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東路85號

康定東路85號是上海市的一座歷史建築,位於上海市靜安區石門二路街道石門二路社區康定東路85號,建於清末。這裏是作家張愛玲的出生地和一處居住地。現為石門二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石門二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靜安區石門二路街道石門二路社區康定東路85號
評定時間2015年8月17日
參考編碼JA-J-011-V

康定東路85號在上海公共租界時期地名為麥根路313號,位於蘇州河南岸,是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產業屬於李鴻章長女李菊耦名下。周邊整個街區是鴻章紡織染廠。

1888年李菊耦嫁給張佩綸。1895年夫婦自天津遷居南京,在今白下路建造府邸。1911年底辛亥革命期間,李菊耦攜13歲的兒子張志沂和9歲的女兒張茂淵從南京逃亡至青島,1912年遷居上海租界。不久李菊耦因肺病病故。產業由同父異母的長兄張志潛管理。

八年後,1920年9月3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張志沂的女兒張愛玲出生於這座大宅[1]。1921年12月11日,兒子張子靜出生。1923年,張志沂兄妹三人分家,麥根路313號房產屬於張志潛名下。

張志沂任天津津浦鐵路局英文秘書,攜2歲的女兒和1歲的兒子,全家搬到天津。不久妻子黃逸梵和妹妹張茂淵赴歐洲留學。1927年張志潭辭去交通總長職務後,張志沂失去靠山,1928年搬回上海。同年黃逸梵和張茂淵也從英國回國,張家住在寶隆花園(今延安中路740弄康樂村10號,在茂名北路西側)。1930年張志沂與黃逸梵離婚。

1934年,張志沂與前總理孫寶琦的女兒孫用蕃結婚後,1935年租住已在張志潛名下的麥根路313號老宅。15歲的張愛玲,和弟弟、父親和繼母孫用蕃均在此居住。1937年,張愛玲從聖瑪利亞女中畢業,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張愛玲與母親和舅舅去法租界霞飛路避難兩周,返回麥根路家中後,與繼母發生衝突,遭父親痛打軟禁半年。1938年初,張愛玲離家出走,至開納路195號開納公寓(今武定西路),投奔生母黃逸梵。

張志沂、孫用蕃和張子靜繼續在麥根路居住。由於張志沂、孫用蕃夫婦吸鴉片、打嗎啡針,揮霍無度,大量財產迅速縮水,至1935年仍有虹口8幢洋房及田產古董,至1948年賣掉最後一幢房產,又遭遇金圓券風波,賣房款蒸發,僅靠青島一處房租為生,並租住江蘇路285弄28號吳凱聲大律師住宅14平方米的傭人房。1953年張志沂在那裏去世,終年55歲。

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政府將該建築列入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名單,編號JA-J-011-V[2]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