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信仰

宗教

巴哈伊信仰波斯語بهائیتBahá'iyyat, 阿拉伯語:بهائية/bəˈh/;又稱巴哈伊教白哈派,簡稱巴哈伊,舊譯「大同教」),其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1863年,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歐拉創立於伊朗,並在中東地區開始傳播。巴哈伊也可以指代接受巴哈伊信仰並按其準則生活的人,他們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時也竭盡所能地促進他人及社會的福祉。巴哈伊信仰目前擁有800至900萬信徒, 遍佈於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在印度伊朗的集中度最高[1]。世界上人數最多新興宗教的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俗稱摩門教),而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新興宗教則是巴哈伊教。[來源請求]

美國伊利諾州威爾米特的靈曦堂

巴哈伊教創始人為巴哈歐拉,其名意為「上帝之榮耀」,由此產生教名。根據巴哈伊的教義,宗教的歷史是神差遣先知對人類進行教化的進化過程。神派遣列代聖使亞伯拉罕摩西釋迦牟尼佛瑣羅亞斯德耶穌基督穆罕默德巴孛,巴哈歐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

巴哈伊信仰自認來自上蒼的新的啟示,而非新的獨立宗教。巴哈伊教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現在每個大洲建有一個靈曦堂,分別位於美洲美國伊利諾州威爾米特、大洋洲澳大利亞悉尼非洲烏干達坎帕拉歐洲德國法蘭克福中美洲巴拿馬亞洲印度新德里太平洋薩摩亞南美洲智利聖地亞哥。每座廟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門,代表可以從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廟宇中不出售紀念品、不接受饋贈,宗教經費只來源於教徒的捐贈。禮拜儀式非常簡單,沒有固定的地點,在靈曦堂中可朗誦任何天啟諸教的經典作品。

巴哈伊信仰的新啟示命定:每年19個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閏年加5天)。每年公曆3月21日(春分前後)為巴哈伊教曆新年,稱為諾露茲節,和伊朗曆中的新年是同一天,也起源於該節日。每天從日落時開始。

由於巴哈伊教義的簡單和普遍性,在世界各地發展很迅速,是一種生機勃勃的宗教。

1935年,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開始翻譯巴哈伊教經典時,認為其社會主張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將其翻譯為「大同教」,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為「巴哈伊信仰」。

教義

巴哈伊教義核心原則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類一體[2]

上帝

巴哈伊教相信唯一、不滅的,祂是萬物的創造者,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皆為其所造[3]。神的存在是永恆的,無始無終[3],是人格化的神,是啟示的源泉,永恆,全知,永在和全能的。」[4]雖然神不可直接觸及,但祂可以被受造物感知,並且有意願和目的。巴哈伊教相信,神通過多種方式表達其旨意,包括使用先知或聖師(亦稱「上帝的顯示者」)[1]。為表達神的意願,眾先知在世界各地建立宗教。

巴哈伊教義中,神是如此偉大以至無法為人類完全認知,或描述出完整和準確的形象。[5]在巴哈伊教里,神使用一些稱號,例如「全能者」,或「至愛者」,並且強調神的一體性,他們拒絕三位一體之類的信條[6][7]

宗教

 
美國的巴哈伊靈曦堂建築上的宗教符號

巴哈伊的漸進宗教啟示觀導致的結果是,他們接納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有效性,認為這些宗教的奠基者和中心人物都是上帝之顯示者。其中包括:耶穌穆罕默德摩西釋迦牟尼等。另外,其他一些宗教人物如挪亞亞伯拉罕也是神的先知。宗教歷史是「上帝對人類旨意與目的之天啟的不同階段。」[8]特定的宗教社會教導(例如,禱告的方向,或飲食的禁忌)被後來的顯示者廢棄,而建立與時代和場合更適合的新要求。相反,對於某些根本原則(如睦鄰、慈善)則視為普世和不變的。巴哈伊認為,演進的啟示過程不會終止。不過他們確實相信存在啟示的周期[9]

但是,只要上帝願意,上帝可以在任何時候對人類說話,給人類啟示。上帝要對人類說話,誰能阻止上帝說:「啟示周期還沒到,你現在不能講話?」天上地下,上帝都憑自己的旨意行事。[10][11]

巴哈伊信仰有時被描繪成各類早期宗教的綜合體。然而其信徒堅稱他們的宗教有獨特的傳統,有來自上帝的新的啟示,這些啟示包含在巴哈伊信仰的經書,教訓、律法和歷史中[8]。其文化和宗教源於回教什葉派,其建立過程類似於基督教信仰脫胎於猶太教。巴哈伊信徒把他們的宗教描述為世界性宗教,與其他宗教傳統的區別在於巴哈歐拉給出的較新、較現代的訓誡。巴哈歐拉據信滿足了先驅宗教中所有關於彌賽亞的預言。

