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加·諾伊維爾特

奧爾加·諾伊維爾特(德語:Olga Neuwirth,1968年8月4日-),奧地利古典作曲家、視覺藝術家和作家。她主要通過她的歌劇和音樂劇場作品而成名,這些作品往往涉及身份認同、暴力和不容忍等與時事相關的、明確的政治主題。

奧爾加·諾伊維爾特
Olga Neuwirth
2002年的奧爾加·諾伊維爾特
出生 (1968-08-04) 1968年8月4日56歲)
 奧地利格拉茨
父母哈拉爾德·諾伊維爾特英語Harald Neuwirth
獎項

生平和工作

早年

諾伊維爾特出生在格拉茨,是格麗塞爾迪斯·諾伊維爾特(Griseldis Neuwirth)和鋼琴家哈拉爾德·諾伊維爾特英語Harald Neuwirth的女兒。她是格斯塔·諾伊維爾特英語Gösta Neuwirth的侄女,也是雕塑家弗洛拉·諾伊維爾特的姐姐。[1][2]

7歲時,諾伊維爾特開始學習小號,但在一次事故中,她的下巴受傷,被迫放棄了原來學習小號的計劃。[3]高中時,她參加了漢斯·維爾納·亨策格爾德·屈爾英語Gerd Kühr的作曲講習班。[2]16歲時,她遇到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此後兩位藝術家在藝術上有着「富有成效的合作」。[4][5]當時17歲的作曲家將她的第一部委託作品命名為《黃牛舞動拉格泰姆》(德語:Die gelbe Kuh tanzt Ragtime),是為1985年施泰爾馬克州秋季音樂節德語Steirischer Herbst的開幕而創作的。[6]

諾伊維爾特從1985年開始在三藩市音樂學院英語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師從埃莉諾·阿默英語Elinor Armer學習作曲和樂理。她還在三藩市的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電影。她在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繼續學習[7],師從埃里希·烏爾班納英語Erich Urbanner,同時在作曲和電聲研究所(英語:Institute for Composition and Electroacoustics)學習。她的碩士學位論文是關於阿蘭·雷奈的電影《生死戀英語Love Unto Death》中的音樂,題為《論阿蘭·雷奈的《生死戀》中電影音樂的使用》。1993/94年,她跟隨特里斯坦·米拉伊英語Tristan Murail學習,並在聲學/音樂研究與協調所英語IRCAM(IRCAM)工作,創作了諸如《「…?共振!…」》(意大利語"...?risonanze!...")的柔音中提琴作品。在這一時期,她從與阿德里安娜·赫爾斯基英語Adriana Hölszky(她對諾伊維爾特說:「不要動搖!繼續!」)[5]和意大利作曲家路易吉·諾諾的接觸中獲得了重要的靈感。諾伊維爾特曾獲得與諾諾會面的機會,他也有類似的激進政治立場,她後來稱這對她的生活有很大影響。[8]

風格成熟期

21世紀以來,諾伊維爾特有許多室內樂作品在卡伊洛斯英語Kairos (record label)上發行[9][10],並與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合作了歌劇《羔羊節》(德語:Bählamms Fest),這部作品也受到了利奧諾拉·卡林頓的啟發。[11]她將大衛·林奇的電影《妖夜慌蹤》改編為同名歌劇英語Lost Highway (opera),結合了現場和預先錄製的視聽資料,以及其他電子音樂裝置。世界首演於2003年在格拉茨舉行,由 Klangforum Wien 演出,電子裝置由電子音樂研究所(德語:Institut für Elektronische Musik, IEM)實現。[12]該歌劇的美國首演在俄亥俄州歐柏林學院舉行,並在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米勒劇院進一步演出,由歐柏林學院和歐柏林當代音樂團製作。英國的首演於2008年4月在倫敦的青年維克劇院英語Young Vic舉行,與英國國家歌劇院英語English National Opera聯合製作,由戴安娜·保盧斯英語Diane Paulus執導,巴爾杜爾·布勒尼曼英語Baldur Brönnimann指揮。[13]由卡伊洛斯發行的環繞聲唱片獲得了法國金音叉獎英語Diapason d'Or

