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
復活節(拉丁語:Pascha),又稱主復活日,是基督宗教的重要節日之一。復活節最初與猶太人的逾越節同日,但教會在4世紀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決議不用猶太曆,於是改定為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 目前是北半球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南半球實則是秋分),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延後一星期。因此復活節可能在從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 該節日乃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基督徒認為象徵着永生與赦罪;不過現今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起源於基督宗教。
復活節 | |
---|---|
參與者 | 基督宗教平信徒紀念耶穌復活、教外人士慶祝其文化和世俗風俗。 |
類型 | 基督教、文化節日 |
活動 | 教堂儀式、家庭聚餐、復活節蛋裝飾與互送禮物 |
風俗 | 禱告、復活節守夜禮、日出服務 |
日期 | 根據復活節的計算 |
年份 | 天主教、新教 | 東正教 |
---|---|---|
2010年 | 4月4日 | |
2011年 | 4月24日 | |
2012年 | 4月8日 | 4月15日 |
2013年 | 3月31日 | 5月5日 |
2014年 | 4月20日 | |
2015年 | 4月5日 | 4月12日 |
2016年 | 3月27日 | 5月1日 |
2017年 | 4月16日 | |
2018年 | 4月1日 | 4月8日 |
2019年 | 4月21日 | 4月28日 |
2020年 | 4月12日 | 4月19日 |
名稱來源
復活節名稱乃自教會拉丁語的「Pascha」轉換而來(由於pascua(nourriture,食物)一詞的影響,從pascere(paître,餵食、放養)這個拉丁動詞裏來的),原本是從希臘語裏的πάσχα(páskha)借用而來,而這個希臘詞本身則是從希伯來語פסח(Pessa'h,超越[par-dessus由…之上])裏借用的,源自passage(過路/道),即指猶太人的逾越節,這詞同時含有紀念當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意義。根據聖經福音記載,在這個猶太節期間,耶穌基督復活了;這是為什麼這個名稱被用在基督徒的節日上。
根據《牛津詞典》和其他一些文章(比如Francis X. Weiser的「Handbook of Christian Feasts and Customs」),英文Easter這個字與猶太人的逾越節這個字有關,這不僅因為耶穌就是逾越節的羔羊,而且在時間上耶穌基督的復活和逾越節也吻合。在很多歐洲的語言裏,不僅逾越節的筵席曾稱為Easter,而且早期英文聖經譯本中用Easter譯逾越節。
現在公認的理論認為,Easter 一詞與德語 Oster, 荷蘭語 ooster 等詞同源,來自於古英國女神 Ēostre。四月本是以該女神命名的月份,而在這個月份,人們舉行相應的宴會與慶祝活動。後來歐洲基督教盛行之後,傳統的節日就被冠以了與基督教相關的典故,這與聖誕節類似。
計算方法
早期的基督教會,按照耶穌使徒的傳統,在猶太人的逾越節當日,即猶太曆尼散月14日,紀念耶穌的受難和復活,以示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哥林多前書5:7)。然而,西方包括羅馬在內的教會,以耶穌在星期日復活為理由,改在逾越節後的星期日紀念耶穌復活。各地教會對復活節日期爭論長逾一世紀,結果拋棄了依照猶太曆法在逾越節紀念的使徒傳統,而由教會自行計算每年復活節的日子。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公元325年召開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訂明了各地統一復活節日期、及不用猶太曆法定出。復活節是星期日,因星期日被教會視作為耶穌死而復活的日子,所以復活節就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
復活節會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因為春分之後北半球便開始日長夜短——光明大過黑暗,月圓的時候,不但在日間充滿光明,就連漆黑的夜晚也被光輝(月光)照耀。
此後每年3月21日當日或之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然而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自古以來均十分複雜,拉丁文Computus(計算)一字更專指計算復活節的方法,而羅馬教會及東正教會用不同曆法計算,令東西方復活節可在不同日子出現。教會復活節日期有時與天文觀測的不同,例如:2019年按照天文的復活節應是3月24日,但是西方教會復活節是4月21日,東方教會是4月28日。
1997年,普世教會協會在敘利亞召開會議時,曾建議改革計算復活節的方式,並建議統一東、西教會的復活節,但至今絕大部分基督教宗派仍沒有跟隨。
民間風俗
在西方,與復活節相關的物品有復活節兔和復活節彩蛋。傳說復活節彩蛋是復活節兔發送的,有些人喜歡在蛋上畫各種各樣的鬼臉或花紋。而這些民間風俗都不是起源於基督宗教的。
復活節百合花也是復活節最具代表性的物品,百合花在《聖經》中多次出現,百合花象徵着重生、純潔、和希望,與耶穌基督的重生正好寓意相同[1][2]。復活節的時候,有的教堂會使用百合花來佈置教堂,基督徒們也會互相贈送百合花。目前,美國95%的復活節百合花都產於加州與俄勒岡的交界處[3]。
復活節吃羊肉也是一項復活節習俗,根據《聖經》中記載,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成為所有人的替罪羔羊,用死亡來代人贖罪,所以,羔羊就成為了耶穌基督犧牲的象徵[4]。所以,在復活節,人們也會吃羊肉,之後,也會用火腿來代替。
美索不達米亞的早期基督教把蛋染紅以紀念耶穌基督在所流的寶血[5]。
復活節亦有吃火腿和十字包(Hot cross bun)[6]的習慣及在復活節前四十日禁食紀念[7],隨後演變成基督宗教的大齋期或四旬期(Lent)。
在芬蘭復活節期間有吃曼米的習慣。該習俗源自早期天主教會禁食在復活節時結束,其時可以開始享受美食,但聖週五是個神聖的日子,其時不可生火和做飯,所以那個時候就吃冷的易於保存的食物,諸如曼米[8]。
復活節島
荷蘭人雅可布·羅赫芬率領的一支艦隊,在1772年發現南太平洋的智利以西外海有一個島嶼。因發現該島這一天正好是復活節,洛加文在航海圖上記下此島位置及在旁邊記下「復活節島」。直至1774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再次找到該島。當今的人類學界多根據當地的語言稱此島為拉帕努伊島(Rapa Nui),這是1860年代來自大溪地的波利尼西亞勞工對它的稱呼。
參考
- ^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 of the Easter lily. Extension |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2022-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美國英語).
- ^ 美国复活节2023:复活节时间、习俗、意义、彩蛋 • 美国生活指南. 美國生活指南. 2021-02-26 [2022-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中文(簡體)).
- ^ Easter Lily | Archives | Aggie Horticulture. aggie-horticulture.tamu.edu. [2022-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 ^ The Surprising Origins of Easter Symbols: From Lambs to Lilies. Almanac.com. [2022-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英語).
- ^ Donahoe's Magazine, Volume 5. T.B. Noonan. 1881 [7 April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The early Christians of Mesopotamia had the custom of dyeing and decorating eggs at Easter. They were stained red, in memory of the blood of Christ, shed at His crucifixion. The Church adopted the custom, and regarded the eggs as the emblem of the resurrection, as is evinced by the benediction of Pope Paul V., about 1610, which reads thus: "Bless, O Lord! we beseech thee, this thy creature of eggs, that it may become a wholesome sustenance to thy faithful servants, eating it in thankfulness to thee on account of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Lord." Thus the custom has come down from ages lost in antiquity.)
- ^ Why is Ham a Traditional Easter Food?. HubPages. [201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英語).
- ^ Christianity: Lent. BBC. [201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0) (英國英語).
- ^ Vatanen, Panu. Viisi mämmifaktaa, joiden avulla voit päteä pääsiäispöydässä. Yle. 2017-04-13 [202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0) (芬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