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Sdraam-en/佐敦車隊

佐敦(Jordan)
全名佐敦大獎賽車隊(Jordan Grand Prix)
總部所在地英國北安普敦郡銀石(Silverstone, Northamptonshire, United Kingdom)
創辦人埃迪·佐敦(Eddie Jordan)
著名職員加里·安德森(Gary Anderson)
邁克·加斯科因(Mike Gascoyne)
薩姆·米高(Sam Michael)
著名車手戴蒙·希爾(Damon Hill)
拉夫·舒麥加(Ralf Schumacher)
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Heinz-Harald Frentzen)
雲加羅·費斯卓拿(Giancarlo Fisichella)
魯賓斯·巴利加奴(Rubens Barrichello)
艾迪·厄文(Eddie Irvine)
米高·舒麥加(Michael Schumacher)
亞諾·杜連(Jarno Trulli)
參與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歷史
引擎福特(Ford)、雅馬哈(Yamaha)、哈特(Hart)、標緻(Peugeot)、無限-本田(Mugen-Honda)、本田(Honda)、豐田(Toyota)
首次參賽1991年英語1991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美國大獎賽英語1991 United States Grand Prix
完賽次數250
車隊
世界冠軍
0 (最好成績:1999賽季 季軍)
車手
世界冠軍
0 (最好成績:1999賽季 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 季軍)
奪冠次數4
桿位次數2
最快圈數2
最後一次參賽2005年中國大獎賽

佐敦大獎賽車隊Jordan Grand Prix)是一支在1991年至2005年間征戰一級方程式的車隊。車隊是以其創始人、愛爾蘭商人埃迪·佐敦(Eddie Jordan)的姓氏命名的。佐敦及其車隊以他們的搖滾風格與精神,為1990年代的一級方程式注入了一股新鮮空氣。車隊也曾在90年代末登上其巔峰,一度成為一支挑戰麥拿倫法拉利第一集團地位的重要力量。

埃迪·佐敦本人在1970年代末曾是一位賽車手。後來他成功經營埃迪·佐敦車隊(Eddie Jordan Racing),先後參加了三級方程式方程式3000英語Formula 3000的賽事。1989年,其麾下車手、未來的F1明星簡·阿萊西英語Jean Alesi還曾奪得F3000的年度車手冠軍。

2005年初,車隊被米德蘭集團英語Midland Group整體收購,因此2005賽季成為了佐敦車隊在F1征戰的最後一年。2006賽季起車隊更名為米德蘭一級方程式車隊英語Midland F1 Racing。不過這個賽季還沒有結束車隊就再次易主,新東家是荷蘭跑車廠商世爵(Spyker)。2008年再度被轉賣,車隊更名為印度力量車隊

在佐敦車隊征戰F1的15個賽季中,參加了501場F1賽事,共獲得288個積分,4次獲得分站賽的冠軍,2次杆位,2次最快圈速,16次在比賽中領先,19次登上領獎台。[1]

車隊建立

埃迪·佐敦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經歷過一段短暫的車手生涯,並於80年代末期在開始經營自己的賽車隊,參與F3的比賽,取名埃迪·佐敦賽車隊(Eddie Jordan Racing)。在80年代末期,賽車隊進入F3000級別,並於1988年由強尼·赫伯特獲得了在該組別的第一場勝利。1989年,佐敦F3000車隊主導了整個賽季,最後由未來的F1明星簡·阿萊希英語Jean Alesi獲得了冠軍。車隊還和很多未來的F1車手合作過,包括埃·厄文英語Eddie Irvine馬丁·唐納利英語Martin Donnelly埃迪·佐敦在1990年帶領車隊獲得F3000的第三名後,於同年更名並創建了佐敦大獎賽車隊。[2]

初涉F1

 
貝特朗·加紹英語Bertrand Gachot駕駛佐敦賽車在美國鳳凰城出戰F1賽事處子秀

埃迪·佐敦的車隊在次級方程式比賽中的一系列成功激發了他參與一級方程式比賽的熱情。他的佐敦車隊在1991賽季英語1991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首次加入F1車壇。佐敦車隊聘用的首位試車手是資深北愛爾蘭車手約翰·沃森英語John Watson (racing driver)。隨後佐敦又請來意大利籍老車手安德烈亞·德切薩里斯和比利時車手貝特朗·加紹英語Bertrand Gachot,並使用福特(Ford)引擎。主要贊助商是百事可樂公司旗下的七喜(7Up),為了配合贊助商,賽車的主體顏色也被塗成了以綠色為主。[3] 車隊F1賽事的處子秀於1991年3月10日在美國鳳凰城街道賽上演,最終安德烈亞·德切薩里斯由於排位賽成績不佳未獲參賽資格,另一位車手貝特朗·加紹英語Bertrand Gachot在第75圈時因為引擎問題也退出了比賽。車隊的處子秀只得遺憾收場。[4] 隨後在第五輪加拿大站的比賽上,兩位車手分別獲得第四和第五位,為車隊帶回5個積分,這是佐敦車隊在F1賽事第一次獲得積分。[5] 並且這5個積分使得車隊在今後的比賽中不需要參加排位賽預賽。車隊在第一個賽季的成績相當搶眼,最終排名車隊第五。安德烈亞·德切薩里斯也獲得了年終第九的成績。這份不錯的成績單為佐敦車隊征戰F1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舒麥加在大雨中駕駛佐敦賽車