諾伊維爾特獨特的作曲風格的特點是使用多樣化的作曲技術和混合聲音材料,不斷質疑藝術和社會政治規範。她稱其為「夾在中間的藝術」(英語:art-in-between)。[14]斯特凡·德雷斯(Stefan Drees)說:「災難性的、陷入未知領域的後果和分枝,是她作曲的情感基調,像一條紅線一樣纏繞在她的作品中。」[15]她的作品通常被歸入當代古典音樂,但自1980年代末以來,她的作品一直試圖超越音樂商業所強加的流派限制。從眾多的「靈感來源……來自美術、建築、文學和音樂、思想史、心理學、自然科學和日常現實……」出發[4],諾伊維爾特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多維度藝術。例如,在《魅影,或奇觀之海的冒險》(意大利語Le Encantadas o le avventure nel mare delle meraviglie,2014年)中,她對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短篇小說《魔島魅影》(1894年)[16]的關注,以及從路易吉·諾諾的聲音世界(尤其是他極具影響力的的作品《普羅米修斯英語Prometeo》(1984年))中獲得的靈感凝聚成了一部「通過多種空間聲音效果呈現的虛構冒險小說。」[17]這部作品的出發點是對威尼斯聖洛倫佐堂的聲學調查(諾伊維爾特的說法是「保護聲學遺產」)。[17]

除《妖夜慌蹤》、《羔羊節》外,諾伊維爾特還創作了多部長篇音樂劇場作品,如受阿爾班·貝爾格啟發的《美國露露》(英語:American Lulu,2006/11年)和《棄兒》(英語:The Outcast,對梅爾維爾的致敬,作於2009–11年,2012年修改)。她的歌劇《奧蘭多》根據弗吉尼亞·吳爾夫同名小說改編,是第一部由女性創作並由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委託在維也納演出的長篇歌劇。世界首演於2019年12月8日舉行。[18][19]後來,在行業雜誌《歌劇世界》進行的國際評論家投票中,它被選為年度世界首演。[20]

諾伊維爾特對廣泛的刺激和表達的可能性感興趣,在1990年代已經跨越了戲劇、歌劇、廣播劇、行為藝術和視頻之間的類型界限。這反映在她作品的標題上,例如《棄兒》的副標題「一個音樂裝置-劇場」。[21]她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常是打破既定的音樂會表現形式,以達到一種「流動的形式」。[14]例如,在1998年薩爾茨堡音樂節上她的兩場作曲家肖像音樂會的休息時間,她通過幾個揚聲器將上了發條的玩具樂器的聲音傳到音樂廳的觀眾席上,同時將視覺效果現場投射到屏幕上,創造出一種沉浸式的聽覺體驗。此外,作品中還插入了耶利內克為觀眾的動作和言行所寫的「字幕」。她的作品包含了藝術效果從音樂廳到公共空間的明確擴展,例如《說話的房子》(英語:Talking Houses,1996年)中,為奧地利德意志蘭茨貝格廣場上的商店設計的聲音裝置(與漢斯·霍費爾(Hans Hoffer)共同創作);以及在巴黎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廣場的聲音裝置《…破滅的時光…或冥界的對話》(法語:...le temps désechanté ... ou dialogue aux enfers,2005年)。這部作品是受巴黎IRCAM委託創作,使用了一個動作捕捉相機,讓電子聲學的聲音與在廣場上移動的人流互動。隨着路人數量的增加,音樂不斷地根據預先設置的參數變化。然而,巴黎警方最終下令關閉了這個聲音裝置。[22]

2007年至今

諾伊維爾特對音樂和視覺藝術之間的交集的關注在2007年達到了頂峰,她參加了文獻十二英語documenta 12的當代藝術展覽,為該展覽製作了一個聲音/電影裝置。[23]此外,她還撰寫文本和電影劇本,以及製作短片、表演和攝影系列,不斷擴大她的活動領域。[24]