人類

 
這個符號象徵人類與神的關聯

巴哈伊信仰相信人類具有「理性靈魂」,並且使人具備獨特的能力去認知神和人與其創造者的關係。每個人都有義務通過神的顯示者們去認知神,並且順從他們的教誨[12]。借着認知和順服、服務他人和定期禱告和學習教育者啟示的經典,靈魂就能更接近神,這是巴哈伊信仰的屬靈的理想境界。人死亡之後,靈魂就進入下一個世界,人於物質世界的屬靈發展決定其在屬靈世界的進度[13]。天堂和地獄是在此世和彼世與神親近或疏遠的程度,死後並不存在物質世界意義中的獎賞或懲罰[13]

巴哈伊經典強調回歸人的本性,拋棄偏見。人類原本是一家,雖然也是高度的多樣化:種族和文化的多元化值得珍惜和寬容[1]種族主義民族主義種姓制度階級制度的教條是人為的、妨礙人類團結的[1]。根據巴哈伊教義,人類團結是現今世界宗教和政治的最重要問題[8]

概要

1921-1957年擔任信仰聖護的守基·阿芬第寫下了以下教義概要,他認為這些是巴哈歐拉教誨中的獨特原則,是巴哈伊信仰的基石:

獨立尋求真理,不為迷信傳統所限:人類一家,是關鍵的原則和基本的信條;所有宗教的基本合一;譴責任何形式的偏見,無論是宗教、種族、階級或民族的;宗教科學和諧並進;男女平等,是使人類能夠躍翔的兩翼;普及義務教育;創造普及世界統一的語言;消滅極端的貧困和富有;成立世界最高法庭,解決國家之間的糾紛;樂於勞動,參與屬靈侍奉;正義是人類社會和宗教的最高原則;以建立持久普遍的和平為全人類的最高目標[14]

社會生活準則

下列原則經常被列舉,作為對巴哈伊基本教義的簡單總結。這些原則來源於阿博都巴哈在1912年遊歷歐洲和北美洲時發表的演說[15]。但該羅列並非唯一正式的版本,也有其他版本流傳[15][16]

宗教經典

巴哈伊信仰的最高經典稱為《亞格達斯經》(即《至聖之經》),他們視之為普世經典,是從「亙古」時期由上帝的顯示者帶來[17]。還有一些地位很高的「次約」,是神的先知與信徒之間的約定,每個啟示都是獨特的,包括一些社會習俗和宗教團體權威。[18]目前的時代,巴哈伊將巴哈歐拉的啟示視為與信徒的聖約;巴哈伊相信該聖約是人應該努力追求的宗教美德[18]

神秘主義著作

雖然巴哈伊信仰主要關注社會和道德問題,它的一些基要經文仍有神秘色彩[8]。阿芬第將《七谷經》(Seven Valleys)稱作巴哈歐拉「最神秘的作品」。該書寫給一位伊斯蘭神秘主義流派蘇非主義信徒[19]。它起初於1906年被翻譯為英文,是西方國家出版的第一本有關巴哈歐拉的書。《隱言經》(Hidden Words)是巴哈歐拉同期寫的另一本著作,包括153段短文,巴哈歐拉稱之為「天啟神秘中的寶藏」。

歷史

巴哈伊信仰年表
1844 巴孛在伊朗設拉子向穆拉·侯賽因宣示了自己的使命。
1850 巴孛在大不里士被公開處決。
1852 數千名巴比信徒被處決。
巴哈歐拉從德黑蘭被流放至巴格達。
1863 巴哈歐拉宣示自己是上帝將要顯聖的祂。
巴哈歐拉被強制流放至君士坦丁堡,然後是阿德里安堡。
1868 巴哈歐拉被強制流放至阿卡,受到嚴厲的待遇。
1892 巴哈歐拉在阿卡附近逝世。
巴哈歐拉指定阿博都巴哈為他的繼任者
1908 阿博都巴哈被釋放。
1921 阿博都巴哈在海法去世。
阿博都巴哈在遺囑中指定守基·阿芬第為聖護。
1957 守基·阿芬第在英格蘭去世。
1963 世界正義院完成第一次選舉。
 
巴孛之墓,以色列海法

巴哈伊的歷史通常尋跡於其領導者,始於巴孛在1844年5月23日在伊朗設拉子宣佈立教,一系列該宗教的中心人物最終建立了管理規條。該宗教最初局限於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1892年巴哈歐拉去世後,其追隨者擴散到亞洲和非洲的十三個國家[20]。在其子阿博都·巴哈的領導下,該宗教開始在歐洲和美洲立足,並且在伊朗得到鞏固,雖然仍遭受迫害[21]。 1921年阿博都·巴哈去世後,在他的遺囑中,指定他的長外孫守基·阿芬第為信仰的領導者——聖護,1957年守基·阿芬第去世後,巴哈伊的領導層由個人轉化為選舉和任命產生的管理系統,1963年選舉產生了首屆世界正義院[22]

