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三獵/沙盒18

香港坪洲龍母廟

龍母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一位女神,傳說曾將一條禿尾巴的掘尾[a]撫育長大。相關信仰主要流行於西江流域,以廣東省德慶縣悅城龍母祖廟為中心,擴及兩廣香港各地。

傳說演變

龍母傳說的源頭見於晉朝人撰寫的方志,稱程溪[b]浦口有一位名叫蒲母的婦女,撫養了一條龍。龍的尾巴被老婦不小心砍斷,因此人們稱其為「龍掘[a]」。龍掘會抓魚供養龍母,又在漢桓帝召見龍母時加以阻攔,將船牽回原處。如果見到龍掘,境內就會豐收。[7][8][9]

龍母傳說的奠基性文本見於南朝沈懷遠的《南越志》,稱端溪縣有一位姓溫[c]的漁婦,打魚時撿到一個蛋,帶回家後孵出一條像蜥蜴的動物,稱為龍子。龍子的尾巴被老婦不小心砍斷,因此人們稱其為「掘尾龍[a]」。龍子會抓魚給老婦,又在秦始皇召見老婦時加以阻攔,將船牽回原處。老婦死後葬於西江南岸,龍子為之造墳。[11][12]

唐朝,龍母傳說進一步豐富,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說法,如:龍子不止一條,而有五龍子,或五龍子、二龍女;龍母有靈異,能預言禍福;龍母的墳墓因龍子的神力,被移動到江對岸。此後一直到清朝,龍母傳說不斷演變,臻於完備。民間亦廣泛流傳以龍母為主角的諸多口頭故事。[13][14][15][16][17][18]

信仰發展

 
廣東德慶悅城龍母祖廟

龍母信仰自漢時期產生後,日益興盛,至唐朝時已頗具影響力。降水河、悅城河匯入西江處,為傳說中龍母墓所在地,最晚在唐朝就已建立悅城龍母祖廟,成為龍母信仰的中心。唐末天祐元年(904年),龍母被敕封為永安郡夫人,次年改封永寧夫人,納入國家祀典。至宋朝,五龍子、二龍女也獲加封。屢屢加封,至清末光緒八年(1882)敕封為昭顯溥佑廣蔭龍母

龍母信仰沿西江幹流向外傳播,向上到梧州藤州一帶,進而上溯至賀江桂江柳江鬱江流域等地,向下至肇慶高要順德等地,進而遍佈珠江三角洲地區。在珠江流域之外,龍母信仰亦傳播到江西、四川等地,各地龍母廟常常兼任廣東會館的角色。[19]

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期間,龍母信仰一度受到沉重打擊,龍母祖廟的龍母像亦被毀去,改革開放後有賴香港坪洲龍母廟信眾捐助重塑。

信眾風俗

註釋

  1. ^ 1.0 1.1 1.2 「掘」通「屈」,古漢語中表示短尾、禿尾,今漢語方言及壯語中仍有此說。[1][2][3][4]
  2. ^ 一說今降水河[5],一說今悅城河。[6]
  3. ^ 悅城河古稱溫水,可能與此有關。[10]

來源

  1. ^ 陸善采 1999,第67頁.
  2. ^ 劉鈞傑 1999,第132頁.
  3. ^ 李榮 2002,第2470頁.
  4. ^ 壯漢英詞典 2005,第530頁.
  5. ^ 光緒德慶州志·卷四.
  6. ^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一.
  7. ^ 北堂書鈔·龍引舫還.
  8. ^ 北堂書鈔·龍掘見境大豐.
  9. ^ 馮沛祖 2013,第4-5頁.
  10. ^ 屈大均 1991,第188頁.
  11.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十四.
  12. ^ 馮沛祖 2013,第6-8頁.
  13. ^ 孝通廟記.
  14. ^ 太平廣記·卷四百五十八.
  15. ^ 閱城君廟記.
  16. ^ 嶺表錄異.
  17. ^ 馮沛祖 2013,第12、33頁.
  18. ^ 蔣明智 2003,第172頁.
  19. ^ 馮沛祖 2013,第98至106頁.