她還創作了許多電影配樂,包括為默片《對角交響曲英語Symphonie diagonale》(1923年)、《該死的戰爭英語Maudite soit la guerre》(1914年)和《沒有猶太人的城市英語The City Without Jews》(1924年)重新配樂,以及庫爾特·邁爾(Kurt Mayer)和約瑟夫·達伯尼希(Josef Dabernig)電影的配樂。她還為導演米歇爾·格拉沃格的故事片《爸爸的遊戲德語Das Vaterspiel (Film)》(2009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放映)和導演維羅妮卡·弗蘭茨(Veronika Franz)和賽佛林·費奧拉(Severin Fiala)的《晚安媽咪》(2014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創作音樂。此外,她還與法國裝置、錄像和概念藝術家多米尼克-岡薩雷斯-弗爾斯特英語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合作,創作了多媒體裝置《…所發生的…》(法語:...ce qui arrive...,2003/04年)。[25]

諾伊維爾特長期以來一直在反思專業作曲家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女性作曲家,這些群體在當代藝術圈子裏相當邊緣化。她在一些文本中清楚地傳達了她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她經常在政治問題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呼籲對社會和政治變化保持警惕;例如,在2000年9月19日舉行的群眾抗議活動中,她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前發表了題為《我不會讓我的存在於鬧聲中淹沒》(德語:Ich lasse mich nicht wegjodeln)的演講。[26]

合作與教學

諾伊維爾特接受了許多國際機構的委託,包括卡內基音樂廳[27]琉森音樂節[28]、漢堡易北愛樂廳[29]維也納現代音樂節英語Wien Modern、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等。[7]她是1999年薩爾茨堡音樂節、2000年安特衛普交響樂團[30]、2002年和2016年的琉森音樂節[31]、2011年的巴黎秋季音樂節(法語:Festival d'Automne à Paris[32]以及2019年漢堡易北愛樂廳和維也納音樂廳的駐場作曲家。[33]她的作品被指揮家皮埃爾·布列茲[34]厄特沃什·彼得[35]馬蒂亞斯·平切爾英語Matthias Pintscher瓦列里·捷傑耶夫[36]丹尼爾·哈丁蘇珊娜·邁爾基[37]弗朗索瓦-格扎維埃·羅特[38]阿倫·基爾伯特[29]等人詮釋、演奏。領先的交響樂團和樂隊已將諾伊維爾特的作品納入他們的曲目,包括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39]紐約愛樂[40]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BBC蘇格蘭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維也納ORF廣播交響樂團英語Vienna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跨當代樂隊[32]現代樂隊英語Ensemble Modern國際當代樂隊英語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Ensemble、塔利亞樂隊(Talea Ensemble)、Klangforum Wien[35]倫敦小交響樂團音樂工廠樂隊英語Ensemble Musikfabrik、Phace樂隊和阿迪蒂弦樂四重奏組英語Arditti Quartet[9]許多獨奏家、獨唱家,包括霍坎·哈登貝里耶英語Håkan Hardenberger安托萬·塔梅斯蒂英語Antoine Tamestit[41]托馬斯·拉徹英語Thomas Larcher約亨·科瓦爾斯基英語Jochen Kowalski、羅賓·舒爾科夫斯基(Robyn Schulkowsky)、馬里諾·福爾門蒂(Marino Formenti)、克萊爾·蔡斯英語Claire Chase安德魯·沃茨英語Andrew Watts (countertenor)加思·諾克斯英語Garth Knox尼古拉斯·霍奇斯英語Nicolas Hodges都參加了諾伊維爾特作品的演出。[9]

諾伊維爾特還經常與其他藝術流派的藝術家合作,如建築師彼得·卒姆托(2017年布雷根茨藝術館英語Kunsthaus Bregenz[42]、紐約漸近線建築英語Asymptote Architecture的建築師(2017年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以及計算機音樂和音頻/聲學研究藝術家馬庫斯·諾伊斯特尼希(Markus Noisternig)。她還與視頻藝術家塔爾·羅斯納英語Tal Rosner合作,2016年在巴黎蓬皮杜中心創作了互動裝置《幻滅島》(英語:Disenchanted Island)。[21]

