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R
自主性感官經絡反應(英語: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縮短簡寫為ASMR)亦稱自發性知覺神經反應[2][3][4],是一種通常從頭皮開始,並向下移動到頸後及脊椎上方的發麻感覺。它是皮膚感覺異常的一種愉快的形式[5],能夠跟聽覺觸覺聯覺進行比較,並可能與抖顫的感覺重疊。
ASMR最常見的是由特定的聽覺或視覺刺激所觸發,表明了低度欣快感的主觀體驗,其特點是「結合了正面的感覺,與皮膚上有一種獨特類似靜電感應般的刺痛感」,但較少見於透過有意的注意力控制[1][6]。網絡上出現了一種可激發ASMR現象的影片,其中有超過1,300萬個在YouTube上發佈[7]。
名稱來源
雖然在2007年至2010年間使用和提議了很多口語和正式用語都包含到性高潮的提及,該段時間在線討論活躍的人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反對使用它,當中許多人繼續堅持把ASMR的愉悅和放鬆的性質跟性刺激區分開來[8]。然而,關於性刺激的爭論仍然存在,一些支持者已經發佈了被分類為ASMRotica(ASMR情色)的影片,這些影片被故意設計為具有性刺激[9][10]。
ASMR的早期支持者認為,這種現象通常與性喚起無關。2010年,在線論壇的參與者珍妮花·艾倫(Jennifer Allen)提出將該現象命名為「自主性感官經絡反應」。艾倫選擇了用這些詞是打算或假設它們具有以下特定含義:
- (A):自主性 – 自發的、自治的、有或沒有控制;
- (S):感官 – 跟感官或感覺有關;
- (M):經絡 – 表示高峰、高潮或最高點發展;
- (R):反應 – 意指由外部或內部事物觸發的體驗;
艾倫在2016年的一次採訪中證實,她特意選擇了這些用詞因為它們比其他替代用詞更具客觀性,舒適和臨床[11]。在那次採訪中,艾倫解釋說她選擇了「經絡」一詞來代替性高潮一詞,並說她找到了一本字典,它把「經絡」一詞定義為「最高發展點或時期」和「最大的繁榮」之類[11][12]。
感覺
ASMR的主觀體驗、感覺和感知現象,有些容易產生這種感覺的人是這樣形容的:「類似於輕微的電流...或一杯香檳中的碳酸氣泡」[6]。那些皮膚上的刺痛感一般稱為感覺異常,它被ASMR愛好者稱那是為沿着頭皮,脖子和背部的震顫感[13][14]。它被描述為「一種從頭部後方繼而傳導至頸部、肩膀、手臂、脊椎及腿部,讓人感到放鬆和警覺」[5]。
變化
ASMR是一種對於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其他知覺從顱內、頭皮、後背以及四肢等周邊部位受到刺激而產生愉悅反應的感知現象[15][16][17][18],例如頭頸皮膚搔癢、引起雞皮疙瘩等反應。該現象的本質和分類仍存在着很大爭議[19],相關證據眾說紛紜,目前仍然缺乏科學解釋或研究數據以支持相關說法[20]。
儘管跟知覺現象相關的潛在神經生物學相關因素很少進行科學研究,由於缺乏用於解釋其物理性質的數據,因此利用分析了來自論壇、部落格的個人評論及短片評論來描述這種現象。對這個軼事證據的分析以支持最初的共識,ASMR於本質上是欣快而不是涉及性的,並將經歷ASMR的人分為兩大主題類別。第一種類別是取決於外部觸發因素以體驗局部的感覺,其相關的感覺通常源於頭部,經常下達觸及到頸部,有時到達背部上方。另一類則可以透過專注力有意增強感覺和感受,毋需依賴外部刺激或「觸發」,這種方式能夠與相對於冥想的經歷相比[21][22]。
在2008年,雅虎上成立的線上討論群組「感覺論者社團(Society of Sensationalists)」,以及由安德魯·麥克繆里斯於2010年創立名為「莫名之感(Unnamed Feeling)」的部落格,旨在為社群提供討論平台,分享觀點和個人經歷來了解更多關於感知的理解。在這些早期的討論組中,人們對ASMR的稱呼包括注意力誘發頭部高潮(attention induced head orgasm)、注意力誘發愉悅感(attention induced euphoria)及,注意力誘發敏銳愉悅感(attention induced observant euphoria)[20]。
觸發
ASMR通常由突然的刺激引起的,這種稱為「觸發因素」[6]。ASMR的觸發因素最常見的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互動中的聽覺和視覺。 此外,ASMR通常是由於接觸特定的音頻和視頻而觸發的。此類媒體可能是出於觸發ASMR為特定目的而專門製作的,或最初因其他目的而創建,後來被發現可以有效地觸發體驗[1]。
刺激可以觸發ASMR,根據相關經歷者的報告,包括了以下內容:
- 聆聽低聲說話或耳語;
- 聆聽別人作平凡任務而產生安靜、重複的聲音,例如翻書的聲音;
- 看着別人聚精會神地執行平常的任務,例如準備食物;
- 大聲地咀嚼、咬嚼聲、啜食或咬食物,飲料或口香糖;
- 引起個人注意;
- 毋需外部影像或音效觸發,透過有意識的操縱來引起刺激;
- 聆聽輕敲的聲音,通常以指甲敲打塑料、木材、紙張、金屬等材質的表面;
- 手部動作,尤其是在別人的臉之上;
- 聆聽某些類型的音樂;
- 聆聽別人向麥克風吹氣或呼氣。
2017年的一個對130位調查受訪者的研究發現,音調偏低、聲音複雜以及節奏緩慢,注重細節的影片片段對觸發尤其有效[23]。
