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傳
宗教史料
《高僧傳》為一部成書於南北朝 記錄中國東漢至至當時佛教僧人的史料,由南朝梁僧人慧皎(497年~554年)撰。十四卷,收錄於大正藏 CBETA T50 No. 2059 [1]。後人有時稱此書為《梁高僧傳》。
《高僧傳》含序共十四卷。記東漢永平至南朝梁天監間著名僧人257人事蹟,附見274人,又將僧人分為譯經、義解、神異、習禪、明律、遺身、誦經、興福、經師、唱導等10類。其中錄有多位高僧與譯經師。
《高僧傳》大量引用史料,可考者計80種[2],「及晉、宋、齊、梁春秋書史,秦、趙、燕、涼荒朝偽歷,地理雜篇,孤文片記。並博諮古老,廣訪先達,校其有無,取其同異。」孫星衍評價:「遁入釋道,故多通品,辭理可觀,且足資考史,地方古蹟亦可借證,實為有用之書。」[3]除了歷史價值外,還有文學價值[4]。
本書以「高僧」為名,意思是「高蹈獨絕」的僧人。《高僧傳·自序》中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實之賓也,若實行潛光,則高而不名;寡德適時,則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非所紀;高而不名,則備今錄。」 [5]。
《高僧傳》後,又有唐代道宣撰《續高僧傳》30卷,宋代贊寧等撰《宋高僧傳》30卷,明代如惺撰《大明高僧傳》8卷,合稱四朝高僧傳。
人物列表
一卷(譯經上十五人)
- 漢雒陽白馬寺攝摩騰
- 漢雒陽白馬寺竺法蘭
- 漢雒陽安清
- 漢雒陽支樓迦讖(竺佛朔* 安玄* 嚴佛調* 支曜* 康巨* 康孟詳)
- 魏雒陽曇柯迦羅(康僧鎧* 曇帝* 帛延)
- 魏吳建業建初寺康僧會
- 魏吳武昌維祇難(法立* 法巨)
- 晉長安竺曇摩羅剎(聶承遠* 聶道真)
- 晉長安帛遠(帛法祚* 衛士度)
- 晉建康建初寺帛尸梨蜜
- 晉長安僧伽跋澄(佛圖羅剎)
- 晉長安曇摩難提(趙政)
- 晉廬山僧伽提婆(僧伽羅叉)
- 晉長安竺佛念
- 晉江陵辛寺曇摩耶舍(竺法度)
二卷(譯經中七人)
三卷(譯經下十三人)
- 宋江陵辛寺釋法顯
- 宋黃龍釋曇無竭
- 宋建康龍光寺佛馱什
- 宋河西浮陀跋摩
- 宋京師枳園寺釋智嚴
- 宋六合山釋寶雲
- 宋京師祇洹寺求那跋摩
- 宋京師奉誠寺僧伽跋摩
- 宋上定林寺曇摩蜜多
- 宋京兆釋智猛
- 宋京師道林寺[彊-弓]良耶舍(僧伽達多* 僧伽羅多哆)
- 宋京師中興寺求那跋陀羅(阿那摩低)
- 齊建康正觀寺求那毘地(僧伽婆羅)
四卷(義解一十四人)
- 晉洛陽朱士行(竺叔蘭* 無羅叉)
- 晉淮陽支孝龍
- 晉豫章山康僧淵(康法暢* 支敏度)
- 晉高邑竺法雅(毘浮* 曇相* 曇習)
- 晉中山康法朗(令韶)
- 晉燉煌竺法乘(竺法行* 竺法存)
- 晉剡東仰山竺法潛(竺法友* 竺法蘊* 竺法濟* 康法讖)
- 晉剡沃洲山支遁(支法度* 竺法仰)