參考文獻

  • 北堂書鈔·卷一百三十八·舫七. 《南海記》曰:有龍掘,浦口。昔蒲母養龍,龍取魚以給母。母斷魚,誤斫龍,人謂之龍掘。桓帝迎母,至於浦口,龍輒引舫還。 
  • 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六·豐稔篇二十七. 顧徵《南海記》云:程溪蒲口有蒲母,養龍,斫斷其尾,因名龍掘。人時見之,則土境大豐也。 
  •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十四. 《南越志》云:昔有溫氏媼者,端溪人也。嘗居澗中,捕魚以資日給。忽於水側遇一卵,大如斗,乃將歸置器中。經十許日,有一物如守宮,長尺餘,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長五尺,便能入水捕,魚日得十餘頭。稍長二尺許,得魚漸多,常遊波中,縈迴媼側。後媼後治魚,誤斷其尾,遂逡巡而去。數年乃還,媼見其煇色炳燿,謂曰:龍子今復來也。因蟠旋遊戲,親馴如初。秦始皇聞之,曰:此龍子也,朕德之所致。詔使者以元珪之禮聘媼。媼戀土,不以為樂。至始安江,去端溪千餘里,龍輒引船還,不踰夕至本所。如此數四,使者懼而止,卒不能召媼。媼殞,瘞於江陰。龍子常為大波,至墓側縈浪轉沙以成墳。土人謂之掘尾龍。今南人為舡,為龍搖尾,即此也。 
  • 揭傒斯. 揭文安公文粹·孝通廟記. 按唐李景休、趙合則碑,神為秦溫氏之媼,漁於程溪。得巨卵,藏於家,生七龍,五雄二雌,從而豢之。鱗角既具,乃放之江。媼日候江次,龍恆薦嘉魚於婦,若致養焉者。始皇帝聞之,召媼。媼行中流,龍挾舟而還。媼死,鄉人葬之程之左,噬絳水之濱。後有衰麻而杖,哭諸墓,且惡其迫潮汐也。一夕大雷電,遷之高岡,鄉人祠之始此。自唐天祐歷宋,由永安郡夫人五命為崇靈濟福妃,五龍子皆爵徹侯,二龍女皆夫人,額由永濟改曰通孝,大觀二年所賜也。 
  • 太平廣記·卷四百五十八. 俗傳有媼嫗者,嬴秦時,嘗得異魚,放於康州悅城江中。後稍大如龍,嫗汲、澣於江,龍輒來嫗邊,率為常。他日,嫗治魚,龍又來,以刀戲之,誤斷其尾。嫗死,龍擁沙石,墳其墓上,人呼為掘尾。為立祠宇千餘年。太和末,有職祠者,欲神其事,以惑人。取群小蛇,術禁之,藏祠下,目為龍子,遵令飲酒。置巾箱中,持詣城市。越人好鬼怪,爭遺之,職祠者輒收其半。開成初,滄州故將蘇閏為刺史,心知其非,且利其財,益神之。得金帛,用修佛寺官舍。他日軍吏為蛇嚙,閏不使治,乃整簪笏,命走語嫗,所嚙者俄頃死,乃雲,慢神罰也。愚民遽唱其事,信之益堅。嘗有殺其一蛇,乾於火,藏之,已而祠中蛇逾多。迄今猶然。出《嶺南異物志》。 
  • 盧肇. 欽定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八·閱城君廟記. 昔者秦毒天下,神鬼乏主。英精怪質,潛躍失次。故龍遁乎漲海之涯,托乎嫠姥之室。圓苞不陣,霞錦相光。鱗鬣未生,風雨如晦。姥既躭之在手,覆之以衣。一夕,威靈欲震,雷電皆至,龍遂育焉。厥後姥以母,龍以子,提護縈繞,如乳如嬉。或遊於泉,或躍於滸。姥方朝膳,必薦鮮鱗。他年,姥斮鱗於溪,龍遊於刃下,而尾觸銛鋒,姥駭視之,則墮數尺矣。因泳去。於是盤天乘風,出幽入冥,惚恍變化,潛乎乾,戰乎坤,不知其往矣。姥恨其誤傷,竟不復至。而姥亦逾乎鮐鯢,克慎厥化。姥無姻戚,閱城人葬之水涯。惟龍乃寓形於人,衰杖如瘵,洟苫涕塊,哀呼浹日。謂人曰:「藏我母卑矣,他日潮水齧之,非葬之所也。其將假爾牛馬為役,以遷於顯爽。」一夕,風雷大至,明日視之,則姥之封若覆夏屋矣,在於山巔。里之中牛馬皆殆不飲齕,齊衰者亦亡所在。閱城人立姥及龍之像,以禮祠之。既而龍降於祠堂,形類虺,徙日而不見。其趾尾端之枿,突而圓焉。其大小長短,視無常質。人或誠禮之,則飲卮酒,循衣繞軀,玩狎如喜。其能司人禍福,若有權衡度量焉。自秦至於聖唐,千六百餘歲,其靈不泯。今乃有龍伯、龍叔、龍季焉。伯則舊也,叔、季不知何代相踵而來也,今皆在閱城。 
  •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溫媼者,即康州悅城縣孀婦也,績布為業。嘗於野岸拾菜,見沙草中有五卵,遂收歸置績筐中。不數日,忽見五小蛇殻,一斑四青,遂送於江次,固無意望報也。媼常濯浣於江邉,忽一日,魚出水跳躍,戲於媼前,自爾為常。漸有知者,鄉里咸謂之龍母,敬而事之。或詢以災福,亦言多徵應,自是媼亦漸豐足。朝廷知之,遣使徵入京師至全義嶺,有疾,卻返恱城而卒。鄉里共𦵏之江東岸。忽一夕,天地㝠晦,風雨隨作,及眀,已移其塚,並四面草木悉移於西岸矣。 
  •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一. 靈陵水,在州東九十里。自廣寧縣界流入境,凡百餘里,南入江,可通舟楫。《州志》云:靈陵水,一名程溪浦,出州東七十里,龍巖下有龍母溫媼墓,亦曰溫水,亦曰靈溪雲。 
  • 光緒德慶州志·卷四. 州東一百里曰靈陵水,一名溫水,其源出四會縣,流一百餘里,經悅城鄉入於江。水口有孝通廟。……州八十里曰靈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興縣,北流百餘里,經儒林、富祿二里入於江。水口有石厓高十餘丈,水由此下,其勢如降,故又名降水。……靈陵南入江,靈溪北入江。 
  • 屈大均. 广东新语注. 李育中 等(注).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1 [1700]. ISBN 7-218-00351-6. 
  • 劉鈞傑. 同源字典再补. 北京: 語文出版社. 1999. ISBN 7-80126-181-X. 
  • 陸善采. 钦州粤语中的古代汉语化石举隅. 朱方棡 (編). 广西语言研究.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 64-70. ISBN 7-5633-2934-X. 
  • 李榮 (編).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 ISBN 7-5343-5080-8. 
  • 壮汉英词典.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ISBN 978-7-105-07001-5. 
  • 馮沛祖. 母仪龙德 广东龙母诞. 廣州: 廣東教育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548-0347-9. 
  • 蔣明智. 论悦城龙母传说及其信仰. 葉春生; 蔣明智 (編). 悦城龙母文化.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 150-280. ISBN 7-207-05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