她是巴伐利亞美術學院英語Bayerische Akademie der Schönen Künste[43]柏林藝術學院[44]瑞典皇家音樂學院英語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Music的成員。[45]

自2021年起,她在維也納的音樂和表演藝術大學擔任教授。[46]

獎項

作品

諾伊維爾特的作品主要由里科爾迪出版社英語Casa Ricordi[7]博浩出版社[51]出版;在作曲生涯早期,她也自行發表了一些作品。以下是她已發表作品的列表。

舞台作品

  • Der Wald – Ein tönendes Fastfoodgericht(1989/90年),基於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的文本
  • Die Schamlosen oder Ein Spektakel in einem Akt(1990年)
  • Körperliche Veränderungen(1990/91年)
  • Bählamms Fest(1997/98年)
  • The Long Rain(2000年)
  • Lost Highway(2002/03年)
  • American Lulu(2006/12年)
  • The Outcast(2010年)
  • Orlando(2017/19年)

管弦樂團作品

  • Cthulhu-ludium – Vor Der Dunkelheit(1991年),為管弦樂團
  • Quingelquingelquis Weg durchs Orchester(1992年),為兒童管弦樂團
  • Sans soleil(1994年),為管弦樂團和現場電子裝置
  • Photophorus(1997年),為管弦樂團
  • Clinamen / Nodus(1999年),為管弦樂團
  • anaptyxis(2000年),為管弦樂團
  • locus...doublure...solus(2001年),為鋼琴和管弦樂團
  • Zefiro aleggia... nell』infinito(2004年),為巴松管和管弦樂團
  • ... miramondo multiplo...(2006年),為小號和管弦樂團
  • only an end(2009年),為管弦樂團
  • Remnants of songs... an Amphigory(2009年),為中提琴和管弦樂團
  • Masaot/Clocks without Hands(2013年),為管弦樂團
  • Trurliade - Zone Zero(2016年),為打擊樂和管弦樂團
  • Aello - ballet mécanomorphe(2016/17年),為長笛和管弦樂團
  • Keyframes for a Hippogriff(2019/20年),為女中音/假聲男高音、童聲合唱團和管弦樂團
  • coronAtion V: Spraying Sounds of Hope(2020年),為管樂團
  • EVVIVA!(2020年),為管弦樂團
  • Dreydl(2021年),為管弦樂團

樂隊作品

  • Let’s Play, Play, Play(1992年),為單簧管、2把小號、打擊樂、雷鳴器彈音器
  • Worddust of Minraud(1992年),為4個聲樂組
  • Aufenthalt(1992/93年),為管弦樂隊和視頻
  • Lonicera caprifolium(1993年),為管弦樂隊和磁帶
  • La vie...ulcérant(e)(1995年),為女中音/假聲男高音和管弦樂隊
  • Vampyrotheone(1995年),為管弦樂隊
  • Hooloomooloo(1996/97年),為管弦樂隊和磁帶
  • Instrumental-Inseln(1997/99年),為管弦樂隊和現場電子裝置
  • Hommage à Klaus Nomi(1998年),為女中音/假聲男高音和管弦樂隊
  • Suite für Theremin und Ensemble(1999年),為管弦樂隊
  • Zwei Duette(2000年),為管弦樂隊
  • Construction in space(2000/01年),為四名獨奏、管弦樂隊和現場電子裝置
  • ecstaloop(2001年),為女高音、朗讀者、取樣器和管弦樂隊
  • locus...doublure...solus(2001年),為鋼琴和管弦樂隊
  • torsion: transparent variation(2001年),為巴松管和管弦樂隊
  • No more secrets, no more lies(2004年),為人聲和管弦樂隊
  • ... ce qui arrive...(2004年),為人聲、視頻、磁帶和管弦樂隊
  • ... ce qui arrive...(2004/12年),為兩組管弦樂隊、採樣和現場電子裝置
  • spazio elastico(2005年),為管弦樂隊
  • horizontal/vertikal(2007年),《對角交響曲》的配樂,為管弦樂隊
  • ... miramondo multiplo...(2007年),為小號和管弦樂隊
  • Lost Highway Suite(2008年),為6名獨奏和管弦樂隊
  • 米夏埃爾·格拉沃格電影《爸爸的遊戲》配樂(2008年),為管弦樂隊
  • Un posto nell』acqua(2009年),為管弦樂隊
  • Ishmaela's White World(2011/12年),為女高音和管弦樂隊
  • Piazza dei numeri(2012/13年),為女高音和管弦樂隊
  • Maudite soit la guerre(2014年),為合成器取樣器和管弦樂隊
  • Le Encantadas o le avventure nel mare delle meraviglie(2014/15年),為管弦樂隊和現場電子裝置
  • Eleanor(2014/15年),為合成器、取樣器和管弦樂隊
  • Die Stadt ohne Juden(2017年),為採樣器、管弦樂隊和電子裝置
  • According to What(2022年),為大提琴、打擊樂和室內管弦樂團

