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塗葛堀

由Kolyma2在話題有關「人口統計」上作出的最新留言:4 年前

請用戶黃英男君說明所添加1914年9月水患內容與參考文獻有重大差異的理由

用戶黃英男討論 | 貢獻)君於 2020年7月7日 (二) 00:31 在本條目的這次編輯中添加內容:(大正3)1914-09-13塗葛堀住家五百餘戶,田園四百六十甲「浸水」。經查閱其參考文獻《臺灣日日新報》1914-09-13 之〈臺中廳下高潮〉報導後,抄錄原文如下:

原文開頭就寫「臺中彰化塗葛堀一帶......」(臺中廳下的彰化支廳及沙轆支廳下塗葛堀區一帶),所以「住家五百餘戶,田園四百六十甲浸水」是指彰化支廳、沙轆支廳下塗葛堀兩地的災情合計,而非單指塗葛堀的災情。況且,中間有寫「被害區域下見口、泉州厝、新港派出所管內最甚」,下見口、泉州厝、新港均在彰化支廳轄區內,也就是說彰化支廳的災情較為嚴重;相形之下,沙轆支廳下塗葛堀的災情較輕,在各庄別災情細報時也未列舉。

@黃英男請解釋在編輯條目時為何忽略彰化支廳,而將災情全部算在塗葛堀的帳上?--Kolyma2留言2020年8月3日 (一) 17:00 (UTC)回覆

請您解釋
1-本文主題是塗葛堀,要把不屬於塗葛堀災害添加於塗葛堀條目呢?
2-為什麼要堅持塗葛堀莊滅亡呢?
3-為什麼要漠視-「街庄ノ名稱及管轄區域內地名ニ關スル件」(1920年08月26日),〈第號〉,《臺灣總督府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22188a006。
4-為什麼要漠視-臺灣總督府.臺灣日日新報社合編,(1921)。《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5-為什麼要忽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文獻季刊第71卷第1期
6-為什麼要忽略大肚區農會歷史呢?
街庄ノ名稱及管轄區域內地名ニ關スル件與《新舊對照管轄便覽》這兩則內容明確指出有福州厝存在,為什麼不敢提呢?
既然塗葛堀莊已被洪水沖毀,為什麼在西元1912年以後還有水災事件呢?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黃英男對話貢獻)於2020年8月4日 (二) 01:21加入。
(*)提醒:閣下並未回答問題。
依據中文維基百科方針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導言所述:「……對已發表材料進行的未發表分析或總結,並產生了新的立場。以上意味着維基百科不是存放您的個人觀點、經驗或爭論的場所。」
如果閣下無法提出合理解釋,所添加的1914年9月水患相關內容將被刪除或修改。--Kolyma2留言2020年8月4日 (二) 17:29 (UTC)回覆
(&)建議:閣下目前所列意見均與「本議題」無關,故不在此回覆。稍後本人會就其中有必要討論者另開新討論串作說明。其餘若閣下認為有必要,請自行分類整理後,逐項另開新的討論串。--Kolyma2留言2020年8月4日 (二) 17:53 (UTC)回覆

「塗葛堀崩」的範圍

條目中寫得很清楚:「此次洪水造成大肚溪口河道北移,原塗葛堀庄所轄三個土名僅餘北側的水裏港仍然存留在溪北,南側的塗葛堀、福州厝則已變成為河床及南岸沙灘地。」因此,事件發生後「塗葛堀庄」下的「土名水裏港」仍然有人居住,也仍然有農地,所以還有人口紀錄是正常的。既然有人住,也有農地,當然就會有經濟活動(例如農會),也會再有發生水患的機會。

至於「塗葛堀庄」下的「土名塗葛堀」及「土名福州厝」,在事件發生後其所屬聚落與農地幾乎都變成河床及南岸沙灘地,但行政區劃名稱及邊界並沒有因此作調整,所以只剩空殼子,這也就是《臺中市龍井區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住所番地與現行行政區域對照表》上「塗葛堀」大字之下的小字(土名)「水裏港」列有13行各番地起迄,卻沒有小字(土名)「塗葛堀」及「福州厝」的番地資料之原因所在。--Kolyma2留言2020年8月4日 (二) 19:02 (UTC)回覆