耳語
心理學家尼克·戴維斯(Nick Davis)和艾瑪·巴拉特(Emma Barratt)發現,從475名受訪者參與ASMR性質的實驗研究中,耳語佔有效誘因的75%[1],該統計數據反映在受歡迎的有意ASMR短片中,包括著別人以低聲的聲音說話[24][25][26]。
聽覺上
許多經歷過ASMR的人報告說透過人類動作執行的非聲音的環境噪聲也是ASMR有效的觸發因素。此類噪聲的例子包括手指刮擦或敲打表面的聲音,如梳理頭髮、雙手搓揉或操縱着織物、壓碎蛋殼、柔性材料的起皺和摺皺(例如紙張或書寫)。許多旨在觸發ASMR回應的YouTube片段都是由一人執行這些操作結果產生的聲音[27]。
個人關注角色扮演
除了特定的聽覺刺激效果外,許多受訪者報告指,ASMR是由於受到貼心的個人關注而觸發的,這通常包括身體接觸和聲音表達的結合,例如剪髮、塗指甲、採耳或背部按摩,服務提供者會向接受者安靜地說悄悄話。此外,許多在與服務提供者進行的這些,以及其他類似經歷過ASMR的人報告指出,「ASMR藝人」會直接於攝錄機前進行操作以向觀眾提供這種模擬個人關注,觀眾就如同模擬服務的接收者一樣,觀看影片足以觸發這種反應[6][28]。
心理學家尼克·戴維斯(Nick Davis)與艾瑪·巴拉特(Emma Barratt)於史雲斯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475名受訪者中,有69%的人引起了個人關注,其受歡迎程度僅次於耳語[1]。
臨床角色扮演
在有意ASMR影片的類別中,模擬提供個人關注的是一個子類別,當中「ASMR藝人」具體地描述所提供的臨床或醫療服務,包括常規的一般體檢。這些影片的創建者不對所描繪內容的真實性提出任何要求,而觀看者希望了解他們正在觀看和收聽由藝人進行的模擬。儘管如此,許多觀眾把治療結果歸因於這些及其他類別的有意的ASMR片段,並且有大量其有效性的軼事報告,指它們讓容易讓失眠的人入睡和減輕一系列症狀,包括與抑鬱、焦慮和恐慌發作有關的症狀[24][29][30]。
2013年夏天,首篇有關ASMR的同行評審文章於《生物學與醫學觀點》上發表,在該文出版當時是維珍尼亞大學的醫學駐院醫生的尼廷·阿胡扎(Nitin Ahuja),他就ASMR影片的臨床角色扮演跟醫生兼作者的沃克·珀西於1971年出版的小說《廢墟中的愛情》[6]在關於模擬的醫療護理是否對接受者具有實際治療價值的比較提出了一個推測而受邀猜想,比較臨床角色扮演ASMR影片標榜的積極結果。
《廢墟中的愛情》中的故事隨着生活在反烏托邦未來中的精神病醫生湯姆·摩亞(Tom More),他開發了一種稱為「本體論的大腿測量儀(Ontological Lapsometer)」的裝置,當裝置在患者的頭皮作出追蹤時,檢測到一系列障礙的神經化學相關性。在小說創作過程中,莫爾承認,「僅應用其裝置」於患者身體,「結果是他的症狀得到部分緩解」[31]。阿胡扎聲稱透過《廢墟中的愛情》所述之湯姆·莫爾(Tom More)的角色,珀西「對診斷行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治療手段而表現出直覺的理解」。阿胡扎問及是否類似演員於ASMR影片中所接收到模擬個人臨床關注,可能會讓聽眾和觀眾鬆一口氣[6]。
觸感
除聽覺和視覺刺激外,ASMR可能由皮膚上輕觸及拭刷引起的,例如是輕撫法[32][1][13]。ASMR的感官和情感體驗與正念療法有部分重疊,並且可以由相關的特徵來部分解釋[33]。
2012年12月,有關ASMR為主題的博客作者克雷格·理查德(Craig Richard),他發表了民意調查的第一階段結果,該調查共收到161位受訪者的12個問題的回饋,隨後的是2015年8月的第二個結果,當時獲得477個回應[34][35]。2014年8月,克雷格·理查德、珍妮花·艾倫(Jennifer Allen)和卡莉莎·伯內特(Karissa Burnett)於《SurveyMonkey》發表了一項調查,並由雪蘭多大學的院校審查委員會及福樂神學院心理學學院的人類研究審查委員會進行了審查。2015年9月,當該調查收到13,000份回覆時,發佈者宣佈他們正在分析數據以發佈結果,然而至今尚未此類出版物或報告[36][37]。
媒體
影片
據受試者的報告指,最流行有效觸發ASMR的震顫源是影片。據報有效觸發ASMR的影片通常分為兩類:故意和無意。「故意」的媒體由那些被稱為「ASMR藝人」的人以觸發觀眾及聽眾的ASMR反應而創建。「無意」的媒體是出於其他原因製作的,通常是指於2007年該題目引起人們注意之前製作的,但是某些受試者發現這種方法可有效觸發ASMR。其中一個例子是畫家鮑伯·魯斯的作品。在他於電視和YouTube上播放的連續劇《繪畫之樂》中,其柔和而溫柔的固守獨特格調,以及他繪畫期間和其工具所發出的聲音在某些觀眾中觸發了ASMR的效果[38][39]。定格電影監製阿當·佩薩潘的作品也經常被提及[40]。
雙耳錄音
一些ASMR影片創作者利用人頭錄音的技術來模擬三維空間中的聲學效果,據報這使觀眾和聽眾跟演員和歌手之間感覺親近的體驗[41]。雙耳錄音通常使用兩個麥克風進行,就如立體聲錄音一樣。然而在雙耳錄音中,這兩個麥克風往往是專門為模仿人類的耳朵而設計的。在許多情況下,麥克風之間的分隔距離跟人類雙耳間的距離相同,而麥克風被耳朵形狀的杯子環繞,以獲得跟人類耳朵相似的回響。
