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水利樞紐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黃河中上游段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其連接河南省三門峽市山西省平陸縣。工程於1957年4月動工,1961年4月基本建成投入運用。有時也稱為三門峽大壩、三門峽水庫。壩體上有「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八個鑲紅色大字。壩後石柱即為「中流砥柱」中的砥柱石。

三門峽大壩
三門峽水利樞紐在中國的位置
三門峽水利樞紐
三門峽大壩在中國的位置
官方名稱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位置 中國河南三門峽山西平陸
座標34°49′46″N 111°20′41″E / 34.82944°N 111.34472°E / 34.82944; 111.34472
始建1957年4月
啟用1961年4月
耗資352億人民幣
水壩和溢洪道
橫跨黃河
高度106米(348英尺)
長度857.2米(2,812英尺)
水庫
形成三門峽水庫
集水面積688400平方千米
表面積2350平方千米

三門峽大壩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非汛期正常運作時,庫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深秋至每年初春野鴨成群,大雁結隊,還有白天鵝造訪。6月至10月份,大壩泄洪放水,蔚為壯觀。

歷史

1935年至1955年

[1]

  • 1935年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兼總工程師李儀祉提議在潼關孟津河段,選擇適當地點修建蓄洪水庫,他和來自挪威的水利工程師安立森(S.Elisson )經實地考察,發表了三門峽、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個壩址的勘查報告。
  •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爆發,三門峽地區落入日本人之手。在此期間,侵華日軍東亞研究所提出興建三門峽水電站的計劃。
  • 1946年國民政府聘請美國專家組成黃河顧問團往三門峽實地考察三門峽。顧問團的4位美國專家雷巴德約翰·L·薩凡奇、葛羅同(J.P. Growdon)、柯登(John S. Cotton)提出的報告認為三門峽建庫發電,對潼關以上的農田淹沒損失太大,又是無法彌補的,建議壩址改到三門峽以下100公里處的八里胡同。其首要任務在防洪而非發電。
  • 1950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水利部長傅作義率領張含英張光斗馮景蘭蘇聯專家布可夫等勘察了潼關孟津河段,提出應修建潼孟段水庫,壩址可選擇在三門峽或王家灘
  • 1951年出現了反對興建三門峽水壩的聲音,主要是在黃河幹流修建大水庫,困難太大,而且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技術條件不允許,於是轉向支流水庫的研究,三門峽水庫計劃被放棄。
  • 1952年上半年,經過深入的勘察和研究,水利專家認為黃河支流水庫控制性差,花錢多,效益小,不理想,仍需從黃河主幹流入手。同時,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力主在黃河主幹流上建設大型水電站。
  • 1952年5月,黃委會主任王化雲、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副局長張鐵錚和蘇聯專家格里柯洛維奇等勘察三門峽後,認為能夠建設高壩,主張把三門峽水庫蓄水位提高到360米,用一部分庫容攔沙。此間另一種意見則是壩址下移到八里胡同建沖沙水庫,利用該處的峽谷地形沖沙,且可避免淹沒關中平原。但是,經過計算,八里胡同沖沙水庫難以實現,而三門峽水庫淹沒損失太大,受到主要淹沒區的陝西省的強烈反對。
  • 1952年下半年,黃委會轉而研究淹沒較少的邙山水庫方案。
  • 1952年10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視察黃河,黃委會主任王化雲彙報邙山方案。這標誌着第二次放棄了三門峽水庫計劃。
  • 1953年2月,經研究,邙山水庫仍然需投資10億元以上,移民15萬人,且沒有綜合利用效益,於是王化雲向毛澤東彙報了三門峽建庫方案以及整個黃河的治理方策。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批示:要迅速解決防洪問題,花錢不能超過5億元,淹沒不能超過5萬人。由於興建遠遠超出這一限制,三門峽水庫第三次被擱置。
  • 1954年1月,蘇聯電站部派出以列寧格勒水電設計分院(以下簡稱列院)專家為主的蘇聯專家綜合組,幫助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治理和開發黃河規劃。列院副總工程師A.A.柯洛略夫。經過近兩個月的實地考察,讚賞三門峽是一個難得的好壩址[2],對於其淹沒損失大的問題,柯洛略夫說:「任何一個壩址……為了調節洪水所必需的庫容,都是用淹沒換來的。」
  • 1954年4月,水利部成立了黃河規劃委員會。
  • 1954年10月,黃河規劃委員會完成了《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的編制工作,選定了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為實施黃河規劃的第一期重點工程。確定了三門峽水庫正常高水位350米,總庫容360億立方米。

1955年至1990年 [1]

