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廟戰鬥

雷神廟戰鬥,於1938年2月13日在山東省牟平縣爆發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武裝與侵華日軍之間的一場戰鬥,交戰雙方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和日軍駐煙臺海軍陸戰隊。第三軍攻佔牟平後徹至縣城東南的雷神廟,遭到駐煙臺日軍的包圍,雖然第三軍司令理琪犧牲,但廟內部隊最後在牟平縣保安大隊的策應下突圍。此戰第三軍共斃傷日軍50餘人,有「膠東抗日第一槍」之稱。

雷神廟戰鬥後保留下來的廟門門板,上面留有累累的彈痕

背景

隨着蘆溝橋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被國民政府山東當局羈押的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在1937年11月被保釋出獄。理琪出獄後於12月15日奉中共山東省委的指示返回膠東工作,回到了膠東特委駐地威海市文登縣天福山鄉於家溝。經過特委擴大會議討論,決定以「一一·四」暴動後所剩下的武裝游擊隊為基礎,建立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膠東人民抗日武裝,並在天福山舉行抗日武裝起義。1937年12月24日,天福山起義爆發,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以下簡稱「第三軍」)成立。天福山起義後,起義部隊西進,理琪等幾個特委主要負責人則到威海衛發動了1938年1月15日的威海武裝起義。國民政府威海衛管理公署專員孫璽風在離職後把專員公署庫存的近百支槍和大宗軍用物資交給了中共膠東特委。1月19日,天福山起義和威海起義的兩支隊伍合編,成立了第三軍司令部,理琪任司令員,林一山任政治部主任,還成立了第三軍軍政委員會,理琪任軍政委員會主席,所屬部隊整編為兩個大隊和一個特務隊。[1][2][3][4]

1938年2月初,3000多名侵華日軍青島沿青煙公路東犯。2月3日,日軍佔領了煙臺,設置了膠東善後委員公署。膠東地區的國民政府官員和部隊多進行了逃走或規避,如原駐牟平城的國民政府牟平縣保安大隊大隊長張建勛,在日軍佔領牟平前夕,就把隊伍拉到崑嵛山後的龍泉湯。2月5日,日軍佔領了煙臺以東60華里的牟平縣城,並以膠東善後委員公署的名義委任宋健吾為偽縣長,建立了偽政權。日軍隨後即撤回了煙臺,牟平城內兵力只剩武裝商團和公安局的警察。同時,理琪率第三軍從文登出發西上抗日,到達文登、牟平兩縣交界距牟平縣城將近100華里的崔家口村一帶,待機與日軍作戰。2月7日,退守崑嵛山北麓的張建勛向當時中共在牟平縣做士兵運動工作的賀致平表示有意準備攻打牟平縣城,賀致平寫信向理琪報告這一情況。理琪分析後認為攻打牟平城有很多的有利條件:偽政權立足未穩;可提高抗戰勝利信心;可鍛煉部隊作戰經驗,鼓舞戰鬥意志;可奪取敵人武器來武裝自己;和友軍協同作戰有利於擴大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於是決定膠東特委副書記呂志恆率領二大隊留守崔家口,理琪率一大隊襲擊牟平城。[1][3][5]

戰鬥過程

1938年2月12日黃昏,理琪率第三軍第一大隊及特務隊由崔家口向牟平縣城長途奔襲。當時,第一大隊轄3個中隊,每個中隊約20餘人,連同特務隊共近百人,其中主要領導幹部有:司令員理琪、政治部主任林一山、大隊長孫端夫、政治委員宋澄、副大隊長司紹基,一中隊隊長柏永升、指導員張玉華,二中隊指導員姜克,三中隊隊長閻世印、指導員劉仲華,特務隊隊長杜梓林、指導員孫鏡秋等。[3]

經一夜急行軍,理琪率部於2月13日黎明到達牟平縣城南5華里的八里塂山崗,同時城內偵查員回報,敵人未發覺第三軍,城裏毫無動靜。理琪同其他幹部觀察地形後,決定由他、林一山及第一大隊的領導率一、二中隊、特務隊從南門主攻,由各部抽出部分兵力從東門策應攻城,並派三中隊到牟平城西10里的辛安河破壞橋樑擔任煙臺方向的警戒任務。[3][5]

