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茨之戰

格拉茨之戰(法語:Combat de Gratz)發生於1809年6月24日至26日。此役中,由伊格納茲·古萊指揮的奧地利軍隊與讓-巴蒂斯特·布魯西爾一個師的法軍交戰。法軍很快得到了奧古斯特·馬爾蒙軍團的增援。這場戰鬥被認為是法國的勝利,儘管古萊在兩支法國軍隊將他趕出城市之前成功為格拉茨的奧地利駐軍提供了補給。奧地利格拉茨位於維也納西南偏南145公里處。

格拉茨之戰
第五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第84線列步兵團的徽章
徽章上寫着「以一當十」
日期1809年6月24-26日
地點47°4′N 15°26′E / 47.067°N 15.433°E / 47.067; 15.433
結果 法軍勝利
參戰方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 法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奧地利帝國 伊格納茲·古萊英語Ignaz Gyulai 法國 奧古斯特·德·馬爾蒙
法國 讓-巴蒂斯特·布魯西爾英語Jean-Baptiste Broussier
兵力
15,000[1]-20,000人[2] 6,000[3]-16,700人(第84線列步兵團參戰1,200人)[4]
傷亡與損失
980[3]-2,000人傷亡[1] 263-900人傷亡[3]

在6月14日的拉布之戰前,法意聯軍讓布魯西爾將軍帶着他的師從後方圍攻格拉茨城堡內的奧地利駐軍。當古萊將軍的奧地利部隊於6月下旬出現在格拉茨時,布魯西爾選擇撤退,奧地利人得以為駐軍提供補給。6月25日晚上,布魯西爾派出第84線列步兵團的兩個營襲擊該鎮,這兩個營沒有任何支援。進攻的兩個營在奧地利軍隊的包圍下頑強地守住陣地,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突圍而出。

第84線列步兵團很快就加入了奧古斯特·馬爾蒙剛剛抵達的軍團。馬爾蒙隨後發起進攻並迫使古萊從格拉茨撤退。然而,奧地利駐軍仍然控制着格拉茨城堡。不久之後,拿破崙召集馬爾蒙和布魯西爾向維也納進軍,兩人都參加了7月5日至6日的瓦格拉姆戰役。為表彰其英勇行為,第84線列步兵團獲准在其戰旗上刻上「UN CONTRE DIX」(以一當十)。

背景

皮亞韋河戰後的情況

1809年5月8日,意大利總督歐仁·德·博阿爾內和他的法意聯軍在皮亞韋河戰役中擊敗了約翰大公的部隊。[5]戰鬥結束後,約翰決定將他的軍隊分成兩部分。他將阿爾伯特·古萊和約翰·弗里蒙特的部隊派遣到東北方的菲拉赫,並將伊格納茲·古萊和奧地利第九軍團向東派往盧布爾雅那。對奧地利軍隊的這種分散使得歐仁隨後入侵奧地利本土變得容易得多。[6]約翰大公派伊格納茲·古萊前往克拉尼斯卡的目的是為了宣佈克羅地亞封建禁令。[7]

在法軍陣線左翼,歐仁部署了兩個師、意大利皇家衛隊以及兩個騎兵師的25,000名士兵。在右翼,雅克·麥克唐納將軍率領兩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共14,000人。讓-巴蒂斯特·魯斯卡將軍指揮一個側翼衛隊,在法軍陣線的左邊行進。[8]

行動

歐仁在5月15日至18日的塔維斯戰役中佔領了兩個堡壘並擊敗了阿爾伯特·古萊的奧地利軍隊。約翰大公從菲拉赫撤退到格拉茨,並於5月24日抵達。[9]第二天,格雷尼爾將軍的兩個師在聖米夏埃爾戰役中擊敗了弗朗茨·傑拉西奇的師。傑拉西奇的部隊最終只有2,000人設法在格拉茨與約翰會合,其餘的人被殺或被俘。[10]5月26日,歐仁的部隊到達了穆爾河畔布魯克,並與5月13日和佔領維也納的拿破崙的主力建立了聯繫。[11]