觀看和收聽包含透過雙耳錄音所捕捉的環境聲音的ASMR影片跟聆聽雙耳節拍所報稱的效果進行了比較,據稱雙耳節拍還會引起愉悅的感覺及平靜和沉着的主觀感受[42]。
雙耳錄音適合通過耳機而不是揚聲器進行收聽。當透過揚聲器收聽聲音時,左耳和右耳都能聽到來自兩個揚聲器的聲音。相反,當透過耳機收聽聲音時,左耳的聲音只能從左耳聽到,而右耳中的聲音只能從右耳聽到。在生產雙耳媒體時,聲源由兩個單獨的麥克風作記錄,並置於跟兩隻耳朵之間相當的距離,並不會混合在一起,但無論是影像還是音訊,兩者最終會在媒體上保持分開[43]。
透過耳機聆聽雙耳錄音可模擬人們聆聽現場聲音的雙耳聽覺(聲音定位)。對於聽眾來說,這種體驗的特點在於兩種感覺。首先,聽眾會感到自己跟表演者及聲源的位置非常接近。其次,聽眾感知到通常被稱為三維聲音的聲音[41],這意味聽眾可以感知到相對於他們位置和距離的聲源。
歷史和背景
早年
維珍尼亞·吳爾夫於1925年出版的小說《達洛維夫人》中,奧地利作家克萊門斯·J·塞茲暗示著當中一段描述了某些明顯可比的事[44][45]。他引用了《達洛維夫人》的一段:「一名保姆對那位男病人說:『深沉而柔軟,像一個成熟老練的器官,但是她的聲音如蚱蜢一般粗糙,呼哧呼哧地銼磨着他的脊椎,並且發出奔向他腦海的聲波』[46]」。根據塞茲的說法,這種引用通常特別是對於許多經歷過ASMR的人來說,是暗示著人聲及柔和或耳語聲音的有效性,尤其例如發佈在YouTube影片上的回應性評論所示的那樣,通常是直接對着鏡頭描繪著某些人在輕聲說話或耳語[24][25][26]。
進化
由於尚未能明確確定ASMR具有生物學的相關性,因此沒有關於ASMR的任何進化起源的已知來源。即使如此,大多數經歷過ASMR的人對其描述為接收到柔嫩的身體接觸所產生的感覺進行比較,並提出如剪髮或梳理毛髮的例子。這導致了一種猜測被指ASMR可能與修飾行為有關的結果[47]。
「(ASMR效應為)顯然是與無威脅和無私的關注感知密切相關,(並且有一種)與靈長類動物的身體修飾行為具很強的相似性,當牠們被梳洗對手梳理時,牠們會產生極大的滿足感(以愉悅感為邊界)...所需的並非清潔,而是互相建立密切關係[27]。」
當他們報告指當受試者經歷ASMR的震顫時,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其結果表明對這個假設的支持,因為在前額葉皮質(包括與修飾的社交行為相關的區域),以及次要體感皮質(與觸感相關)等大腦區域於震顫期間對比區起對照時期更強烈地被激活.[48]。
現今
ASMR的當代歷史始於2007年10月19日的一個與健康主題相關的討論論壇網站上,該網站名為「穩定健康」[49]。一名21歲的註冊用戶以化名「okaywhatever」提交了一個帖子,描述其從小就經歷一種特殊的感覺,那相當於在皮膚上追蹤手指所刺激的效果,但通常是由看似隨意和不相關的觸覺交流事件所觸發的,例如「觀看木偶戲」或「正在讀故事」[50]。
許多其他人回覆此帖子表示都曾經歷過「okaywhatever」所描述的感覺,也就是對目睹世俗事件的回應。這個交匯處促成許多基於網絡位置的形成,這些位置旨在促進對大量軼事證據的進一步討論和現象的分析[24][51],但沒有一致同意的名稱,也沒有任何科學數據或解釋[29]。
流行文化
小說和文學創作
- 2001年,瑪麗·達里埃塞克在她的小說《一段與生活的短暫停留》裏於不同的幾頁中描述感覺;可參見如第21-22頁,描述她到訪眼科醫生:
「他的手再次更換鏡頭,手指置於我的下巴、在我的太陽穴上,緩慢而柔軟,對,是一種柔和的感覺,一浪浪沿着我的頭骨上升起,使我的頭皮縮小......那頭皮縮小的過程......我的頭,我的大腦,他的手指,字母.....過程絕對的平靜(...)一種柔和,規律的動作,不間斷的東西,那持續地搖擺,睏倦,來回輕輕搖晃......小時候,在學校裏,老師的聲音,爬到我的頭骨最頂的位置,我無力的雙手......[52]。」
- 2013年3月,美國每周一小時的電台節目《This American Life》,播出了有關ASMR的首個短篇小說,名為《一個叫休息的部落》,由美國小說家和編劇安德烈·西格爾創作及朗讀[53]。
當代藝術
- 柏林藝術家克萊兒·托蘭(Claire Tolan)是一位以ASMR為題的當代藝術家,她跟著名作曲家荷莉·赫恩登合作為CTM音樂節創作作品[54],並在北美和歐洲廣泛展出。
自2013年以來,托蘭一直於該類型的作品持續工作[55]。
數碼藝術
- 美國藝術家朱莉·韋玆創作的作品,名為「觸摸博物館(Touch Museum)」,是首個特別受ASMR啟發的數碼藝術裝置。
該數碼藝術裝置於2015年2月13日在青年項目畫廊(Young Projects Gallery)中展出,當中包括分佈於七個房間中的錄像放映[58][59][60]。
音樂
- 2015年,朱莉·韋玆的「觸摸博物館(Touch Museum)」中數碼藝術裝置中的音樂是由本傑明·溫以其藝名「德魯(Deru)」作曲,並且那是第一首專為現場ASMR藝術活動而創作的音樂作品[58]。
隨後,藝術家蘇菲·馬利特(Sophie Mallett)及瑪麗·托斯蘭(Marie Toseland)創作了由ASMR觸發器組成的「現場雙耳聲音作品」,並由Resonance FM作廣播,該曲目列表建議聽眾「戴上耳機以獲得完整的感官效果」[61][62]。
- 2015年5月18日,當代作曲家荷莉·赫恩登發佈了一張名為《平臺》的專輯,其中包括與藝術家克萊爾·托蘭(Claire Tolan)合作旨在觸發ASMR的作品,名為《孤獨在頂端》[63][64][65][66][67][68][69]。
