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安倍晉三

由A1Cafel在話題典範條目評選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0 個月前
典範條目落選安倍晉三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3年8月1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新聞動態本條目曾於2012年12月26日、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1月22日、2019年11月21日、2020年8月28日及2022年7月8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新聞動態」欄位。
基礎條目 安倍晉三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日本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日本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本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政治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Untitled

本文中的「右翼政治家」,這個表現不正當。安倍晉三並不是「右翼」,的確他是保守派的政治家,但是「右翼」和「保守」包括不同的意義。應該是「保守派政治家」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8.115.76.44對話貢獻)於2006年8月8日 (二) 04:10加入。


本文中的「引起了中國、韓國、美國政府和輿論的譴責和不滿」之表現不妥當.美國有各種各樣的輿論,則為百家爭鳴.一部份的新問媒體對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反對與不滿,但美國政府沒表示公式的譴責和不滿.不但沒表示反對,反而駐日美軍軍方人員堅持參拜靖國神社,與中國,韓國完成不同的生格,不該與中國,韓國並列--Yonoemon 08:03 2006年9月15日 (UTC)



His height and weight in the opening sentence??? Why are they important at all???—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8.59.155.197對話貢獻)於2008年9月4日 (四) 12:29加入。


關於村山評價中立性的問題

本人移除村山富市的評價,是基於維基中立觀點的原則。其言論屬黨派之見,包含不客觀且充斥意識形態的內容。其次,移除逸聞項目是由於該事件瑣屑無聊,應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具來源的資料都是有價值的。而且逸聞項目提到的「普遍被認知為挽回支持希拉里的錯誤和推動遏制中國戰略,以及握手時尷尬場面獲網上熱議」皆無資料來源。故刪之。—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16.49.191.43對話)於2018年10月27日 (六) 21:49 (UTC)加入。回覆

  • @116.49.191.43:我已撤銷了閣下的刪除操作。關於村山富市評價一段,請仔細閱讀WP:中立的觀點,其強調「所有維基百科條目以及其他百科式內容必須以中立的觀點書寫,在儘可能沒有任何偏見的前提下,平等地表達出任何曾在可靠來源中發表過的重要觀點」,而不是因為一條評價的中立與否而決定其是否該被記錄。而且,觀點的中立性不該由編者判斷,該由讀者判斷。我將刪除閣下所提到的另一段。虹易留言2019年7月19日 (五) 12:5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安倍晉三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28日 (三) 11:09 (UTC)回覆

「經歷」和「從政」兩段應該合併

目前條目里的「經歷」和「從政」都是按時間順序記載安倍的經歷,「經歷」中亦有大量安倍從政生涯的相關描寫,是不是應該合併一下?或者將一部分內容從「經歷」挪入「從政」。——マイ ヤ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2020年8月28日 (五) 05:27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8-29

  請求已處理

給「2020年4月7日,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於日本的發展情況正式發佈緊急狀態令」中的「日本的發展情況」添加內部連結([[2019冠狀病毒病日本疫情|日本的發展情況]])。--42.249.47.39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3:45 (UTC)回覆

建議開啟保護或者半保護

如題。--SheltonMartin留言|簽名 2022年7月8日 (五) 03:27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2-07-08

  請求已處理

安倍晉三死於2022年7月8日 當地時間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天上午在奈良發表演講時中槍 。據悉,安倍晉三在上救護車時還有意識,目前安倍晉三已經沒有生命體徵。--2602:FCD3:1B0:668:0:0:0:1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3:45 (UTC)回覆

( π )題外話,現在日本新聞好像說是「謀殺未遂」,不知道是死是活,畢竟停博快兩小時基本上也死了。--FK8438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3:50 (UTC)回覆
尚未死亡,心肺停止不代表完全死亡。但是存活率個人認為也不高。--Kkai1009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3:54 (UTC)回覆


