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咨夔(1176年—1236年),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中西)人。

其先世自鄞縣遷徙杭州,家住天目山。祖父洪載。父洪鉞。孝宗淳熙三年丙申(1176)生。[1]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年傅行簡榜進士,[2]五月,授如皋主簿。嘉泰四年,除饒州教授,應博學宏詞科,作《大治賦》,樓鑰很賞識他的文章。後隨崔與之入蜀,歷官通判成都府。理宗即位,召為秘書郎,遷金部郎中,[3]以忤權相史彌遠考功員外郎[4]寶慶元年(1225年)又言李全必為國患,為台諫李知孝梁成大所劾,九月初,罷歸,居家凡九年,[5]紹定六年以禮部員外郎召還,十一月,拜監察御史,乞罷樞密使薛極[6]十二月,又劾袁韶鄭損等人,以振朝綱。端平改元,擔任殿中侍御史。不久擢為中書舍人,兼吏部侍郎兼同修國史。[7]官至刑部尚書端平三年(1236年)卒。文忠。

洪咨夔是傑出的詩人。錢鍾書宋詩選注》選其詩四首,說:「他的詩歌近江西派的風格,也受了些楊萬里的影響,往往有新巧的比喻。」著有《平齋文集》三十二卷。

註釋

  1. ^ 《平齋文集》卷三一《亡弟子文壙志》: 「琥,字子文,生於淳熙丁酉(1177)二月丙子,後餘一歲。」
  2. ^ 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三一》:「嘉泰二年五月二十六日詔新及第進士第一人傅行簡,特補承事郎、簽書建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第二名喬嘉、第三名謝汲古並文林郎節察推判官,第四名陳殊補從事郎防團推判官,王何、應龍補文林郎。」
  3. ^ 《南宋館閣續錄》卷八《官職二》載:「寶慶元年五月為金部郎中。」
  4. ^ 宋史》本傳: 「會詔求直言,慨然曰:『吾可以盡言寤主矣。』其父見其疏曰:『吾能吃茄子飯,汝無憂。』史彌遠讀至『濟王之死,非陛下本心』,大恚,擲於地。轉考功員外郎。」《宋史紀事本末》卷八十八《史彌遠廢立》載: 「理宗寶慶元年,起居郎魏了翁、考功員外郎洪咨夔相繼言竑之冤。秋七月,罷工部尚書陳德剛、金部員外郎洪咨夔,以論濟王之冤忤史彌遠故也。」
  5. ^ 魏了翁《鶴山集》卷四十九《洪氏天目山房記》:「寶慶元年,洪舜俞自考功郎言事罷歸於潛,讀書天目山下寶福僧寺。」《平齋文集》卷一二《禮部郎官辭免申省狀》記:「去國已閱於九年」。
  6. ^ 徐乾學資治通鑑後編》卷一百四十:「十二月庚辰,樞密使薛極罷。」
  7. ^ 《南宋館閣續錄》卷九《官職三》: 「元年五月以中書舍人兼(實錄院同修撰)。」

延伸閱讀

[]

 宋史·卷406》,出自脫脫宋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書目

  • 宋史》卷四百六《洪咨夔傳》
  • 《咸淳臨安志》卷六十七《洪咨夔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