- 2016年,荷莉·佩斯特(Holly Pester)專輯中的單曲《Brush(刷子)》及,跟藝術家克萊兒·托蘭合作的詩歌集《共同休息(Common Rest)》,該專輯旨在探索ASMR及與催眠曲的關係[70]。
非小說類
- 《完全白痴指南》系列有一本關於ASMR的書,由朱莉·楊(Julie Young)及伊爾斯·布蘭瑟特(Ilse Blansert,又名為ASMR藝人TheWaterwhispers)撰寫,該本書於2015年出版[47]。
- 2018年,ASMRUniversity.com的創始人克雷格·理查德(Craig Richard)醫生出版其書籍《腦部震顫(Brain Tingles)》[71]。
電視
- 2019年的第五十三屆超級盃期間,安海斯-布希為其米歇洛布超級純金啤酒播放以ASMR為題的廣告,當中素兒·卡維斯在兩個咪高峰前利用耳語及輕敲純金啤酒瓶的ASMR技巧來製作。《滾石雜誌》描述該廣告為「ASMR走向主流的示例」[74][75][76]。
- 2019年5月16日,《CBS All Access全通》系列的《傲骨之戰》中,題為《關於世界末日的那個人(The One About the End of the World)》裏,當一家律師事務所發現法官是該現象的狂熱追隨者的時候,便採用ASMR風格的簡報試圖打通法官[78]。
- 在《心理追兇》的第14季第12集《哈默爾恩》中,BAU團隊正尋找一名不知名的犯罪嫌疑人,他利用ASMR(幾乎)把兒童們催眠了,使他們在深夜離開家來見面並自願上車。史賓撒·里德(Spencer Reid)收到了一個不知名的犯罪嫌疑人的影片,在錄音中記錄了他在每個小孩的家門前的麵包車中玩耍以引誘他們外出的行為[79]。
- 在素描節目《天文俱樂部:素描秀》的第5集中,有一張有關ASMR頒獎晚會的素描。
- 在處境喜劇《荒唐分局》第7季的第8集《取回(The Takeback)》中,傑克·佩拉爾塔(Jake Peralta)假裝成一個過份情深說話未曾講說話而著名的ASMR藝人,協助實現反向搶劫,並把被盜的寶石放回原處。
電影
- 2017年電影《男女單打戰》中的剪髮場景刻意地包括了幾個ASMR觸發器。導演喬納森·戴頓及瓦萊麗·法瑞絲指:「人們努力製作引起這種反應的影片...而我們想知道『我們能在人滿為患的劇院中得到這種回應嗎?』[80]。」
展覽
科研與評論
同儕審查文章
幾篇有關ASMR的同行評審文章經已發表。第一篇是由尼廷·阿胡扎(Nitin Ahuja)醫生撰寫的,標題為:《感覺好來衡量:臨床角色扮演,沃克·珀西與震顫》。該文章於2013年發表在《生物學與醫學觀點》,並着重於一種猜想文化和文學分析[6]。另一篇文章在2014年11月發表於《電視及新媒體》,由麥基爾大學藝術史與傳播學系的博士生喬斯琳·安德森(Joceline Andersen)撰寫[85],她認為ASMR片段包括耳語「創建一個由聽眾和耳語者共享的親密聲音空間」。安德森的文章提出,消費者透過這種方式來追求由影片媒體帶來的愉悅感,而ASMR片段的創建者及其觀眾共享這種樂趣可能被視為一種特殊形式的「非標準的親密關係」。安德森認為,這種追求既可以是私人的,也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透過「耳語社區」內的其他人於線上交流與經驗分享來作公開[86]。
另一篇文章是由史雲斯大學心理學系的講師及研究生研究員尼克·戴維斯(Nick Davis)和艾瑪·巴拉特(Emma Barratt)發表,題為《自主感覺經絡反應(ASMR):像流一般的精神狀態》,該文章發表於《同行J》。該文旨在「描述與ASMR相關的感覺,探索通常在有能力的個體中誘導其方式...以進一步思考這種感覺有可能適合關於非典型感性體驗的現有知識...並探索ASMR可以跟緩解抑鬱症和慢性疼痛症狀的程度」[1]。該論文基於年齡介乎18至54歲之間的245位男性,222位女性和8位變性人所進行的研究,他們所有都曾體驗過ASMR,並定期使用ASMR媒體,從中作者得出結論,並提出「鑑於ASMR具改善情緒和疼痛症狀的益處...ASMR值得作進一步研究作為一種類似於冥想和正念療法等具潛力的治療手段」。由史蒂芬·史密斯(Stephen D. Smith)、貝芙莉·嘉芙蓮·弗雷堡(Beverley Katherine Fredborg)和珍妮花·科納爾森(Jennifer Kornelsen)研究了個別ASMR使用者的預設模式網絡(DMN),他們共同發表一份題為《對具有自主感官經絡反應(ASMR)的個人默認模式網絡檢查》的報告[87],這項研究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作檢驗,其得出的結論是,在跟非ASMR使用者的對照組相比,ASMR的使用者於個別DMN中具有顯著的差異。
2018年9月的《生物影響》中發表了首個ASMR受試者進行腦活動造影的fMRI研究(與僅能夠體驗到該現象的那些相反)。受試者在MRI掃描儀中透過屏幕和耳機觀看了幾段ASMR片段,研究發現受試者於他們觀看片段但未報告震顫感(通過按不同的按鈕進行通訊以控制僅按個按鈕即可引起的大腦激活效果)的時段相比,他們報告有震顫感時(按下按鈕進行回報),不同時間段內的大腦激活具有顯著差異。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在震顫的感覺時,發現大腦區域最活躍的是伏隔核、前額葉皮質、島葉及次要體感皮層,並認為這些類似於『先前在社交交往和音樂性的抖顫等體驗中觀察到大腦區域的激活[48]』。」
