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
自媒體(英語:self-media或we media)指普羅大眾藉由互聯網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或稱「草根媒體」、「個人媒體」、「公民媒體」。意指在網絡技術,特別是Web2.0的環境下,由於網誌、共用協同運作平台與社交網絡(如:Facebook、Instagram、微博、MeWe、GazeTV、TikTok(抖音)等)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的總稱,也叫「個人媒體」。包括BBS(電子佈告欄系統)、Blog(網誌)、Podcast(播客)、社交網絡、GroupMessage(手機群發)等。
美國新聞學會的媒體中心於2003年7月出版了由謝因波曼(Shayne Bowman)與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兩位聯合撰寫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裏面對「We Media(自媒體)」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1]
英國廣播公司網上曾有專頁「學院」以不同語言提供「免費的有關新聞及語言運用的培訓資料」[2],「介紹BBC的編輯原則和核心價值」,幫助普羅大眾進行記者工作。
部分自媒體會組成一個個人社交媒體聯盟,將各個不同興趣愛好的自媒體人組成鬆散的聯盟,共同傳播知識,同時賺取利潤。目前大陸有很多自媒體聯盟,例如微媒體自媒體聯盟、犀牛自媒體聯盟、草根自媒體聯盟等,各個自媒體聯盟擁有海量的讀者和關注群體。[3]
政府應對
此章節論述以中國大陸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23年10月24日) |
中國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網絡資訊保安部以自媒體網絡造謠、惡意炒作為由決定自2023年3月12日起展開為期2個月的專項行動,該政府機構聲稱要打擊造謠以及對宏觀經濟形勢、社會熱點事件等「斷章取義」、以民營經濟話題煽動社會對立的自媒體。違規自媒體將被清空粉絲數量,暫停或關閉直播、打賞、提現權限等。[4]
2023年7月10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發佈《關於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5],對自媒體提出嚴防假冒仿冒行為、規範資訊來源標註、加強資訊真實性管理、加注虛構內容或爭議資訊標籤、完善謠言標籤功能等要求[6]。
參見
參照
- ^ 自媒体 - MBA智库文档. doc.mbalib.com. [202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 ^ 存档副本. [2021-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3).
- ^ 楊波. 新媒体观察:如何看待自媒体联盟的“最大之争”. 人民網. 人民日報社. [2020-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0).
- ^ 網信辦打擊自媒體亂象. 星島頭條|最新最全面即時新聞平台,港聞突發,政情及專題報道. 2023-03-14 [202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4) (中文).
- ^ 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www.cac.gov.cn. [2024-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2).
- ^ 中国加强对自媒体管理 强调确保信息真实性等. 早報. 2023-07-10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