不過貝特朗·加紹並未完成整個賽季的比賽,他在比利時站英語1991 Belgian Grand Prix前由於襲擊一名出租車司機被捕入獄。自此,埃迪·佐敦F1開啟了全新的一頁,他沒有選擇更有經驗或知名車手,而選擇了來自德國的新人米高·舒麥加(Michael Schumacher)[2]舒麥加當時還是麥克拉倫車隊英語McLaren的簽約車手,為了他的初次出戰,麥克拉倫車隊英語McLaren支付了15萬美元給佐敦車隊,[6]之後舒麥加駕駛32號賽車平治在賽道上。

埃迪·佐敦先生回憶這段往事時提及「當時我們車隊所有人都被舒麥加騙了,我問他以前有沒有來過這裏?他只是告訴我去過斯帕,但我沒有問他是否作為一位車手去過那裏(後來才知道舒麥加只是在這條跑道邊騎過自行車)」[7]舒麥加在為佐敦出戰的唯一一場比賽中,也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一場排位賽就跑出了第7的成績,但是在正賽第一圈,就由於離合器問題而退出比賽。[8] 雖然佐敦車隊發掘了這顆新星,但是舒麥加不願意留在中流車隊,隨後,舒麥加僅僅在參加了他的F1第一站賽事比利時站英語1991 Belgian Grand Prix之後就被班尼頓(Benetton)挖走。[2] 此後,後來獲得冠軍車賽英語Champ Car World Series冠軍的意大利車手亞歷山德羅·扎納爾迪英語Alex Zanardi和被班尼頓解僱的車手羅拔圖·莫雷諾英語Roberto Moreno先後臨時成為佐敦車隊的二號車手。

1991賽季的成功使福特向佐敦車隊抬高了繼續提供引擎的要價,這使得車隊很快陷入經濟危機之中。[7] 導致車隊被迫在1992賽季英語1992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轉而使用相對更便宜的雅馬哈英語Yamaha Corporation引擎。自該賽季起,佐敦與南非化工企業沙索英語Sasol簽訂贊助合同,一直到1994賽季。[9] 儘管兩位車手毛里西奧·古赫爾明英語Maurício Gugelmin斯特凡諾·莫德納英語Stefano Modena竭盡全力,車隊還是直到賽季的最後一站才取得了當年唯一的一個積分。[10]

 
1995年厄文駕駛佐敦賽車馳騁在銀石賽道

1993賽季的佐敦車隊有了一些新的變化。車隊連續第二賽季更換引擎供應商——新引擎由哈特負責提供。好時年繼續作為車隊的輪胎供應商。[11] 車手陣容也再次被全盤更換。賽季初車隊的兩位正式車手是伊萬·卡佩利(Ivan Capelli)和巴西新人魯賓斯·巴利加奴(Rubens Barrichello)。不過僅僅兩站之後,卡佩利就離開了車隊。本賽季剩餘的比賽里又先後有五位不同的車手成為了巴里哲奴的隊友。這一賽季佐敦的戰績稍有回升,一直到年度倒數第二站,日本站時,兩位車手分別以5、6完賽,才終於獲得了三個積分,也是車隊本賽季唯一取得過積分的分站賽事。[12] 不過在賽季末期,特別是在前佐敦車隊的F3000車手艾迪·厄文(Eddie Irvine)與巴里哲奴成為隊友之後,車手過於富有侵略性的駕駛風格開始為車隊帶來麻煩。其中最有名的例子當屬在日本站的事故之後艾爾頓·冼拿(Ayrton Senna)拳打厄文的事件。

 
1996年埃迪·佐敦加拿大滿地可熱情的和車迷交流

1994賽季佐敦車隊的車手依然是巴里哲奴和厄文,引擎也仍然由哈特提供。不過厄文的開局相當不順,他一度因粗野駕駛被禁賽三場。巴里哲奴在太平洋站首次代表佐敦車隊登上領獎台,不過隨後他在聖馬力諾大獎賽的練習賽中遭遇事故險些喪命。不過比起他的巴西同胞冼拿顯然要幸運的多,半個月後,他仍然能夠重新在摩納哥參加比賽。[13] 不過車隊很快克服了這些困難並回到正軌。最終佐敦在車隊積分榜上繼1991年之後再度位列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巴里哲奴在這一賽季的比利時大獎賽取得了佐敦車隊、同時也是他本人的第一個杆位。最終他名列車手積分榜第五。

 
佐敦 196賽車,稍遠位置是沙巴車隊賽車

佐敦車隊從1995賽季開始轉用標緻(Peugeot)引擎。這一年佐敦與加拉赫集團旗下金邊臣(Benson & Hedges)煙草品牌簽訂贊助合同,賽車塗裝開始出現黃色調,之後一直到車隊退出F1,黃色一直成為佐敦賽車的主色調。[14] 該賽季的加拿大大獎賽中厄文和巴里哲奴雙雙登上領獎台是佐敦車隊這個略嫌平淡的賽季為數不多的亮點。最終他們的成績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年終車隊第六。

1996賽季開始前厄文轉投法拉利,成為同樣新近加盟法拉利米高·舒麥加的隊友。代替他的是前勒芒24小時耐力賽(Le Mans)和世界運動車錦標賽(World Sportscar Championship)雙料冠軍、老將馬田·賓度(Martin Brundle)。這一賽季車隊沒有車手登上過領獎台,不過兩位車手都多次獲得第四名,由此帶來的不少積分也使得車隊以年終第五的身份完成了這個賽季。[15]

