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9月26日) |
西班牙鬥牛
鬥牛的西班牙語為toreo,corrida de toros或tauromaquia,葡萄牙語為tourada,corrida de touros或tauromaquia,是一項人與牛鬥的運動。參與鬥牛的人稱為鬥牛士,主要流行於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更是西班牙的國技。鬥牛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時代的牛崇拜以及壁畫中。西班牙鬥牛有三個部分,分別是挑釁,插長劍和刺殺,最終鬥牛士會攜帶長劍和紅布上場,在挑逗的同時也會找時機把劍刺向牛心,這也是整個鬥牛最精彩的環節,牛也會在短時間內倒地。
葡萄牙鬥牛
鬥牛是葡萄牙的傳統項目,它與西班牙有很大的不同。在葡萄牙鬥牛中,鬥牛士是騎馬的,他們不會刺死牛,因為葡萄牙法律禁止此行為,牛的牛角會被鋸掉,危險系數較西班牙鬥牛低。鬥牛過程中,鬥牛士會使用長矛抵擋公牛的進攻。[1][永久失效連結]
日本鬥牛
日本的鬥牛則是一項牛與牛鬥的運動。主要依靠的是兩條牛上的牛角,互相推擠比較力氣。常見於愛媛縣、鹿兒島縣、島根縣、沖繩縣、新潟縣等地。愛媛縣城下町宇和島市可以看到從300多年前沿襲至今的傳統鬥牛表演。現在每年仍要舉行5次。體重達1噸的兩頭牛角對角,一直要頂到一方喪失鬥志爲止。[1]
韓國鬥牛
韓國慶尚北道的清道郡,每年3月都會舉行清道鬥牛節,當中最矚目的,便是由兩頭牛的激烈對壘。為期五日的比賽中,會有超過一百頭經過細心挑選的牛隻參與,當中更分為國內及國外組別,從日本、美國和澳洲而來的牛王會與韓國牛王比賽,比賽長達九小時。欣賞鬥牛的同時,節慶中還有製作鬥牛飾物、坐牛車及品嘗清道牛料理等節目,以及各種的鄉土玩意。
中國鬥牛
鬥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項習俗。唐代畫家戴嵩就畫有《鬥牛圖》。南宋曾敏行在《獨醒雜志》記載:「馬正惠公(馬知節)嘗珍其所藏戴嵩《鬥牛圖》,暇日展曝於廳前,有輸租氓見而竊笑,公疑之,問其故。對曰:『農非知畫,乃識真牛。方其鬥時,夾尾於髀間,雖壯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圖皆舉其尾,似不類矣。』公為之歎服。」 可見宋代農民常觀看鬥牛運動。宋代有不少描述鬥牛的詩歌,如北宋文學家文同的《毛老鬥牛》詩曰:「牛牛爾何爭,於此輒鬥怒。長鞭閙兒童,大炬走翁嫗。蒼㺏八九子,駭立各四顧。何時解角歸,茅舍江村暮。」(《丹淵集·卷十九》)在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也存在着鬥牛這樣的運動,主要存在在牧區。如雲貴地區的彝族,苗族和侗族均有鬥牛習俗,當中貴州省的開陽縣3月也會舉行鬥牛節,山頭上湧滿圍觀的熱鬧人群。在浙江金華也有鬥牛的習俗。
英國
在英國古代,鬥牛是指用鬥牛犬等犬類與公牛相鬥取樂,在19世紀初被廢止。
軼事
2009年1月24日,墨西哥一名11歲被當地人譽爲「鬥牛神童」鬥牛士米切利托.拉戈拉威爾在墨西哥梅里達的一個鬥牛場2小時內殺死了六頭一至兩歲的公牛,在爭議下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證書。不過,吉尼斯總部以這個紀錄過於血腥和殘忍,表示不會認可,「我們不會接受建立在對動物的殺戮和傷害基礎之上的紀錄。」他將角逐殺死牛最多和年齡最小的鬥牛士兩項世界記錄,包括許多兒童在內的3500人在鬥牛場觀看了拉戈拉威爾的鬥牛表演。拉戈拉威爾在事後稱:「我很高興取得這一偉大的勝利。」他的行為使動物權利保護人士感到憤怒。墨西哥鬥牛協會主席佩德羅·哈瑟斯表示:「米利托的勝利對於墨西哥在推廣鬥牛運動上有着積極的意義。現在墨西哥的鬥牛士越來越少了,米利托的出現,一定會使鬥牛業重新火爆起來。」他在6歲時已在墨西哥已經參加過160場鬥牛比賽、殺死了數十頭牛。[2]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 ^ 日本國家旅遊局-愛媛縣宇和島. [2009-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5).
- ^ 11歲鬥牛神童2小時殺6公牛 殘忍血腥吉尼斯不認-中國窗-香港商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