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1370年),原名希武河東山西道宣慰司陽曲(今山西太原)人。明朝官吏。屬劉基浙東集團一員。

生平

有才辨,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建康(今南京市),楊憲前來投奔,主掌文書,又曾舉發張昶心懷元朝[1],深得朱元璋重用。

洪武元年(1368年)任中書省參知政事。次年,遷右丞,賜名楊憲[2],在任期間彈劾左丞汪廣洋奉母無狀[3]。楊憲性格刻削[4]胡惟庸曾對李善長表示:「楊憲為相,我等淮人不得為大官矣。」[5]

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任中書左丞,後李善長劾其「排陷大臣」、「放肆為奸」等事,因而被殺[6][7]

楊憲與劉基友好[8],楊憲之死反映出浙東集團與淮西集團之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9],楊憲死後,李善長與胡惟庸的淮西集團正式掌握朝政[10]

註釋

  1. ^ ·董倫等,《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23):「昶臥病,憲往候,偶於昶臥內得書槁,遂奏之。」
  2. ^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14):「髙帝時靖江王鐵柱賜名煒,再賜名守謙;鄧衞公友德賜名愈;李曹公保兒賜名文忠;楊左丞畢賜名憲。」
  3. ^ 張廷玉等,《明史》(卷127):「時右丞楊憲專決事。廣洋依違之,猶為所忌,嗾御史劾廣洋奉母無狀。帝切責,放還鄉。憲再奏,徙海南。」
  4. ^ 張廷玉等,《明史》(卷128):「帝欲相楊憲,憲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已無與者也,憲則不然。』」
  5. ^ 劉辰,《國初事蹟》(卷1):「胡惟庸謂善長曰:『楊憲為相,我等淮人不得為大官矣。』」
  6. ^ 劉辰,《國初事蹟》(卷1)「憲因劾汪廣洋不公不法,李善長排陷大臣、放肆為奸等事,太祖以極刑處之。」
  7. ^ 錢謙益,《初學集》(卷104):「洪武三年七月,中書省左丞楊畢伏誅。」
  8. ^ 張廷玉等,《明史》(卷128):「基與憲素厚。」
  9. ^ 吳晗:《朱元璋傳》第七章《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
  10. ^ 劉基晚年畏懼,作《犁眉公集》中有《旅興》詩云:「身世且未保,況敢言功勳。」最後死因不明。
官銜
大明錦衣衛指揮使
前任:
楊憲
(首任)
繼任:
毛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