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
羅馬人(拉丁語:Rōmānī; 古希臘語:Ῥωμαῖοι,羅馬化:Rhōmaîoi)[註 1]是一個文化認同群體,亦被描述為一個族群[2][註 2]或一種國籍身份[4][5]。在古典時代,從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五世紀,羅馬人通過羅馬共和國及之後羅馬帝國時期的征服,統治了近東、北非以及歐洲的大部地區。
羅馬人 拉丁語:Rōmānī 古希臘語:Ῥωμαῖοι, Rhōmaîoi[註 1] | ||||||||||||||||||||||||||
---|---|---|---|---|---|---|---|---|---|---|---|---|---|---|---|---|---|---|---|---|---|---|---|---|---|---|
語言 | ||||||||||||||||||||||||||
宗教信仰 | ||||||||||||||||||||||||||
皇帝崇拜、羅馬宗教信仰、希臘化宗教信仰、基督教 | ||||||||||||||||||||||||||
相關族群 | ||||||||||||||||||||||||||
其他古代意大利人(包括拉丁人和法利希人)、其他意大利地區古代民族、其他地中海民族、現代羅曼民族和希臘人。 |
羅馬人最初僅指羅馬城的意大利族群拉丁人公民,在羅馬文明的漫長歷史中,隨着羅馬人的國家邊界擴張和收縮,「羅馬人」的含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時,羅馬社會中的不同群體對羅馬人的含義也有不同看法,一部分人認為諸如地理環境、語言文字和族群淵源方面很重要,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羅馬公民身份和文化或行為舉止因素更重要[6][7][8][9]。在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羅馬人的身份是一種集體地緣政治身份,幾乎延申到羅馬皇帝的所有臣民,涵蓋了廣大區域和各個族群[10]。
從公元前四世紀開始,隨着羅馬統治的土地不斷增加,羅馬公民身份逐漸擴展到羅馬統治下的各個民族。授予公民身份、人口增加、移民者和軍隊殖民地迅速增加了羅馬公民的數量。這一增長在公元212年皇帝卡拉卡拉頒佈《安東尼努斯敕令》中達到最高峰,該敕令還將公民身份的權利被擴展至帝國所有的自由民。現在多數情況下並不清楚古代大多數羅馬公民認同自己是羅馬人的程度有多大,最有可能的是,由於羅馬帝國幅員遼闊,帝國各地的本土身份認同更明顯,但羅馬人的身份提供了更大的身份認同感,這在區分非羅馬人:諸如蠻族移民者和入侵者時變得尤為重要[11][12]。羅馬文化遠非同質文化,雖然有一個主導的希臘化影響產生的文化風格,但羅馬帝國的優勢之一是它能夠吸收其他文化的傳統。羅馬文化的靈活性阻礙了意大利地區發展出強大的羅馬人「核心身份」認同,但也促成帝國長盛不衰。
羅馬帝國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其臣民的個人身份認同,羅馬人身份認同在整個帝國土地上持續存在,直至羅馬帝國自身消失很久之後。五世紀西部羅馬帝國崩潰結束了羅馬帝國在西歐地區的政治統治,但羅馬人身份認同作為重要的政治財富得以留存。由於倖存的東部羅馬帝國(也稱拜占庭帝國)重新征服並掌控西方和壓制新建立的日耳曼諸王國的失敗,西方羅馬人的身份認同逐漸減弱,直到八世紀和九世紀幾乎消失。越來越多的西歐人開始僅對羅馬城的市民使用「羅馬人」的稱謂。在仍受帝國掌控的東方希臘語地區,羅馬人的身份認同一直延續到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及之後,儘管此後「羅馬人」以希臘語言和東正教信仰為標誌,逐步轉變為民族身份認同,成為現代希臘民族身份認同的前身。整個中世紀裏,東部羅馬帝國的拜占庭希臘人和羅馬城市民這兩個主要群體仍堅持羅馬人身份認同,但語言和宗教上逐漸分離最終導致雙方不再承認對方為羅馬人。
儘管羅馬人的身份認同在大部分曾經顯赫的土地上逐漸消失,但是對於某些地區和族群而言,羅馬人的身份認同展現出相當頑強的一面。自古以來,「羅馬人」一直被用來稱呼羅馬公民並延續至今;東部羅馬帝國滅亡後,希臘人繼續維持「羅馬人(Ρωμιοί,Romioi或其他羅馬相關名稱)」的身份認同,儘管今天多數人認同「希臘人(Έλληνες,Éllines)」的身份。在阿爾卑斯山,儘管法蘭克努力壓制,但羅馬人的身份認同仍然倖存下來未曾中斷,今天瑞士兩大族群羅曼德人(法語:Romands,瑞士法語區居民自稱)和羅曼什人(羅曼什語:Rumantschia)其名稱仍然讓人想起其先祖。儘管多數情況下其血統並不明確,但巴爾幹羅曼語族群的數個民族仍然喚起了羅馬人的身份認同:其中三個的民族其族名來源於拉丁語的羅馬(rōmānī),例如:羅馬尼亞人(羅馬尼亞語/達契亞-羅馬尼亞語:români)、阿羅馬尼亞人(阿羅馬尼亞語:armâńi)、魯馬里/伊斯特拉羅馬尼亞人(魯馬里語/伊斯特拉-羅馬尼亞語:rumâri);一個民族弗拉赫人(弗拉赫/莫格萊諾-羅馬尼亞語:Vlaș),亦稱莫格萊諾-羅馬尼亞人)其自我稱呼來源於原始日耳曼語:瓦拉哈茲(Walhaz,意為「羅馬人」,古代日耳曼人對羅馬帝國居民的稱呼)[13]。
註釋
引用
- ^ Rochette 2012,第553頁.
