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
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意大利語: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年12月22日—1944年12月2日),意大利詩人,作家,意大利劇作家,編輯。20世紀初未來主義運動帶頭人,是未來主義的右翼代表。
生平
1876年生於埃及亞歷山大港。父親是著名的律師,母親是抒情詩人。曾在亞歷山大的法國耶穌會學校求學。
1893年隨家遷居巴黎,繼續學習,廣泛接觸法國現代派的文學藝術,深受影響。
1894年回到意大利,在帕維亞、熱那亞等大學攻讀法學,1899年畢業。
他最早的詩歌《老海員》(1897)、《征服星球》 (1902)、《毀滅》(1904),是用法語寫成的象徵主義作品,嘲諷社會主義和民主思想。他寫的未來主義劇本,如 《饕餮的國王》(1905)、《他們來了》等,展現誇大的、違反理性的舞台形象和人的夢幻般的、驚恐的感覺。
1905年創辦《詩歌》雜誌,刊登意大利頹廢派的詩作,大力介紹法國象徵派詩人,獲得了國際聲譽。
1909年2月20日,他在巴黎《費加羅報》發表《未來主義宣言》,以後又相繼發表《未來主義文學宣言》(1910)、《未來主義戲劇宣言》(1915)等,提出一整套未來主義的理論主張。包括對陳舊思想的憎惡,尤其是對陳舊的政治與藝術傳統的憎惡。馬里內蒂和他的追隨者們表達了對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熱喜愛。汽車、飛機、工業化的城鎮等等在未來主義者的眼中充滿魅力,因為這些象徵着人類依靠技術的進步征服了自然。
1913年參與創辦未來主義刊物《萊采巴》。同年前往俄國旅行,宣傳未來主義。
他的詩歌和散文以違背語言規範的字句,以至雜亂的模擬音響,枯燥的數學符號,表達未來的「新人」力圖衝破現實的牢籠焦躁不安的病態情緒。他的長篇小說《未來主義者馬法爾卡》(1910)描繪了「未來的人」的形象。「未來的人」仿佛機器,具萬能的本領,但沒有心靈,極端殘忍,卑鄙無恥。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馬里內蒂是帝國主義戰爭的鼓吹者和參加者。1914年發表《未來主義與法西斯主義》, 宣傳未來主義同法西斯主義的親緣關係。從1919年起,他積極參與法西斯黨的活動,成為墨索里尼的幫凶。墨索里尼建立獨裁政權後,馬里內蒂被任命為科學院院士、意大利作家協會主席。1942年隨意大利侵略軍到蘇聯。
參考來源
- ^ Biography of 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 PoemHunter/Poets.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2).
參見
外部連結
- ItalianFuturism.org: news, exhibitions, and scholarship pertaining to the Futurist Move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互聯網檔案館中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 Image of Le Figaro with Le Futurisme (19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core to the sound poem Dune, parole in libertà (19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arinetti's "La Battaglia di Adrianopoli" (1926) recorded by Marinetti in 193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ublished at LTM
- 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 Papers Photographs, postcards, and writings from the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at Yale Univers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s Libroni on Futurism Images derived from slides taken of seven scrapbooks compiled by Marinetti between 1905 and 1944 from the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at Yale Univers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