 
1962年 三門峽水利工程
 
1962年 三門峽水利工程
 
1962-03 1962年 三門峽水利工程發電組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主體部分(正視)
  • 1955年7月30日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決議》,修建三門峽工程的決策終於形成。委託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設計,柯洛略夫被任命為三門峽水利樞紐設計總工程師。
  • 1957年4月13日,工程開工興建,由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總公司第十一工程局承建。
  • 1958年12月截流成功。
  • 1960年9月三門峽首次蓄水。
  • 1961年4月大壩主體基本竣工。
  • 1962年2月第一台15萬千瓦機組和110千伏開關站安裝完成,並投入運作。
  • 1962年3月20日——從1960年三門峽水庫首次使用,到1962年3月,一年半以來,水庫中已經淤積泥沙15.3億噸,遠遠超出預計。潼關高程抬高了4.4米,並在渭河河口形成攔門沙,渭河下游兩岸農田受淹沒和浸沒,土地鹽鹼化。[3]為此國務院批准三門峽的運用方式由「蓄水攔沙」改為「滯洪排沙」,即汛期閘門全開敞泄,讓洪水穿堂而過,在下游發生特大洪水仍需運用,凌汛期承擔下游防浚任務。
  • 1964年12月開始在樞紐的左岸增加兩條泄流排沙隧洞,將原建的5~8號4條發電鋼管改為泄流排沙鋼管,簡稱為「兩洞四管」[4]。天津勘測設計院負責改建設計。
  • 1969年6月開始又實施第二次改建,挖開1~8號施工導流底孔,1~5號機組進水口高程由300米降到287米
  • 1973年10月後採取「蓄清排渾」運用方式。
  • 1978年底,全部五台發電機組安裝完畢。
  • 1990年後,又陸續打開了9~12號底孔。

2003年至現在 [1]

  • 2003年8月27日至10月,渭河流域發生了5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水災。有1080萬畝農作物受災,225萬畝農作物絕收。這次洪水造成了多處決口,數十人死亡,515萬人口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3億元。但是這次渭河洪峰僅相當於三五年一遇的洪水流量,因而陝西省方面將這次水災的原因歸結為三門峽高水位運用,導致潼關高程居高不下,渭河倒灌以至於「小水釀大災」。
  • 2003年10月,水利部在鄭州召開了「潼關高程控制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專題調研會」[5]。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表示:「三門峽水庫建成後取得了很大效益,但這是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的。渭河變成懸河,主要責任就是三門峽水庫。」[6]
  • 2004年2月4日,陝西省15名人大代表提案建議三門峽水庫停止蓄水。
  • 2004年3月5日,在陝西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案,建議三門峽水庫立即停止蓄水發電,以徹底解決渭河水患。

爭議

貢獻

三門峽水庫是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電為目標的綜合大型水利樞紐。多年來,通過水庫的調節,對於黃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黃河城市工業和農業用水、下遊河道及河口地區生態平衡等方面,作出了貢獻。在水庫調度、機組抗磨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的成果,為多泥沙河流水庫如何長期保持有效庫容、長期保持水庫壽命,做出了探索。

問題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主要技經指標表

從準備建設三門峽工程開始,就有一些專業人士反對在三門峽建設大壩。其中以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最具有代表性[7],他在水利部召集的學者和水利工程師會議上反對修建三門峽大壩[8],並批評政府邀請的蘇聯專家的規劃。原因包括三門峽大壩的主要技術是依靠前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英語Lenhydroproject,而該院並沒有在黃河這樣多沙的河流上建造水利工程的經驗。黃河泥沙淤積等一系列問題決定了三門峽水利樞紐的建設是不符合實際的存在潛在危險的決策。

另一個被外界認為反對建設三門峽水庫的水利專家,是現任黃河水利委員會設計院的溫善章,但此說法亦得到更正。據溫善章本人所述,他並沒有反對建造水庫。在三門峽建立水庫,是當時所有水利部專家的共識。只不過在具體技術問題上,他和主流的水利部專家產生分歧,主要針對原先三門峽大壩設計的「高壩」方案,主張「低壩、小庫、滯洪、排沙」方案[9],旨在放棄一點大壩高度,減少若干庫容,少淹一點上游的土地,儘量保護關中平原百姓的利益,將移民人數降低到15萬人以下。他覺得當時水利專家對於下游的災害看得重了,相反對於上游百姓可能遭受的損失,尤其是移民的問題,看得輕了。

除此之外,當時「中國水利」雜誌編輯部對1957年6月10日至24日召開的「三門峽水利樞紐討論會」會議記錄中,可查閱到70名水利專家學者有溫善章、黃萬里、葉永毅梅昌華方宗岱張壽蔭王潛光王屯楊洪潤嚴愷李蘊之等十多人,明確表示了不同意三門峽360米高壩方案[10]。對黃萬里關於「潼關以上將大淤,並不斷向上游發展」; 張壽蔭的「回水離開西安40—50公里,淤積也可能在西安附近發生」;以及梅昌華關於移民等問題的警告等等發言都有記錄。[10]