由於城內武裝完全沒有發覺,南路的特務隊首先繳了南門崗哨的槍,佔領了城樓。一中隊和二中隊隨即沿大街兩側直逼縣政府。東路部隊攻到東關時,駐守在准提廟的商團團丁40人未經接戰就撤回城裏,第三軍隨後追到商團駐地將商團武裝全部俘虜繳械,活捉了副會長常繼武等人。兩路攻城隊伍不久後在縣政府門前會合,理琪指揮部隊衝進政府大院後宅,俘虜了偽縣長宋健吾等一批官員。接着俘虜了縣公安局的警察,活捉了偽公安局長王紫岩。經過這一戰鬥,第三軍共俘虜了100餘人,繳槍近百支,並且迅速地結束了戰鬥。[1][3]

特務隊隊長杜梓林則率領戰士在街頭高喊抗日口號,同時第三軍戰士也積極向群眾宣傳共產黨的政策和抗日救國的道理,在大街上張貼抗日標語。上午10點鐘,第三軍釋放了除宋健吾等幾個主要官員之外的大部分俘虜,攜帶所繳獲的槍支彈藥撤離了牟平縣城。撤出縣城後,理琪率部進入城南山區休整,指揮部在離縣城東南3華里的雷神廟開會。雷神廟是個獨立的四合院,有正殿、東西兩廂和南倒廳,四周是磚石圍牆,大門朝南,西北角有便門。建築與院子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廟外東、南、西三面都是開闊地,北面200米處為一村莊。攻城指揮部命戰士們在廟內休息待命,並與來給戰士們送飯食的群眾一起交談。理琪、林一山和大隊幹部等在南倒廳開會,研究下一步的行動。[3][5]

由於會議對下一步應該在牟平縣城就地建立抗日政權,還是離開縣城到山區建立抗日根據地,亦或是在既臨近縣城又背靠山區的地方打游擊,一直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所以會議就一直拖延了下去。在會議過程中,日軍飛機曾三次飛臨牟平縣城上空偵察。對此,第三軍的領導們雖有所警覺,但因已在西門外的辛安河派出三中隊阻擊煙臺敵軍,且派出一中隊一部在附近警戒,並未十分重視。所以僅在敵機第二次飛臨時,令主力押着俘虜先行轉移,會議仍繼續進行,留在廟內的第三軍指戰員只有理琪、林一山等20餘人。[3][5]

中午12點後,參與會議的多數人都贊成立即轉移,但在部隊正準備轉移的時候,突然發現日軍已經包圍了雷神廟。原來,駐守煙臺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接到牟平縣城被襲的消息後,在飛機的掩護下,乘汽車迅速趕到牟平縣城。而第三軍負責阻擊和警戒部隊的戰士,缺乏戰鬥經驗,在未報警的情勢下自行撤走轉移,因此日軍得以迅速將雷神廟四面包圍。見到日軍已逼近圍牆和大門,廟周圍到處都響起槍聲,理琪果斷放棄突圍,堅守廟房。戰鬥中理琪腹部連中三彈,理琪忍着劇痛,鼓勵大家堅持到黃昏突圍。林一山手腕被打傷,腿部中彈後仍堅持指揮戰鬥。杜梓林則在院牆上吸引日軍火力時中彈犧牲。天色漸暗,下起了大雪,日軍放火點燃了南倒廳,但大火又阻礙了日軍的進攻。南倒廳被大火焚毀時天已大黑,第三軍獲得了突圍的時機。這時,張建勛已率部到達牟平縣城,在他的策應下宋澄率廟內部隊從便門突圍。脫離圍困後,廟內部隊到離雷神廟南2里的楊嵐村休息,此時理琪已不幸犧牲,年僅三十歲,戰友們安置了他的遺體後繼續撤退,於2月14日回到了崔家口。[3]

雷神廟戰鬥從午後打到晚上八九點鐘,共激戰七八個小時。在東廂外窗上的一塊0.8平方米的鐵皮雨搭板上,竟有138個彈洞,廟內現存的石碑、石礎上,也是彈痕累累,可見當時戰鬥之激烈。這一戰,第三軍以少數缺乏戰鬥經驗的指戰員和劣勢裝備,在面對數倍於他們的日軍時,擊退了日軍的數次進攻,斃傷日軍50餘人、燒毀敵汽車數輛。[1][3][6]

參見

參考

  1. ^ 1.0 1.1 1.2 1.3 威海名人——天福英雄理琪. 新華網. 2008-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陳強倫. 血战向阳山. 文登網. 2015-09-09 [2016-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中共煙臺地方史④:堅持全面抗戰,舉行抗日武裝起義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2-01.
  4. ^ 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 煙臺日報. 200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1). 
  5. ^ 5.0 5.1 5.2 5.3 胶东抗战第一枪——雷神庙战斗. 中國青年網. 2015-08-06 [2016-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1). 
  6. ^ 雷神庙战斗遗址. 水母網. 2014-11-03 [2016-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