2019年的fMRI研究報告指,ASMR影片會於曾經歷ASMR受試者的大腦區域產生與感覺、情感和注意力相關的活動,包括右側扣帶皮層及跟聽覺、動作與視力有關的皮質區域,例如右旁中央的小裂片和雙邊丘腦,與曾經歷ASMR的對照受試者相比,它於小腦舌和小腦前表面上大腦的一個小區域中表現出更大的活動能力[88]。
大眾評論文章
許多科學家經已發表或公開了他們對ASMR的反應和看法。2012年3月12日,耶魯大學醫學院的一般神經病學主任史提芬·諾維拉於其博客《神經病學(Neurologica)》上發表了一篇有關ASMR的帖子。關於ASMR是否是一種真實現象的問題,諾維拉說:「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傾向於相信就是這樣。許多人似乎具有獨立地經歷過並和描述它有着『相當具體的細節』。這樣就類似於偏頭痛—我們知道它們主要以綜合症的形式存在,因為很多人都報告相同一系列的症狀和自然歷史。」諾維拉姑且假定ASMR的可能性為一種愉悅的癲癇發作,或激發「愉悅反應」的另一種方式。然而,諾維拉提請注意缺乏對ASMR的科學調查,他建議應對經歷過ASMR的人的大腦進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及經顱磁刺激的技術,對比沒有經歷過ASMR的人,以作為開始尋求科學認識和對這現象解釋的一種方式[89][90]。
在諾維拉的博客文章發佈四個月後,錫菲大學的心理學及認知科學的講師湯姆·史塔福(Tom Stafford)報告指ASMR「也許是真實的東西,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這難以進行研究...一些你不能看見或感覺得到的東西」和「並非會發生於每個人身上」。史塔德把ASMR的現狀與對聯覺的態度發展進行比較,他說:「多年來...一直是個神話,然後到1990年代,人們想出了一種可靠的測量方法」[91]。
跟其他現象的比較與關聯
聯覺
整合至ASMR的主觀體驗是一種局部的震顫感,許多人將其描述為類似於被輕輕地撫摸,但在沒有跟他人進行任何身體接觸的情況下,透過觀看和收聽影片媒體可以激發這種感覺。
這些報告促進了ASMR與聯覺之間的比較 — 一種以透過刺激感覺方式的激發為特徵的情況,這通常會專門刺激另一種,例如當聽到一種特定聲音時會引起一種可視化的清晰顏色時,此時會產生一種聯覺,稱為色覺異常。因此,有其他類型的聯覺的人報告指,例如在聽覺與視覺聯覺的情況下「看見聲音」,或在詞彙嘗味聯覺的情況下「嚐到文字」[92][93][94][95][96]。
就ASMR而言,許多報告指對比視覺觸覺與聽覺觸覺的聯覺,錄像中所呈現的視覺和聲音有着「被感動」的感覺[96]。
恐音症
有些人試圖將ASMR與恐音症聯繫起來,其字面的意思是「聲音的仇恨」,但通常表現為「對特定聲音的自動負面情緒反應」— 這跟受ASMR特定聲音刺激所觀察到的反應相反[1]。
患有恐音症的人經常報告指聽到特定的人類聲音,包括經由進食、呼吸、耳語或重複敲擊而發出的聲音,這可能會激起憤怒和厭惡的感覺,在沒有任何先前已知關聯的情況下,這些關聯可能會以其他方式來解釋這些反應[97]。
那些聲稱基於多個網絡用戶互動和討論位置同時聲稱有着恐音症與ASMR的人發表了大量軼事報告。這些報告的共同點是對某些聲音的ASMR體驗,以及對其他聲音的恐音症[98][99]。
性傾向
經歷過ASMR的人表示,在觀看和收聽ASMR的內容後會感到放鬆和睏倦[100][101]。儘管一些記者和評論員把ASMR描繪成是有性關係的事,但他們會繼續說,這裏沒有證據顯示這與性喚起之間有任何關連的證據[101][24][102][103][104][105]。
抖顫
ASMR表徵的那種震顫感可跟抖顫互相比較和對比[106][107][108]。
法語單詞「抖顫(Frisson)」表示通常被認為是令人心情舒暢的短暫感覺,並且通常表示為對刺激(例如音樂)的壓倒性情緒反應。震顫經常跟雞皮疙瘩同時出現,這情況透過這些稱為立毛肌的微小肌肉收縮,導致身體的毛髮豎立或「豎起來」,尤其是在四肢和頸項後側的那些[109][110][111][112]。
儘管ASMR和抖顫是「由於它們似乎是透過類似的生理機制產生的相互聯繫」,但經歷過這兩種的個人都將其描述為本質上不同,並且具有不同的觸發因素[113]。
2018年的一項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研究顯示已知在抖顫中被激活的主要大腦區域也在ASMR中被激活[48] ,並建議「ASMR跟抖顫的激活方式可以解釋為它們的主觀相似性相似,例如是它們的持續時間短暫和發麻感」。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arratt, Emma L. & Davis, Nick J.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a flow-like mental state. PeerJ. 2015, 3: e851. ISSN 2167-8359. PMC 4380153 . PMID 25834771. doi:10.7717/peerj.851.