1990年代末的崛起

1997年

 
佐敦197賽車

1997賽季開始前,佐敦原先的正選車手先後離開了車隊。巴里哲奴轉而加盟了新組建的史釗活車隊(Stewart Grand Prix),而賓度則退役成為了獨立電視台(ITV)的F1解說嘉賓。替代他們的是從米納爾迪車隊(Minardi)轉會而來的意大利車手雲加羅·費斯卓拿(Giancarlo Fisichella)和年輕的德國車手、米高·舒麥加的弟弟拉夫·舒麥加(Ralf Schumacher),這一賽季車隊再次獲得年終第五。
費斯卓拿在這個賽季兩次登上領獎台賀根咸賽道的比賽,費斯卓拿甚至一度長時間領跑,但是最後卻因爆胎將冠軍拱手讓給了身後的老將格哈特·博格(Gerhard Berger)。在西班牙站上,意大利人還曾錄得最快圈速。不過拉夫·舒麥加也不甘示弱,在阿根廷站上,拉爾夫超越費斯卓拿F1職業生涯中首次登上領獎台

1998年

 
戴蒙·希爾1998賽季西班牙站上駕駛佐敦賽車

1998賽季,車隊更換了引擎贊助商,新的引擎提供商是來自日本無限本田。佐敦車隊在這一年打破了自1989賽季以來法拉利車隊威廉士車隊麥克拉倫車隊、及班尼頓車隊四強鼎立的情勢,在賽季末的車隊成績榜上排名第四,並且在接下去的一年更上一層樓,超過了班尼頓車隊威廉士車隊在成績榜上排名第三。

著名人物的加入

在這個時期,佐敦車隊迎來了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

比利時站

這一年的比利時大獎賽,當天賽道下着傾盆大雨,比賽伊始,在第一個彎角處就發生了嚴重的賽車碰撞事故,共11輛賽車捲入這起事故中。賽道在接近一小時的清理後才重新開放得以起步。[16] 重新起步時,之前混亂的一圈沒有計入統計,仍然按照原先的44圈計算整個賽程。[17] 賽事進入第25圈時,米高·舒麥加在領先的情況下,由於古達(David Coulthard)的影響撞毀了自己的賽車,痛失好局的舒麥加氣憤的沖入麥克拉倫車隊的庫房,想要扭打剛才在賽道上玩弄自己的對手,後被眾人阻止。關於這起事故一直到2003年,古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才承認自己有失誤。[18]
一切塵埃落定後,大家開始逐漸認識到眼前的局面。戴蒙·希爾領先,隊友第二並不斷追近。之後雲加羅·費斯卓拿(Giancarlo Fisichella)嚴重的撞車引發了安全車,於是小舒麥加可以追上來。這個時候形勢變得比較有意思,德國人很希望獲得處子勝,他覺得他可以在最後幾圈超越希爾。當時希爾在車隊無線電通訊(Team Radio)中對車隊指揮部說:「我不知道你是怎麼看的,當然決策權在埃迪。我不怕短兵相接,但如果我們兩個搶的話會比較冒險。」[19] 最終車隊通過車隊指令Team orders英語Team order),讓小舒麥加護送希爾回到終點,獲得車隊歷史上的第一次比賽勝利,也是唯一一次獲得1-2勝利(One-Two Win,這個特別短語經常會在F1的世界提到,特指某一支車隊包攬冠亞軍。)。
佐敦車隊總能在斯帕發生特別的事情,1991年他們在這裏把米高·舒麥加引入F1,1994年又在這裏獲得車隊歷史上的第一個杆位,1997年獲得了第二名,現在終於在這裏登上了最高的領獎台。

希爾:我有一些事情想讓你了解,我想你最好聽一聽。如果我們競爭,我們兩個在賽道上競爭的話,我們可能到最後什麼也得不到,不過這個決定權在埃迪。如果我們不在賽道上爭搶的話,我們有機會包攬冠亞軍,這個是你的選擇。
希爾1998年比利時大獎賽的車隊無線電通訊原文[20]
車隊指令(Team orders)

顯然,站在領獎台上的小舒麥加並不高興,他覺得這場比賽他原本有機會拿到冠軍,但是車隊通過車隊指令Team order英語Team orders)防止他超越希爾[20]
車隊指令也經常會在F1的世界裏出現,是車隊為了確保車隊的利益而干預兩名車手比賽中排名的指令。但是車隊指令也經常被指藐視競技精神,及沒有體育道德。在2002年奧地利大獎賽法拉利車隊魯賓斯·巴利加奴衝線前發出車隊指令指示魯賓斯·巴利加奴讓過米高·舒麥加,使得後者領先0.182秒拿到了當站的冠軍。[21] 同年的美國戰法拉利車隊再次被懷疑發出車隊指令指示讓車,但是這次魯賓斯·巴利加奴以領先米高·舒麥加0.011秒的時間,奪取了冠軍。[22]
2002年之後,FIA通過決議,可能會影響比賽成績的車隊指令被禁止在F1出現。

1999年

 
戴蒙·希爾1999賽季英國站上駕駛佐敦賽車

1999賽季是佐敦車隊最為輝煌的一個賽季,車隊繼續由無限本田提供引擎,在賽季結束的時候,這款引擎的表現,甚至遠遠好於使用本田引擎的英美車隊[23]輪胎贊助商換成了普利斯通。車手由戴蒙·希爾弗倫岑搭檔,而拉夫·舒麥加威廉士車隊重金挖去。弗倫岑在賽季中後期依然保持在車手總冠軍爭奪的位置上。[24]

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Heinz-Harald Frentzen)

