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郭運動

1935年至1936年间国立浙江大学学生驱逐校长郭任远之学生运动

驅郭運動[1]也稱驅郭風潮[2]是指1935年底至1936年初間國立浙江大學學生驅逐校長郭任遠學生運動。在此期間,學生們認為校長郭任遠對其響應一二九學生運動施加阻礙,加諸此前對校方管理之不滿等因素,實行罷課,並驅逐校長。蔣介石於1936年1月21日親自前往杭州處理學潮問題,並與師生代表進行對話。在這次會談中,蔣介石最終決定撤換郭任遠,並恢復了被開除的施爾宜和楊國華的學籍。郭任遠離任後,竺可楨成為浙江大學的校長,自此長校至1949年。

驅郭運動
驅郭風潮
浙江大學校史的一部分
日期1935年底至1936年初
地點
30°15′24″N 120°10′44″E / 30.25656°N 120.17879°E / 30.25656; 120.17879
起因
  • 學生認為校長郭任遠對其響應一二九運動施加阻礙
  • 此前對校方管理之不滿等
目標
方法佔領校園,實行罷課
結果
  • 校長郭任遠被撤換
  • 被捕學生獲釋且恢復學籍
衝突方
國立浙江大學學生

背景

自1928年創立以來,浙江大學雖然是一所國立大學,但實際經費來源於浙江省財政廳代征國稅後的撥款。然而,1931年1月廢除厘金後,浙江省財政廳以無代收國稅款項為由拒絕向浙大撥款。面對此情況,浙大向財政部、教育部請求解決方案,浙江省政府要求浙大經費由中央政府撥款,並由蔣介石協調,提出一半由浙江省支付,一半由中央政府補助。然而,實際上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廳仍然嚴重拖欠經費。1931年,校長邵裴子因不願意加入國民黨,並且由於經費問題遭到農學院師生衝撞,因此辭職。1932年3月,國民政府同意邵裴子辭職,指派與陳果夫陳立夫關係密切的程天放繼任浙大校長。程天放在向國民政府追收撥款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於1933年被調任湖北省教育廳廳長。學生為此挽留程天放,並發表了《除程天放氏外,拒絕任何人長校》的宣言。然而,由於此舉破壞了熱河抗戰之團結,引起了教育部的不滿,程天放雖然不願意前往湖北,但也決定服從大局離任。與二陳CC系關係密切的余井塘最初被認為是校長人選,但由於學生反對,陳立夫改為提名郭任遠為校長人選。[3]

 
1933年6月農學院部分學生離校前合影

1933年3月,郭任遠接任校長,國民黨黨部勢力也開始滲入學校管理。面對經費問題,郭任遠一方面繼續向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求助,另一方面對學校行政機構進行改革,削減行政費用。[3]他上任後立即對大一新生實施軍事管理,並禁止辦牆報《沙牆》。同時,他指責浙大學生胡喬木散發秘密傳單,並要求其離校。[4]1933年6月,陳果夫向蔣介石提出要改組浙大農學院,結果許璇院長因「辦事棘手」而辭職,引發了農學院教授總體辭職。在郭任遠的管理下,學校實行了嚴格的管理制度,每個寒暑假都會開除大批學生。1935年,郭任遠推行軍事化管理以整頓學風,但所任用的軍事教官卻被竺可楨形容為「低薪階級,資格甚差,不足以獲得學生的尊重」。[3]

經過

 
校史博物館陳列之浙江大學學生《驅郭宣言》

1934年10月25日,兩名四年級學生與一名教師因網球場地使用問題發生言語衝突。兩名教師以辭職威脅校長,導致學生被開除學籍。學生普遍同情被開除同學,在10月29日召開學生大會,並於10月30日到校長公舍請願。面對學生抗議,郭任遠校長被迫收回決定,並請辭離校。[3]學生們召開了「熱烈歡送郭任遠」大會,並在會議上對他進行了諷刺。浙大的教職員和教育部致電挽留郭任遠,並斥責學生違反校規。[4]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發了一二·九學生運動[5]六千多名學生走上街頭,要求停止內戰、收復東北、保衛華北。[1]浙江大學的文理、工程和農業三院的學生成立了學生自治會,響應了北平學生運動。[5]12月11日,浙江大學學生舉行了遊行,並決定在10天後前往南京請願。[1]然而,12月20日北平學生運動被鎮壓後,浙大學生佔領了校園,並實行了集體罷課。郭任遠校長通知軍警對學生進行鎮壓。[5]當天晚上,25名學生代表中的12名被便衣特務帶走,導致浙大教師和學生對郭任遠採取了抵制行動。[1]