巴孛

1844年,巴孛在伊朗的設拉子宣稱自己是伊斯蘭教什葉派信仰中的巴孛[21]。隨着巴孛的信仰開始蔓延,伊斯蘭教士們將其視為威脅,巴孛的信徒遭受迫害,甚至有一段時期要面臨生死的選擇[8]。政府與巴孛武裝之間發生過數次武力衝突,巴孛本人被囚禁,並於1850年被處死[23]

巴哈伊將巴孛尊為巴哈伊信仰的先驅,因為巴孛的著作引入了「上帝的顯示者「這一概念,這是即將降臨的彌賽亞,而據巴哈伊的信仰,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經文中所宣稱的,巴哈伊信仰的創始人巴哈歐拉的身份[8]。巴孛的陵寢位於以色列海法,是巴哈伊朝聖者的重要聖地。巴孛的遺體被秘密地從波斯轉移到這個聖地,並且安葬在巴哈歐拉指定的陵墓中[24]

巴哈歐拉

密爾薩·胡賽因·阿里是巴孛的早期追隨者之一,他後來得到巴哈歐拉的稱號。由於這個緣故,他於1852年被逮捕。他聲稱,在德黑蘭的地牢中,他受到啟示,他就是巴孛所企盼的那一位先知[1]。1863年4月21日,他在巴格達向信徒們宣佈,他就是那位被預言之聖使。所以這一天也被訂為巴哈伊最重要的節日:「里茲萬節」,以此來紀念巴哈歐拉向天下昭示自己的使命。在他受迫害的時間裏,他撰寫了大量的書和作品以宣佈他的教義。從阿德里安堡和阿卡,他向一些東方的、歐洲和美洲重要的國王和君主、教宗庇護九世、伊斯蘭的君王以及其他宗教的領袖寄發了他的使命並發出號召:儘快地統一起來為建立起一個共同的信仰和持久的世界和平而努力。

此後不久,他被從波斯驅逐到奧斯曼帝國的巴格達[1],1863年4月21日,他在巴格達向信徒宣誓了自己的身份。在這個時期,巴哈歐拉與巴哈伊另外一個有爭議的領袖、也即巴哈歐拉的弟弟Subh-i-Azal之間的關係緊張,為避免引起爭鬥和分裂,他避世隱居於蘇雷曼尼葉山區達數年之久。巴哈歐拉的1866年聲明又將緊張推向頂點,而隨着時間流逝,他的影響與日俱增,整個巴哈伊信仰們又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25]。隨後,巴哈歐拉先後被驅逐到伊斯坦布爾阿德里安堡(今埃迪爾內)在阿德里安堡,他給幾位統治者寫信,其中包括蘇丹阿布杜勒阿齊茲,宣稱自己是神的先知。結果是,巴哈歐拉被放逐到今日以色列境內的阿卡[25]

在他的生命接近終點時,對他的嚴厲監禁措施逐漸放鬆,他被允許生活在阿卡附近的家中,不過仍維持囚徒身份[25]。1892年,他在那裏去世。他的陵墓是巴哈伊信徒每日禱告要面對的方向[26]。在巴哈歐拉的一生中,他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許多是巴哈伊信仰的主要神學著作。

阿博都·巴哈

 
阿博都·巴哈

阿巴斯·阿芬第是巴哈歐拉的長子,他的稱號是阿博都巴哈,意為「巴哈之仆」。其父留下遺囑,任命他做巴哈伊的領袖,並指定他作信仰的首領,是巴哈歐拉著作的唯一權威解釋人[24][27]

阿博都·巴哈在父親被放逐、囚禁期間一直跟隨,直到1908年青年土耳其人革命期間才被釋放。獲釋後,他一直旅行、演講、佈道、與巴哈伊信徒交流,傳播巴哈伊信仰[1]

巴哈伊行政機構

 
位於以色列海法世界正義院

巴哈歐拉的《亞格達斯經》和《阿博都巴哈的遺囑》是關於巴哈伊行政體系的根本典籍。巴哈歐拉建立了選舉制的「世界正義院」,阿博都·巴哈建立了任命制的聖護制,並明確了兩個機構之間的關係[24]。在阿博都巴哈的遺囑中,他任命了的長外孫守基·阿芬第為巴哈伊信仰的第一任聖護[28]