- ^ Gruen 2014,第426頁.
- ^ Diemen 2021,第47頁.
- ^ Darling Buck 1916,第51頁.
- ^ Faniko & Karamuço 2015,第3頁.
- ^ Arno 2012,第12頁.
- ^ Dench 2010,第7頁.
- ^ Gruen 2013,第4頁.
- ^ Stouraitis 2018,第137頁.
- ^ Stouraitis 2018,第127頁.
- ^ Hope 1997,第118頁.
- ^ Milavec 2020,第91–92頁.
- ^ Pohl 2014,第417頁.
來源
- Rochette, Bruno. Language Policies in the Roman Republic and Empire. Clackson, James (編). A Companion to the Latin Language.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2: 549–563 [2022-01-06]. ISBN 978-1-4051-8605-6. doi:10.1002/9781444343397.ch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 Gruen, Erich S. Romans and Jews. McInerney, Jeremy (編). A Companion to Ethnicity in the Ancient Mediterranean. John Wiley & Sons. 2014 [2022-01-06]. ISBN 978-1-4443-373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 Diemen, Daan van. Becoming Roman? Romanness, Non‐Romanness, and Barbarity in Pacatus' Panegyric on Theodosius. Kleos: Amsterdam Bulletin of Ancient Studies and Archaeology. 2021, 4: 43–57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 Darling Buck, Carl. Language and the Sentiment of National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16, 10 (1): 44–69. JSTOR 1946302. doi:10.2307/1946302.
- Faniko, Irvin; Karamuço, Ervin. Constitutional Law: A Fundamental Right at the Threshold of Globalization (PDF). ICRAE2015 Conference-Proceedings. 2015 [2022-01-06]. ISSN 2308-08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06).
- Arno, Claudia I. How Romans Became "Roman": Creating Identity in an Expanding World (PDF).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Greek and Roman History) i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2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13).
- Dench, Emma. Roman Identity. Barchiesi, Alessandro; Scheidel, Walter (編). The Oxford Handbook of Roman Stud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22-01-06]. ISBN 978-0-19-9211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 Gruen, Erich S. Did Ancient Identity Depend on Ethnicity? A Preliminary Probe. Phoenix. 2013, 67 (1/2): 1–22 [2022-01-06]. ISSN 0031-8299. JSTOR 10.7834/phoenix.67.1-2.0001. doi:10.7834/phoenix.67.1-2.0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 Stouraitis, Yannis. Byzantine Romanness: From geopolitical to ethnic conceptions. Pohl, Walter; Gantner, Clemens; Grifoni, Cinzia; Pollheimer-Mohaupt, Marianne (編). Transformations of Romanness: Early Medieval Regions and Identities. De Gruyter. 2018 [2022-01-06]. ISBN 978-3-11-05983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 Hope, Valerie M. Constructing Roman identity: Funerary monuments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Roman world. Mortality. 1997, 2 (2): 103–121. doi:10.1080/713685858.
- Milavec, Tina. The Transformations in Roman Identity in the South-Eastern Alps During the Migration Period. Acta Archaeologic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2020, 71: 89–100 [2022-01-06]. S2CID 225836506. doi:10.1556/072.2020.00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0).
- Pohl, Walter. Romanness: a multiple identity and its changes. Early Medieval Europe. 2014, 22 (4): 406–418 [2022-01-06]. doi:10.1111/emed.120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