 
格拉茨城堡的一景

麥克唐納於5月23日佔領了盧布爾雅那,繳獲了7,000支火槍、71門火炮以及大量食品和彈藥。[12]另一個法國縱隊佔領了的里雅斯特,繳獲了22,000支英國提供給匈牙利和克羅地亞民兵的火槍。麥克唐納奉命與歐仁會合,於是向東北進軍馬里博爾,在那裏他遇到了格魯希和一支騎兵步兵部隊。兩人隨後向北移動到格拉茨,於5月29日抵達。當麥克唐納和格魯希接近格拉茨時,約翰大公撤退到匈牙利的科爾門德,在格拉茨城堡留下一支駐軍。[13]此時,伊格納茲·古萊的軍隊駐紮在薩格勒布,而約瑟夫大公傑爾召集了大約10,000名匈牙利民兵。[14]

麥克唐納格拉茨的奧地利指揮官達成了協議。根據條款,奧地利人撤離了格拉茨並撤進了城堡,讓法軍佔領了這座城市。如果法軍想要攻擊堡壘,那就必須從城外進行。[13]

在5月中旬的一系列衝突中,馬爾蒙的第11軍團在達爾馬提亞戰役中一路向北,俘虜了斯托伊切維奇並重創了他的部隊。第11軍團於5月28日到達里耶卡,6月3日到達盧布爾雅那。[15]在盧布爾雅那,馬爾蒙停了下來,因為古萊的部隊位於薩格勒布的東部,而來自蒂羅爾的奧軍部隊仍在北部逍遙法外。[16]

由於擔心來自蒂羅爾和古萊的部隊會與約翰大公合兵,歐仁下令集中注意力,以便在其他兩個縱隊到達之前擊敗約翰。因此,他召集了格雷尼爾、巴拉圭德希利耶和格魯希的軍隊。麥克唐納讓布魯西爾的師繼續圍攻格拉茨,然後帶着其餘的部隊加入歐仁。[16]

意識到歐仁的軍隊正在成為一個大威脅,約翰大公退回到東北部的傑爾,加入約瑟夫大公的匈牙利徵召隊。此時4,000至5,000名從蒂羅爾撤退的士兵於6月9日出現在克拉根福[17]在被魯斯卡擊退後,這些士兵溜過法國人,繼續前往馬里博爾。[18]拿破崙命令馬爾蒙進軍格拉茨,以防奧軍向布魯西爾發起進攻。[17]

6月14日,歐仁在拉布之戰中擊敗了約翰大公的軍隊。[19]約翰撤退到多瑙河北岸的科馬爾諾。6月23日,在歐仁的掩護下,雅克·勞里斯頓將軍圍攻了傑爾要塞並將其佔領。[20]

戰鬥

古萊將軍的部隊從薩格勒布向北進軍,於6月15日到達邁博爾。他的目標是為被圍困的格拉茨駐軍提供食物和彈藥。馬爾蒙的法軍則於6月19日抵達采列。古萊向西佯攻,然後通過穆爾河谷直接向北到達格拉茨。得知奧軍的動向後,馬爾蒙通過德拉沃格勒向西行軍。[21]

 
拉布和格拉茨戰役地圖

6月24日,古萊的前衛在格拉茨以南的卡爾斯多夫與布魯西爾的師發生衝突。奧軍的輕騎兵隊擊退了法軍第9線列步兵團的一個營。當奧地利陸軍經驗不足的士兵試圖進攻時,法軍很快就逆轉了局勢並佔了上風。[3]

布魯西爾的部隊於24日解除了對城堡的封鎖,向馬爾蒙的方向撤退。6月25日,古萊重新補給了城堡的駐軍。那天,布魯西埃將第84線列步兵團的兩個營派往格拉茨。該部隊沒有得到其他部隊的支援。[21]

晚上10點,讓·休格斯·甘賓上校率領1,200名士兵和兩門大炮進入格拉茨郊區,並迅速俘虜了450名未能做出反應的奧地利人。法軍隨後繼續進入格拉茨,第84團隨後在聖萊昂哈德教堂及其附近的墓地遇上了一處奧地利據點。法軍通過從前後夾擊又俘獲了125名奧軍士兵。意識到自己被強大得多的部隊包圍後,甘賓上校在有圍牆的墓地中組織了一個防禦陣地,而他的跳躍者則在附近的街道上設置了防禦圈。[2]