@黃英男「塗葛堀崩」事件中被沖毀的只是當時「塗葛堀庄」的一部分,將其設想為「全庄」被沖毀,然後據此大作文章的,似乎一直就是您自己。--Kolyma2留言2020年8月4日 (二) 19:08 (UTC)回覆

有關《臺灣文獻》季刊第71卷第1期的塗葛堀相關文章

@黃英男有關《臺灣文獻》季刊第71卷第1期的〈龍井區舊地名茄投、水師藔與塗葛堀探討〉一文,如果閣下認為有哪些內容值得維基百科引用,非常歡迎。

不過先提醒您一點,中文維基百科方針維基百科:可供查證#可供查證不等同正確有規定:「來自於可靠來源的內容也可能有誤,而若該內容能被其他可靠來源證明為錯誤,則也有可能被刪除。」

我在閣下的用戶討論頁上已經明確指出該文的一些錯誤內容,也提醒過閣下該文「不恰當及錯誤的內容還不只如上所述」。建議閣下要引用至維基百科時,應注意其合理性及正確性。--Kolyma2留言2020年8月4日 (二) 19:50 (UTC)回覆

做賊喊抓賊,我一直提出塗葛堀庄存在之事實,你一直說塗葛堀崩
你只會塗葛堀被洪水沖毀,還會什麼?有辦法去寫論文投稿學術期刊讓學術單位認同你的意見
說白話,目前主張塗葛堀崩史的就只有你
你只會塗葛堀被洪水沖毀,其餘資料都不會。你只會要人家提出資料,自己都不想去找。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黃英男對話貢獻)於2020年8月5日 (三) 00:38加入。
閣下的情緒性發言,本人沒興趣理會,故僅就必要者回應。
(*)提醒:有關「塗葛堀崩」一詞,並非本人創造。條目中已經有寫一個來源,Google 搜尋也找得到其他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包括 Facebook 粉絲專頁「龍井國小學區內的宗教、歷史、文化探討」的兩則貼文:其一是2017年8月21日的貼文,上面寫着「所謂的『塗葛堀崩』,指的是日本政府的在塗葛堀庄的公署被大水沖毀!」其二是2018年8月11日的貼文,上面寫着「卻被文史工作者說『塗葛堀崩』」。看起來該粉絲專頁經營者似乎就是閣下(若不是請告知),既然閣下自己也使用「塗葛堀崩」一詞,並且知道其他「文史工作者」也在使用,卻還三番兩次強調本人說「塗葛堀崩」,實在沒有意義;至於說「只有本人」主張塗葛堀崩史,更是明顯扭曲事實!
有關投稿學術期刊一事,因與條目內容及參考來源是否合宜無關,不在討論之列。
有關「要人家提出資料」一事,提醒您維基百科:可供查證#舉證的責任有規定:「添加或恢復內容的編輯者應承擔舉證的責任。」--Kolyma2留言2020年8月5日 (三) 09:16 (UTC)回覆

有關「人口統計」

@黃英男先前已在您的用戶討論頁上提過:「您要添加人口資料,並無不妥,但建議儘可能寫得完整一些,例如龍井區#人口便是。若只是寫出某一時間、某一地點的人口數,閱讀價值不大;而且也很唐突。」目前該章雖有兩筆人口統計資料,但仍屬「點」的描述,而未能達到「線」的描述(例如龍井區#人口的歷史人口表)或「面」的描述(例如龍井區#人口整章),完整性仍差。

另外,1895年的戶數並未寫出所統計的地理範圍,並不合宜。再查其來源,得知該筆戶數是當時「塗葛堀街」的數據,其範圍僅僅是1915年「塗葛堀庄」的一部分而已。兩筆前後並列的戶口資料所統計的地理範圍不同,卻未加以註明,實有誤導讀者之虞。--Kolyma2留言2020年8月10日 (一) 17:46 (UTC)回覆

返回 "塗葛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