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箭毒蛙

两栖动物物种

草莓箭毒蛙學名Oophaga pumilio),又名草莓毒刺蛙,是在中美洲的一類箭毒蛙,集中在哥斯達黎加

草莓箭毒蛙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箭毒蛙科 Dendrobatidae
屬: 草莓箭毒蛙屬 Oophaga
種:
草莓箭毒蛙 O. pumilio
二名法
Oophaga pumilio
(Schmidt, 1857)
異名
  • Dendrobates pumilio

草莓箭毒蛙雖是一個物種,但有很大的變異,其下有超過30個不同的顏色形態。除了顏色上的不同外,不同的形態在棲息地、體型、發聲及親代照顧行為上均有所不同。鈷藍形態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類。大部份的形態成體平均長18-20毫米。

草莓箭毒蛙鮮艷的警戒態表明牠的皮膚上有不同的毒素。這些毒素令牠們有難聞的氣味,驅趕掠食者。草莓箭毒蛙的毒素不足以嚴重傷害人類

草莓箭毒蛙類中包含了疣背箭毒蛙桔紅箭毒蛙威氏箭毒蛙。牠們的近親是小丑箭毒蛙類,當中包含了小丑箭毒蛙自己及O. duellmani。這兩類都會照顧產下的卵及蝌蚪

Oophaga是2006年新成立的[2]以往草莓箭毒蛙是分類在箭毒蛙屬中,而這個分類仍然廣泛使用。

生殖及照顧

兩棲類的世界中,草莓箭毒蛙及其相關的青蛙以高度照顧卵及蝌蚪而聞名。交配後,雌性會在樹葉或鳳梨科葉脈產下3-5顆卵。雄性會確保卵的濕潤,利用牠的泄殖腔來輸送水份。約10日卵孵化後,雌性會揹蝌蚪到有沙的地方。有罕有的情況下,雄性亦會揹送蝌蚪,但究竟是有意或是只是巧合則不得而知。鳳梨科的葉脈是草莓箭毒蛙產卵的勝地,而牠們亦會在其他適合的地方,如樹孔、小土丘或人類垃圾的罐中產卵。

每個位點只會放下一隻蝌蚪,因為牠們是同類相食的。一旦安放好蝌蚪後,雌性每隔幾日就會到蝌蚪的位點產下未受精卵作為食物。有研究曾以其他的食物(如藻類及其他箭毒蛙的卵)來餵養蝌蚪,但都很難成功。可見牠們是必須照顧蝌蚪,否則牠們很難生存或成長。

約1個月後,蝌蚪會變態成小蛙。牠們一般會留在原有地方幾日,待尾巴完全消失。

飼養

由於草莓箭毒蛙吸引的顏色及獨有的生命週期,故牠是很受歡迎的寵物。於1990年代,牠們已經由不同的地方輸入美國歐洲。不過由於已停止運送,草莓箭毒蛙已變得不普遍及很少選擇。在歐洲,有較多不同的草莓箭毒蛙供選擇,很多都是走私入境或是其後代。雖然走私草莓箭毒蛙在其他地方很少見,但牠們仍然殺死大量的動物及破壞棲息地。現時有草莓箭毒蛙從中美洲出口,這樣大大提升了牠們的數量。

形態

Bastimentos種

 
Bastimentos種

Bastimentos種一般有三個形態,分別為紅色、黃色或白色,背及腳上有黑點。牠們分佈在巴拿馬的Bastimentos島上,相信是某程度上真實遺傳的,而非混種而來。

鈷藍種

鈷藍種在美江相對較稀有[來源請求]。牠們大部份都是於1990年代引入美國,或是其後代。牠們的身體是紅色,而四肢是藍色。牠們在照顧蝌蚪上一般都很差,可能是照顧及食性上的問題引致。現時有一種科技可以從較普遍的種,如Man Creek種或Bastimentos種轉變出鈷藍種的蝌蚪。鈷藍種分佈在哥斯達黎加,數量非常豐富。

奇里基種

奇里基種一般都是綠色的,一些是紅色的,有時有些身體呈黃色而四肢呈藍綠色。奇里基種是在大奇里基奇里基河中捕獲的。由於正確的位點並不清楚,所以很難說是大奇里種或是奇里基河種。

Man Creek種

Man Creek種非常像鈷藍種,有時甚至會彼此混淆。一些Man Creek種的四肢是藍色的,但從眼睛就可以分辨牠們。不過,Man Creek種其實四肢一般都是有灰色的,而前肢沒有灰色的亦很普遍。

參考

  1. ^ Solís et al. Dendrobates pumilio.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6-05-09]. 
  2. ^ Grant, Taran; Frost, Darrel R.; Caldwell, Janalee P.; Gagliardo, Ron; Haddad, Celio F.B.; Kok, Philippe J.R.; Means, D. Bruce; Noonan, Brice P.; Schargel, Walter E. & Wheeler, Ward. Phylogenetic systematics of dart-poison frogs and their relatives (Amphibia, Athesphatanura, Dendrobatidae) (PDF).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6, 299: 1–262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2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