1935年12月21日上午,浙大學生前往城站,被火車站方面拒絕搭乘火車。學生集體阻塞鐵路,引起省政府的談判,並承諾釋放被捕學生。當天下午,學生發現校方張貼公告開除了兩名學生運動領袖。學生尋找校長理論時,發現郭任遠已經前往南京,導致學生交涉無果。[1]學生前往南京請願前,校內的軍警進入校園逮捕學生,已經激起了學生的憤怒。[2]學生檢討赴南京請願情願受阻,指責訓育處職員和軍事教官帶路搜查。因此,學生將矛頭指向了校長郭任遠,並於1935年12月23日發佈了《驅郭宣言》。校務因此中斷,學校被學生會掌控。[3]

1935年12月28日,教育部電告學校各學院院長,以鄭曉滄教務長為首組成臨時校務委員會,校長將另行委派。[1]此後,鄭曉滄出面下,學校當局和學生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6]1936年1月21日,蔣介石親自前往杭州處理學潮問題。[3]在浙大,他責備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教導。隨後,他召集了學生會負責人,要求立即下令複課。然而,學生會負責人表示罷課是集體決定,個人無法改變,蔣介石遂要求召集全校學生進行訓話。最終,郭任遠被撤換,被開除的學生也恢復了學籍。[1]鄭曉滄與學生代表商討了複課的步驟。[6]

後續

郭任遠離任後,竺可楨成為備受各方看好的浙大校長人選。浙江大學教務長鄭曉滄陳布雷的胞弟陳訓慈、蔣介石的親信翁文灝以及陳布雷本人都推薦了竺可楨。然而,自成立以來,浙大多受蔣介石照顧,國民黨黨部的影響力很大,校長的任免多由CC系掌控。儘管如此,1936年2月,竺可楨得知執掌CC系的二陳並不受蔣介石信任。竺可楨在日記中寫道:「此時余若不為浙大,謀明哲保身主義,則浙大又必陷於黨部之手。」於是,竺可楨向蔣介石陳述了自己的條件:一是財政來源必須穩定;二是校長要有全權,不受政黨的干涉;三是要給予他半年的時間來執掌學校。最終,竺可楨以這些條件接受了浙大校長的職位。[7]

驅郭運動改變了郭任遠的人生軌跡,此後他先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演講,在耶魯大學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等機構進行研究,直至1946年成為香港大學董事,並開始專注人類行為研究。[8]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謝魯渤. 郭任远这个校长. 浙江大学前传.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1 [2024-02-29]. ISBN 72130461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9). 
  2. ^ 2.0 2.1 范今朝; 盧奐. 《国立浙江大学校刊》第 234 期的两次出刊情况及史料价值——兼论 1935 年底浙江大学“驱郭风潮”的起因. 浙江檔案. 2019, (10): 52-56. doi:10.16033/j.cnki.33-1055/g2.2019.10.017. 
  3. ^ 3.0 3.1 3.2 3.3 3.4 3.5 張靜. 国立大学与国民政府—— 以抗战爆发前浙江大学校长更迭为主线的考察 (PDF). 抗日戰爭研究. 2016, (4): 43-57 [2023-01-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19). 
  4. ^ 4.0 4.1 胡喬木傳記編寫組. 青年胡乔木在杭州 (PDF). 征途. 2017, (2): 31-34 [2024-02-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2-29). 
  5. ^ 5.0 5.1 5.2 毛泽东秘书胡乔木青年时在浙江大学就读经历. CCTV. 2008-01-04 [2024-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9). 
  6. ^ 6.0 6.1 田正平; 潘文鴦. 郑晓沧与国立浙江大学 (PDF). 浙江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 47 (3): 121-131 [2024-02-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2-29). 
  7. ^ 張曉唯. 竺可桢日记里的民国大学秘史. 讀書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2009, (11): 89-98 [2023-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6) –透過鳳凰網. 
  8. ^ Qian, Yanyan; Chen, Wei; Guo, Benyu. Zing-Yang Kuo and behavior epigenesis based on animal experiments. Protein & Cell. 2020-6, 11 (6). ISSN 1674-800X. PMC 7251013 . PMID 29508279. doi:10.1007/s13238-018-0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