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里登陸戰
長沙里登陸戰(韓語:장사 상륙 작전)或稱長沙洞登陸戰,1950年9月14至19日韓戰時期爆發於韓國慶尚北道盈德郡南亭面長沙里,是大韓民國國軍為配合美軍在仁川登陸期間,對朝鮮人民軍所進行的一場登陸擾襲作戰[1][2]。
戰役背景
自韓戰爆發以來,朝鮮人民軍以勢如破竹之勢, 把韓軍逼退到距離釜山直線距離只有100公里的浦項市,在朝鮮半島東線與人民軍對壘的是韓軍首都師和第3師。在東線向南進攻的人民軍第12師團在1950年9月的第五次戰役(九月攻勢)中,一度推進到慶州市附近的山地,另一支人民軍第5師團也推進到延日飛機場附近,給美韓兩軍的洛東江防線帶來很大的震動,迫使美軍將主要戰機都撤往日本的機場。
當韓軍的指揮官們得知美軍計劃在仁川登陸,同時美韓兩軍也即將從釜山防禦圈對人民軍發起的全線反攻,而是東線的韓軍指揮官突發奇想,提議在人民軍的後方進行一場登陸擾襲作戰,以牽制人民軍的部分軍力,減輕其他戰線上的損失和負擔。大韓民國國軍的指揮官選擇在盈德以南15公里、浦項以北26公里的長沙里進行,但是,不少韓軍野戰軍官都對這一計劃能否成功而產生懷疑,於是乾脆以手頭兵力不足為由直接拒絕,最後這項任務落在志願參與的李明欽(이명흠;音譯)上尉指揮的密陽游擊營身上。
雙方軍況
負責長沙里登陸戰的密陽游擊營是由李明欽上尉提議創建,也稱為「明部隊」(명부대)[3]。8月24日,李明欽與上級在大邱招募了560名報國心切的學徒兵,他們大多數都是從大邱市吉成高中招募而來的學生,主要由18至19歲的學生組成。學生軍們於8月31日抵達釜山港,接受了為期10天的軍事訓練和民族主義思想教育等。9月7日,在密陽正式成立,部隊番號是陸軍獨立第1游擊營[3],共有760名隊員。
李上尉創建的目的是模仿人民軍的游擊隊,滲透到人民軍後方進行游擊作戰,因此該部隊的裝備均是繳獲的蘇制武器,後來因為美韓兩軍的反攻行動進行順利,因此沒有執行敵後游擊戰的必要。
負責守護東線沿岸的朝鮮人民軍,是人民軍第5師和第7師改稱而成的第12師。第5、第12師自開戰以來,從東線的濱海大道向釜山進攻,一路南下過程中,不斷遭到美軍空軍與艦炮的轟擊,損失慘重。
戰役過程
在9月13日,美軍呼應韓軍的要求下,對東線沿岸的人民軍陣地進行了猛烈的艦炮轟擊,並派遣小型突擊隊進行佯攻,以分散人民軍對於前線側後海防登陸點的注意力。
9月13日夜晚,760名韓軍乘搭從民間徵用的汶山號(문산호)[3]和12名船員從釜山港出發, 在英國Q-34驅逐艦的護航下,於14日夜晚抵達目的地。登陸時正直颱風天氣,同時因為不熟悉水路情況,汶山號還沒登陸靠岸就在海上擱淺。由於距離海岸不遠,李明欽下令部下帶着繩索游泳到岸上,結果第一批下海的部隊被海浪捲走,直到兩名熟悉水性的部下帶着兩條繩索游到岸上,韓軍才順利在沙灘上着陸。
韓軍一登陸後,立刻遭到駐守在200高地上的人民軍的猛烈攻擊,韓方在陸軍第12團團長全盛鎬上校與民船汶山號船長黃載中(황재중)[4]的指揮下,成功以人數上優勢,攻佔200高地,不過兩人也同時陣亡,韓軍在戰鬥中斃敵39人,俘虜3人,自己也陣亡23人。之後韓軍以200高地為據點,在9月15日夜爆破了國道上的兩座橋樑,並封鎖了浦項到仁川的高速公路,暫時性切斷了人民軍的主要補給線。9月15日,人民軍第5師派出第12團的一個步兵營和數輛T-34坦克前來搜剿。 由於缺乏戰鬥經驗,韓軍很快被趕出了國道,退回到200高地上據守,勉強堅守了兩天,但所攜帶的可供使用三天的糧食、彈藥和補給品已經全部耗盡,韓軍按照制定的計劃開始撤退。9月19日,韓軍開始撤退行動,由美國海軍派來船隻接應,受颱風和人民軍追擊的影響,因此原本計劃到中午結束的撤退行動一直拖延到下午才結束。最終李明欽部隊的760人和12名船員中,有640人撤回釜山港,其中傷員92人。但負責擔任後衛任務的39人最終沒能撤走,他們中的大部分被人民軍俘虜。
評價
美軍歷史學家認為,長沙里登陸戰並沒有為東線韓軍第3師的進攻提供顯著的幫助,因此對此戰役的評論不佳。但韓軍則認為一個營牽引着朝鮮一個步兵團幾天是一件偉大的戰績,對人民軍在東線的潰退有着不可估量的心理影響。但是,負責該戰役李明欽上尉則受到各種指責,他背負上損失的責任,差點要上軍事法庭接受審訊。
相關影視
參考文獻
- ^ Newsis. 영덕군, 장사상륙작전지 세계적 전승공원 조성. mobile.newsis.com. 2016-12-27 [2020-02-09] (韓語).
- ^ [팩트체크] 장사상륙작전은 정말 1997년에 처음 알려졌나 |. www.newstof.com. [2020-02-09].
- ^ 3.0 3.1 3.2 모임. 京鄕新聞. 1961-09-13: 3.
- ^ (韓文)최우석, 신승민 . ‘전설의 성동격서’ 6·25 참전용사 황재중 문산호 선장, 충무무공훈장 추서. 월간조선.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