儘管出席會議的專家,幾乎都預見三門峽大壩今後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但1957年正值反右運動最盛的時候,大部分與會者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並不太願意公然對三門峽大壩的技術問題提出反對意見。[10]

1958年,在三門峽工程開工一年後,陝西仍在極力反對三門峽工程。理由是:沿黃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決黃河水患問題,無須修建三門峽工程。但三門峽工程並沒有因此停止。1960年,大壩基本竣工,並開始蓄水。1961年下半年,陝西的擔憂變成現實:15億噸泥沙全部鋪在了從潼關到三門峽的河道里,潼關的河道抬高,渭河成為懸河。關中平原的地下水無法排泄,田地出現鹽鹼化甚至沼澤化。[3]

三門峽水電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項大型水利工程,有人說是一個敗筆。但作為中國治理黃河的第一個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積累經驗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壩三峽等大工程都從它那裏得到了極其寶貴的經驗教訓。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在鄭州會議上強調:「三門峽水庫建成後取得了很大效益,但這是以犧牲庫區和渭河流域的利益為代價的。三門峽水庫在運用方式上的調整,不是對三門峽水庫的否定,而是更加合理的運用。這不是追究誰的責任的問題,而是怎麼看待並在以後儘量避免犯錯的問題。」[6]

規劃和設計的先天不足,迫使工程在投入運用不久就不得不進行兩次改建,三次改變運用方式。1964年12月決定在樞紐的左岸增加兩條泄流排沙隧洞,將原建的5~8號4條發電鋼管改為泄流排沙鋼管,簡稱為「兩洞四管」[4]。1969年6月又決定實施第二次改建,挖開1~8號施工導流底孔,1~5號機組進水口高程由300米降到287米。1990年之後,又陸續打開了9~12號底孔。

移民

2010年初,作家謝朝平與《火花》下月刊編輯部商談,以增刊方式自費印刷一萬冊《大遷徙》。此書主要描寫三門峽水庫建成五十多年的移民故事。結果書籍被渭南市文化稽查隊以「雜誌屬非法出版物」的名義沒收。同時三門峽庫區各縣市人民政府從移民家裏搜走《大遷徙》。7月24日,山西省新聞出版局通知《火花》雜誌社,停止出版下半月刊。8月,作家謝朝平被拘[11]

近況

  • 2003年10月11日,水利部召集陝、晉、豫三省相關部門及部分專家學者,在鄭州召開了「潼關高程控制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專題調研會」。[5]
  • 2004年,陝西人大代表建議三門峽水庫立即停止蓄水發電,請求國家採取綜合治理措施,以徹底解決渭河水患。[12]
  •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也承認目前三門峽工程對渭河下游地區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13]
  • 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張光斗和工程院院士錢正英都支持廢棄三門峽水庫。[14]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黃河第一大壩50年紛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三聯生活周刊 281期 2004年3月29日出版 作者:劉蓁
  2. ^ 修建三門峽水利樞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2段:「柯洛略夫說:『任何其它壩址都不能代替三門峽為下游獲得那樣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門峽那樣能綜合地解決防洪、灌溉、發電等各方面的問題。』」 山東黃河河務局 2005年6月22日
  3. ^ 3.0 3.1 三門峽水庫廢存之爭(經整理) 網易新聞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原文:渭河水患災起三門峽?炸壩懸念背後的利益博弈」 (來源:東方早報) 2003年11月26日
  4. ^ 4.0 4.1 周恩來選集(下)註釋3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在治理黃河會議上的講話 1964年12月18日
  5. ^ 5.0 5.1 潼關高程控制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研究專題調研會議在鄭州召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國水利科技網
  6. ^ 6.0 6.1 三門峽大壩:曾經「中國第一壩 如今命懸一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國報道周刊 2003年11月30日 記者:譚野
  7. ^ 「黃萬里教授認為泥沙下泄是一個自然規律,違反這個規律就不是合理的技術措施,因此他不主張在黃河建水庫,認為有了水庫就沒有妥善的辦法使入庫泥沙自動下泄。」見「中國水利」雜誌 1957年第七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8. ^ 「中國水利」雜誌 1957年第七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第2頁第22、23行
  9. ^ 水利專家溫善章48年「三門峽水庫情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網易新聞中心 2005年07月13日 來源: 新華網
  10. ^ 10.0 10.1 10.2 道歉還談不上,澄清倒是應該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新語絲網站 2005年11月16日 文章作者:水博(原名張博庭)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11. ^ 作家谢朝平因书“获罪”被拘. 深圳新聞網. 2010-09-02 [2010-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30) (簡體中文). 
  12. ^ 央視關注「三門峽」 5位陝西代表昨接受采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信息辦 來源:華商報 2004年3月4日
  13. ^ 上中遊河道及三門峽庫區治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黃河網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 第3部份:「渭河下游及三門峽庫區治理」
  14. ^ 張光斗抨擊設計錯 渭河災起三門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31日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