守基·阿芬第畢其一生翻譯了《巴哈伊文選》;發展了一個將巴哈伊信仰向全球擴展的計劃;開發了巴哈伊世界中心;回應了世界各地的詢問;建立了該宗教的管理結構,為世界正義院的選舉做好了準備[1]。他在1957年去突然離世,未能留下任何遺囑指定繼承人。

在巴哈伊的地方、地區和國家三層的管理機構中,均有選舉產生的九名成員組成的「靈體會」,管理教區事務[8]。同時,同級任命成員組成的理事會行使教育和保護教區的職能[8]。巴哈伊教沒有教士階層[8]

世界正義院首次設立於1963年,是巴哈伊信仰的最高管理機構,其九名成員由各國靈體會選舉產生[29]。年滿21歲的巴哈伊信徒享有被選舉權;除世界正義院的9名成員必須是男性外,男女信徒有同等權力出任所有其他的職位[30]

國際拓展計劃

1939年阿芬第發起第一個七年拓展計劃,1946年再次推出類似計劃[31]。1953年他發起十年向世界進軍計劃,為巴哈伊信仰的推廣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規劃,將巴哈伊的經典翻譯為多個語言,向未傳教國家派遣巴哈伊拓荒者[32]。他在一封信中提出,拓展計劃將在世界正義院的指導之下進行。1964年,世界正義院開始了一個九年計劃,以及後續的幾個長期計劃,指導巴哈伊信仰在世界上拓展[33]

現階段的計劃

自1990年起,正義院主導了巴哈伊社區大規模擴展的預備計劃,組織地區居民的整合,建立地區管理機構和培訓設施。[34]在最近完成的五年計劃裏(2001-2006)關注於發展設施和「保持大規模擴展和團結」。自2001年起,全世界的巴哈伊社區都鼓勵兒童課程,信徒聚會,和對巴哈伊宗教信仰的系統學習[34]。2005年12月始,新的重點目標關注於青少年,特別是11至14歲之間的年輕人[35]

第二個五年計劃於2006年4月發起;呼籲世界各地的巴哈伊信徒在1500個社區中實施先進的增長模式和社區發展計劃[35]。 同時推進本土化的多級選舉程序。從2001年至2021年的四個連續五年計劃的實施,被提高到用於紀念巴哈歐拉逝世一百周年[35]

信徒分佈

 
印度德里巴哈伊蓮花寺每年吸引400萬來訪者。

巴哈伊的資料估計,在全世界他們有超過600萬信徒[36]。百科全書和類似資料記載,在21世紀初全世界有200至800萬巴哈伊信徒[37][38][39][40]。《世界基督徒百科全書》估計,2000年全世界共有710萬巴哈伊信徒,分佈於218個國家和地區[4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哈伊教從其發源地波斯奧斯曼帝國傳入西方國家。又過了五十年,傳入第三世界國家。

根據《2004年世界年鑑》:

巴哈伊信徒主要生活在亞洲(360萬6),非洲(180萬)和拉丁美洲(90萬)。據估計,全世界最大的巴哈伊社區在印度,有220萬之眾;其次是伊朗,有35萬;然後是美國,15萬。除了這些國家,信徒的數字差距很大。目前,沒有一個國家的巴哈伊信徒佔據人口多數。圭亞那是巴哈伊信徒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7%)。

根據《不列顛年鑑》,以信徒所在國家數目統計,巴哈伊教是世界上分佈第二廣泛的宗教(僅次於基督教),出現在247個國家和地區,包括2,100個人種、種族和部落團體。其聖典有800種文字翻譯。[37]據外交政策雜誌,巴哈伊信仰是2007年信徒人數增長率最快的宗教,為1.7%[42]

中國

早在巴哈歐拉還在世的時候,巴哈伊信仰就已傳入了中國。

第一位有書面記載的在中國生活的巴哈伊是一位波斯人哈吉·米爾扎·穆罕默德·阿里,他於1862年至1868年在上海居住。1870年他移居香港,和他的兄弟在那裏合開了一家貿易公司,直至1897年。此外,在1881年至1882年,巴孛夫人的一位外甥亦曾在香港居住。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巴哈伊又被稱為「大同教」,因為其基本教義里有"世界大同"的主張。

清華學校第5任校長曹雲祥(1881-1937)是一名巴哈伊信徒。除了教育領域的建樹,他對巴哈伊信仰在中國的傳播也起了開創性的重大貢獻。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演講並撰寫大量文章,介紹和讚揚巴哈伊教及其教義,自30年代起還親自翻譯了很多巴哈伊經典,如《已答之問題》、《亞卜圖博愛之箴言》、《新時代之大同教》、《世界之趨勢(大同教宣言)》以及《至大之和平》等。這些演講、著述和譯作也一併收錄於山東大學蔡德貴所著的《清華之父曹雲祥》第二部。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就有一家名為「大同社」(「大同教社」)的出版社系統出版了這些作品。