室內樂

  • !?dialogues suffisants!?(1991/92年),為大提琴、打擊樂和磁帶
  • Canon of Funny Phases(1992年),為16台視頻監視器、2根單簧管、2把大提琴和2把小號
  • Five Daily Miniatures(1994年),為低音單簧管、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 Akroate Hadal(1995年),為弦樂四重奏
  • Quasare / Pulsare(1995/96年),為小提琴和鋼琴
  • Quasare / Pulsare(1995年/2005年),為長笛和鋼琴
  • Pallas / Construction(1996年),為3架爵士鼓和現場電子裝置
  • Elfi und Andi(1996/97年),為朗讀者、電結他鍵盤、低音單簧管、中音薩克斯和2張CD
  • Nova Mob(1997年),為2名女高音、2名次女高音和2名女中音和磁帶錄音機
  • Nova Mob(1997年/2005年),為女高音、次女高音、假聲男高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和6張磁帶桌
  • Ondate(1998年),為薩克斯四重奏
  • Ondate II(1998年),為2根低音單簧管
  • Fondamenta(1998年),為低音單簧管、上低音薩克斯和大提琴
  • Fondamenta II(1998年),為2根低音單簧管和大提琴
  • …morphologische Fragmente…(1999年),為女高音、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鋼琴和打擊樂
  • voluta / sospeso(1999年),為低音號、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打擊樂和鋼琴
  • Settori(1999年),為弦樂四重奏
  • Zwei Räthsel von W.A.M.(1999年),為中提琴、大提琴、打擊樂、磁帶和現場電子裝置
  • ...ad auras...(1999年),為2把小提琴和打擊樂
  • voluta / sospeso(1999年/2005年),為長笛、中提琴、大提琴、打擊樂和鋼琴
  • Verfremdung/Entfremdung(2002年),為長笛、鋼琴和6軌磁帶
  • Verfremdung/Entfremdung(2003年),為高音薩克斯、鋼琴和6軌磁帶
  • Marsyas II(2005年),為長笛、中提琴、大提琴和鋼琴
  • 『tintarella di luna』(2005/13年),為假聲男高音和鋼琴
  • In Nacht und Eis(2006年),為巴松管和大提琴
  • In Nacht und Eis(2006年作,2007年改編),為巴松管和手風琴
  • in the realms of the unreal(2009/11年),為弦樂四重奏
  • Georg Baselitz(2021年),為弦樂四重奏和採樣
  • Quasare / Pulsare II(2016年),為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 coronAtion II: Naufraghi del mondo che hanno ancora un cuore(2020年),為鋼琴、長笛、單簧管、小提琴和中提琴
  • coronAtion III: spreading a dying spark(2020年),為單簧管、低音提琴和薩克斯
  • coronAtion IV: whoever brought me here(2020年),為1-3名打擊樂手