 
弗倫岑1999賽季加拿大站上駕駛佐敦賽車

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Heinz-Harald Frentzen)最早由沙巴車隊加入F1,在於沙巴車隊合作三年之後,他來到威廉士車隊,儘管1997賽季他奪得聖馬力諾站的冠軍,並且車手總成績因舒麥加被取消成績而獲得亞軍,但是發現他無法適應那裏緊張的人事關係。1998賽季他僅僅在首站澳洲站的比賽中獲得第三名,就再也沒有登上領獎台,弗倫岑決定離開威廉士車隊。而佐敦車隊反應很快,馬上張開臂膀把他迎到門下,弗倫岑填補了小舒麥加走後留下的空缺。而這一次轉會被證明是非常明智的。

1999年是德國車手弗倫岑的一個轉折點,他在佐敦車隊很快穩定下來,並開始取得一連串的好成績。他在這一年分別拿到了法國站意大利站的冠軍[25],並且幾乎每一站都能夠拿到積分。頓時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弗倫岑被認為是F1發揮最穩定的車手,整個賽季他6次登上領獎台,在12 站比賽中取得積分,這也使他最終獲得了車手總成績第三名。他的風頭甚至蓋過麥克拉倫車隊的2號車手古達,也使麥克拉倫車隊丟掉了車隊總冠軍。

弗倫岑也是佐敦車隊歷史上最成功的車手,他在佐敦車隊一共獲得了71個積分,是所有駕駛過佐敦賽車獲得積分最多的車手。[26]

法國站

1999賽季法國站在大雨中進行,巴里哲奴在比賽的大部分時間裏領先,[27] 但是弗倫岑最終在這裏迎來了他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二個分站冠軍,也為佐敦車隊帶來了車隊歷史上的第二座分站賽獎盃。[28] 令人驚嘆的是他竟然對此前兩周加拿大站比賽為自己留下的膝蓋骨裂全然不知,帶着傷完成了比賽。[29]

意大利站

賽季已經進行到白熱化狀態,車手冠軍的競爭非常激烈,當時,米加·夏健倫艾迪·厄文Eddie Irvine)以及弗倫岑都有機會競爭年度車手總冠軍。
米加·夏健倫在比賽進行到第29圈時滑出賽道,對自己異常失望的夏健倫當場在賽道邊痛哭流涕,但是,在隨後的訪問中,提到此事時,他卻說真正的男人不會哭。隨後的比賽中,弗倫岑控制住了節奏,並最終獲得了冠軍。這也是佐敦車隊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干地的情況下獲得比賽的冠軍。[30]

新千年後的佐敦

步入新千年後,佐敦車隊不斷地受到財政危機,官司纏身等瑣事的煩惱,車隊成績也一落千丈,始終在成績榜的中下游苦苦掙扎,一直到被轉賣,車隊再也沒有恢復之前的輝煌。

2000年

2000賽季是佐敦車隊征戰F1的第十個賽季,來自保魯斯車隊的年輕小將亞諾·杜連替代了戴蒙·希爾的席位。他經常能夠作出非常不錯的單圈成績,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實現登上領獎台的夢想。弗倫岑也沒有延續上賽季的輝煌,車隊最終在總積分排名第六。當年的摩納哥站,佐敦取得了不錯的起步位置,但是最終好運並沒有降臨,兩位車手分別以第十和退賽結束此段賽事。[31]

2001年

 
2001賽季杜連駕駛佐敦賽車在加拿大站比賽的第一圈中領先大多數車手

2001賽季,車隊延續上賽季的車手陣容開始新的征程。這次,引擎供應商換成了同樣給競爭對手英美車隊提供引擎F1本田,這也導致了一場關於合理使用F1本田引擎的長期鬥爭。弗倫岑在賽季中期被車隊放棄,與車隊老闆埃迪·佐敦的一系列分歧可能是導致其最終被放棄的原因之一。

2002年

 
雲加羅·費斯卓拿駕駛EJ12美國印第安納布里斯賽道

佐敦車隊直到賽季開始前不到十天的時候才剛剛發佈了自己的新車EJ12,新車的發佈會選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的停機棚舉辦,過程中還特別以DHL專機載運EJ12賽車飛抵現場,並且請車隊老闆埃迪·佐敦簽下確認"貨物"單之後交與他。[32] 這賽季意大利人雲加羅·費斯卓拿重新回到車隊,與之搭檔的是日本車手佐藤琢磨。這一賽季佐敦賽車所使用的引擎是本田RA002E引擎。[33]

2003年

由於連續多年成績不理想,佐敦車隊失去了一些贊助商,甚至連主贊助商DHL也宣佈退出,使得2003賽季車隊的財務狀況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是佐敦車隊有史以來最困窘的一個賽季,甚至沒有舉辦自己的新車發佈會。[34] 在F1老闆伯尼等人的全力協助下,佐敦車隊得到了不錯的電視轉播權的利益分配,再加上與中國中央電視台上海國際賽車場的合作以及支持,使佐敦車隊的形象有了提升,這也讓佐敦從絕望中又找到了一線生機。[35]

狀告沃達豐

在這一年的六月,佐敦車隊狀告沃達豐公司,申請賠付1.5英鎊。車隊聲稱沃達豐公司曾口頭答應簽署為期三年的贊助合同,但是之後此合同交給了法拉利車隊。佐敦車隊在數月之後又取消的訴狀,並同意支付給沃達豐公司一筆賠償。這使得車隊的財政狀況急轉直下,再也沒有恢復的機會。法官針對此事件上嚴厲批評了埃迪·佐敦,聲稱他對沃達豐公司的指控是毫無根據的和錯誤的[36]