改革開放後,巴哈伊信仰在中國大陸地區重新有所發展。目前巴哈伊信仰在中國大陸地區,對教育、婦女問題、農村與農業等領域的發展予以大力的關注,巴哈伊信仰者以一種學習小組的形式展開活動。

中國著名的巴哈伊信徒有清華大學第5任校長曹雲祥、香港男歌手方大同(美國國籍)、SOHO中國的聯合創始人潘石屹張欣(美國國籍)。

此外,在澳門有一所以巴哈伊教義為基礎的教育機構——聯國學校

社會實踐

勸誡

巴哈伊信仰律法的根本來源是巴哈歐拉的著作《亞格達斯經》。下列是其基本律法和宗教禮儀:

  • 年逾15歲的巴哈伊信徒每日進行義務祈禱。這類禱告文有三種,每日可選其一。
  • 禁止背後誹謗和議論他人。
  • 每年3月2日至20日的19天,成年(指年滿15周歲)、健康的巴哈伊信徒必須在日出到日落間齋戒
  • 巴哈伊信徒不得飲酒或使用毒品,除非有醫生處方。
  • 不贊同婚外性行為。
  • 嚴格禁止賭博

《亞格達斯經》中的一些律法到今日仍然有效,並且其管理機構會給予某種程度的強制[43],隨着巴哈伊社區的擴大,巴哈歐拉對於其它律法的實施提供了一些循序漸進的方法。[44]這些律法如果與信徒居住地的世俗法律無衝突,則信徒必須嚴格遵守,[44]而禱告、禁食之類個人宗教禮儀完全是個人的義務[45]

婚姻

巴哈伊婚姻是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結合,其目的是孕育兩個同伴與其子女間的靈性和諧、友愛和合一[46]。巴孛對於婚姻的教誨是,它是「生存和得救的壁壘」,並且將婚姻和家庭置於社會的基石這一重要位置。巴哈歐拉高度評價婚姻,宣稱那是神的永恆誡命,夫妻應致力提高彼此的靈性,並且反對婚外情[46]。巴哈伊不鼓勵離婚,但如果夫婦之間真的互相招致怨恨,根據巴哈伊律法,夫婦可以在分居一年以後,確認無法重燃愛火,仍然互相怨恨後離婚。

巴哈伊傾向於「了解對方的性格並且在婚前用一段時間彼此相知,一旦結婚就應有永結同心的意願。」[47]雖然父母不應為子女選擇配偶,然而倆人決定結婚就必須徵得雙方父母的同意,即使其中一方不是巴哈伊信徒[28]。 在巴哈伊信仰中,跨種族婚姻是大力稱許的。巴哈伊的婚禮很簡單:唯一必不可少的儀式是,新人必須在兩個證人面前宣讀婚姻誓言[28]

我們將完全、徹底地服從神的旨意。[48]

工作

巴哈伊禁止閉門修道,而是努力將精神修養根植於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從事的工作不僅是必要、而且是當做一種崇拜形式[8]。巴哈歐拉禁止乞丐禁欲主義的生活方式,鼓勵信徒們「熱切關注」社會的需要[49]。在巴哈歐拉的著作中,更進一步地強調了自我努力和服務人類在靈性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說本着為人類服務的精神而工作在神看來如同禱告和崇拜一樣[8]

 
以色列的巴哈伊花園。

巴哈伊在紐約日內瓦的聯合國機構內設有辦公室,並且在聯合國的地區特使和機構中擁有代表[50]。最近又在聯合國機構內設立了環境和婦女發展辦公室。巴哈伊還參與了其它聯合國部門的開發項目。在2000年聯合國世紀發展論壇,巴哈伊是高峰會議中唯一被邀請的非政府機構發言人[51]這篇文章有巴哈伊信仰與聯合國關係的詳盡信息。

崇拜場所

 
位於德國的靈曦堂

巴哈伊聚會一般在信徒家裏或者租借場地舉行。在全世界有八座大洲靈曦堂[52]。巴哈歐拉的著作中構想的機構叫做「邁什里古勒-埃茲卡爾」,是包括醫院、大學等等的綜合體[28]。 在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的巴哈伊第一座邁什里古勒-埃茲卡爾是唯一符合這個要求的建築。它竣工於1908年為當地巴哈伊社團使用,是一棟超前於他所處的時代的新穎建築,但1938年被蘇維埃政府沒收。更可惜的是,後來的一場地震使這棟建築嚴重受損,於1963年被拆除。[53]

