀況氣體液體[1]固體

歷史

含氟礦物螢石在1529年就已知。早期化學家就已知氟化合物裏有種未知元素,但無法分離。在1860年,英國化學家George Gore英語George Gore (chemist)用電流流過氫氟酸的方法並可能產生了氟氣,但他當時無法證明自己的結果。1886年,巴黎化學家亨利·莫瓦桑電解了溶於無水氟化氫氟化氫鉀,成功分離出氟。[2]

鍊金術士和早期化學家早已知道鹽酸,但1774年卡爾·威廉·舍勒加熱鹽酸和二氧化錳時才發現氯單質,他稱之為dephlogisticated muriatic acid,也就是氯在這33年來的名字。1807年,咸夫里·戴維研究了氯,發現它是化學元素。氯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用作化學武器。根據不同的污染濃度,氯氣會灼傷人體內外的組織,尤其是肺部,使人呼吸困難或無法呼吸。[2]

安托萬·巴拉爾英語Antoine Jérôme Balard在1820年代將氯氣通入鹵鹽水英語brine樣品發現了溴。他最初提議為新元素命名為muride,但法蘭西學術院將該元素改名為bromine(溴)。[2]

貝爾納·庫爾圖瓦發現了碘。他通常將海藻灰與水煮沸來生成氯化鉀,用以生產硝石。然而,在1811年,他在產物加入硫酸,發現產物生成紫色煙霧,這些煙霧凝結成黑色晶體。他懷疑這些晶體是新元素,因此將樣品發給其他化學家來調查。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證明了它是新元素,也就是今天的碘。[2]

1931年,弗雷德·艾利森英語Fred Allison自稱用磁光機器發現了85號元素,並將其命名為Alabamine,但他的發現是錯誤的。1937年,拉真達拉·德(Rajendralal De)自稱在礦石發現85號元素,並稱其為dakine,但他的發現也是錯誤。霍里亞·胡盧貝伊英語Horia Hulubei伊維特·哥舒瓦英語Yvette Cauchois在1939年用光譜學嘗試發現85號元素也未成功。瓦爾特·明德爾英語Walter Minder於同年嘗試尋找由β衰變生成類似碘的元素。85號元素今天稱為砹,於1940年由戴爾·R·科森英語Dale R. Corson肯尼斯·羅斯·麥肯齊英語Kenneth Ross MacKenzie埃米利奧·塞格雷成功合成,他們用α粒子轟擊來合成砹。[2]

2010年,由核物理學家尤里·奧加涅相領導的團隊,包含來自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范德堡大學的科學家用鈣-48轟擊-249原子合成出鿬-294。截至2024年3月,鿬是最新發現的化學元素。

命名

鹵素可和很多金屬形成氟化鈣氯化鈉溴化銀碘化鉀鹽類英文halogen來自希臘語halos(鹽)和gennan(形成)兩詞。中文的原意是鹽鹼地。所有已發現鹵素英文名都以ine結尾。

1811年,德國化學家Johann Schweigger英語Johann Schweigger提議用halogen一名,意為「成鹽者」,是希臘文αλς(als,意為鹽)和γενειν(genein,意為產生),代替漢弗里·戴維提出的chlorine一名來稱呼氯元素;[3]不過,1826年,瑞典化學家約恩斯·貝爾塞柳斯提議把halogen一詞改為指代氟、氯和碘元素,這些元素與鹼金屬形成化合物時,會產生類似海鹽的物質。[4][5]

所有鹵素名的結尾都有ine英語ine後綴。氟的名字來自拉丁語fluere,意為「流動」,它由礦物螢石衍生而來,而螢石在金屬加工中用作助焊劑。氯的名字來自希臘文chloros,意為黃綠色。溴的名字來自希臘文的bromos,意思是惡臭。碘的名字來自希臘文iodes,意為紫色。砹的名字來自希臘文的astatos,意為不穩定。鿬的名字則來自美國田納西州[2][6]