- 晉剡山於法蘭(竺法興* 支法淵* 於法道)
- 晉剡白山於法開(於法威)
- 晉燉煌於道邃
- 晉剡葛峴山竺法崇(道寶)
- 晉始寧山竺法義
- 晉東莞竺僧度(竺慧超)
五卷(義解二十五人)
- 晉長安五級寺釋道安(王嘉)
- 晉蒱阪釋法和
- 晉泰山崑崙巖竺僧朗(支* 僧敦)
- 晉京師瓦官寺竺法汰(曇壹* 曇貳)
- 晉飛龍山釋僧先(道護)
- 晉荊州上明竺僧輔
- 晉京師瓦官寺竺僧敷
- 晉荊州長沙寺釋曇翼(僧衛)
- 晉荊州長沙寺釋法遇
- 晉荊州上明釋曇徽
- 晉長安覆舟山釋道立(僧常* 法濬)
- 晉長沙寺釋曇誡
- 晉於替青山竺法曠
- 晉吳虎丘東寺竺道壹(帛道猷* 道寶* 道施)
- 晉山陰嘉祥寺釋慧虔(曇誡* 智明)
六卷(義解三十三人)
- 晉廬山釋慧遠
- 晉蜀龍淵寺釋慧持(慧巖* 僧恭* 道泓* 曇蘭)
- 晉廬山釋慧永(僧融)
- 晉廬山釋僧濟
- 晉新陽釋法安
- 晉廬山釋曇邕
- 晉吳臺寺釋道祖(慧要* 曇順* 曇說* 法幽* 道恆* 道授)
- 晉長安大寺釋僧[(豐*力)/石](弘覺)
- 晉彭城郡釋道融
- 晉長安釋曇影
- 晉長安釋僧叡(僧揩)
- 晉長安釋道恆(道標)
- 晉長安釋僧肇
七卷(義解四三十二人)
- 宋京師龍光寺竺道生(寶林* 法寶* 慧生)
- 宋京師烏衣寺釋慧叡
- 宋京師東安寺釋慧嚴(法智)
- 宋京師道場寺釋慧觀(僧馥* 法業)
- 宋京師祇洹寺釋慧義(僧睿)
- 宋京師彭城寺釋道淵(慧琳)
- 宋京師彭城寺釋僧弼
- 宋東阿釋慧靜
- 宋京師祇洹寺釋僧苞(法和)
- 宋餘杭方顯寺釋僧詮
- 宋江陵辛寺釋曇鑒(道海* 慧龕* 慧恭* 曇泓* 道廣)
- 宋廬山凌雲寺釋慧安
- 宋淮南中寺釋曇無成(曇冏)
- 宋京師靈味寺釋僧含(道含)
- 宋江陵瑟琶寺釋僧徹(僧莊)
- 宋吳虎丘山釋曇諦
- 宋壽春石澗寺釋僧導(僧因* 僧音* 僧成)
- 宋蜀武擔寺釋道汪(普明* 道誾)
- 宋山陰天柱山釋慧靜
- 宋長沙麓山釋法愍(僧宗)
- 宋京師北多寶寺釋道亮(靜林* 慧隆)
- 宋丹陽釋梵敏(僧籥)
- 宋京師中興寺釋道溫(僧慶* 慧定* 慧嵩)
- 宋京師中興寺釋曇斌(曇濟* 曇宗)
- 宋京師何園寺釋慧亮
- 宋下定林寺釋僧鏡(曇隆)
- 宋京師靈根寺釋僧瑾(曇度* 玄運)
- 宋京師興皇寺釋道猛(道堅* 慧鸞* 慧敷* 慧訓* 道明)
- 宋山陰靈嘉寺釋超進(曇機* 道憑)
- 宋吳興小山釋法瑤(曇瑤)
- 宋京師新安寺釋道猷(道慈* 慧整* 覺世)
- 宋京師冶城寺釋慧通
八卷(義解五二十七人)
- 齊偽魏濟州釋僧淵(慧記* 道登)
- 齊偽魏釋曇度
- 齊京師莊嚴寺釋道慧(玄趣* 僧達)
- 齊京師中興寺釋僧鍾(曇纖* 曇遷* 僧表* 僧最* 敏達* 僧寶)
- 齊京師天保寺釋僧盛
- 齊京師湘官寺釋弘充(法鮮)
- 齊高昌郡釋智林
- 齊京師靈根寺釋法瑗(法愛* 法常* 智興)
- 齊蜀齊後山釋玄暢
- 齊上定林寺釋僧遠(道憑* 法令* 慧泰)
- 齊荊州竹林寺釋僧慧(曇慎* 慧敞* 僧岫)