曆法

目前的巴哈伊曆法是巴孛最早提出的。它的元年是巴孛開始宣教的1844年。用春分,也就是公曆的3月21日作為巴哈伊曆的元旦,這是從波斯的舊曆法裏繼承過來的。巴哈伊歷以日落為舊的一天之結束和新的一天之開始。

巴哈伊曆中一年有19個月,每個月有19天,合共361天[54];另有4-5天為「愉快的日子[54](閏日,阿亞密哈),從2月26日開始,3月1日結束。「十九」這個數字和波斯文「瓦希德 」(獨一無二)冥合,此詞在波斯文中字母數值為十九。巴孛按他所理解的上帝的屬性,給每個月份命名:分別是:榮、華、美、耀、光、恩、道、全、名、力、志、智、權、言、問、尊、治、統、崇。其中最後一個月——崇月,從3月2日到3月20日,是巴哈伊教的齋月。巴哈伊教徒在每月的第一天會組織聚會,叫做十九日靈宴會[54],在集會上他們進行主要的社會活動和教義探討。

符號

 
九角星,內置字體為至大聖名。

巴哈伊教的正式符號是五角星,但是九角星的符號更加常用[55]。該符號和裏面的字體代表的是至高者。符號由兩顆星重疊,有榮耀的光輝點綴,紀念三個合一。[56]至高者的名字是阿拉伯語: يا بهاء الأبهى「榮耀的至高者!」

在聯合國的活動

巴哈歐拉的著作提到了現代人類集體生活對於世界政府的需要。因此,巴哈伊信徒支持由國際聯盟聯合國之類的組織改善國際關係。巴哈伊社區在以色列海法世界正義院的指導下,出任下列組織的顧問[50]

迫害

 
伊朗亞茲德的巴哈伊陵園被政府毀壞

巴哈伊宗教在伊斯蘭國家持續遭受迫害,尤其是在伊朗,在1978年至1998年間,逾200名教徒被處決[57]。2006年12月16日,埃及最高法院判決,政府不承認巴哈伊宗教[58]。結果,埃及的巴哈伊信徒無法取得各種政府簽發的証明文件,包括身份證出生證死亡證結婚證、離婚證、護照,以及其他需要列明宗教信仰的證件。同時,他們也失去被僱傭、受教育,甚至是接受醫療服務或投票的權利[58]埃及個人權利維護組織指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新聞公告對該組織提出的陳述和異議未作任何回應,僅僅討論了巴哈伊信仰的基本教義,而這些教義不應影響法院的判決[58]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朗巴哈伊信徒的居所定期受到政府搜查,而且信徒們被禁止進入大學學習或從事政府工作,有信徒因為參加巴哈伊經文的學習而被投入監獄[57]。巴哈伊信徒的墓地受到侮辱,財產被剝奪,巴哈歐拉父親的故居被夷為平地[21]。巴哈伊的朝聖地——巴孛的故居兩次被搗毀[21][59][60]

巴哈伊的處境近期有進一步惡化;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2005年10月的一份報告中說,伊朗武裝力量司令部的一封密信表明巴哈伊信徒受到甄別和監視[61]。2005年11月,極具影響力的國營報紙《Kayhan》由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任命的總編輯發表了30多篇醜化巴哈伊信仰的文章[62][63][64]。有鑑於此,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報告特別撰稿人在2006年3月20日表示,她「對於此類監視行動的結果可能導致的對巴哈伊信徒的迫害和歧視感到擔憂」,該撰稿人所擔心的伊朗境內少數宗教的境況在近期開始惡化[61]

2010年8月,伊朗七名巴哈伊領導人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罪名為從事間諜活動、反對伊斯蘭政府的宣傳活動以及建立非法政府,激起美國、英國、荷蘭等國對伊朗的人權譴責。[65]2010年9月,或由於國際影響及人權人士的活動,據稱該七名巴哈伊教人士被減刑一半至10年[66]

回應

普林斯頓大學的伊斯蘭研究學者伯納德·劉易斯認為,穆斯林和伊斯蘭權威機構對於如何接納巴哈伊之類的後伊斯蘭一神教頗感困擾,原因是:這類宗教的信徒既不能歸類於亞洲多神論或非洲泛靈論一類的信徒,也不能歸類於前期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信徒。更難接受的是,這類人的存在代表着對穆罕默德終極啟示的伊斯蘭教義的挑戰[67]