分佈

鹵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態廣泛存在(極不穩定的砹和鿬除外)。的存在範圍最廣,其餘鹵素的含量按順序減少(砹在自然界只有痕量,鿬則不在自然界出現)。

鹵素 分佈狀況[7]
螢石冰晶石氟磷灰石礦物出現(地殼質量分數:0.065%)
火成岩沉積岩海水鹽湖(地殼質量分數:0.031%;海水含量每公升20克)
岩石海水礦井水(地殼質量分數:0.00016%;海水含量每公升0.065克)
海水(含量5×10⁻⁸%)、智利硝石(含量0.02%~1%)
在某些含放射物質的地方,由其他放射性核種衰變生成(含量:少於1克)[8]
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含量:0克)

性質

物理

名稱

符號

原子半徑納米

主化合價

狀態標況

單質密度,每毫升

單質熔點

單質沸點,℃

F 0.071 -1 氣體 0.0017 -219.62 -188.12
Cl 0.099 -1,+1,+2,+3,+4,+5,+6,+7 氣體 0.0032 -101.5 -34.04
Br 0.114 -1,+1,+3,+4,+5,+7 液體 3.1028 -7.3 58.8
I 0.133 -1,+1,+3,+5,+7 固體 4.933 113.7 184.3
At 0.150 -1,+1,+3,+5,+7 固體 6.2-6.5(推測)[9] 302 337?
Ts 0.156-0.157(推算)[10] -1,+1,+3,+5(推測)[1] 固體(推測)[1][10] 7.1-7.3(推測)[10] 350-550(推測)[11] 610(推測)[11]

化學

通常來說,液態鹵素分子的沸點均高於對應的烴鏈,主要是鹵素分子比烷鏈更電極化,而分子電極化增強分子間的連接力(正電極與負電極的相互吸引),我們需要對液體提供更多能量才能使其蒸發

鹵素單質都是雙原子分子,亦很易揮發。鹵素的電子構型均為ns² np⁵,它們獲取一粒電子以達到穩定結構的趨勢極強烈,化學性質很活潑,在自然狀態不能以單質存在,一般以-1價即鹵離子(X⁻)形式在溶液及礦物出現。

Z 元素 核電外子構型 電子排佈[註解 1]
9 2,7 [He] 2s² 2p⁵
17 2,8,7 [Ne] 3s² 3p⁵
35 2,8,18,7 [Ar] 3d¹⁰ 4s² 4p⁵
53 2,8,18,18,7 [Kr] 4d¹⁰ 5s² 5p⁵
85 2,8,18,32,18,7 [Xe] 4f¹⁴ 5d¹⁰ 6s² 6p⁵
117 2,8,18,32,32,18,7(預測) [Rn] 5f¹⁴ 6d¹⁰ 7s² 7p⁵(預測)[1]
鹵素 分子 結構 模型 d(X−X),pm
(氣態)
d(X−X),pm
(固態)
F₂     143 149
Cl₂     199 198
Br₂     228 227
I₂     266 272

無機反應

氧化

鹵素單質都是氧化劑,氧化力從氟到依次降低。碘單質氧化力較弱,三價鐵離子可以把碘離子氧化為碘。鹵素能與部分金屬、非金屬單質直接化合。鹵素與水也能氧化還原:

  • 2X₂+2H₂O → 4H⁺+4X⁻+O₂

氟與水反應劇烈,氯受光照與水緩慢反應,碘不反應。

歧化反應

鹵素單質在鹼中易歧化:

  • X₂+2OH⁻(冷)→ X⁻+XO⁻+H₂O
  • 3X₂+6OH⁻(熱)→ 5X⁻+XO₃⁻+3H₂O

但在酸中很易逆反應:

  • 5X⁻+XO₃⁻+6H⁺ → 3X₂+3H₂O

這反應是製取溴和碘單質流程的最後一步。

氫化物

鹵素的氫化物叫鹵化氫,為共價化合物;其溶液叫氫鹵酸,它們在水中都以離子形式存在,且都是。一般而言氫氟酸(pKa=3.20)是弱酸。氫氯酸(即鹽酸)、氫溴酸氫碘酸都是典型的強酸,酸度從HCl到HI依次增強,它們的pKa均為負數。至於氫砈酸則為氫鹵酸中最強的酸,但它極易分解為氫與砈單質。[12]

氧化物

鹵素的氧化物都是酸酐二氧化氯(ClO₂)等偶氧化態氧化物是混酐。

鹵素 X₂O X₂O₂ X₂O₃ XO₂ X₂O₅ X₂O₆ X₂O₇
OF₂ O₂F₂
Cl₂O ClO Cl₂O₃ ClO₂ Cl₂O₅ Cl₂O₆ Cl₂O₇
Br₂O Br₂O₃ BrO₂ Br₂O₅
I₂O₅

含氧酸

鹵素(除了氟,氟只有-1價)可顯示多種價態,正價態一般都出現在其含氧酸根。

以氯為例:

鹵素的含氧酸均有氧化力,同一元素中,次鹵酸最強。

鹵素含氧酸多數只在溶液中,少數鹽以固態存在,如碘酸鹽高碘酸鹽。HXO(X為Cl、Br、I)、HIO₃和HXO₄(X為Cl、Br、I)分子在氣相十分穩定,可用質譜和其他方法研究。鹵素含氧酸見下表[13]290-291

氟的含氧酸 氯的含氧酸 溴的含氧酸 碘的含氧酸
HXO(次鹵酸) HFO HClO HBrO HIO
HXO₂(亞鹵酸) HClO₂ HBrO₂ HIO₂
HXO₃(鹵酸) HClO₃ HBrO₃ HIO₃
HXO₄(高鹵酸) HClO₄ HBrO₄ HIO₄
其他 H₇I₅O₁₄
其他 H₅IO₆

互鹵化物

只由兩種鹵素形成的化合物叫互鹵化物,較電正元素呈正氧化態,氧化態為奇數。鹵素的價電子數是奇數,周圍與奇數粒其它鹵原子成鍵比較穩定(如IF₇)。互鹵化物都能水解。

鹵素
F₂
ClFClF₃ClF₅
Cl₂
BrFBrF₃BrF₅
BrCl
Br₂
IFIF₃IF₅IF₇
IClI₂Cl₆
IBrIBr₃
I₂
AtCl
AtBr
AtI
At₂(?)

其他無機化學性質

F₂ Cl₂ Br₂ I₂
和鐵反應 FeF₃ FeCl₃ FeBr₃ FeI₂(碘的氧化力較弱)
和氫氧化鈉反應 NaF+OF₂ NaCl+NaClO
加熱反應則生成NaCl+NaClO₃
NaBr+NaBrO
加熱反應則生成NaBr+NaBrO₃
NaI+NaIO₃
和硫反應 SF₆
也會產生SF₄
S₂Cl₂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SCl₂
低溫下和低價硫的氯化物作用產生SCl₄
S₂Br₂ 不反應

有機反應

有機化學,鹵族元素經常作為決定有機化合物化學性質的官能基存在,常用X表示,如R-X是含鹵原子的烴類。

鹵素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明顯區分於與它對應的烴鏈的主要原因,在於鹵素原子(如F、Cl、Br、I)與原子的連接,即碳-鹵的連接,明顯不同於烴鏈碳-氫連接。

  • 鹵原子通常較電負,碳-鹵連接比碳-氫連接更加電極化,但仍然是共價鍵
  • 鹵原子體積和質量通常較碳原子大,碳-鹵連接的偶極子矩(Dipole Moment)和連接能量(Bonding Energy)遠大於碳-氫,碳-鹵的連接力(Bonding strength)遠小於碳-氫連接。
  • 鹵原子脆弱的p軌態(Orbital)與碳原子穩定的sp³軌態相連接,碳-鹵連接不甚穩定。

