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大橋
布魯克林大橋(英語:Brooklyn Bridge),原稱為紐約與布魯克林大橋(英語:New York and Brooklyn Bridge)或東河大橋(英語:East River Bridge),是一座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的混合型斜拉/懸索橋,該橋樑跨越東河,連接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兩個行政區。該橋於1883年5月24日啟用,是東河上的第一座固定橋。同時也是當時全球最長的懸索橋,主跨長度為1595.5英尺(486.3公尺),橋面高於平均高水位127英尺(38.7公尺)。
布魯克林大橋 | |
---|---|
座標 | 40°42′21″N 73°59′47″W / 40.7057°N 73.9964°W |
承載 | 5條行車線(僅供汽車使用) 高架鐵路(直到1944年) 有軌電車(直到1950年) 行人和單車 |
跨越 | 東河 |
地點 |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市政中心、曼哈頓;– 丹波區/布魯克林高地, 布魯克林區) |
維護單位 | 紐約市交通局 |
編號 | 22400119[1] |
設計參數 | |
橋型 | 懸索橋/斜拉橋 |
全長 | 6,016英尺(1,833.7米;1.1 mi)[註 1] |
闊度 | 85英尺(25.9米)[5][6][8] |
高度 | 272英尺(82.9米) (塔)[3] |
最大跨度 | 1,595.5英尺(486.3米)[5][6][8] |
橋下淨空 | 高於平均高水位127英尺(38.7米)[9] |
歷史 | |
設計師 | 約翰·奧古斯塔斯·羅布林 |
施工單位 | 紐約大橋公司 |
開通日 | 1883年5月24日[10] |
統計 | |
日交通量 | 121,930 (2019)[11] |
通行費 | 雙向免費 |
地圖 | |
<mapframe>: JSON 內容不是有效的GeoJSON+simplestyle。下面的列表顯示了根據 JSON模式解析它的所有嘗試。並非所有都是錯誤。
|
在19世紀初期,曾有提出建造一座連接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橋的建議,最終這一提議促成由約翰·奧古斯塔斯·羅布林設計的布魯克林大橋。該橋的首席工程師由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擔任,他的妻子艾米莉·沃倫·羅布林也提供了協助。橋樑的建設工程始於1870年,由控制著坦慕尼協會的紐約橋樑公司負責監督。然而,由於許多爭議和設計的創新性,該項目的興建共耗時長達13年。並在啟用以來經歷了多次改建,曾用於運載馬車和高架鐵路,1950年,為了應對不斷紐約市增加的交通流量,東河上還建造了其他橋樑和隧道。由於橋體逐漸劣化,大橋後在1950年代、1980年代和2010年代進行了數次翻新。橋樑的名字「布魯克林」則源於1867年1月25日寫給《布魯克林鷹報》的一封信中提及,並於1915年正式取名。[14]
當代,布魯克林大橋是連接曼哈頓島和長島的四座免費通行車輛橋樑中最南端的一座,其北邊則設有曼哈頓大橋、威廉斯堡橋和昆斯博羅橋。大橋現在允許乘客車輛、行人和單車通行。而自啟用以來,布魯克林大橋一直是該城市最主要的旅遊景點及天際線,並成為紐約市的象徵。多年來,該橋曾被用於舉辦各種特技表演和活動,並發生了幾起犯罪和襲擊事件。也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13][15]、紐約市地標和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16]等榮譽。
歷史
設計與建造
布魯克林大橋是由一位德國出生的美國土木工程師約翰·奧古斯塔斯·羅布林所設計的,他擁有多年建造懸索橋的經驗,而布魯克林大橋也將會是他的傑作之一。