巴西站

2003賽季巴西大獎賽在一連竄混亂的事故中在第56圈被FIA以紅旗召回所有賽車結束比賽。但是比賽管理員當時宣佈,出紅旗時領先的車手在進行第55圈比賽,按照F1比賽規則,提前終止的比賽要計算前兩圈結束時的成績,所以在第54圈超過基米·拉高倫雲加羅·費斯卓拿只能拿到第二名。正在維修站里歡慶勝利的佐敦車隊對此結果非常失望,但他們最終還是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之後基米·拉高倫站在最高的領獎台接受頒獎。
賽後,FIA重新召集佐敦車隊,麥克拉倫車隊以及當場比賽的管理員與巴黎進行聽證會,佐敦車隊提供了新的證據,他們發現根據車隊自己的計時裝置顯示,出紅旗時前10秒左右,費斯卓拿已經進入了第56圈!如果按照這個數據,比賽結果應該計算第54圈結束時的成績,冠軍將屬於費斯卓拿。佐敦車隊馬上把這個證據交給了FIA,要求改判比賽結果。根據他們提供的計時數據,比賽管理員也分析了大量現場照片,最終FIA承認佐敦車隊是正確的。巴西大獎賽是佐敦車隊參加的第200場F1比賽,也是車隊歷史上第四個分站冠軍。30歲的意大利車手費斯卓拿自1996年進入F1,分別為米納爾迪車隊、佐敦、班尼頓車隊三支車隊效力,在經歷了110場比賽的歷練後,終於獲得了他的第一座分站賽冠軍獎盃。[37] 同時,這也是告士禾夫引擎最後一次在F1賽事上奪冠,2006賽季之後,告士禾夫退出了F1賽事,結束了他們長達43年的征戰。
在之後的聖馬力諾站上,重新舉行了一次非官方的慶祝活動,麥克拉倫車隊羅恩·丹尼斯Ron Dennis英語Ron Dennis)和基米·拉高倫分別把冠軍獎盃和車隊獎盃交還給佐敦車隊。基米·拉高倫在車手積分榜上被減去兩分,在賽季末的車手積分榜上,他以兩分之差位居米高·舒麥加之後,屈居亞軍。[38]

2004年

 
文素Nigel Mansell)駕駛EJ14倫敦進行路演

佐敦車隊在這一年簽入了來自沙巴車隊德國車手尼克·夏菲特,與他搭檔的二號車手人選卻遲遲沒有確定。原本人們以為會是荷蘭車手約斯·韋斯塔本Jos Verstappen英語Jos Verstappen),但是喬治奧·彭達路一直到賽季開始前三周不到的時候作為付費車手和車隊簽約,他的到來為佐敦車隊解決了一點點資金上的燃眉之急。[39] 最終車隊在賽季末的總成績榜上獲取5分,位列10支車隊的第9位,僅好於米納爾迪車隊[40]

車隊出售

最終,車隊沒有擺脫被出售的命運,在經歷了多年的財務危機後,埃迪·佐敦終於決定將車隊出售給米德蘭集團Midland Group英語Midland Group),車隊51.1%的股份以3,000萬英鎊的價格被轉讓。1998年,為了得到足夠的運營資金,佐敦曾經將另外49.9%的股份出賣給一家銀行,當時的交易折算約合6500萬英鎊。[41] 不過米德蘭集團決定將車隊的名稱延續使用一年。[42]

2005年

 
2005賽季中國站,佐敦車隊所參加的最後一場F1賽事中,印度車手納拉因·卡西基昂的賽車被拖回維修區

這一年車隊實際已隸屬米德蘭集團,僅有跟隨車隊征戰多年的隊名得以最後保留一年。福特公司在賽季初宣佈退出F1使得車隊不得不在很短的時間內尋找新的引擎供應商,最終在賽季開始前不久和豐田公司簽署了引擎提供合同,新賽季的佐敦賽車將搭載豐田引擎征戰F1。 2005賽季佐敦車隊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他們的新車發佈儀式,但埃迪·佐敦先生並沒有出現在現場。[41] 佐敦在接受採訪時評述到:「我生命中有35 年是為賽車運動而奉獻,賽車為我帶來許多美妙時刻。在過去的14年中,我很幸運地在F1賽場上打拼並成為焦點。1998年獲得第一場分站賽勝利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佐敦車隊成為了頂級車隊。我們在私人車隊的時代會是最成功的車隊之一,但是現在私人車隊的時代結束了。十幾年來,我最大的目標就是生存下去,至少我做到了。不過,此時此刻是將我的書合上的時候了。」[41]

車隊新簽的二號車手納拉因·卡西基昂來自印度,這也是印度的第一位F1車手。車隊成績在這一年也鮮有建樹,僅僅在一場只有六輛賽車進行的美國站比賽中堤亞高·蒙迪路以第三名完賽,登上領獎台。這也是佐敦車隊最後一次登上領獎台。當年,蒙泰羅除了巴西站外,完成了該年度其他所有比賽,打破了先前由米高·舒麥加巴里哲奴保持的,在一個賽季中完成比賽場次最多的紀錄。(米高·舒麥加在2002年完成全部17場比賽,巴里哲奴在2004年完成18場比賽中的17場,而蒙泰羅完成了19場中的18場。但在2008年尼克·夏菲特在全年18場比賽中全部完賽,平了蒙泰羅的紀錄。)
2005年中國大獎賽是佐敦車隊參加的最後一場F1賽事。印度車手納拉因·卡西基昂在第28圈發生嚴重事故而退賽,一號車手堤亞高·蒙迪路最終以11位完賽。結束了佐敦車隊在F1的征程。[43]