2022年7月8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安倍晉三在奈良市街頭(於西大寺站前)發表演講時遭霰彈槍槍擊。據奈良市消防局稱,遇襲的安倍晉三安倍晉三被一架直升機送往奈良縣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目前意識不明,心肺停止。嫌疑人於隨後被控制。

編輯請求 2022-07-08

  請求已處理

添加條目鏈接 安倍晉三遭槍擊事件--Kuohuanhuan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3:52 (UTC)回覆

這個合適 居上位而不驕,居下位而不憂※(請留言) 2022年7月8日 (五) 04:00 (UTC)回覆
已由其他維基人 完成。--12З4567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7:18 (UTC)回覆


安倍晉三死於7月8日,新聞有報導

已由院方證實身亡

依據NHK報導:「自民黨幹部によりますと、演説中に銃で撃たれた安倍晉三・元総理大臣は、治療を受けていた奈良県橿原市內の病院で亡くなりました。67歳でした。」安倍晉三已證實死於67歲。請就此事進行此條目之編輯。 參考: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20708/k10013707681000.html --Spig100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9:00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2-07-08

  請求已處理

He dead--218.102.246.34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9:01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2-07-08

  請求已處理

安倍死去--2001:B011:3820:509C:FC1F:9300:1738:9602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9:01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2-07-08

  請求已處理

7月8日下午17:00左右,NHK報道安倍晉三在醫院搶救無效死亡。--59.149.170.12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9:13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2-07-08

  請求已處理

安倍已死亡,日本網上已經報道,早已確認死亡。 殺他的人名為山下徹也(やましたてつや)元日本海上自衛隊隊員影武者 --203.78.237.147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9:25 (UTC)回覆

軼事

安倍晉三的政治楷模及外祖父岸信介也曾遇刺。這個事情很多媒體報道。放在「軼事」段落有什麼不妥?為什麼有人回退? 釘釘留言2022年7月12日 (二) 13:53 (UTC)回覆

供參考:相關回退先前討論。「政治基因」那段應該能補充來源寫進條目。「亦在7月被刺」感覺不像百科全書文風。--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2日 (二) 17:35 (UTC)回覆

關於國葬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表示將於秋季為安倍晉三閣下舉辦國葬,對此在野反對黨有公開發表反對意見(令和新選組)。不曉得相關的在日本爭論國葬資格和樣式的事件和討論應該寫進哪個地方.......-- 伊藤 2022年7月17日 (日) 01:17 (UTC)回覆

雖然現任首相覺得要辦、反對的聲音有且遺族似乎沒表示同意,若要留下相關記錄或許可以先放在榮譽裏面?或許遇刺身亡再內容擴充也行--Mafalda4144留言2022年7月17日 (日) 11:40 (UTC)回覆
@李康宇您好,冒昧一提,看到您的新增、但放在爭議似乎有點微妙,他已經過世,有什麼「爭議」是活着的人藉他的名出來的啊⋯⋯算到他頭上似乎過於偏頗且過多評論了。剛剛重看一遍其實遇刺身亡裏已經很點到為止的加上了。--Mafalda4144留言2022年7月17日 (日) 13:49 (UTC)回覆
稍早手殘 抱歉犯了一個離譜的錯誤QQ 我已經先把他單獨列出來,看有沒有人把它移動到更合適的位置。或等待更多爭論能不能拉出來為條目處理。-- 伊藤 2022年7月17日 (日) 14:55 (UTC)回覆
忍不住修改了w刪減不少、再看看是否要調整。往下層移的理由是、雖然勉強是榮譽,但人都走了給他這個場面啊實在是岸田桑您要冷靜。這件事再怎麼樣也比不上調查方面的事了--Mafalda4144留言2022年7月17日 (日) 18:10 (UTC)回覆
沒事,就大膽直接修改,我只是做個拋磚引玉的前鋒XD 我也同意國葬算榮譽的分類,感謝協助。-- 伊藤 2022年7月18日 (一) 12:32 (UTC)回覆