獨奏作品

  • Schlagschatten(1992年),為巴松管、計算機生成磁帶和效果處理器
  • Spleen I(1994年),為單簧管
  • Spleen II(1994/99年),為長笛
  • Spleen III(1994年/2001年),為薩克斯
  • ...?risonanze!...(1996/97年),為柔音中提琴
  • Nova / Minraud(1998年),為女高音
  • incidendo / fluido(2000年),為鋼琴和2張CD
  • Marsyas(2003/04年),為鋼琴
  • torsion(2003/05年),為巴松管
  • Laki(2006/11年),為小號
  • Addio...sognando(2009年),為小號和4軌磁帶
  • Weariness heals wounds I(2014年),為中提琴
  • Trurl-Tichy-Tinkle(2016年),為鋼琴
  • Magic Flu-idity(2018年),為長笛
  • fumbling & tumbling(2018年),為小號
  • coronAtion I: io son ferito ahimè(2020年),為爵士鼓

參考文獻

  1. ^ Olga Neuwirth – Munzinger Biographie. www.munzinger.de.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2. ^ 2.0 2.1 MUGI – Musik und Gender im internet. mugi.hfmt-hamburg.de.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3. ^ oe1.orf.at. Staatspreis an Olga Neuwirth. oe1.orf.at.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德語). 
  4. ^ 4.0 4.1 Wieschollek, Dirk. Multiple Identitäten. In: 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 Band #3_2020. Schott, Mainz 2020. 2020: 13 (德語). 
  5. ^ 5.0 5.1 Flitner, Bettina. Frauen mit Visionen – 48 Europäerinnen. Mit Texten von Alice Schwarzer.. Knesebeck, München. 2004: 156. ISBN 9783896602114 (德語). 
  6. ^ [node:path Porträt: Gespenstersonate]. www.profil.at. 23 October 2004 [18 November 2021] (德語). [失效連結]
  7. ^ 7.0 7.1 7.2 Neuwirth, Olga. Ricordi. [24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4). 
  8. ^ Drees, Stefan (ed., 2008): Olga Neuwirth. Zwischen den Stühlen. A Twilight Song auf der Suche nach dem verlorenen Klang. Anton Pustet, Salzburg. p. 81. ISBN 9783702505820.
  9. ^ 9.0 9.1 9.2 Neuwirth: Chamber Music. Kairos 0012462KAI. CD, March 2005.
  10. ^ Neuwirth: Solo. Kairos 0015097KAI. CD, January 2021.
  11. ^ Neuwirth: Bählamms Fest. Kairos 0012342KAI. 2 CDs, 2003.
  12. ^ Nicodemus, Katja. Im Hirn des anderen / Oper sucht Film – Olga Neuwirths Vertonung von David Lynchs "Lost Highway" wurde beim Steirischen Herbst in Graz uraufgeführt. Die Zeit. 2003年11月6日 [2017年9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20日) (德語). 
  13. ^ Lost Highway. Kunst Uni Graz. 2003 [24 Octo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德語). 
  14. ^ 14.0 14.1 Abenteuerlust und Unangepasstheit – Berliner Festspiele Blog. blog.berlinerfestspiele.de.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德語). 
  15. ^ Olga Neuwirth: In Focus. boosey.com.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7). 
  16. ^ 陳曉霜 (譯), 赫爾曼·麥爾維爾 (著) (2015). 水手比利·巴德. 新華出版社. p. 32. ISBN 9787516620823.
  17. ^ 17.0 17.1 Triumph für Neuwirths “Le encantadas”. www.ricordi.com.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2) (英語). 
  18. ^ Brembeck, Reinhard J. Olga Neuwirth im Interview: Androgyne Klänge. Süddeutsche.de. [18 November 2021] (德語). 
  19. ^ Rundfunk, Bayerischer. Kritik – "Orlando" an der Wiener Staatsoper: Gnadenlos gut gemeint | BR-Klassik. www.br-klassik.de. 10 December 2019 [2021年11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9月28日) (德語). 
  20. ^ Olga Neuwirths "Orlando" ist Uraufführung des Jahres. kurier.at. 2020年9月29日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9月23日). 
  21. ^ 21.0 21.1 olga neuwirth – projects. www.olganeuwirth.com.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1). 
  22. ^ Drees, Stefan. p. 67.
  23. ^ MUGI – Musik und Gender im internet. mugi.hfmt-hamburg.de.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24. ^ Drees, Stefan. p. 78.
