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圖什(shahtoosh),沙圖什的發音來自於波斯語,「shah」意為皇帝,「toosh」則是羊絨,「shahtoosh」意為「羊絨之王」。沙圖什通常來說,是指所有由藏羚羊絨加工的產品,但主要是指一種用藏羚羊絨毛織成的披肩。藏羚羊是一種生活在青藏高原動物。沙圖什產品非常昂貴,一個沙圖什披肩的價格從5000到11000美元不等。

質地

藏羚羊的羊絨非常細,其直徑約為11.5微米,是克什米爾山羊羊絨的四分之三,是人髮的五分之一。沙圖什披肩十分輕巧,重量僅有百克左右,可以穿過戒指,所以又叫「指環披肩」。將沙圖什穿過戒指是沙圖什販賣者證實沙圖什真偽的一個傳統。由於纖維細密,藏羚羊絨具有上佳的保暖性。有一個誇張的說法,說用沙圖什包起一個鴿子蛋,就可以孵出小鴿子,或者這個蛋會被捂熟。

發展歷史

沙圖什加工技術出自克什米爾地區,唐朝玄奘的遊記中就提到過克什米爾出產一種極柔軟的披肩,可能就是沙圖什。幾個世紀以來,印度北部的省有一種習俗,就是攢錢為女兒購買一條沙圖什作為最珍貴的嫁妝。1860年代,首先到達克什米爾的西方人弗蘭克斯·白尼爾(Francois Bernier)第一次把沙圖什帶到歐洲。由於它特殊的質地受到達官貴人的青睞,成為歐美等地貴婦、小姐顯示身份、追求時尚的標誌。據說,拿破崙就曾送沙圖什給他的情婦約瑟芬,後來約瑟芬十分喜愛,又買了40條。

絨毛的獲取

因為藏羚羊不能像家畜一樣馴養,它們的生活環境海拔超過5千米,長期的進化與適應使它們長出了特殊的羊毛,既輕薄又溫暖,雖然藏羚羊以此能夠生存在這地球上最為惡劣的環境中,但這也為他們帶來了血腥的殺戮。一個沙圖什披肩需要至少3-4個藏羚羊的羊絨。為了減輕購買者的顧慮,沙圖什的販賣者編造並傳播了着謊言,說藏羚羊會在灌木林中脫毛,他們收集脫落的羊毛進行加工,多少年來,在歐美等地的消費者一這個謊言來安心享用沙圖什。但實際的情況是藏羚羊在每年夏季確實會自然更換一次絨毛,但由於自然更換的絨毛是零星掉落,隨着藏羚羊的行動而隨風飄散,目前還根本無人嘗試收集自然更換的絨毛。

揭露絨毛獲取真相的是美國博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他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對羌塘地區的考察中目睹了藏羚羊絨毛的交易,並與藏羚羊數目飛速下降相聯繫,向外界發佈了這個消息,使人們到這一貿易背後的事情。

絨毛真正的來源是偷獵。偷獵者利用藏羚羊在繁殖期母羊會集結成群的習性,大量對其進行捕殺。他們圍攻追趕藏羚羊群的同時對其進行掃射,待羊群全倒地後剝取羊皮,這時許多小羊正孕育在母羊腹中,殺戮手段十分殘忍,對種群的危害極大。近20年的統計,這種滅絕性的獵殺使它們的數量已從超過一百萬隻劇減到不足10萬隻,並且仍處於減少的趨勢。現在藏羚羊雖然被列入瀕危物種名錄並給於最高級別的法律保護,並且不允許商業貿易,但實際上沙圖什的市場依然存在,按照印度加工藏羚絨的數量估計,每年至少有2萬隻以上的藏羚被獵殺取絨。

終止沙圖什貿易

由於對沙圖什的消費直接導致了藏羚羊種群的迅速減少,世界上保護藏羚羊的呼聲無不一致的指向了沙圖什貿易。沙圖什主要的消費對象是印度和歐美等國的富翁,加工地主要在印度,藏羚羊的獵殺地區在中國的青海西藏。獵殺得來的原料在交易中只是最終售價的1/50~1/100(200元人民幣一張藏羚羊皮),但在不富裕的地區不法分子仍願意以此牟利,這些團伙通常由中國之外的組織資助,他們對於中國境內的執法行動常常採取武裝對抗,為打擊偷獵製造困難。

中國國內沒有對沙圖什披肩的需求,中國海關也從未出口過一兩藏羚絨,但國際上每年藏羚絨的貿易額卻高達上千萬美元。這麼大的貿易額說明了仍有巨大的市場需求。1998年12月,中國國家林業局發佈了《中國藏羚羊保護白皮書》呼籲國際社會通力合作保護藏羚。在簽署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國家,出售和擁有沙圖什是違法的。包括中國印度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打擊沙圖什的持有者和出售者。儘管沙圖什被禁止,非法的獵殺和出售沙圖什還是西藏周圍地區的一個嚴重的問題。

鑑別

今日先進的加工技術使得傳統的戒指鑑定的方法已無法區分沙圖什與其他柔軟輕薄的毛製品(比如山羊絨製品)。由於沙圖什貿易的非法性,許多商人對謊稱自己經營的是山羊絨製品來逃避處罰,隨着沙圖什的血腥貿易被披露,一些歐美國家開始研究沙圖什的鑑別技術。人類的觸覺雖然可以區別1微米的差別,但很難區別山羊絨製品和沙圖什。所以沙圖什可以通過實體顯微鏡來檢驗其表層結構、內部構造和主要纖維直徑,這些數據對每個物種來說都是唯一的。只是這種方法還需要在實驗室進行,現場鑑別依舊十分困難。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拯救藏羚羊網站同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