有關榮譽一節

看到KOKUYO君近日大幅更新了本條目,我有些不同意見。勳章一節此前我一直跟進編輯,首先,我不太認同將勳章一節與其他雜項榮譽合併。因為勳章是一個主權國家給予的榮譽,級別和重要性遠非其他雜七雜八的社會組織榮譽所能比的。其次,各國勳章等級複雜,即使是媒體也經常張冠李戴。所以參考我以前一直是以引用政府資料為第一位的,沒有政府信息時才引用大型通訊社。如果其他編者沒有意見的話,我打算重新編輯此節內容。--NVMENOR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3:27 (UTC)回覆

KOKUYO這一版的參考來源大概是抄用英文版的,但其實英文版也是大幅抄用我之前的中文版。比如烏拉圭頒發安倍勳章,不管是英語還是日語網絡之前都搜不到相關信息。--NVMENOR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3:45 (UTC)回覆
沒必要那麼複雜,要麼全部統整,要麼就保留重要的。如果您想要寫得更詳細,再特別建一個列表條目即可。維基百科本來就應該統整並刪除不重要的瑣碎事情,而不是為了瑣碎內容,不斷細分出章節。另外依照規定,本來就應該盡可能使用二手來源為主,自行出版物作為來源只是特例使用。還有我是參考包含中文在內所有內容,所以我不知道你提這件事情,是想要表達什麼?--KOKUYO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4:30 (UTC)回覆
如果你覺得其他榮譽雜項過於瑣碎,那我依照規定全部刪除了,只留下國家授予的榮譽。反正維基百科本來就不應該在人物傳記條目加入一堆雜項,更適合的作法是在有可靠來源參考下,另外建一個專屬於人物的獎項和榮譽條目,例如這篇條目。--KOKUYO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4:37 (UTC)回覆
1.新建頁面我同意。2.大使館推特、美國政府檔案部門負責存檔的往屆官員推特頁面屬於自行出版物?絕對比那些你自己抄完都不知道是什麼來歷的媒體可靠吧。--NVMENOR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7:33 (UTC)回覆
既然是維基百科的老用戶了,要不要先去自己確定一下維基百科怎樣執行可靠來源、可供查證等規定,及在怎樣特殊情況下才允許使用第一手來源、自行發表的來源的?還是都是靠自己的感覺提意見就可以了?--KOKUYO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8:19 (UTC)回覆
還有,我在整理資料的時候都有稍微看一下來源單位,請不要隨便在那邊臆測別人怎麼寫,謝謝。除非您覺得像產經新聞、印度時報這些也都是不知道什麼來歷的媒體,那我沒意見。--KOKUYO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8:20 (UTC)回覆

冒昧離題說個、就不新開,其實李大光三人合著的那本書,引用到二次拜相時期較為妥當,因為該本書內容從出版後就無更新,而條目內提到的政治立場、思想或影響等等,參閱八旗文化出版,麥可·葛林寫的「安倍晉三大戰略」較為正確,給KOKUYO大參考—Mafalda4144留言2022年7月26日 (二) 16:01 (UTC)回覆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典範條目評選

安倍晉三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政治和政府人物傳記,提名人:Sinsyuan~Talk 2023年7月18日 (二) 02:40 (UTC)回覆

投票期:2023年7月18日 (二) 02:40 (UTC)至2023年8月1日 (二) 02:40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3年8月31日 (四) 02:41 (UTC)起
太過於仰賴新聞,典範條目肯定不夠數,提優良可能都不一定會上。--🎋🎍 2023年7月20日 (四) 14:38 (UTC)回覆
(!)意見:原則上要提名FA是相對要多參考「文獻」才算?因為我乍看之下內容寫得不錯。--Sinsyuan~Talk 2023年7月20日 (四) 16:15 (UTC)回覆

2支持、1反對,落選。--A1Cafel留言2023年8月1日 (二) 14:34 (UTC)回覆
返回 "安倍晋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