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尿毒綜合症
溶血性尿毒綜合症[1][2](hemolytic-uremic syndrome,HUS)又稱溶血尿毒症候群[3][4],是一組由於溶血性貧血而引發的急性腎損傷和血小板數量下降綜合症。病因不明,發病者多見於但不僅限於嬰幼兒。
溶血性尿毒綜合症 | |
---|---|
溶血性尿毒綜合症患者體中的Schizocyte | |
類型 | 腎病變、疾病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血液學 |
ICD-11 | 3A21.2 |
ICD-10 | D59.3 |
ICD-9-CM | 283.11 |
OMIM | 235400 |
DiseasesDB | 13052 |
MedlinePlus | [1] |
eMedicine | ped/960 |
MeSH | D006463 |
Orphanet | 2134 |
這一綜合症最早於1955年定義。2011年,此綜合症由於大腸桿菌O157:H7型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德國爆發,並波及歐洲。截止至2011年6月3日已有53人因此死亡。
參考
外部連結
- GeneReviews/NCBI/NIH/UW entry on Atypical 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Help (UK Based Charity for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 aHUS UK – A Patients and Families Support Group for atypical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typical HUS and Complement Deficiencies - Clinical Immun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這是一篇與醫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