- ^ Rhodri Marsden, ''Maria spends 20 minutes folding towels': Why millions are mesmerised by ASMR video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1/07/12) on The Independent
- ^ Kelsey McKinney, 'These Mesmerizing, Satisfying Slime Videos Are the Internet’s New Obsess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3/04/17) on Intelligencer
- ^ Amol Rajan, 'ASMR is now mainstre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3/04/19) on the BBC
- ^ 5.0 5.1 Tihanyi, Benedek T.; Ferentzi, Eszter; Beissner, Florian; Köteles, Ferenc. The neuropsychophysiology of tingling.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8-02-01, 58: 97–110. ISSN 1053-8100. PMID 29096941. doi:10.1016/j.concog.2017.10.015.
- ^ 6.0 6.1 6.2 6.3 6.4 6.5 6.6 Ahuja, Nitin K. 'It feels good to be measured': clinical role-play, Walker Percy, and the tingles.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3, 56 (3): 442–451. PMID 24375123. doi:10.1353/pbm.2013.0022.
- ^ Brain tingles: First study of its kind reveals physiological benefits of ASMR. ScienceDaily. [2019-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 (英語).
- ^ Overton, Emma (22 October 2012). 'That funny feel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McGill Daily. Retrieved 8 October 2019.
- ^ Lindsay, Kathryn. Inside the Sensual World of ASMRotica. Vice. Broadly. 2015-08-15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8).
- ^ Bronte, Georgia. How ASMR purists got into a turf war over porn. Vice. 2015-12-17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3).
- ^ 11.0 11.1 Richard, Craig. Interview with Jennifer Allen, the woman who coined the term,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ASMR University. 2016-05-17 [2016-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8).
- ^ Meridian. Dictionary.com.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5).
- ^ 13.0 13.1 Poerio, Giulia Lara; Blakey, Emma; Hostler, Thomas J.; Veltri, Theresa. More than a feeling: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is characterized by reliable changes in affect and physiology. PLOS One. 2018, 13 (6): e0196645. Bibcode:2018PLoSO..1396645P. PMC 6010208 . PMID 29924796. doi:10.1371/journal.pone.0196645.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morethan」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Smith, Stephen D.; Katherine Fredborg, Beverley; Kornelsen, Jennifer. An examination of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in individuals with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Social Neuroscience. 2016-05-31, 12 (4): 361–365. PMID 27196787. doi:10.1080/17470919.2016.1188851.
- ^ 孟浩. 太阳报:短片分享自发性知觉高潮. [2016-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9).
- ^ 16.0 16.1 魏曉凡. 互联网多媒体娱乐内容新类型“耳搔”(ASMR)初探. 視聽. 2017, (2017年第02期) [2017-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 ^ 17.0 17.1 吉菁菁. ASMR走红,“颅内高潮”原来如此. 北京科技報. 2016-10-31 [2017-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 ^ 环绕声大合集Sleep Orbit. 電腦愛好者. [2017-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 ^ Marsden, Rhodri. 'Maria spends 20 minutes folding towels': Why millions are mesmerised by ASMR videos. The Independent. 2012-07-21 [201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 ^ 20.0 20.1 Cheadle, Harry. ASMR, the Good Feeling No One Can Explain. Vice.com. 2012-07-31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 ^ O'Connell, Mark (12 February 2013). The Soft Bulletins. 'Could a one-hour video of someone whispering and brushing her hair change your lif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late. Retrieved 8 October 2019.
- ^ Manduley, Aida (February 2013). 'Intimate with strang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4MAG, Issue 4, pp 60–61; Retrieved 8 October 2019.
- ^ Barratt, EL; Spence, C; Davis, NJ. Sensory determinants of the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understanding the triggers.. PeerJ. 2017, 5: e3846. PMC 5633022 . PMID 29018601. doi:10.7717/peerj.3846.
- ^ 24.0 24.1 24.2 24.3 24.4 Manduley, Aida. Intimate with strangers. #24MAG. No. 4. February 2013: 60–6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 ^ 25.0 25.1 The Young Turks. ASMR videos - soothing or creepy?. 2013-02-17 [2020-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3) –透過YouTube.
- ^ 26.0 26.1 Green-Oliver, Heather. I have ASMR, do you?. Sudbury.com. 2013-04-09 [2020-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8).
- ^ 27.0 27.1 Collins, Sean T. Why music gives you the chills. BuzzFeed. 2012-09-10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Cox, Carolyn. Brain Orgasms, Spidey Sense, and Bob Ross: A Look Inside The World Of ASMR. The Mary Sue. 2014-09-02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29.0 29.1 Cheadle, Harry. What is ASMR? That Good Tingly Feeling No One Can Explain. Vice. 2012-07-3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4).
- ^ Fairyington, Stephanie. Rustle, Tingle, Relax: The Compelling World of ASMR (Blog).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7-28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0).
- ^ Percy, Walker. Love in the ruins: The adventures of a bad Catholic at a time near the end of the world. Open Road Media. 2011 [2020-05-15]. ISBN 978-1-4532-162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4)..