不幸的是,在1869年7月6日,當羅布林前往布魯克林塔的地點勘察時,一艘渡輪撞上了碼頭,使羅布林腳部受傷,不得不截掉部分腳趾。然而羅布林拒絕接受醫生的治療,結果患上破傷風,並在同年7月22日逝世,大橋由他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負責,擔任首席工程師一職。[17]由於老羅布林的逝世引起很大迴響,投資者紛紛退出,並質疑沒有經驗的小羅布林是否有能力勝任造橋一事,但他們都最終被小羅布林說服。
橋塔開始建造時,先在東河裏放入兩隻巨大的沉箱,然後在沉箱上建造橋塔,直至沉箱沉入河底。接着向沉箱中注入壓縮空氣,以便讓工人進入沉箱清理河底沉積物,直至沉箱完全沉入基岩。整座橋的重量就壓在深入沉積物的沉箱上面。[18]
布魯克林大橋於1870年1月3日正式破土動工。然而之後很多工人患上了減壓症。[19]當時並不清楚這種疾病,最開始工程內部的醫師安德魯·史密斯稱之為「沉箱病」:工人在充有壓縮空氣的沉箱中工作,覺得很辛苦,嚴重的會造成癱瘓,甚至死亡。[20][21]動工後不久,小羅布林也患上減壓症而癱瘓。[22]因為身體狀況不佳,所以小羅布林不能再親自監督大橋的建造工作。
因此,小羅布林決定在他的公寓裏指導整個建設工程,並重新設計沉箱等器械。在這個過程中,他得到了妻子艾米麗·沃倫·羅布林的幫助,她以書面的形式在丈夫和施工隊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樑。[23]在丈夫的引導下,她學習了高等數學、學會了計算懸鏈線,了解了不同材料的強度,大橋的設計規格,以及繩索施工的細節。[24][25][26]接下來的11年中,她都在協助小羅布林完成大橋建設的監督工作。
要建造大橋,首先要把兩座橋塔的基岩沉入河床。小羅布林計劃用每個長160英尺、寬100英尺的密封式沉箱,橋塔的重量會將沉箱埋到泥土與石塊當中,再在沉箱的內部打入壓縮空氣令水不能進入,而上面的花崗岩的重量會使得沉箱往入深入泥裏,再灌入水泥製成實心的基岩。很快地,小羅布林又遇到一個大問題,工人們遇上了一塊大石頭,可能需要動用炸藥,如果爆炸時出現少許錯誤,可能會破壞沉箱,事情進行得很順利,沉箱沒有損壞。在灌入水泥之前,地面上的工人犯了一個無心的大錯,讓沉箱裏的壓縮空氣湧上地面,幸好沒有人傷亡,隨後也完成了基岩,準備豎立第一座橋塔,而另一邊的工人亦開始沉箱作業。由於近紐約的基岩深度達160英尺,但在未到達160英尺之前,已經有工人死亡,再加上深度越深,工人可工作的時數越少,於是小羅布林決定不再深入160英尺。如果他錯了,橋塔可能會歪斜甚至倒塌,而他將要負起責任。在曼哈頓那一邊的橋塔施工現場,沉箱下的鐵探頭發現基岩的位置比預想的還要深,考慮到減壓症的風險,小羅布林當即暫停了建設工作。隨後,他確認了基岩上覆蓋的9米(30英尺)底土足夠堅固,可以支撐塔底,才恢復工程建設。[27]
雖然嚴格來說布魯克林大橋是懸索橋[28],但也融合了斜拉橋的設計。橋塔材質為石灰岩、花崗岩和羅森代爾水泥。石灰岩開採自紐約州艾塞克斯縣克拉克採石場[29]。根據與Bodwell花崗岩公司的合同,花崗岩是在緬因州的韋納爾黑文(Vinalhaven)島上開採加工的,然後由大篷車送至紐約州。[30]
兩座橋塔建成之後,主鋼索要從一邊拉到另一邊,然後把巨大的鋼索一股一股地纏繞穿越東河。在穿越過程當中,其中一股斷了,原因是用了劣質鋼索,最後,鋼索的承包工作回到小羅布林公司手上。
大橋的最大跨度為1,595英尺6英寸(486.3米),建設共花費1550萬美元(此為按1883年的美元計算,如按今日美元計算約NaN美元),共有27人在建造過程中喪生。[31]
1972年的書籍《偉大的橋》(The Great Bridge,David McCullough著)[23]和1981年的電影《布魯克林大橋》中,詳細講述了大橋的建設過程。[32]電影內容主要來源於書籍,且書籍作者McCullough在電影中任旁白。[33]BBC的實況戲劇系列《工業世界的七大奇蹟》中,對此也有所描述。
啟用
布魯克林大橋於1883年5月24日通車。幾千人參加了啟用典禮,許多船隻也來到東灣。時任美國總統切斯特·艾倫·阿瑟及紐約市市長富蘭克林·埃德森在禮炮聲中走過大橋,在布魯克林一側的塔樓與布魯克林市市長塞斯·洛會合。[34]典禮後,總統阿瑟來到小羅布林家中,跟他會面並握手。小羅布林當時已無法參加典禮(事實上也極少再去工地),但在大橋開放當天,他在家中舉行了慶祝晚宴。接下來還有樂隊演奏、船隻禮炮、煙火表演的慶祝活動。[35]
