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朋克
後朋克(英語:Post-punk)源自1970年代的搖滾樂運動,隨着1970年代中期,朋克搖滾風行的年代。這種音樂類型保持他們在朋克運動的根源,但更為內向、複雜與實驗性。[1]後朋克藉由擴大朋克音樂的領域與地下音樂為另類搖滾立下根基,這種音樂類型更結合了Krautrock(尤其是在於合成器的使用與重複樂曲)、牙買加的Dub音樂(尤其是貝斯)、美國的放克、實驗,更加入了傳統朋克完全相反的迪斯可。
後朋克 | |
---|---|
風格起源 | 朋克搖滾、藝術搖滾、德國酸菜搖滾、電音、前衛搖滾、迴響音樂、雷鬼、放克、實驗音樂、迪斯可 |
文化起源 | 1970年代中期到晚期的英、美、澳 |
典型樂器 | 鼓 - 結他 - 貝斯 - 合成器 - 電子琴 - 鼓機 - 電子樂器 - 薩克斯風 |
衍生形式 | 另類搖滾 - 黑暗音樂 - 哥德搖滾 - No Wave - 瞪鞋搖滾 - 獨立搖滾 - 後龐復興 - 工業搖滾 - 舞蹈朋克 |
地區樂壇 | |
荷蘭Ultra - 德國Neue Deutsche Welle - 法國Coldwave |
參考資料
站外連接
- Post-Punk在Allmusic上的頁面
- Julian Cope's Post-punk essay and sampl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our-long public radio interview with Simon Reynolds, author of Rip It Up and Start Again: Post-Punk 1978–1984 on The Sound of Young America
- Simon Reynolds' Rip It Up and Start Again: Post-Punk 1978–1984, Fast 'n' Bulbous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