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勱(544年—599年),字敬德北齊清河王高岳子。

生平

高勱小時候就聰明,為高洋所喜愛,七歲就侍奉皇太子。高岳死後襲爵為清河王。後除青州刺史,高洋和他面談他父親高岳治理青州的惠政,希望他用心不負父親之名,高勱哭泣感謝提拔,表示會竭力不辱父親之政。不久追授武衛將軍、領軍、祠部尚書、開府儀同三司。又因清河在京畿,改封樂安王。轉侍中武平五年(574年)八月任為尚書右僕射[1][2][3]後出為朔州行台僕射。

七年(576年)十二月,後主晉州北周所敗,太后回京,命高勱統領兵馬侍衛太后、皇太子,從土門道回京城鄴城。當時佞臣、幸臣、宦官行為暴虐,放鷹犬搶民間雞豬。高勱逮捕宦官儀同三司苟子溢,想殺之正法,因太后有令而釋放。劉文殊私下勸高勱不要得罪苟子溢以免被讒言,高勱卻說高歡時期撫士親賢,戰無不勝,而如今達官多叛,正是苟子溢之流專政弄權所致,即使今日殺此人而明日伏誅也無憾。太后回鄴城後,北周軍陸續來到,北齊人恐懼無戰心,朝臣多降,日夜不停。高勱上奏後主說,背叛的多是貴族,士兵還未離心,請求將五品以上者家屬置於三台,以焚台要挾他們死戰,且北齊軍屢敗,北周軍輕敵,背水一戰必勝,是上策。[4]但後主不能用。[5]

北齊滅亡後,高勱入周,依例授開府。

楊堅為北周丞相,器重高勱,以其檢校揚州事。後拜楚州刺史。楚州城北有伍子胥廟,祈禱者用牛酒,甚至破費產業,高勱告諭相關部門,制止了這一活動,百姓信賴他。[6]

隋朝開皇七年(587年),轉光州刺史,呈上取陳五策,[7][8]得楊堅稱讚和優詔。楊堅伐陳,以高勱為行軍總管,跟從宜陽公王世積攻克陳朝治下的江州。以功拜上開府,賜物三千段。

隴右諸羌數次作亂,朝廷因高勱有威名,拜為洮州刺史。高勱到任後,當地民夷數千戶都相繼來謁見。高勱任內數年,路不拾遺,境內稱治。後來吐谷渾來犯,高勱因病不能禦敵,吐谷渾大掠而去。高勱以損失人口和受羌人賄賂被免職。後在家去世,年五十六。

家庭

兄弟姐妹

  • 高敬文,十弟,過繼給高惠寶,北齊陳留王

子女

評價

  • 《隋書》史臣曰:高勱死亡之際,志氣懍然,疾彼奸邪,致茲餘慶。

延伸閱讀

[]

 隋書·卷55》,出自魏徵隋書

參考文獻

  1. ^ 《北齊書》卷八
  2. ^ 《北史》卷八
  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
  4. ^ 《奏後主》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二
  6. ^ 盧恕《楚州新修吳太宰伍相神廟記》
  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
  8. ^ 《請伐陳表》
  9. ^ 趙力光主編;西安碑林博物館編.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 上》. 西安市: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2014.07: 136—138. ISBN 978-7-5613-7739-0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