布魯克林大橋是當時曼哈頓和布魯克林間唯一的陸上通道。當天,共有1,800輛車和150,300人穿過布魯克林大橋。艾米莉·沃倫·羅布林是第一個走過大橋的人。1883年5月30日,也即大橋開放後的第六天,有流言說大橋即將倒塌,流言引致了一場踩踏事故,至少12人死亡。[36]1884年5月17日,費尼爾斯·泰勒·巴納姆帶領大象金寶等21隻大象,在布魯克林大橋上遊行檢閱,由此打消了人們對於布魯克林大橋穩固性的顧慮。[37][38][39][40]
在當時和未來的幾年中,布魯克林大橋是世界上主跨最長的懸索橋,比此前任何一座懸索橋都要長50%,因此成為地標。自1980年代起,大橋上夜晚會有泛光照明,以突顯建築特色。大橋採用新哥德式建築的風格,通道上方標誌性的尖拱貫穿塔樓。大橋的漆彩是「布魯克林大橋棕」和「銀」,但有說法稱最開始的漆彩是「羅林斯紅」。[41]
大橋建造時,橋樑建築中的空氣動力學還未得到發展。原先的塔科馬海峽吊橋於1940年坍塌後,橋樑才陸續於1950年代開始進行風洞測試。所以,支撐橋面的桁架結構本身就不易出現空氣動力學問題實屬大幸。小羅布林設計的橋樑及桁架系統比他認為所需的穩固程度還要穩固六倍(小羅布林最初設定的工程餘量是所需強度的三倍,但在施工期間於夜間視察工地時,發現有承包商試圖將訂購的高強度鋼索運出,更換為同直徑但較廉價的普通產品,以賺取差價。因此小羅布林在施工同期變更設計,將部分鋼結構件的工程餘量提高至六倍)。因此,在同時期的許多大橋紛紛消失在歷史中並被替代的時候,布魯克林大橋仍然安如磐石。
大橋建成初時,主要是供人們步行或騎馬渡過東河之用,後期加設了電車專用的路軌,到了1950年,大橋需要重修,加設六條供車輛用的行車線,而電車亦在重修時期暫停服務。
修繕
繼2007年,明尼阿波利斯的I-35W密西西比河大橋坍塌後,公眾開始注意美國各大橋的安全狀況。據報導,布魯克林大橋坡道的狀況在檢查中被評級為「差」。[42]紐約交通部發言人表示,大橋當時的狀況並不一定危險,但既然被評為差就要修繕。耗費5.08億美元的坡道修繕工程於2010年動工,而整座大橋的修繕則於2011年春季開始,原本計劃於2014年竣工,[43]但後來延期至2015年4月。[44]
修繕工程中,兩條入口坡道從一條行車線拓寬為兩條行車線,位於約克街上方278號州際公路東行方向的布魯克林-皇后區高速公路段限高將會增加,生鏽的欄杆和安全護欄會進行大規模更換,路面也將翻新。[45]由於施工的緣故,道路封閉及繞道將持續四年。[46]
2016年8月大橋修繕完成後,紐約市交通運輸部宣佈將花費7個月,耗資37萬美元以研判大橋是否能支持上層單車徑和行人路的拓寬。2016年大橋平均每個工作日有1萬名行人和3500輛單車通過。[47]2017年5月,布魯克林一側的行人入口已開始修繕。[48]
重要事件
- 1915年,紐約市政府正式將大橋命名為布魯克林大橋[49],這一名稱最早在1867年一月讀者致《布魯克林鷹報》的信中出現。[50]
- 1919年,特南特·佩西駕駛世界最大飛機之一卡普羅尼Ca.5從橋底飛過。[51]
- 1964年,自開通後就成為紐約市標誌性建築物的布魯克林大橋成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13][52][53]
- 1972年,大橋入選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16]
- 1983年5月24日,大橋建成一百周年,時任美國總統朗奴·列根帶領着一群遊行車隊駛過大橋。一群艦隊也來到港口檢閱,由古奇煙花公司燃放的煙火照亮了大橋上方的夜空。[54]布魯克林博物館展出了一些原先為大橋的建設所作的畫作,其中有華盛頓·羅布林的親手作品。Inc.雜誌將媒體對百年紀念活動的報導稱為「1983年的成功公關」。[55]
- 1993年6月,蒂埃里·德沃在對大橋的金屬結構進行了13次勘察後,在一個登山嚮導的幫助下於東河上方靠近布魯克林一側的橋躉的地方(非法)表演了八次蹦極。[56]
- 1994年3月1日,黎巴嫩籍移民拉希德·巴茲(Rashid Baz)在橋上朝載有恰巴德猶太教正統派運動成員的一輛客貨車開火,射傷一位16歲學生阿里·哈珀斯塔姆(Ari Halberstam)及三位行人。[57]阿里·哈珀斯塔姆五天後因傷死去。拉希德·巴茲此舉顯然是在為1994年2月25日發生的易卜拉欣大慘案中被殺的29位穆斯林復仇。他最終以謀殺罪被判監141年(相當於無期徒刑)。此謀殺案原先歸因為路怒症,但美國司法部於2000年將其重新定性為恐怖襲擊。大橋曼哈頓一側的入口坡道則命名為「阿里·哈珀斯塔姆紀念坡道」以緬懷死者。[58]