- 齊上定林寺釋僧柔(弘稱* 僧拔* 慧熙)
- 齊山陰法華山釋慧基(曾行* 慧恢* 道旭* 慧求* 慧深* 法洪)
- 齊京師謝寺釋慧次(僧寶* 僧智* 法珍* 僧嚮* 僧猛* 法寶* 慧調)
- 齊京師何園寺釋慧隆(智誕* 僧辯* 僧賢* 通慧* 法度)
- 齊京師太昌寺釋僧宗(曇准* 法身* 法真* 慧令* 僧賢* 法仙* 法最* 僧敬* 道文)
- 齊京師中興寺釋法安(慧光* 敬遺* 光贊* 慧福* 道宗)
- 齊京師中興寺釋僧印(慧龍)
- 齊瑯琊[山*聶]山釋法度(法紹* 僧朗* 慧開* 法開* 僧紹)
- 梁京師治城寺釋智秀(法整* 僧若* 僧璿* 道乘)
- 梁荊州釋慧琳
- 梁京師靈曜寺釋僧盛(法欣* 智敞* 法冏* 僧護* 僧韶)
- 梁山陰雲門山寺釋智順
- 梁京師靈味寺釋寶亮(道明* 僧成* 僧寶)
- 樑上定林寺釋法通(聖進)
- 梁京師招提寺釋慧集
- 梁剡法華臺釋曇斐(法藏* 明度)
九卷(神異上四人)
- 晉鄴中竺佛圖澄(道進)
- 晉羅浮山單道開
- 晉常山竺佛調
- 晉洛陽耆域
十卷(神異下十六人)
- 晉洛陽盤鴟山揵陀勒
- 晉洛陽婁至山呵羅竭
- 晉襄陽竺法慧(范材)
- 晉洛陽大市寺安慧則(慧持)
- 晉長安涉公
- 晉西平釋曇霍
- 晉上虞龍山史宗
- 宋京師杯度
- 宋偽魏長安釋曇始
- 宋高昌釋法朗(法整)
- 宋岷山通雲寺邵碩
- 宋江陵琵琶寺釋慧安(僧覽* 法衛)
- 齊京師枳園寺沙彌釋法匱(法揩)
- 齊荊州釋僧慧(慧遠)
- 齊壽春釋慧通
- 梁京師釋保誌(道香* 僧朗)
十一卷(習禪* 明律)
習禪(二十一人)
- 晉江左竺僧顯
- 晉剡隱岳山帛僧光
- 晉始豐赤城山竺曇猷(慧開* 慧真)
- 晉長安釋慧嵬
- 晉廣漢閻興寺釋賢護
- 晉始豐赤城山支曇蘭
- 晉蜀石室山釋法緒
- 晉偽魏平城釋玄高(慧崇)
- 宋長安寒山釋僧周(僧亮)
- 宋長安太后寺釋慧通
- 宋餘杭釋淨度
- 宋始豐瀑布山釋僧從
- 宋廣漢釋法成
- 宋京師中興寺釋慧覽
- 宋荊州長沙寺釋法期(道果)
- 宋成都釋道法
- 宋蜀安樂寺釋普恆
- 齊京師靈鷲寺釋僧審(僧謙* 法隱* 超志* 法達* 慧勝)
- 齊武昌樊山釋法悟(道濟)
- 齊錢塘靈苑山釋曇超
- 齊始豐赤城山釋慧明
明律(十三人)
- 宋江陵釋慧猷
- 宋吳閑居寺釋僧業(慧光)
- 宋京師長樂寺釋慧詢
- 宋京師莊嚴寺釋僧璩(道遠)
- 宋彭城郡釋道儼(慧曜)
- 宋江陵釋僧隱(成具)
- 宋廣漢釋道房
- 宋京師閑心寺釋道營(慧祐)
- 齊鍾山靈曜寺釋志道(超度)
- 齊京師多寶寺釋法穎(慧文)
- 齊蜀靈建寺釋法琳
- 齊京師安樂寺釋智稱(聰超)
- 梁京師建初寺釋僧祐
十二卷(亡身* 誦經)
亡身(十一人)
- 晉霍山釋僧群
- 宋彭城駕山釋曇稱
- 宋高昌釋法進(僧導)
- 宋魏郡廷尉寺釋僧富
- 宋偽秦蒱阪釋法羽(慧始)
- 宋臨川招提寺釋慧紹(僧要)
- 宋廬山招隱寺釋僧瑜
- 宋京師竹林寺釋慧益
- 宋蜀武擔寺釋僧慶
- 齊隴西釋法光
