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能够从环境中提取能量用于保存和复制自我的物体

生命是一種特徵,物質存在的一種活躍形式。目前對於生命的定義在學術界還無共識,較流行的定義是一類維持體內平衡、具有生命周期和穩定的物質能量代謝現象、能對刺激反應、能進行自我複製和繁殖進化的半開放物質系統。由細胞組成,能夠成長、適應環境。其他定義有時包括非細胞生命形式,如病毒類病毒[1][2]

生命
化石時期: 4280–0 Ma
生物存活於石山之上
生物存活於石山之上
科學分類
總域: 生命
植物是有生命特徵的生物

生命是生物學的基本概念,而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的科學。生命具有生物進程英語Biological processes(如信號傳遞自我維持過程英語self-sufficiency)的物理實體與那些沒有生物進程的實體區分開來。如果生物過程的功能已經停止(死亡),或者它們從來沒有這樣的功能則會被歸類為無生命。

生命包含所有「生物的特性」,生命個體一定會經歷出生成長衰老死亡。生命種群則在一代代個體的更替中經過自然選擇發生進化以適應環境。生物學則是以研究生命為中心的科學

生命的最小單位是生物,生物是由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能夠新陳代謝,維持恆定性,可以成長,回應刺激,可以繁殖甚至演化,以適應外界環境,繼續繁殖並產生後代[1]。生命以各種形式存在,如植物動物真菌原生生物古菌細菌。在地球的生物圈內可以找到許多不同的生物,在這些生物中都有共同的特徵,都是由以英語carbon-based life為基礎的細胞構成,有其組織以及可以遺傳基因資訊。

生命起源是生命從非生物物質(如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中產生的自然過程荷蘭語Natuurlijk proces。普遍的科學假設是,從非生物到生物的轉變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一個逐漸增加複雜性的過程。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現在42.8億年前,在44.1億年前海洋形成後不久,在45.4億年前地球形成後不久。[3][4][5][6][7][8][9] 當時是始太古代冥古宙熔化的地殼已經固化。已知最早的生命形式是細菌的微化石。[10][11]研究人員普遍認為,目前地球上的生命來自於RNA世界[12] 儘管基於RNA的生命可能不是第一種存在的生命[13][14]。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證據是在西格陵蘭發現的37億年前變質岩中的生物物質英語Biogenic substance石墨[15],及西澳洲34.8億年前砂岩中的遠古生物化石[16][17]。不過很多研究推測地球在更早之前就已有生命[18]。根據其中一種研究,可能在42.5億年前就已有生命[19],另一個研究則認為是44億年前[20]。目前仍不確定地球上產生生命的機制,不過已有許多的生命起源假說。生命形成後,變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生物學家則將其分類成許多分類單元的體系。生命可以在許多不同的條件下生存

生命現象

新陳代謝和自我複製的能力有時被視為判斷生命的根本條件,稱之為生命現象。有生命現象的蛋白質分子為朊病毒,為最原始的生命物質,如瘋牛症朊病毒,可感染腦細胞,並自行複製遺傳。病毒在有寄主可寄生的時候,會表現出生命現象;但在沒有寄主可寄生的時候,不會表現生命現象,所以病毒是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一種奇妙的有機物。

定義

生命沒有公認定義,不同的科學家曾提出過各種定義。[21][22]

傳統定義

科學家經常認為只有生物體會展現以下全部現象:

  1. 恆定性:能夠調節體內環境以維持身體處於一個相對恆定的狀態,例如恆溫動物能發汗來降低過熱的體溫,也能靠發抖來產生額外的熱量以保持體溫。
  2. 組織性:由一個或以上的生物基本單位──細胞所組成。
  3. 新陳代謝:能夠轉換非生物為細胞成分(組成代謝)以及分解有機物(分解代謝)來獲取和轉化能量。生物體需要能量來維持體內平衡及產生其他生命現象。
  4. 生長:使組成代謝的速率高於分解代謝的速率來讓細胞體積增大,並在細胞分裂後使細胞成長。一個生長中的有機體增加其細胞的數量和體積,而不止是將得到的物質積存起來。某些物種的個體可以長得很巨大,例如藍鯨。
  5. 適應: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的能力,與生物當前的身體構造、生活習性及遺傳有關。這種能力對生存是很重要的。生物可以通過進化適應環境。
  6. 感應:反應可以以很多方式進行,從單細胞變形蟲被觸碰時的收縮到高等生物在不同情況下的複雜反射。最常見的反應是運動,例如植物的葉片轉向太陽以及動物追捕其獵物。
  7. 繁殖:能夠產生新的個體。包括只需一個親本的無性生殖和需要至少兩個親本的有性生殖

大部分科學家稱這樣的現象為生命的表現方式。通常必須具備全部七個特徵才能被視作生命。

但是,這個定義也有局限性[23]。例如:有些生物體不能繁殖,因為它們是正常物種中自然形成的。這些生物體仍是生命。有些人說生命的特性是可遺傳的;因此,這些不能繁殖的有機體也還是有生命的,它們仍可以通過親屬選擇等機理來產生新個體。

有些人認為病毒和朊毒體(能夠進行自我複製的蛋白質)是可以自行複製的毒素而不是生命體,因為它們不能在沒有其他細胞的情況下表現出生命現象。但是,立克次體衣原體等有類似細菌的細胞結構的生物也不能獨立執行很多重要的生物過程,它們也要進入真核生物宿主細胞的細胞質內進行生長和自我複製。另外,幾乎所有的生命都倚賴其他物種提供食物,並且歸根結底需要地球上某些細胞的特殊化學作用來提供能量源,如光合作用和海底熱泉細菌的硫化作用。

系統性的生命定義是,生物是自我組織自我製造的。這些物質不與耗散結構混淆(如:火)。

這個定義變種包括了斯圖亞特·考夫曼(Stuart Kauffman)定義生命為能夠複製自己或他人的一種自主主體(autonomous agent)或一種多主體系統(multi-agent system),並最少完成一次熱力學循環[24]

卡爾·林奈
1735[25]
恩斯特·海克爾
1866[26]
埃德·查頓英語Édouard Chatton
1925[27]
赫伯特·科普蘭英語Herbert Copeland
1938[28]
羅伯特·魏泰克
1969[29]
卡爾·烏斯 et al.
1990[30]
湯瑪斯·卡弗利爾-史密斯
1998[31]
2 界 3 界 2域系統英語two-empire system 界 (生物) 界 (生物) 三域系統 界 (生物)
(未論述) 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細菌 細菌
古菌
真核生物 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 真核生物 原生動物
色藻界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真菌 真菌
動物 動物 動物 動物 動物

起源

 
圍繞黃石公園大棱鏡泉的嗜熱生物

儘管不能準確地找到確實時間,但有證據表現地球上的生命已存在了大約37[32]

雖然沒有標準表示生命起源的模型,但現時最為公認的科學模型[33]建立於一個或更多包括下面的發現之上,可以粗略地列出有以下假設:

  1. 模擬真實的史前生物環境以製造形成生命的基本細小分子。這已由米勒-尤里實驗以及Sidney W. Fox的工作所證明。
  2. 磷脂自發地形成脂雙分子層,而脂雙層是細胞膜的基本結構。
  3. 製造隨機核糖核酸分子的過程可能製造出核酶,而可以在非常特殊的環境下製造更多核糖核酸。

很多不同的假說認為早期地球上的簡單有機分子能夠轉變為原始細胞並進行新陳代謝。很多模型可分為「先有基因」或「先有新陳代謝」兩類,但最近流行的混合模型並不屬於任何一類[34]。現時所推測的生命歷史還有很多疑點,生命的起源對科學家而言仍是一個很大的謎團。