- 2003年,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監聽阿爾蓋達組織武裝分子電話內容及審問,阻止了一場用噴燈割斷大橋繩索的陰謀。這起事件中,卡車司機法里斯因向阿爾蓋達組織提供物質援助而被判監20年。[59]
- 2006年,城市務工人員在曼哈頓一側的塔樓中發現冷戰時期留下的地堡。地堡中還存留着為防蘇聯核打擊準備的應急救援物資。[60]
- 2008年5月24日是布魯克林大橋建成125週年,在22日開始有一連五天的慶祝活動。[61]
- 2011年10月1日,佔領華爾街行動中,超過700名示威者試圖遊行穿過大橋,遭到拘捕。[62]
- 2014年7月22日早間,有人發現橋上兩座塔樓頂端的美國國旗換成漂白過的美國國旗。據信,作案的幾個人當時遮住照亮旗幟的燈光,然後沿着懸索爬上了塔樓。此事件的動機尚未得到確認,但有跡象表明白旗是為了象徵投降。[63][64][65]警方查看了監控錄像並比對DNA,截至2014年8月1日,共確認了9名「嫌疑人」,而可能的動機則是大麻激進主義。[66]2014年8月12日,兩名柏林藝術家米沙·萊因考夫(Mischa Leinkauf)和馬蒂亞斯·韋姆克(Matthias Wermke)聲稱為此事及其引起的恐慌負責。兩人稱旗幟是為了慶祝「公共空間之美」以及紀念大橋的設計者約翰·羅布林。[67][68][69]
歷史上也有過幾位著名的跳橋者。第一個從大橋上跳下的人是羅伯特·埃米特·奧德隆,他於1885年5月19日跳橋,是女權積極分子夏洛特·奧德隆·史密斯的兄弟。[70][71]他撞向水面後不久便因內傷而死。[72]史蒂夫·布羅迪則是最有名的跳橋者,或說是自稱的跳橋者(1886年)。漫畫家奧托·埃佩爾斯1910年跳橋但得以生還,後因自殺未遂受審並無罪釋放。[73]
大橋全景
取景
布魯克林大橋常做為電影取景地,如:《布魯克林奇遇》、《義薄雲天》(但其海報上經典場景則實為取自曼哈頓大橋)、《被俘的女人》、《第五元素》、《末日救未來》、《哥斯拉》、《餘震:紐約大地震》、《紐約風雲》、《魔間傳奇》、《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末世凶煞》、《生人迴避2》、《周末夜狂熱》、《老友記闖天涯》、《魔法奇緣》、《舞出真我3D》、《隔世俏佳人》、《蝙蝠俠—夜神起義》、《秋天的童話》、《患難姊妹花》等等。
參考文獻
- 註釋
- 來源
- ^ NYC DOT Bridges & Tunnels Annual Condition Report 2015 (PDF).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y 24, 20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February 1, 2017).
- ^ 2.0 2.1 Brooklyn Bridge (PDF). 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 1. August 24, 1967 [June 18, 20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December 26, 2016).
- ^ 3.0 3.1 Facts on File Inc. The World Almanac & Book of Facts. Press Publishing Company (The New York World). 1914: 839 [June 18, 2019].
- ^ Brooklyn Citizen Almanac. Brooklyn Citizen. 1893: 165 [June 18, 2019] (英語).
- ^ 5.0 5.1 5.2 National Park Service 1966,第2頁.
- ^ 6.0 6.1 6.2 Barnes 1883,第28頁.
- ^ McCullough 1972,第29–31頁.