- 齊交阯仙山釋曇弘
誦經(二十一人)
- 晉河陰白馬寺釋曇邃
- 晉越城寺釋法相(曇蓋* 僧法)
- 晉山陰顯義寺竺法純
- 晉蜀三賢寺釋僧生
- 宋剡法華臺釋法宗
- 宋京師南澗寺釋道冏
- 宋廬山釋慧慶
- 宋臨渭釋普明
- 宋京師道場寺釋法莊
- 宋京師瓦官寺釋慧果
- 宋京師東安寺釋法恭(僧恭)
- 宋京師彭城寺釋僧覆(慧琳)
- 齊京師高座寺釋慧進(僧念)
- 齊永興柏林寺釋弘明
- 齊京師靈根寺釋慧豫(法音)
- 齊上定林寺釋道崇
- 齊上定林寺釋超辯(法明* 僧志* 法定)
- 齊山陰天柱山釋法慧(曇遊)
- 齊京師後岡釋僧侯(慧溫)
- 樑上定林寺釋慧彌(法仙)
- 梁富陽齊堅寺釋道琳
十三卷(興福* 經師* 導師)
興福(十四人)
- 晉并州竺慧達
- 晉武陵平山釋慧元(竺慧直)
- 晉京師瓦官寺釋慧力
- 晉京師安樂寺釋慧受
- 宋京師崇明寺釋僧慧
- 宋山陰法華山釋僧翼
- 宋豫州釋僧洪
- 宋京師釋僧亮
- 宋京師延賢寺釋法意
- 齊南海雲峰寺釋慧敬
- 齊南海藏薇山釋法獻
- 齊上定林寺釋法獻(玄暢)
- 梁剡石城山釋僧護
- 梁京師正覺寺釋法悅
經師(十一人)
- 晉中山帛法橋
- 晉京師建初寺支曇籥
- 宋京師祇洹寺釋法平
- 宋京師白馬寺釋僧饒
- 宋安樂寺釋道慧
- 宋謝寺釋智宗
- 齊烏衣寺釋曇遷
- 齊東安寺釋曇智
- 齊安樂寺釋僧辯
- 齊白馬寺釋曇憑
- 齊北多寶寺釋慧忍
唱導(十人)
- 宋京師祇洹寺釋道照
- 宋長干寺釋曇穎
- 宋瓦官寺釋慧璩
- 宋靈味寺釋曇宗
- 宋中寺釋曇光
- 齊興福寺釋慧芬
- 齊興福寺釋道儒
- 齊瓦官寺釋慧重
- 齊正勝寺釋法願
- 齊濟隆寺釋法鏡
- 右十三卷十科凡二百五十七人。
註釋
- ^ CBETA T50 No. 2059 《高僧傳》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1-02.
- ^ 湯用彤《讀慧皎〈高僧傳〉札記》說,此書所據之史料可考者計80種,又不稱書名,而僅言「記曰」者甚多。
- ^ 孫星衍曾有評價:「慧皎《高僧傳》,《四庫全書》未及收。余讀釋藏於金陵瓦官寺見之,頃官安德,借錄此本。僧人事跡,率多文人粉飾,然六朝士夫,無所自存,遁入釋道,故多通品,辭理可觀,且足資考史,地方古蹟亦可借證,實為有用之書。」(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二十二,孫淵如藏抄本《高僧傳》,嘉慶十二年丁卯孫星衍手記。)
- ^ 如卷二載鳩摩羅什對翻譯文字的要求,羅什認為:「改梵為秦,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嘔噦也。」
- ^ (http://www.cbeta.org/cgi-bin/goto.pl?linehead=T50n2059_p0419a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