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化碼(英語:Polar code)是一種前向錯誤更正編碼方式,用於訊號傳輸。

構造的核心是通過信道極化channel polarization)處理,在編碼側採用方法使各個子信道呈現出不同的可靠性,當碼長持續增加時,部分信道將趨向於容量近於1的完美信道(無誤碼),另一部分信道趨向於容量接近於0的純噪聲信道,選擇在容量接近於1的信道上直接傳輸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是首個被證明能夠達到香農極限的方法[1]

在解碼側,極化後的信道可用簡單的逐次干擾抵消解碼的方法,以較低的複雜度獲得與最大似然解碼相近的性能。[2]

2008年在國際信息論ISIT會議上,土耳其畢爾肯大學埃達爾·阿利坎Erdal Arıkan)教授首次提出了這個信道極化的概念,基於該理論,他給出了人類已知的第一種能夠被嚴格證明達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編碼方法,並命名為極化碼[3]

華為2016宣佈4月份率先完成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第一階段的空口關鍵技術驗證測試,在5G信道編碼領域全部使用極化碼。

2016年11月17日國際無線標準化機構3GPP第87次會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中國華為主推極化碼方案,美國高通主推低密度奇偶檢查碼(LDPC)方案,法國主推Turbo2.0方案,最終控制信道採用極化碼,數據信道採用LDPC[4]

參考文獻

  1. ^ Samsung Licenses 5G Polar Coding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UC San Diego Engineers. UC San Diego UC San Diego News Center. [2019-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9). It took scientists over 60 years to find the codes promised by Shannon: polar codes are the first to provably achieve the Shannon limit for a wide range of channels, with efficient encoding and decoding. 
  2. ^ El-Khamy, M. Binary Polar Codes are Optimized Codes for Bitwise Multistage Decoding. 2016-04-12. arXiv:1604.03612 . 
  3. ^ www.polarcodes.com. Resources on Polar Codes.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2). 
  4. ^ 聯合早報-华为突围极化码成标准. [2016-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