註釋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Hutter, Manfred. Bahā'īs. Jones, Lindsay (編).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2 2nd. Detroit, MI: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737–740. 2005. ISBN 978-0-02-865733-2. 
  2. ^ Hutter 2005,第737–740頁.
  3. ^ 3.0 3.1 The Bahá'í Faith. Britannica Book of the Year.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88. ISBN 978-0-85229-486-4. 
  4. ^ Effendi, Shoghi. God Passes By.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44: pp.139 [2006-12-26]. ISBN 978-0-8774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4). 
  5. ^ Cole, Juan. The Concept of Manifestation in the Bahá'í Writings. Bahá'í Studies. 1982,. monograph 9: pp. 1–38 [2006-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2). 
  6. ^ Stockman, Robert. Jesus Christ in the Baha'i Writings. Baha'i Studies Review. 
  7. ^ `Abdu'l-Bahá. Some Answered Questions Softcover.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90: 113 [2006-12-26]. ISBN 978-0-87743-1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8).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Britannica 1992
  9. ^ McMullen 2000,第7頁.
  10. ^ McMullen, Michael D. The Baha'i: The Religious Construction of a Global Identity. Atlanta, Georgia: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7. ISBN 978-0-8135-2836-6. 
  11. ^ `Abdu'l-Bahá. Selections From the Writings of `Abdu'l-Bahá Hardcover.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78: pp. 67 [2006-12-26]. ISBN 978-0-8539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6). 
  12. ^ McMullen, Michael D. The Baha'i: The Religious Construction of a Global Identity. Atlanta, Georgia: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57–58. ISBN 978-0-8135-2836-6. 
  13. ^ 13.0 13.1 Masumian, Farnaz. Life After Death: A study of the afterlife in world religions.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1995. ISBN 978-1-85168-074-0. 
  14. ^ Effendi, Shoghi. God Passes By.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44: pp. 281 [2006-12-30]. ISBN 978-0-8774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2). 
  15. ^ 15.0 15.1 Principles of the Bahá'í Faith. bahai.com. 2006-03-26 [2006-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5). 
  16. ^ Dewey, J.J. The Three Revelations. The Gathering of Lights. 19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2月12日). 
  17. ^ Taherzadeh, Adib. The Covenant of Bahá'u'lláh. Oxford, UK: George Ronald. 1972. ISBN 978-0-85398-344-6. 
  18. ^ 18.0 18.1 Momen, Moojan. Covenant, The, and Covenant-breaker. [2006-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19. ^ Taherzadeh, Adib. The Revelation of Bahá'u'lláh, Volume 1: Baghdad 1853-63. Oxford, UK: George Ronald. 1976: pp. 96–99. ISBN 978-0-85398-270-8. 
  20. ^ Taherzadeh, Adib. The Revelation of Bahá'u'lláh, Volume 4: Mazra'ih & Bahji 1877-92. Oxford, UK: George Ronald. 1987: 125. ISBN 978-0-85398-270-8. 
  21. ^ 21.0 21.1 21.2 21.3 Affolter, Friedrich W. The Specter of Ideological Genocide: The Bahá'ís of Iran (PDF). War Crimes, Genocide, &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Jan 2005, 1 (1): pp. 75–114 [2006-05-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11-08). 
  22. ^ Smith 2008,第56頁.
  23. ^ Winter, Jonah. Dying for God: Martyrdom in the Shii and Babi Religions. Master of Arts Thesis,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7-09-17 [2007-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3). 
  24. ^ 24.0 24.1 24.2 Balyuzi, Hasan. `Abdu'l-Bahá: The Centre of the Covenant of Bahá'u'lláh Paperback. Oxford, UK: George Ronald. 2001. ISBN 978-0-85398-043-8. 
  25. ^ 25.0 25.1 25.2 Baha'-allah. Encyclopædia Iranica. 1989. 
  26. ^ Smith 2008,第20–21, 28頁.
  27. ^ Bahá'u'lláh. Tablets of Bahá'u'lláh Revealed After the Kitáb-i-Aqdas.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94: pp.217 [1873-92] [2007-01-10]. ISBN 978-0-87743-17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28. ^ 28.0 28.1 28.2 28.3 Esslemont 1923
  29. ^ Stockman, Robert. Bahá'í Faith: A portraint. Joel Beversluis (ed) (編). A SourceBook for Earth's Community of Religions. Grand Rapids, MI: CoNexus Press. 1995. 
  30. ^ Smith 2008,第205頁.
  31. ^ Danesh, Helen; Danesh, John; Danesh, Amelia. The Life of Shoghi Effendi. M. Bergsmo (Ed.) (編). Studying the Writings of Shoghi Effendi. Oxford: George Ronald. 1991. ISBN 978-0-85398-336-1. 
  32. ^ Hassal, Graham. Baha'i History in the Formative Age. Journal of Bahá'í Studies. 1996, 6 (4): pp.1–21. 
  33. ^ Momen, Moojan; Smith, Peter. The Baha'i Faith 1957-1988: A Survey of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Religion. 1989, 19: pp. 63–91 [200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3). 
  34. ^ 34.0 34.1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17 January 2003 letter. bahai-library.org. 2003-01-17 [200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7). 
  35. ^ 35.0 35.1 35.2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Five Year Plan 2006-2011. West Palm Beach, Florida: Palabra Publications. 2006. 
  36. ^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orldwide Community.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2006 [2006-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3). 