- ^ 8.0 8.1 Cables Slip, But Brooklyn Bridge Is Safe. New-York Tribune. July 29, 1922: 1, 3 –透過newspapers.com .
- ^ NOAA National Ocean Service Coast Survey Navigational Chart #12335: Hudson and East Rivers, Governors Island to 67th Street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October 1, 2019 [January 24, 20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October 22, 2015).
- ^ Feuerstein, Gary. Brooklyn Bridge Facts, History and Information. Endex Engineering, Inc. May 29, 1998 [May 23,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8, 2010).
- ^ NYC DOT - Data feeds (NYC Bridge & Screenline Traffic Volumes Dashboard).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19 [May 21,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 ^ National Register Information System.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7-01-23.
- ^ 13.0 13.1 13.2 Brooklyn Bridge.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summary listing.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11-28).
- ^ E.P.D. Bridging the East River – Another Project. The Brooklyn Daily Eagle. January 25, 1867: 2 [November 26,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19日).[查證請求]
- ^ Armstrong, James B.; Bradford, S. Sydney. The Brooklyn Bridge (PDF).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ventory-Nomination. National Park Service. February 24, 1975 [2024-04-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2-23).
The Brooklyn Bridge—Accompanying three photos, from 1975 (PDF).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ventory-Nomination. National Park Service. February 24, 1975 [2024-04-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1-17). - ^ 16.0 16.1 Brooklyn Bridge. ASCE Metropolitan Section. [2016-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The Building Of The Bridge.; Its Cost And The Difficulties Met With-- Details Of The History Of A Great Engineering Triumph.. The New York Times. 1883-05-24 [2009-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McNamara, Robert. The Brooklyn Bridge was a Fascinating Sight While Being Built. about education. About.com. [2015-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7).
- ^ Sandhog: Building the Brooklyn Bridge, 1871. Eyewitness to History. [October 3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6).
- ^ Smith, Andrew Heermance. The Physiological, Pathological and Therapeutical Effects of Compressed Air. Detroit: George S. Davis. 1886 [April 17, 2009].
- ^ Acott, Chris. A brief history of diving and decompression illness.. South Pacific Underwater Medicine Society journal. 1999, 29 (2) [April 17, 2009]. ISSN 0813-1988. OCLC 16986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
- ^ Butler WP. Caisson diseas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ads and Brooklyn Bridges: A review. Undersea Hyperb Med. 2004, 31 (4): 445–59 [2008-06-19]. PMID 156862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2).
- ^ 23.0 23.1 McCullough, David. The Great Bridg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72. ISBN 978-0-671-21213-1.
- ^ Weigold, Marilyn. Silent Builder: Emily Warren Roebling and the Brooklyn Bridge. Associated Faculty Press. 1984.
- ^ McCullough, David. The Great Bridge: The Epic Story of the Building of the Brooklyn Bridg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3: 421.
- ^ Emily Warren Roebling.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8).
- ^ GlassSteelandStone: Brooklyn Bridge-tower rests on sand. [February 20,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0月16日).
- ^ Brooklyn Bridg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7-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4).
- ^ William E. Krattinger; Darcey Hale; Bruce Hale & Morris Glenn.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Registration Form: Ligonier Point Historic District (PDF). 2012-08 [2016-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 ^ McLane, Charles B.; McLane, Carol Evarts. Islands of the Mid-Maine Coast I. Tilbury House & Island Institute. 1997: 134. ISBN 0-88448-184-0.
- ^ Brooklyn Daily Eagle 1841–1902 Online. [2007-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4).
- ^ Burns, Ken. Why I Decided to Make Brooklyn Bridge.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February 20,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4).
- ^ Burns, Ken – U.S. Documentary Film Maker. The Museum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 [February 20,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 ^ Building Bridges: Most Amazing Structures from the 19th Century. Hankering for History. [2014-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Reeves, Thomas C. Gentleman Bos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5: 359–360. ISBN 0-394-46095-2.
- ^ Dead on the New Bridge; Fatal Crush at the Western Approach. The New York Times. 1883-05-31 [2010-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2).
- ^ Bildner, Phil. Twenty-One Elephant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4. ISBN 0-689-87011-6.
- ^ Prince, April Jones. Twenty-One Elephants and Still Stand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2005. ISBN 0-618-44887-X.
- ^ P.T. Barnum – MSN Encart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31).
- ^ Strausbaugh, John. When Barnum Took Manhattan.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9, 2007 [200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2).