贊助商

 
2004賽季贊助商塗裝,在尾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Be On Edge贊助商廣告

從1996年一直到2005年,金邊臣(Benson & Hedges)一直是佐敦車隊的主要贊助商
當比賽來到禁止煙草廣告的國家時,1997賽季塗裝會改成Bitten & Hisses,當時佐敦的吉祥物是一條名叫Hissing Sid,或者是車手的名字加上一個大寫的S
1998賽季2000賽季塗裝會改成Buzzing Hornets,當時佐敦的吉祥物是一隻沒有名字的大黃蜂
2001賽季塗裝會改成Bitten Heroes,當時佐敦的吉祥物是一條鯊魚[44]
2002賽季之後,改成Be On Edge,分別代指(BENSON & HEDGES)。

隊名

佐敦車隊在征戰F1的15個賽季中,由於贊助商的變化,隊名也多次變更。[45]

七喜佐敦車隊 Team 7UP Jordan 1991年
沙索佐敦雅馬哈車隊 Sasol Jordan Yamaha 1992年
沙索佐敦車隊 Sasol Jordan 1993年
沙索佐敦車隊 Team Sasol Jordan 1994年
道達爾佐敦標緻車隊 Total Jordan Peugeot 1995年
金邊臣道達爾佐敦標緻車隊 B&H Total Jordan Peugeot 1996年
金邊臣道達爾佐敦標緻車隊 B&H Total Jordan Peugeot 1997年
金邊臣佐敦無限本田車隊 B&H Jordan Mugen Honda 1998年
金邊臣佐敦車隊 Benson & Hedges Jordan 1999年
金邊臣佐敦本田車隊 Benson & Hedges Jordan Honda 2000年
金邊臣佐敦本田車隊 B&H Jordan Honda 2001年
DHL佐敦本田車隊 DHL Jordan Honda 2002年
佐敦福特車隊 Jordan Ford 2003年
佐敦福特車隊 Jordan Ford 2004年
佐敦豐田車隊 Jordan Toyota 2005年

大眾文化

  1. 英國女演員塞利·林德西Sally Lindsay英語Sally Lindsay)曾經在一次慈善賽的間隙與EJ10合影時,硬生生坐碎了賽車車體。[46]
  2. 由於和佐敦車隊同名,人們常常把佐敦·凱特Katie Price英語Katie Price)和車隊聯繫在一起。而佐敦·凱特Katie Price英語Katie Price)也為車隊拍過一些宣傳照片。