外星生命

宇宙中,地球是人類已知的唯一存有生命的星球。德雷克公式可以估算其他地方出現生命的概率,但科學家不同意很多公式中變量的值(嚴格地說,德雷克公式計算的是處於銀河系中且我們可能接觸的外星生物的數量,而不是有生命的概率)。取決於不同的值,方程式可以暗示生命的形成是頻繁或稀少的。德雷克計算我們在任何時間可能接觸的外星生命只有1個。

有關地球生命的起源,胚種論也被稱為外源性起源認為生命來自宇宙,通過隕石彗星宇宙塵等天體到達地球。但是這些理論對解釋生命的起源沒有幫助。

終結

即生命體之死亡階段或狀態。以人類為例,一般以呼吸心臟跳動停止和腦部完全停止活動(非暫時性的停止)為判定死亡的標準。

生命體的死亡可以是因為細胞分裂的次數達到極限而衰亡,也可以是被毒素、自然災害或其他生物殺死。

任何一個個體的死亡並不會威脅物種的存在,反而是維持物種延續的重要環節。如果年老的個體永遠不死,新的個體會失去生存空間和生存必需的資源。但個體大量死亡至難以維持繁殖時,物種就可能滅絕。

已經死亡的細胞不能重建生命活動。已經死亡的生物個體不能復活。這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Koshland, Jr., Daniel E. The Seven Pillars of Life. Science. March 22, 2002, 295 (5563): 2215–2216 [2009-05-25]. PMID 11910092. doi:10.1126/science.10684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8). 
  2. ^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4th edition, published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via Answers.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property or quality that distinguishes living organisms from dead organisms and inanimate matter, manifested in functions such as metabolism, growth, reproduction, and response to stimuli or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originating from within the organism."
    • "The characteristic state or condition of a living organism."
  3. ^ Schopf, JW, Kudryavtsev, AB, Czaja, AD, and Tripathi, AB. (2007). Evidence of Archean life: Stromatolites and microfossils. Precambrian Research 158:141-155.
  4. ^ Schopf, JW (2006). Fossil evidence of Archaean life.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9;361(1470) 869-85.
  5. ^ Hamilton Raven, Peter; Brooks Johnson, George. Biology.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2: 68 [2013-07-07]. ISBN 978-0-07-1122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6. ^ Dodd, Matthew S.; Papineau, Dominic; Grenne, Tor; Slack, John F.; Rittner, Martin; Pirajno, Franco; O'Neil, Jonathan; Little, Crispin T.S. Evidence for early life in Earth's oldest hydrothermal vent precipitates. Nature. 1 March 2017, 543 (7643): 60–64 [2 March 2017]. Bibcode:2017Natur.543...60D. PMID 28252057. doi:10.1038/nature21377 . (原始內容存檔於8 September 2017). 
  7. ^ Zimmer, Carl. Scientists Say Canadian Bacteria Fossils May Be Earth's Oldest. The New York Times. 1 March 2017 [2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 March 2017). 
  8. ^ Ghosh, Pallab. Earliest evidence of life on Earth 'found. BBC News. 1 March 2017 [2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 March 2017). 
  9. ^ Dunham, Will. Canadian bacteria-like fossils called oldest evidence of life. Reuters. 1 March 2017 [1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 March 2017). 
  10. ^ Tyrell, Kelly April. Oldest fossils ever found show life on Earth began before 3.5 billion years ago.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8 December 2017 [18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11. ^ Schopf, J. William; Kitajima, Kouki; Spicuzza, Michael J.; Kudryavtsev, Anatolly B.; Valley, John W. SIMS analyses of the oldest known assemblage of microfossils document their taxon-correlated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s. PNAS. 2018, 115 (1): 53–58. Bibcode:2018PNAS..115...53S. PMC 5776830 . PMID 29255053. doi:10.1073/pnas.1718063115. 
  12. ^
  13. ^ Robertson, Michael P.; Joyce, Gerald F. The origins of the RNA world.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May 2012, 4 (5): a003608. PMC 3331698 . PMID 20739415. doi:10.1101/cshperspect.a003608. 
  14. ^ Cech, Thomas R. The RNA Worlds in Context.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July 2012, 4 (7): a006742. PMC 3385955 . PMID 21441585. doi:10.1101/cshperspect.a006742. 