- ^ Boullot, Florian. Je me relaxe grâce à l'ASMR: Découvrez la nouvelle méthode qui fait fureur. Leduc.S Pratique. 2019. ISBN 979-1028513641.
- ^ Fredborg, BK; Clark, JM; Smith, SD. Mindfulness and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PeerJ. 2018, 6: e5414. PMC 6086079 . PMID 30123716. doi:10.7717/peerj.5414.
- ^ Richard, Craig. ASMR data from website polls. ASMR University. 2014-12-1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Richard, Craig. ASMR data from website polls (August 2015 update). ASMR University. 2015-08-1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 ^ Report on ASMR Polls and Surveys. ASMR Report. 2015年12月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5).
- ^ Burnett, Karissa A.; et al. ASMR Survey. SurveyMonkey. August 2014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7).
- ^ Kloc, Joe. The Soothing Sounds of Bob Ross. Newsweek. 2014-10-01 [2016-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0).
- ^ Messitte, Nick. Is There Any Money To Be Made In ASMR?. Forbes. 2015-03-31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Sokol, Zach. 5 Stop-Motion Meditations From PES's Reddit AMA. Vice. Creators. 2014-08-01 [2020-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4).
- ^ 41.0 41.1 Lalwani, Mona. Surrounded by sound: how 3D audio hacks your brain. A century-old audio technology is making a comeback thanks to VR. The Verge. 2015-02-12 [2015-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 ^ Hernandez, Patricia. This drug is legal. it's digital. and it's supposed to improve how you game. I put it to the test. Kotaku. 2012-11-28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1).
- ^ Binaural for Beginners (FAQs). Binaural.com.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7).
- ^ Setz, Clemens. High durch sich räuspernde Menschen. Süddeutsche Zeitung. 2015-04-06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9) (德語).
- ^ Maslen, Hannah & Roache, Rebecca. ASMR and absurdity. Practical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07-30 [2020-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1).
- ^ Woolf, Virginia. Mrs Dalloway. The Selected Works of Virginia Woolf. Wordsworth. 2007: 141 [1925] [2020-05-16]. ISBN 978-1-84022-55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5).
- ^ 47.0 47.1 Young, Julie & Blansert, Ilse. ASMR. Idiot's Guides. Alpha. 2015. ISBN 978-1-61564-818-4.
- ^ 48.0 48.1 48.2 Lochte, Bryson C.; et al.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the neural correlates underlying the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Bioimpacts. September 2018, 8 (4): 295–304. PMC 6209833 . PMID 30397584. doi:10.15171/bi.2018.32.
- ^ About Us. SteadyHealth.com. 2014-06-04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9).
- ^ Weird Sensation Feels Good, Part 1 (Forum). SteadyHealth.com. 2007-10-19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5).
- ^ O'Connell, Mark. The Soft Bulletins: Could a one-hour video of someone whispering and brushing her hair change your life?. Slate. 2013-02-12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 ^ 2003年瑪麗·達里埃塞克的《一段與生活的短暫停留》,Faber and Faber出版,伊恩·蒙克(Ian Monk)譯。Bref séjour chez les vivants, POL, 2001
- ^ Seigel, Andrea. Tribes. This American Life. 第491集. 事件發生在 28:16. 2013-03-29. WBEZ.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chapter=
被忽略 (幫助) - ^ Claire Tolan. CTM Festival. [2019-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Claire Tolan. Rupert.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4).
- ^ 'Shrugging Offing' - Lucy Clout. Limoncello Gallery. 2013 [2017-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1).
- ^ Sherlock, Amy. Focus Interview: Lucy Clout. frieze. 2014-03-12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58.0 58.1 Picon, Jose. Cutting the Web: An Art Show for the Digital Age. LA Canvas. 2015-11-29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Vankin, Deborah. Artist Julie Weitz breaks down 'Touch Museum' videos. Los Angeles Times. 2016-01-03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9).
- ^ Touch Museum - Julie Weitz. Young Projects Gallery. November 2015 [2019-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Schedule: Monday 1st June. Resonance FM. 2015-06-0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7).
- ^ Clear Spot. Resonance FM. [2019-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3).
- ^ Beaumont-Thomas, Ben. Holly Herndon: the queen of tech-topia. The Guardian. 2015-04-26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Zevolli, Giuseppe. Holly Herndon (Past : Forward). Four by Three Magazine. 2015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1).
- ^ Sherburne, Philip. Holly Herndon's collective vision. Pitchfork. 2015-03-3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 ^ Jacoby, Sarah. Does this song trigger your ASMR?. Refinery29. 2015-05-2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1).
- ^ Corcoran, Nina. Holly Herndon goes off the grid. Consequence of Sound. 2015-05-22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1).
- ^ Kretowicz, Steph. 10 people that inspired Holly Herndon's 'Platform'. Dummy Magazine. 2015-05-13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Cliff, Aimee. Holly Herndon's new horizons. Dazed. 2015-05-13.
- ^ Common Rest (Sleevenotes). Prototype Publishing. [2019-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 ^ Richard, Craig. Brain tingles : the secret to triggering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for improved, relaxation, and head-to-toe euphoria. Adams Media. 2018-09-04. ISBN 978-1507207628.
- ^ 09x01. Would I Lie To You?. 第9系列. 第1集. 2015-07-31 [2020-05-21]. BBC On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The Internet Whisperers. Follow This. 第1季. 第1集. 2018-08-23 [2020-05-21]. Netfli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3).
- ^ Lucas, Amelia. Super Bowl ad for Michelob Ultra's organic beer will bring a moment of calm to the Big Game. CNBC. 2019-01-28 [201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How ASMR became a YouTube sensation. Financial Times. [201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0).