F1賽季成績

表格圖例
冠軍
亞軍
季軍
獲得積分
未獲積分
未分類 (NC)
未完成 (Ret)
比賽中退出 (WD/DNF)
未排位 (DNQ)
未預排位 (DNPQ)
排位賽前退出 (WD/DNQ)
排位預賽前退出 (WD/DNPQ)
成績取消 (DSQ)
未起步 (DNS)
起步前退出 (WD/DNS)
周五測試車手 (TD)
- 自2003年賽季起
儘參加練習賽 (PO)
未參加練習賽 (DNP)
退出而未參加練習賽 (WD/DNP)
受傷或生病 (Inj)
被排除 (EX)
未抵達 (DNA)
未有賽車 (DNC)
粗體 代表杆位
斜體 代表最快單圈
賽季 底盤/引擎
輪胎
車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積分 年度排名
1991 191
告士禾夫 V8
G
美國站 巴西站 聖馬力諾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墨西哥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葡萄牙站 西班牙站 日本站 澳洲站 13 5
  貝特朗·加邵(Bertrand Gachot) 10 13 Ret 8 5 Ret Ret 6 6 9
  米高·舒麥加 Ret
  羅拔圖·莫雷諾(Roberto Moreno) Ret 10
  埃里克斯·扎納爾迪(Alessandro Zanardi) 9 Ret 9
  安德烈日·塞薩瑞斯(Andrea de Cesaris) DNPQ Ret Ret Ret 4 4 6 Ret 5 7 13 7 8 Ret Ret 8
1992 192
雅馬哈 V12
G
南非站 墨西哥站 巴西站 西班牙站 聖馬力諾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葡萄牙站 日本站 澳洲站 1 11
  斯特凡諾·摩德納(Stefano Modena) DNQ Ret Ret DNQ Ret Ret Ret Ret Ret DNQ Ret 15 DNQ 13 7 6
  Maurício Gugelmin(Gugelmin英語Maurício Gugelmin 11 Ret Ret Ret 7 Ret Ret Ret Ret 15 10 14 Ret Ret Ret Ret
1993 193
哈特 V10
G
南非站
巴西站
歐洲站
聖馬力諾站
西班牙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葡萄牙站
日本站
澳洲站
3 10
  魯賓斯·巴利加奴 Ret Ret 10 Ret 12 9 Ret 7 10 Ret Ret Ret Ret 13 5 11
  伊萬·坎貝利(Ivan Capelli) Ret DNQ
  蒂埃里·伯特森英語Thierry Boutsen Ret Ret 11 Ret 12 11 Ret 13 9 Ret
  {tsl|en|Marco Apicella|馬克·阿皮瑟拉}} Ret
  Emanuele Naspetti英語Emanuele Naspetti Ret
  艾迪·厄文(Eddie Irvine) 6 Ret
1994 194
哈特 V10
G
巴西站
太平洋站
聖馬力諾站
摩納哥站
西班牙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葡萄牙站
歐洲站
日本站
澳洲站 28 5
  魯賓斯·巴利加奴(Rubens Barrichello) 4 3 DNQ Ret Ret 7 Ret 4 Ret Ret Ret 4 4 12 Ret 4
  艾迪·厄文(Eddie Irvine) Ret EX EX EX 6 Ret Ret Ret Ret Ret 13 Ret 7 4 5 Ret
  鈴木亞久里(Aguri Suzuki) Ret
  Andrea de Cesaris Ret 4
1995 195
標緻 V10
G
巴西站 阿根廷站 聖馬力諾站 西班牙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葡萄牙站 歐洲站 太平洋站 日本站 澳洲站 21 6
  魯賓斯·巴利加奴(Rubens Barrichello) Ret Ret Ret 7 Ret 2 6 11 Ret 7 6 Ret 11 4 Ret Ret Ret
  艾迪·厄文(Eddie Irvine) Ret Ret 8 5 Ret 3 9 Ret 9 13 Ret Ret 10 6 11 4 Ret
1996 196
標緻 V10
G
澳洲站 巴西站 阿根廷站 歐洲站 聖馬力諾站 摩納哥站 西班牙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葡萄牙站 日本站 22 5
  魯賓斯·巴利加奴(Rubens Barrichello) Ret Ret 4 5 5 Ret Ret Ret 9 4 6 6 Ret 5 Ret 9
  馬田·賓度(Martin Brundle) Ret 12 Ret 6 Ret Ret Ret 6 8 6 10 Ret Ret 4 9 5
1997 197
標緻 V10
G
澳洲站 巴西站 阿根廷站 聖馬力諾站 摩納哥站 西班牙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奧地利站 盧森堡站 日本站 歐洲站 33 5
  拉夫·舒麥加(Ralf Schumacher) Ret Ret 3 Ret Ret Ret Ret 6 5 5 5 Ret Ret 5 Ret 9 Ret
  雲加羅·費斯卓拿(Giancarlo Fisichella) Ret 8 Ret 4 6 9 3 9 7 11 Ret 2 4 4 Ret 7 11
1998 198
無限本田 V10
G
澳洲站 巴西站 阿根廷站 聖馬力諾站 西班牙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奧地利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盧森堡站 日本站 34 4
  戴蒙·希爾(Damon Hill) 8 DSQ 8 10 Ret 8 Ret Ret Ret 7 4 4 1 6 9 4
  拉夫·舒麥加(Ralf Schumacher) Ret Ret Ret 7 11 Ret Ret 16 6 5 6 9 2 3 Ret Ret
1999 199
無限本田 V10
B
澳洲站 巴西站 聖馬力諾站 摩納哥站 西班牙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奧地利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歐洲站 馬來西亞站 日本站 61 3
  戴蒙·希爾(Damon Hill) Ret Ret 4 Ret 7 Ret Ret 5 8 Ret 6 6 10 Ret Ret WD/Ret
  {tsl|en|Heinz-Harald Frentzen|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 2 3 Ret 4 Ret 11 1 4 4 3 4 3 1 Ret 6 4
2000 EJ10 EJ10B
無限本田 V10
B
澳洲站 巴西站 聖馬力諾站 英國站 西班牙站 歐洲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法國站 奧地利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美國站 日本站 馬來西亞站 17 6
  {tsl|en|Heinz-Harald Frentzen|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 Ret 3 Ret 17 6 Ret 10 Ret 7 Ret Ret 6 6 Ret 3 Ret Ret
  亞諾·杜連(Jarno Trulli) Ret 4 15 6 12 Ret Ret 6 6 Ret 9 7 Ret Ret Ret 13 12
2001 EJ11
本田F1 V10
B
澳洲站 馬來西亞站 巴西站 聖馬力諾站 西班牙站 奧地利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歐洲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美國站 日本站 19 5
  {{tsl|en|Heinz-Harald Frentzen|海因茨-哈拉爾德·弗倫岑]] 5 4 11 6 Ret Ret Ret   Ret 8 7
  列卡度·桑達(Ricardo Zonta) 7 Ret
  簡·阿萊西(Jean Alesi) 10 6 8 7 Ret
  亞諾·杜連(Jarno Trulli) Ret 8 5 5 4 DSQ Ret 11 Ret 5 Ret Ret Ret Ret Ret 4 8
2002 EJ12
本田F1 V10
B
澳洲站 馬來西亞站 巴西站 聖馬力諾站 西班牙站 奧地利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歐洲站 英國站 法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美國站 日本站 9 6
  雲加羅·費斯卓拿(Giancarlo Fisichella) Ret 13 Ret Ret Ret 5 5 5 Ret 7 WD/DNQ Ret 6 Ret 8 7 Ret
  佐藤琢磨(Takuma Sato) Ret 9 9 Ret Ret Ret Ret 10 16 Ret Ret 8 10 11 12 11 5
2003 EJ13
告士禾夫 V10
B
澳洲站 馬來西亞站 巴西站 聖馬力諾站 西班牙站 奧地利站 摩納哥站 加拿大站 歐洲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意大利站 美國站 日本站 13 9
  雲加羅·費斯卓拿(Giancarlo Fisichella) 12 Ret 1 15 Ret Ret 10 Ret 12 Ret Ret 13 Ret 10 7 Ret
  拉爾夫·費爾曼 Ret 10 Ret Ret 8 11 12 Ret 11 15 13 Ret     Ret 14
  佐爾特·鮑姆加特納(Zsolt Baumgartner) Ret 11
2004 EJ14
告士禾夫 V10
B
澳洲站 馬來西亞站 巴林站 聖馬力諾站 西班牙站 摩納哥站 歐洲站 加拿大站 美國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比利時站 意大利站 中國站 日本站 巴西站 5 9
  尼克·夏菲特(Nick Heidfeld) Ret Ret 15 Ret Ret 7 10 8 Ret 16 15 Ret 12 11 14 13 13 Ret
  喬治奧·彭達路(Giorgio Pantano) 14 13 16 Ret Ret Ret 13 Ret 17 Ret 15 Ret Ret Ret
  添模·葛克(Timo Glock) 7 15 15 15
2005 EJ15 EJ15B
豐田F1 V10
B
澳洲站 馬來西亞站 巴林站 聖馬力諾站 西班牙站 摩納哥站 歐洲站 加拿大站 美國站 法國站 英國站 德國站 匈牙利站 土耳其站 意大利站 比利時站 巴西站 日本站 中國站 12 9
  堤亞高·蒙迪路(Tiago Monteiro) 16 12 10 13 12 13 15 10 3 13 17 17 13 15 17 8 Ret 13 11
  納拉因·卡西基昂(Narain Karthikeyan) 15 11 Ret 12 13 Ret 16 Ret 4 15 Ret 16 12 14 20 11 15 15 Ret

