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23年10月8日) |
獨生子女,指沒有兄弟姐妹的人。世界多個先進國家和地區均出現少子化現象,源於不少夫婦只願意生育一至兩個子女,令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另外兩個子女的情況,假如其中一個早逝(通常指未成年),另一個也會成為獨生子女,當然以後再有弟妹的情況就不算。
中國大陸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即「一孩政策」),產生了大批的獨生子女,[1]該政策直至2015年方被廢除。
成因
現代社會獨生子女的成因很複雜,形成獨生子女的主因有以下幾點:
特徵
普遍的觀點認為,由於父母過於的溺愛和經濟水準的提高,這些獨生子女往往嬌生慣養,並且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但日本心理學者田村正晨認為,現代的父母因為很清楚沒有兄弟姊妹的環境將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多半會在教育上加強補足;而年輕一代獨生子女幼兒時就進入學校過團體生活,不一定會因嬌寵而缺乏社會性,甚至參加義工活動的人也以獨生子女為多。獨生子女缺乏社會性是一般人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這種印象和二次大戰結束前後出生的獨生子女稀少,戰後嬰兒潮那一代通常有五六個兄弟姐妹有關。
獨生子女由於從小受到父母的關注較多,成長環境豐富,多半聰明且有很強的感受性,了解社會上對獨生子女容易有負面印象,因而害怕「自我主張」遭到同儕的厭惡,有時甚至會衍生出自我厭惡感。此外,由於缺少兄弟姊妹的對立競爭,獨生子女較容易對他人產生信賴感,對朋友也較為體貼(由於沒有像兄弟姊妹這樣的玩伴,朋友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也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
獨生子女的父母往往會把期望集中在子女身上,令他們承受沉重心理壓力,因而成就動機較高;正面來說,不執著於眼前的得失而肯定地朝大方向邁進,較容易自我實現;但就負面角度而言,獨生子女面對挫折的抗壓性較低,受到打擊容易變得憂鬱消沉。
獨生子女習慣獨處,較喜歡進行思考性的活動;成年以後,多半擁有獨特的價值觀,傾向選擇較能發揮自己興趣的工作,特別是能單獨完成並發揮自己獨特性的創造性工作。在團體生活中,獨生子女由於對競爭、對立的體驗較少,較容易站在中立的角度,在工作場所中處於派系和權力鬥爭的緩衝地帶;一般人認為獨生子女對工作要求完美不易妥協、孤僻難以接近,多半是因為他們沒有兄弟姊妹競爭,從小不需強烈主張自己的意見以博得父母關注,而導致溝通能力略為不足,但其實了解獨生子女真正的想法之後,這種狀況就能改善。
在部分亞洲地區,由於社會福利制度不健全或不普遍,加上有「養兒防老」和重視孝道的傳統觀念,獨生子女長大後需要一人供養父母,如果擁有子女,則一人要同時供養父母和子女,有時更包括配偶和配偶的父母,造成沉重的經濟壓力。但隨着時代改變,人們的心態也逐漸改變,經濟許可的父母會為老年預作規劃,獨生子女所受到的壓力也在減輕。
雖然中國大陸社會上有一派人認為,大量長期的獨生子女對社會民族的發展是不利的,整個民族會處在長期的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的壓力下;但中國大陸因國家政策限制而產生獨生子女,本就和其他國家因社會變遷自然產生獨生子女不同。因社會變遷自然產生獨生子產生的獨生子女,並不一定只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性格跟生活狀態因人而異,要片面捕捉獨生子女的性格是不可能的。目前先進國家正由講究團體生活的「有兄弟姊妹的社會」轉型為自由化、價值觀多元、尊重個人差異的「獨生子女型態的社會」,除去有色眼鏡,了解並尊重獨生子女是有必要的;而獨生子女也可因此消去對人群過度防衛的態度,了解自己,將過往認為對獨生子女不利的一面轉為有利的一面,融入社會生活。
獨生子女中的名人
(依出生時間排序)
參考資料
- 田村正晨《我家有個獨生子!》林鬱文化出版,譯者不詳,2000年,ISBN 9577548261(譯自:田村正晨『ひとりっ子の深層心理がわかる本』河出書房新社KAWADE夢新書、1996年、ISBN 97843095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