- ^ McDonell-Parry, Amelia. ASMR Goes Mainstream With Super Bowl Commercial. Rolling Stone. 2019-02-04 [201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 ^ Wade, Peter. Bill Maher and Moby Demonstrate How to Use ASMR to Deal With Trump. Rolling Stone. 2019-05-04 [201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5).
- ^ The One About the End of the World. The Good Fight. 第3季. 第10集. 2019-05-16. CBS All Access.
- ^ Hamelin. Criminal Minds. 第14季. 第12集. 2019-01-08. Amazon Prime Video & CBS.
- ^ Champagne, Christine. ASMR Comes To Hollywood In 'Battle Of The Sexes'. Fast Company. 2017-09-27 [2018-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 ^ Braingasm film website.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1).
- ^ Tertiary Sound film website.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30).
- ^ ASMR: WEIRD SENSATION FEELS GOOD. ArkDes - Sweden's National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202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美國英語).
- ^ This way for brain tingles: ASMR gets a shiver-inducing exhibition. The Guardian. [2020-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9) (美國英語).
- ^ Joceline Andersen. McGill University. [201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Andersen, Joceline. Now You've Got the Shiveries. Television & New Media. 2014, 16 (8): 683–700. doi:10.1177/1527476414556184.
- ^ Smith, Stephen; et al. An examination of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in individuals with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Social Neuroscience. 2015-08-14, 12 (4): 361–365. PMID 27196787. doi:10.1080/17470919.2016.1188851.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DMN) of 11 individuals with ASMR was contrasted to that of 11 matched controls.
- ^ Smith, SD; Fredborg, BK; Kornelsen, J.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PeerJ. 2019, 7: e7122. PMC 6590446 . PMID 31275748. doi:10.7717/peerj.7122.
- ^ Novella, Steven. ASMR. Neurologica Blog. New England Skeptical Society. 2012-03-12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 ^ Novella, Steven. ASMR. Skepticblog.org. 2012-03-12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3).
- ^ Marsden, Rhodri. Maria spends 20 minutes folding towels: why millions are mesmerized by ASMR videos. The Independent. 2012-07-2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 ^ Cytowic, Richard E. Synesthesia: a union of the senses 2nd. MIT Press. 2002. ISBN 0-262-03296-1. OCLC 49395033.
- ^ Cytowic, Richard E. The man who tasted shapes. MIT Press. 2003. ISBN 0-262-53255-7. OCLC 53186027.
- ^ Cytowic, Richard E. & Eagleman, David M. Wednesday is indigo blue: discovering the brain of synesthesia. MIT Press. 2009. ISBN 978-0-262-01279-9.
- ^ Harrison, John E. & Baron-Cohen, Simon. Synaesthesia: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6. ISBN 0-631-19764-8. OCLC 59664610.
- ^ 96.0 96.1 Naumer, M. J. & van den Bosch, J. J. Touching sounds: Thalamocortical plasticity and the neural basis of multi-sensory integration.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9, 102 (1): 7–8. PMID 19403745. doi:10.1152/jn.00209.2009.
- ^ Schröder, A.; et al. Fontenelle, L. , 編. Misophonia: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 New Psychiatric Disorder. PLOS One. 2013, 8 (1). e54706. Bibcode:2013PLoSO...854706S. ISSN 1932-6203. PMC 3553052 . PMID 23372758. doi:10.1371/journal.pone.0054706.
- ^ ASMR and Misophonia: Sounds-Crazy!. Science in our world: certainty and controvers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15-09-16 [2020-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Higa, Kerin. Technicalities of the Tingles: The science of sounds that feel good. #ASMR. Neuwrite. 2015-06-11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Abbruzzese, Jason. All the feels. Mashable. 2015-01-26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8).
- ^ 101.0 101.1 Etchells, Pete. ASMR and 'head orgasms': what's the science behind it?. The Guardian. 2016-01-08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9).
- ^ Madrigal, Alexis C. Finally, psychologists publish a paper about ASMR, that tingly whispering YouTube thing. Splinter. 2015-03-28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1).
- ^ Plante, Chris. Is ASMR a 'sex thing' and answers to questions you're afraid to ask about aural stimulants. The Verge. 2015-09-09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31).
- ^ Reid-Smith, Iris. How do you defeat anti gay trolls?. Gay Star News. 2013-08-28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30).
- ^ Hockridge, Stephanie. ASMR whisper therapy: does it work? relaxing, healing with sounds and a whisper. ABC15.com. 2013-05-16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6).
- ^ Jones, Lucy. Which moments in songs give you chills?. NME. 2012-09-12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8).
- ^ Shiver (up and) down your spine. Cambridge Dictionary. [201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Iwanaga, Makoto & Mori, Kazuma. Two types of peak emotional responses to music: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chills and tear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04-07, 7. 46063. Bibcode:2017NatSR...746063M. ISSN 2045-2322. PMC 5384201 . PMID 28387335. doi:10.1038/srep46063.
- ^ Frisson. Dictionary.com.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 ^ Huron, David Brian. Sweet anticipation: music and the psychology of expectation. MIT Press. 2006: 141. ISBN 978-0-262-08345-4.
- ^ Huron, David Brian. Music Cognition Handbook: A Glossary of Concepts.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99 [2016-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1).
- ^ Salimpoor, V. N.; et al. Anatomically distinct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eak emotion to music. Nature Neuroscience. 2011, 14 (2): 257–262. PMID 21217764. doi:10.1038/nn.2726.
- ^ del Campo, Marisa.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ASMR) and frisson: Mindfully induced sensory phenomena that promote happi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hool &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6-02-26, 4 (2): 99–105. doi:10.1080/21683603.2016.113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