黎明時分,奧地利人開始攻擊被困的法軍,對墓地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在一次襲擊中,奧軍成功闖入教堂並釋放了所有先前被法軍俘獲的人員。奧軍步兵的另一次突襲強行攻入墓地,並在被法軍趕走之前拖走了兩門大炮中的一門。當攻擊者試圖奪走帝國鷹標時,一位法國中士沖入一群奧地利士兵中並重新奪回了它。在16小時的陣地防守中,還有許多其他的英雄主義行為。但是第84團開始出現彈藥不足的情況。[2]

6月26日下午1時之後的某個時間,甘賓組織並領導了最後一次衝鋒,試圖衝出包圍圈。法軍設法拯救了他們的帝國鷹標和他們剩下的一門大炮。當他們撤退時,法軍遇到了馬爾蒙的救援縱隊,該縱隊正朝着戰鬥的聲音行進。隨即,第11軍團猛攻格拉茨,粉碎了奧地利的抵抗力量,並將古萊的部隊趕出了該鎮。法軍隨後殺死了許多奧地利傷員和囚犯。[22]

後果

在其鼓舞人心的防禦中,第84線列步兵團有3名軍官和31名士兵陣亡,12名軍官和192名士兵受傷,40人被奧軍俘虜。奧軍估計有500人死傷。[22]古萊的軍團在向東南撤退到格納斯之前總共損失了2,000人。6月29日,馬爾蒙收到了在維也納與拿破崙會合的新命令。[23]

儘管取得了勝利,拿破崙還是對歐仁說:「馬爾蒙的策略已經夠糟糕了;但布魯西爾的更糟。」他認為馬爾蒙應該在6月23日或24日之前到達格拉茨。在戰鬥結束後,不僅是馬爾蒙,布魯西爾、歐仁和其他將軍都被要求立即進軍維也納。[24]在那裏法軍於1809年7月5日至6日在瓦格拉姆戰役中與奧軍決戰。[25]拿破崙對布魯西爾派兩個營對抗整個軍團感到憤怒。[21]但第84線列步兵團史詩般的防禦令他很高興,當布魯西爾的師抵達維也納時,皇帝將84個榮譽軍團十字勳章授予該團的官兵。拿破崙任命甘賓上校為帝國伯爵,並允許第84線列步兵團在其戰旗上刻上「UN CONTRE DIX」(以一當十)。 [22]

腳註

  1. ^ 1.0 1.1 Epstein 1994,第144頁.
  2. ^ 2.0 2.1 2.2 Arnold 1995,第114頁.
  3. ^ 3.0 3.1 3.2 3.3 Smith 1998,第318頁.
  4. ^ Bowden & Tarbox 1980,第154頁.
  5. ^ Schneid 1995,第80-82頁.
  6. ^ Schneid 1995,第82頁.
  7. ^ Epstein 1994,第119頁.
  8. ^ Epstein 1994,第122頁.
  9. ^ Epstein 1994,第123-124頁.
  10. ^ Schneid 1995,第85-87頁.
  11. ^ Petre 1976,第259頁.
  12. ^ Epstein 1994,第126-127頁.
  13. ^ 13.0 13.1 Epstein 1994,第127頁.
  14. ^ Epstein 1994,第130頁.
  15. ^ Epstein 1994,第126頁.
  16. ^ 16.0 16.1 Epstein 1994,第134頁.
  17. ^ 17.0 17.1 Epstein 1994,第135頁.
  18. ^ Petre 1976,第309頁.
  19. ^ Smith 1998,第315頁.
  20. ^ Epstein 1994,第143頁.
  21. ^ 21.0 21.1 21.2 Petre 1976,第315頁.
  22. ^ 22.0 22.1 22.2 Arnold 1995,第115頁.
  23. ^ Petre 1976,第316頁.
  24. ^ Petre 1976,第327頁.
  25. ^ Smith 1998,第318-320頁.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