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爾赫·博列特
豪爾赫·博列特(西班牙語:Jorge Bolet,1914年11月15日—1990年10月16日),美國古巴裔鋼琴家。
豪爾赫·博列特 Jorge Bolet | |
---|---|
音樂家 | |
出生 | |
逝世 | 1990年10月16日 | (75歲)
職業 | 鋼琴家 |
母校 | 柯蒂斯音樂學院 |
音樂類型 | 古典音樂 |
演奏樂器 | 鋼琴 |
生平
豪爾赫·博列特出生於古巴哈瓦那,12歲時獲得柯蒂斯音樂學院的獎學金,1927至1934年間先後師從薩波頓、戈多夫斯基和萊納等人。1935年,博列特在古巴政府建議下來到歐洲,跟隨鋼琴家羅森塔爾學習。1937年,博列特在瑙姆堡國際鋼琴比賽獲獎,後來他返回柯蒂斯,跟塞爾金學習並擔任其助手(1939-1942年)。
博列特的鋼琴演奏在四五十年代的美國並不受待見,音樂評論家哈羅德·勛伯格曾引述「技術太好以至於缺少個性和內涵」[1]。1939-42年,博列特在古巴駐美大使館文化處擔任隨員,1942年他加入美國籍並隨美軍前往日本東京,負責音樂藝術活動,在那裏他指揮了吉爾伯特和薩利文所作歌劇《日本天皇》的日本首演。
五十年代開始,博列特在廣播和電視表演之外錄製了一批唱片,他重新發掘了例如普羅科菲耶夫第2鋼琴協奏曲等當時不受重視的作品。1960年,博列特為李斯特主題的電影《一曲相思情未了》演奏了李斯特所有作品的鋼琴錄音,這部電影獲得了1960年奧斯卡最佳音樂影片及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電影。
博列特成名較晚,他職業生涯的重大突破是1974年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的演奏會,由RCA唱片錄音出版。博列特1968-1977年任印第安納州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隨後在柯蒂斯音樂學院成為昔日老師塞爾金的繼任者,但後來因為忙於演出而辭職。直到1977年,63歲的博列特才首次和大唱片公司迪卡簽訂了一份錄音合同。
演奏曲目和風格
博列特的鋼琴演奏兼具精湛的技術和明亮的音色,被認為是「李斯特的代表」,擅長浪漫主義和以普羅科菲耶夫為代表的20世紀樂派,他還經常演奏難度極高的鋼琴曲目,例如戈多夫斯基、布索尼、陶西格、舒爾茨-埃夫勒等人的作品。
博列特曾在訪談中表示自己最喜歡的鋼琴協奏曲是約瑟夫·馬克思的《E大調浪漫主義鋼琴協奏曲》,因為這是少有的能充分發揮其鋼琴技術的曲目[2],這個協奏曲的曲譜由博列特於1970年代中期在德國的一個舊書店裏發現,並多次演出或錄音[3]。
迪卡唱片公司為博列特錄製的唱片有33張,其中代表作為蕭邦和李斯特的作品集,晚年的博列特主動避免過多的技巧,演奏兼具熱情和精美[4]。
樂器
與其他古典鋼琴家不同的是,博列特極少使用施坦威公司的鋼琴,原因是博列特頻繁使用左腳的柔音踏板,他認為施坦威鋼琴該踏板的效果過強[5]。美國鮑德溫鋼琴公司為博列特專門設計了一架可以使用拖車搬運的SD-10鋼琴,方便他在各地巡迴演出[6]。在歐洲,博列特使用的是一架古老的貝希斯坦鋼琴。
參考資料
- 參照
- ^ Harold C. Schonberg. Great Pianists. 1987: 492. ISBN 0671638378 (英語).
- ^ Elyse Mach. Great Contemporary Pianists Speak for Themselves. 1980: 35. ISBN 0486266958 (英語).
- ^ Berkant Haydin. Joseph Marx: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Romantic Piano Concerto of 1919.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4) (英語).
- ^ Harold C. Schonberg. The Great Pianists. 1987: 494. ISBN 0671638378 (英語).
- ^ 1980s Fame in the end: Peter Wadland remembers Bolet in the recording studio.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5) (英語).
- ^ JORGE BOLET: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2 Op. 16 / CHOPIN 4 Scherzi / Remington / Liszt Rachmaninoff Beethoven Godowsky Busoni..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1) (英語).
參見
外部連結
- 豪爾赫·博列特的Discogs頁面(英文)
- 豪爾赫·博列特紀念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