  25. ^ Ensemble Modern – Mediathek – Texte – ...ce qui arrive.... www.ensemble-modern.com.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26. ^ Ich lasse mich nicht wegjodeln. www.beckmesser.de.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7). 
  27. ^ Carnegie Hall - 125 Commisions Project (PDF). carnegiehall.org. 2015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9月22日). 
  28. ^ Olga Neuwirth: New Commission for LUCERNE FESTIVAL. umpgclassical.com. 2014年8月21日 [2022年7月20日]. 
  29. ^ 29.0 29.1 Woll, Bjørn. Alan Gilbert: »We really mean it seriously«. elbphilharmonie.de. Elbphilharmonie Mediatheque. 2020年12月9日 [2022年7月20日]. 
  30. ^ L'invitée : Olga Neuwirth. radiofrance.fr. france musique. 2015年10月12日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20日). 
  31. ^ Olga Neuwirth: composer-in-residence at Lucerne Festival. ricordi.com. Ricordi. 2015年11月24日 [2022年7月20日]. 
  32. ^ 32.0 32.1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D'Olga Neuwirth a Francesco Filidei, une saison d'une grande diversité esthétique (新聞稿). La Terrasse. 2015年10月 (法語). 
  33. ^ Musical Focuses of The 2018/19 Season. elbphilharmonie.de. Elbphilharmonie.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9月21日). 
  34. ^ Neuwirth: Clinamen / Nodus. Kairos 0012302KAI. CD, 2002.
  35. ^ 35.0 35.1 Neuwirth: Lonicera Caprifolium, !? dialogues suffisants !?, Spleen, Five daily miniatures, Vexierbilder. Accord 205232, CD.
  36. ^ Oestreich, James R. Vienna Philharmonic, Led by Valery Gergiev, Offers Old and New at Carnegie Hall. The New York Times. 2016年3月1日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6月16日). 
  37. ^ Neuwirth: Orchestral Works. Kairos 0015010KAI. November 2019, CD.
  38. ^ Boléro / Nijinska à la Philharmonie de Paris. lessiecles.com. Les Siècles.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20日). 
  39. ^ Wieschollek, Dirk. Olga Neuwirths »Keyframes for a Hippogriff« feiert Premiere. berliner-philharmoniker.d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2). 
  40. ^ Olga Neuwirth. nyphil.org. New York Philharmonic.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6月2日). 
  41. ^ Tamestit, Antoine. Olga Neuwirth and me: serving and discovering. 2009年10月8日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9月17日). 
  42. ^ Peter Zumthor. www.kunsthaus-bregenz.at. [18 November 2021]. [失效連結]
  43. ^ Mitglieder. badsk.de. Bayerische Akademie der Schönen Künste.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0月26日). 
  44. ^ Olga Neuwirth. adk.de. 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20日). 
  45. ^ Nio nya ledamöter invalda. musikaliskaakademien.se. Kungliga Musikaliska Akademien. 2020年10月8日 [202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0月17日). 
  46. ^ Neue Lehrende. University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Vienna.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6) (德語). 
  47. ^ Olga Neuwirth. Wiener Staatsoper. [12 November 2020] (德語). 
  48. ^ Scientists fighting coronavirus among 2021 Wolf Prize Laureates. The Jerusalem Post | JPost.com. [15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9) (美國英語). 
  49. ^ OPUS KLASSIK. OPUS KLASSIK.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美國英語). 
  50. ^ Ernst von Siemens Musikpreis geht an Komponistin Olga Neuwirth – neue musikzeitung. nmz英語Neue Musikzeitung. [8 March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德語). 
  51. ^ Olga Neuwirth. Boosey & Hawkes. [14 August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0).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