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六鎮

東北六鎮朝鮮王朝圖們江南岸設立的6個軍鎮。是朝鮮擴張的重要據點。

東北六鎮
紅色部份即為六鎮
諺文육진
漢字六鎭
文觀部式Yukjin
馬-賴式Yukchin

背景

1107年,高麗尹瓘率1.7萬部隊攻打女真取勝,在朝鮮半島東北部修建了東北九城咸州英州雄州吉州福州宜州及通泰、平戎、公嶮),立公嶮鎮定界碑,宣佈此地為高麗領土。1109年烏雅束率女真軍收復失地,搗毀公嶮鎮定界碑。但高麗仍宣佈對此擁有主權。

1388年,明朝軍隊攻入東北,準備模仿元朝在朝鮮半島設立雙城總管府的模式,設立鐵嶺衛,高麗抗拒。朝鮮王朝取代高麗後,稱公嶮鎭迤南全部屬於朝鮮。[1]明朝於1393年將鐵嶺衛置在遼東境內,默認了朝鮮對此地區的統屬。1403年,朝鮮北部女真人上奏明廷,說「咸州(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迤北,古為遼、金之地」,明成祖因而降敕與朝鮮,索要這一帶的「十處人民」(主要為女真人)。朝鮮則以明太祖默許地歸本國為辭,稱女真人「來居本國地面,年代已久,……且與本國人民交相婚嫁,生長子孫」,請求「令本國管轄如舊」。明成祖表示「朝鮮之地,亦朕度內,朕何爭焉」,同意將鐵嶺以北,公嶮鎮(今朝鮮咸鏡北道吉州)以南的「十處人民」讓給朝鮮。

過程

朝鮮誘殺把兒遜後,不敵女真部落的報復,1410年將慶源府(경원부)移於鏡城,「兵馬使無與守者,遂罷其鎮」。1433年朝鮮世宗發動婆豬江戰鬥,將鴨綠江、圖們江南的女真人據點全部摧毀。[2]猛哥帖木兒遇害後,建州女真實力削弱,1434年朝鮮將慶源府北移至蘇多老;將原置於石幕的寧北鎮移至伯顏愁所,後又移至阿木河(斡木河) ,置會寧鎮(회령진)。1435年,朝鮮在伯顏愁所的寧北鎮設設立鍾城郡(종성군),以鎮節使兼知郡事,後該郡移愁州,升都護府。1437年,於孔州置慶興郡(경흥군),後升都護府。1440年,於多穩置穩城郡(온성군),「遷慶源及吉州以南,安邊以北各官戶實之」,翌年升都護府。1449 年,朝鮮於石幕增設富寧鎮(부령진)。

朝鮮在圖們江中下游南岸地區共置六鎮,合稱東北六鎮。朝鮮招募民夫修築邑城、設置鎮堡。沿圖們江,從會寧的禿山煙臺起,直至慶源訓戎鎮修築了數百里長城和數十個城堡,獎勵移民,動員南部農業人口向六鎮遷移,徹底有效支配圖們江南岸地區,圖們江隨之成為中、朝兩國東段邊界的界河。「新設四邑,我祖宗肇基之地,以豆滿江為界......豆滿江,天所以限彼我也。」[3]

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咸鏡道地方,原系元朝領土為朝鮮逐漸吞併,特別是咸北,更是在明朝以後才悄悄蠶食的。」朝鮮大臣韓亨允向朝鮮中宗表示:「咸鏡道本非我地, 而於前朝避役之民, 皆歸其地矣。 至我世宗朝, 始設六鎭, 而野人願托以生焉。"[4]朝鮮大臣特進官尹熙平也向中宗表示:「咸鏡道本非我國地也。」[5]

另見

參考資料

  1. ^ 朝鮮王朝實錄 太宗 7卷, 4年(1404 甲申 /永樂 2年) 5月 19日(己未)
  2. ^ 《朝鮮實錄》,世宗十五年五月己未、壬申
  3. ^ 朝鮮實錄 世宗77卷, 19年(1437 丁巳 / 正統 2年) 5月 20日(己酉)
  4. ^ 朝鮮實錄 中宗 49卷, 18年(1523 癸未 /嘉靖 2年) 11月 4日(庚午)
  5. ^ 朝鮮實錄 中宗 80卷, 30年(1535 乙未 / 嘉靖 14年) 10月 9日(丁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