參考資料

  1. ^ (英文)teams overview. f1-facts.com. [2009-08-08]. 
  2. ^ 2.0 2.1 2.2 Jordan. F1db.com. [200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1). 
  3. ^ (英文)Team 7up Jordan. F1db.com. [200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7). 
  4. ^ (英文)1991 United States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8). 
  5. ^ (英文)1991 Canadian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3). 
  6. ^ Collings, Timothy. The Piranha Club. Virgin Books. 2004: 17. ISBN 0-7535-0965-2. 
  7. ^ 7.0 7.1 潘涌涌. 《F1+2004》.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75. ISBN 7-208-05337-5. 
  8. ^ (英文)1991 Belgian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3). 
  9. ^ (英文)Jordan. F1db.com. [2009-03-19]. [永久失效連結]
  10. ^ F1 Constructors World Championship table, Automobile Year 1992/93
  11. ^ (英文)Sasol Jordan. F1db.com. [2009-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1). 
  12. ^ (英文)1993 Japanese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2). 
  13. ^ (英文)Rubens Barrichello. Formula1.com. [2009-03-20]. 
  14. ^ (英文)Total Jordan Peugeot. F1db.com. [2009-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5). 
  15. ^ 1996 Constructor Standings [1996年車隊數據]. [2021-8-30]. 
  16. ^ (英文)Hill wins as Schumacher storms out. BBC News. [2009-03-11]. 
  17. ^ (英文)1998 Belgian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5). 
  18. ^ (英文)Crash was my fault, Coulthard admits.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3). 
  19. ^ Spa 1998: 10年之后. hellof1.com.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3). 
  20. ^ 20.0 20.1 Bernie Ecclestone, Damon Hill, Eddie Jordan, Ralph Schumacher, Amanda Rudman(導演). Driving Ambition - A Season with Eddie Jordan. ITV. 1999-03-02. 
  21. ^ (英文)2002 Austrian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8-21]. 
  22. ^ (英文)2002 Austrian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8-21]. 
  23. ^ (英文)乔丹车队:给法拉利和麦克拉伦一点颜色看看!. gotoread.com. [200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1). 
  24. ^ (英文)Benson and Hedges Total Jordan. f1db.com. [2009-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3). 
  25. ^ (英文)1999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formula1.com. [2009-08-01]. 
  26. ^ (英文)Jordan. f1-facts.com. [2009-08-08]. 
  27. ^ (英文)1999 French GP Laps Led. chicanef1.com. [2009-08-08]. 
  28. ^ (英文)1999 French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8-08]. 
  29. ^ 法国大奖赛马尼库尔赛道介绍. sports.cn. [2010-12-11]. [永久失效連結]
  30. ^ (英文)1999 Italian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9). 
  31. ^ (英文)2000 Monaco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5). 
  32. ^ 喬丹車隊發表2002年賽車-EJ12. southcn.com. [2009-07-31]. 
  33. ^ 乔丹车队在比利时正式发布新赛季新赛车EJ12. sohu.com. [2010-12-11]. 
  34. ^ 乔丹车队资料. Sohu.com. [2009-08-01]. 
  35. ^ 乔丹(Jordan)车队. pcauto.com.cn. [2009-08-01]. 
  36. ^ (英文)Judge criticises Jordan lawsuit. BBC News. [2009-08-21]. 
  37. ^ 乔丹(Jordan)车队. tianyasport.com. [2009-08-01]. [永久失效連結]
  38. ^ (英文)2003. formula1.com. [200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7). 
  39. ^ 潘塔诺牵手乔丹车队 F1车手全部到位. pcauto.com.cn. [2009-08-08]. 
  40. ^ (英文)Season results. formula1.com. [200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7). 
  41. ^ 41.0 41.1 41.2 梦有终结. autofan.com.cn. [2010-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42. ^ (英文)Jordan. f1db.com. [200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1). 
  43. ^ (英文)2005 FORMULA 1™ Sinopec Chinese Grand Prix. formula1.com. [200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0). 
  44. ^ EJ11. jauto-online.com.tw. [2009-08-09]. 
  45. ^ (英文)Team Name. jordanf1.net. [2009-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1). 
  46. ^ 英国女星体重过大坐碎乔丹车队F1赛车. qq.com. [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