鹵素最常見的有機化學反應為親核取代反應(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通常的化學式如:

Nu:⁻+R-X → R-Nu+X⁻

「Nu:⁻」在這裏代表親核負離子,離子越親核,產率和化學反應速度越可觀。

「X」在這裏代表鹵素原子,如F、Cl、Br、I,若X⁻所對應的酸(即HX)為強酸,那麼產率和反應的速度將非常可觀,如果若X⁻所對應的酸為弱酸,則產率和反應的速度均會下降。

合成有機鹵化物

加成反應可在未飽和烴鏈加入鹵素,此為最簡單的方式,如:

CH₃-CH₂-CH=CH₂+HBr → CH₃-CH₂-CHBr−CH₃

不經催化,產率也可達90%以上。

Karasch方式

如想將溴加在烴鏈第一粒碳原子,可用Karasch方式:

CH₃-CH₂-CH=CH₂+HBr → CH₃-CH₂-CH₂-CH₂-Br+H₂O

以雙氧水催化,產率90%以上。

合成

合成鹵化物則必須有催化劑,如:

 

催化劑:三鹵化鋁或三鹵化鐵(X為對應鹵素)

產率較高。

合成

合成鹵化物,必須用好的親核試劑強酸作為催化劑以提高產率和速度:CH₃-CH₂-CH₂-CH₂-OH+Br⁻ ⇌ CH₃-CH₂-CH₂-CH₂-Br+H₂O

催化劑:H⁺

此反應為雙向反應產率速度有限。

生產

 
從左到右分別是;在室溫,氯是氣體、溴是液體、碘是固體。活潑而無法展示在圖中;放射力極強且極不穩定,目前尚未合成出可見量的單質。

含氟礦物螢石年開採約六百萬公噸。氫氟酸年產約40萬噸。由在磷酸生產中作為副產物產生的氫氟酸可製得氟氣。氟氣年產約15000公噸。[2]

石鹽是最常用於開採氯的礦物,但光鹵石鉀石鹽等礦物也可用於開採氯。每年還有約四千萬噸的氯氣以電解鹵鹽水的方法產生。[2]

溴年產約45萬噸,一半來自美國,35%來自以色列,其餘多來自中國。溴過去是在自然鹵鹽水添加硫酸和漂白粉生產;現代以赫伯特·亨利·道發明的電解法生產。溴也可由氯氣通入海水,然後將空氣通入海水生產。[2]

2003年全球碘產量約2.2萬公噸,智利生產四成、日本生產三成,另外少量由俄羅斯和美國生產:248。碘以前從海帶提取出來,直到1950年代,現代以其他方式生產。產生碘的一種方法是將二氧化硫硝酸鹽礦石混合,其中含有一些碘酸鹽。碘也可以從天然氣田中提取。[2]

砹在礦天然出現,但僅作為次要衰變產物痕量生成,且生成後會快速衰變,通常要在粒子加速器以α粒子轟擊鉍原子合成。[2]

超重元素皆不在自然界出現,只能藉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

用途

氟最大的用途是在核燃料循環生產六氟化鈾,每年消耗近7000噸。首先二氧化鈾與氫氟酸反應生成四氟化鈾,然後以氟氣氟化四氟化鈾生成六氟化鈾[14],可通過氣體擴散法或者氣體離心法濃縮鈾[15][16]。每年大約有6000噸氟用於生產惰性電介質六氟化硫,該物質可以用於高壓變壓器與斷路器,這樣就不必在充油設備中使用危險的多氯聯苯[17]。電子產品中會使用一些氟化合物:在化學氣相沉積中會使用六氟化鎢六氟化錸,在等離子蝕刻中會使用聚四氟乙烯[18][19][20][16]。此外氟也可用於牙齒護理、製藥及在血液中攜帶氧氣等。