  37. ^ 37.0 37.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Worldwide Adherents of All Religions by Six Continental Areas, Mid-2002.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2 [2006-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2). 
  38. ^ adherents.com. Major Religions of the World Ranked by Number of Adherents. adherents.com. 2002 [2005-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5). 
  39. ^ World Book editors (編).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2003 ed edition. World Book Inc. 2002. ISBN 978-0-7166-0103-6. 
  40. ^ Paul Oliver. Teach Yourself World Faiths, New Edition. McGraw-Hill. 2002. ISBN 978-0-07-138448-3. 
  41. ^ Barrett, David A. World Christian Encyclopedia. 2001: 4 [2012-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6). 
  42. ^ FP Magazine. The List: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Religions. FP. May 1, 2007 [May 5,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3). 
  43. ^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Letter to a National Spiritual Assembly. bahai-library.org. 1991-12-09 [2006-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44. ^ 44.0 44.1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Introduction. The Kitáb-i-Aqdas.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92: pp. 5 [2007-01-23]. ISBN 978-0-85398-99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45. ^ Walbridge, John. Prayer and Worship. bahai-library.org. 2006-03-23 [2006-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6. ^ 46.0 46.1 Local Spiritual Assembly of the Baha'is of Warwick. Baha'i Marriage. Bahá'ís of Warwick. 2003-10-12 [2006-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8). 
  47. ^ Bahá'í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 selections from the writings of the Bahá'í Faith. Willmette, IL: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97 [2007-01-23]. ISBN 978-0-87743-25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0). 
  48. ^ Bahá'u'lláh. The Kitáb-i-Aqdas: The Most Holy Book.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92: pp. 105 [1873] [2007-01-23]. ISBN 978-0-85398-99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5). 
  49. ^ Bahá'u'lláh. Proclamation of Bahá'u'lláh. Wilmette, Illinois, USA: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1991: pp. 122 [2007-02-10]. ISBN 978-0-87743-06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50. ^ 50.0 50.1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istory of Active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bahai.org. 2006 [200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4). 
  51. ^ Bahá'í World News Service. Bahá'í United Nations Representative Addresses World Leaders at the Millennium Summit.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2000-09-08 [200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22). 
  52. ^ adherents.com. Baha'i Houses of Worship. adherents.com. 2001-05 [2006-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7). 
  53. ^ Smith 2000,第236頁: "Mashriqu'l-Adkhar"
  54. ^ 54.0 54.1 54.2 存档副本. [2007-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55. ^ Effendi, Shoghi; The 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 Hornby, Helen(Ed.) , 編. Lights of Guidance: A Bahá'í Reference File.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New Delhi, India. 1983 [2007-01-23]. ISBN 978-81-85091-4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3). 
  56. ^ Faizi, Abu'l-Qasim. Explanation of the Symbol of the Greatest Name. Bahá'í Publishing Trust, PO Box No. 19, New Delhi, India. 1968 [2007-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57. ^ 57.0 57.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religious minorities in Iran (PDF). fdih.org. 2003-08-01 [2006-10-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10-31). 
  58. ^ 58.0 58.1 58.2 Egyptian Initiative for Personal Rights. Government Must Find Solution for Baha'i Egyptians. eipr.org. 2006-12-16 [200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9). 
  59. ^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2006-03-08 [2006-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02). 
  60. ^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dismayed at lack of Human Rights Resolution on Iran. Religion News Service. 2005-04-14 [2006-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21). 
  61. ^ 61.0 61.1 Asma Jahangir. Special Rapporteur on Freedom of religion or belief concerned about treatment of followers of Bahá'í Faith in Iran. United Nations. 2006-03-20 [200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26). 
  62. ^ Michael Rubin. Iran Means What It Says. Middle East Forum. 2006-01-25 [200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1). 
  63. ^ BBC News. The press in Iran. BBC News. 2005-08-16 [200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64. ^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Recent Media Attacks. 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2006 [200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9). 
  65. ^ 美國參考. 国际社会谴责伊朗对巴哈伊教人士判刑. American.gov. 2010-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8). 
  66. ^ 美國之音中文網. 報導稱伊朗巴哈伊教領導人刑期獲減. 美國之音中文網. 
  67. ^ Lewis (1984) p.21

來源

書籍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