- ^ Gary Buiso, New York Post. A True Cover Up. Brooklyn Bridge Paint Job Glosses over History. 2010-05-25 [2010-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Chan, Sewell. Brooklyn Bridge Is One of 3 With Poor Rating.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8-02 [2007-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9).
- ^ Brooklyn Bridge construction starts Aug. 23, keeping Manhattan-bound lanes closed nights till 2014. New York Daily News.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9).
- ^ Brooklyn Bridge Rehabilitation Spring 2014 Newsletter (PDF).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14-09-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1-21).
- ^ Rebuilding the Bridge.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September 1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3).
- ^ Rebuilding the Bridge - brochure (PDF).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14-09-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5).
- ^ Hu, Winnie. Brooklyn Bridge, the ‘Times Square in the Sky,’ May Get an Expans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8-08 [2016-08-0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Hu, Winnie. Finally, an Entrance Worthy of the Brooklyn Bridge.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5-09 [2017-05-10].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30).
- ^ Leonard Benardo; Jennifer Weiss. Brooklyn by Name: How the Neighborhoods, Streets, Parks, Bridges, and More .... NYU Press. 2006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A Board of Aldermen resolution on January 26, 1915, made it official.
- ^ E.P.D. Bridging the East River – Another Project. The Brooklyn Daily Eagle. 1867-01-25: 2 [2007-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19, 2007).
- ^ Franks, Norman et al. (1997) Above the War Fronts: The British Two-seater Bomber Pilot and Observer Aces, the British Two-seater Fighter Observer Aces, and the Belgian, Italian, Austro-Hungarian and Russian Fighter Aces, 1914–1918: Volume 4 of Fighting Airmen of WWI Series: Volume 4 of Air Aces of WWI. Grub Street, 1997. pp. 150-151. ISBN 978-1-898697-56-5, ISBN 978-1-898697-56-5.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nrhpinv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nrhpphotos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NYC Roads. The Brooklyn Bridge. [2010-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Hartman, Curtis. Selling the Brooklyn Bridge. Inc. 1983-11-01 [2012-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 ^ Brooklyn Bridge. SunnyDream. [201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3).
- ^ Sexton, Joe. 4 Hasidic Youths Hurt in Brooklyn Bridge Shooting. The New York Times. 1994-03-02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In Memoriam. Ari Halberstam Memorial Site.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Iyman Faris. GlobalSecurity.org.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3).
- ^ Lovgren, Stefan. Cold War "Time Capsule" Found in Brooklyn Bridge. National Geographic. 2006-03-24 [2010-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9).
- ^ 新浪網[永久失效連結]
- ^ Baker, Al; Moynihan, Colin; Nir, Sarah Maslin. Police Arrest More Than 700 Protesters on Brooklyn Bridge. The New York Times. 2011-10-01 [2011-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1).
- ^ American Flags Bleached White Appear Atop Brooklyn Brid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NBC New York | Retrieved July 23, 2014
- ^ White flags stump New York poli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BC News | Retrieved July 23, 2014
- ^ A Brooklyn Bridge Mystery: Who Raised the White Flag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New York Times | Retrieved July 23, 2014
- ^ Cops closing in on Brooklyn Bridge white flag suspects. New York Post. August 1, 2014 [August 2,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Germans Put Flags on Brooklyn Bridge. Daily Beast. August 12, 2014 [August 12,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1).
- ^ Artists Claim Brooklyn Bridge Stunt. BBC News. [August 13,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 ^ Artists Claim White Flags on Bridge. NBC New York. [August 13,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 ^ Catherine Odlum.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Prof. Robert Emmet Odlum, Containing an Account of his Splendid Natatorium at the National Capital. Gray and Clarkson. 1885 [2015-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0).
- ^ Stanley, Autumn. Raising More Hell and Fewer Dahlias: The Public Life of Charlotte Smith, 1840–1917. Bethlehem, Pennsylvania: Lehi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934223-99-7.
- ^ Odlum's Leap to Death. The New York Times. May 20, 1885: 1 [April 15,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Abstract of "Youth Dives Off Brooklyn Bridge; Youngster Eludes the Police and Plunges Into the East River, Escaping Unhu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n.d.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Brooklyn Brid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 Structurae數據庫中Brooklyn Bridge的數據
- Historic American Engineering Record (HAER) No. NY-18, "Brooklyn Bridge", 77 photos, 8 color transparencies, 1 measured drawing, 8 data pages, 9 photo caption pages
- Brooklyn Brid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Historical Marker Database
- 布魯克林大橋在《紐約時報》上的節選新聞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