氯可作為較便宜的消毒劑,一般的自來水游泳池就常用它消毒,但氯氣頗難溶、甚毒、會放出特殊氣味,且易生成有致癌風險的三鹵甲烷有機氯化合物,中、美等國常改用二氧化氯(ClO₂)、氯胺臭氧等代替氯氣作為水的消毒劑。除了用於消毒,氯氣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於製造鹽酸漂白粉、製造氯代烴。也可以用於製造多種農藥、製造氯仿有機溶劑。此外氯氣還廣泛用於造紙、紡織、有機合成、金屬冶煉等行業,也有作為化學武器的紀錄。

許多種的有機溴化物在工業上有其應用,其中一部份是由溴製備而來,另一部份則是由溴化氫製備而來。溴化合物在工業可用於阻燃劑汽油添加劑、鑽井液化工原料等,用途十分廣泛。

碘化物的主要用途包括做為催化劑、動物食物添加品、穩定劑、染劑、着色劑、顏料、藥品、清潔衛生(碘酒)、照片與鹵素燈泡等;其他小眾用途為除霧、種雲,和在分析化學中的多種用途。此外其放射同位素碘131可用於醫學造影放射治療

砹的同位素皆非常不穩定,但砹-211用於核醫學[21]剛製成的砹-211須馬上用,不然其總量在7.2小時之後就會減半。砹-211會釋放α粒子,或經電子捕獲衰變成釋放α粒子的-211,可用於α粒子靶向治療[21]

只能用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極難製備,單次造出的量極少(至多幾顆原子),生成後又會很快衰變,故沒有任何商業用途,僅用於學術研究。

生物學作用及防護

氟並非人類或者其它哺乳動物必須的元素。有人認為少量的氟可能對增加骨強度有益,但該理論尚未確立。日常環境有很多微量氟的來源,只有人工飲食能使人缺氟[22][23]。至於吸入大量氟氣對人體來說是劇毒,會刺激皮膚呼吸道粘膜

和氟相似,大量氯氣對人體來說也是劇毒,可損害人體全身器官神經系統,但氯離子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在人體中為代謝作用很重要的物質,中生成鹽酸和細胞泵的功能皆需要氯,飲食中主要的來源是餐桌上的氯化鈉,血液中過低或高濃度的氯為電解質失調的實例,在沒有其他異常的情況下很少發生低氯血症。

溴在人體中還未找到已知功能,但有機溴化合物的確自然存在。海中的有機物是有機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例如海藻骨螺等。溴會腐蝕及毒害人體,刺激皮膚呼吸道粘膜等,且傷害神經系統及胃道等。

碘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用以製造甲狀腺素以調控細胞代謝、神經性肌肉組織發展與成長(特別是在出生胎兒的腦部)[24]。缺碘症[25][26]是造成可避免性腦損害疾病最常見的因素,全世界估計有五千萬人深受影響。

砹和鿬沒有生物學功能。雖然依元素週期律,鹵素越往下越低毒,砹和鿬會比氟、氯、溴、碘低毒,但其極強放射可能引發輻射中毒,砹和鿬極可能有毒,但只會出現在受管制的輻射區域,絕大多數人不可能攝入砹和鿬(除非是在核電廠附近,某些同位素衰變會產生砹)。