  15. ^ Ohtomo, Yoko; Kakegawa, Takeshi; Ishida, Akizumi; Nagase, Toshiro; Rosing, Minik T. Evidence for biogenic graphite in early Archaean Isua metasedimentary rocks. Nature Geoscience. 8 December 2013 [2014-11-30]. doi:10.1038/ngeo2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1). 
  16. ^ Borenstein, Seth. Oldest fossil found: Meet your microbial mom. AP News. 13 November 2013 [2014-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6). 
  17. ^ Noffke, Nora; Christian, Daniel; Wacey, David; Hazen, Robert M. 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Recording an Ancient Ecosystem in the ca. 3.48 Billion-Year-Old Dresser Formation, Pilbara, Western Australia. Astrobiology (journal). 8 November 2013, 13 (12): 1103–24 [2014-11-30]. Bibcode:2013AsBio..13.1103N. PMC 3870916 . PMID 24205812. doi:10.1089/ast.2013.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2). 
  18. ^ Tenenbaum, David. When Did Life on Earth Begin? Ask a Rock. Astrobiology Magazine. October 14, 2002 [April 13,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0). 
  19. ^ Courtland, Rachel. Did newborn Earth harbour life?. New Scientist. July 2, 2008 [April 13,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20. ^ Steenhuysen, Julie. Study turns back clock on origins of life on Earth. Reuters. May 20, 2009 [April 13,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21. ^ 存档副本. [2008-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3). 
  22. ^ 存档副本. [2007-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4). 
  23. ^ http://forums.hypography.com/biology/6702-what-exactly-constitutes-life.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實際上是甚麼構成生命?
  24. ^ Kaufmann, Stuart. Barrow, John D.; Davies, P. C. W.; Harper Jr., C. L. , 編. Autonomous agents. Science and Ultimate Reality: Quantum Theory, Cosmology, and Complex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654–666 [2012-11-26]. ISBN 052183113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25. ^ Linnaeus, C. Systemae Naturae, sive regna tria naturae, systematics proposita per classes, ordines, genera & species. 1735. 
  26. ^ Haeckel, E. 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 Reimer, Berlin. 1866. 
  27. ^ Chatton, É. Pansporella perplexa. Réflexions sur la biologie et la phylogénie des protozoaires. Annales des Sciences Naturelles - Zoologie et Biologie Animale. 1925, 10–VII: 1–84. 
  28. ^ Copeland, H. The kingdoms of organisms.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1938, 13: 383–420. doi:10.1086/394568. 
  29. ^ Whittaker, R. H. New concepts of kingdoms of organisms. Science. January 1969, 163 (3863): 150–60. Bibcode:1969Sci...163..150W. PMID 5762760. doi:10.1126/science.163.3863.150. 
  30. ^ Woese, C.; Kandler, O.; Wheelis, M. Towards a natural system of organisms: proposal for the domains Archaea, Bacteria, and Eucary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0, 87 (12): 4576–9. Bibcode:1990PNAS...87.4576W. PMC 54159 . PMID 2112744. doi:10.1073/pnas.87.12.4576. 
  31. ^ Cavalier-Smith, T. A revised six-kingdom system of life. Biological Reviews. 1998, 73 (03): 203–66. PMID 9809012. doi:10.1111/j.1469-185X.1998.tb00030.x. 
  32. ^ 存档副本. [2007-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3). 
  33. ^ 存档副本. [200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34. ^ http://www.journals.royalsoc.ac.uk/openurl.asp?genre=article&id=doi:10.1098/rsif.2005.0045[永久失效連結]

延伸閱讀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性命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