註解

  1. ^ 為了簡潔,用貴氣體標記法表示核外電子排佈:先寫之前的貴氣體元素符號,再寫該元素外的電子排佈。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Haire, Richard G. Transactinides and the future elements. Morss; Edelstein, Norman M.; Fuger, Jean (編).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and Transactinide Elements 3rd.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6: 1724, 1728. ISBN 1-4020-3555-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Emsley, John. Nature's Building Blocks. 2011. ISBN 978-0199605637. 
  3. ^ Schweigger, J.S.C. Nachschreiben des Herausgebers, die neue Nomenclatur betreffend [Postscript of the editor concerning the new nomenclature]. Journal für Chemie und Physik. 1811, 3 (2): 249–255 [2020-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德語).  On p. 251, Schweigger proposed the word "halogen": "Man sage dafür lieber mit richter Wortbildung Halogen (da schon in der Mineralogie durch Werner's Halit-Geschlecht dieses Wort nicht fremd ist) von αλς Salz und dem alten γενειν (dorisch γενεν) zeugen." (One should say instead, with proper morphology, "halogen" (this word is not strange since [it's] already in mineralogy via Werner's "halite" species) from αλς [als] "salt" and the old γενειν [genein] (Doric γενεν) "to beget".)
  4. ^ In 1826, Berzelius coined the terms Saltbildare (salt-formers) and Corpora Halogenia (salt-making substances) for the elements chlorine, iodine, and fluorine. See: Berzelius, Jacob. Årsberättelser om Framstegen i Physik och Chemie [Annual Report on Progres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 6. Stockholm, Sweden: P.A. Norstedt & Söner. 1826: 187 [2020-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瑞典語).  From p. 187: "De förre af dessa, d. ä. de electronegativa, dela sig i tre klasser: 1) den första innehåller kroppar, som förenade med de electropositiva, omedelbart frambringa salter, hvilka jag derför kallar Saltbildare (Corpora Halogenia). Desse utgöras af chlor, iod och fluor *)." (The first of them [i.e., elements], the electronegative [on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es: 1) The first includes substances which, [when] united with electropositive [elements], immediately produce salts, and which I therefore name "salt-formers" (salt-producing substances). These are chlorine, iodine, and fluorine *).)
  5. ^ The word "halogen" appeared in English as early as 1832 (or earlier). See, for example: Berzelius, J.J. with A.D. Bache, trans., (1832) "An essay on chemical nomenclature, prefixed to the treatise on chemist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 22: 248–276 ; see, for example p. 26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Elements 113, 115, 117, and 118 are now formally named nihonium (Nh), moscovium (Mc), tennessine (Ts), and oganesson (Og). IUPAC. 2016-11-30 [2016-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9). 
  7. ^ 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無機化學(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54頁.
  8. ^ Hollerman, Arnold. Inorganic Chemistry. Berlin: Academic Press. 2001: 423 [2019-12-21]. ISBN 0123526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6). 
  9. ^ Bonchev, Danail; Kamenska, Verginia. Predict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113–120 transactinide element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CS Publications). 1981, 85 (9): 1177–86 [2019-10-10]. doi:10.1021/j150609a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10. ^ 10.0 10.1 10.2 Bonchev, Danail; Kamenska, Verginia. Predict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113–120 Transactinide Elements. J. Phys. Chem. 1981, 85: 1177–1186. 
  11. ^ 11.0 11.1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Element Tennessine?. www.thoughtco.com. [November 12,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12. ^ Fairbrother, Peter, "Re: Is hydroastitic acid possib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July 3, 2009.
  13. ^ 《無機化學》叢書。第六卷.2.6.4鹵素含氧酸及其鹽.P
  14. ^ Jaccaud et al. 2000,第392頁.
  15. ^ Jaccaud et al. 2000,第382頁.
  16. ^ 16.0 16.1 Villalba, Ayres & Schroder 2008.
  17. ^ Aigueperse et al. 2000,第430頁.
  18. ^ Jaccaud et al. 2000,第391–392頁.
  19. ^ El-Kareh 1994,第317.
  20. ^ Arana et al. 2007.
  21. ^ 21.0 21.1 Vértes, Attila; Nagy, Sándor; Klencsár, Zoltán. Handbook of Nuclear Chemistry 4. Springer. 2003: 337 [2019-11-09]. ISBN 978-1-4020-131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22. ^ Nielsen 2009.
  23. ^ Olivares & Uauy 2004.
  24. ^ Gropper SS, Groff JL, et al.(2005)Advanced Nutrition and Human Metabolism, 4th ed., pp. 468-473. Wardswirth, ISBN 978-0-534-55986-1
  25. ^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 [201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26.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見

左方一族: 鹵素
第17族(ⅦA)
右方一族:
氧族元素 貴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