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正定教區
天主教正定教區(拉丁語:Dioecesis Cemtimensis)是羅馬天主教會在中國河北省建立的一個著名教區,成立於1856年。
天主教正定教區 Dioecesis Cemtimensis | |
---|---|
教會管區 | |
基本資訊 | |
教座位置 | 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 |
管轄範圍 | 石家莊市 |
禮儀形式 | 羅馬禮 |
所屬教省 | 河北教省 |
創設時間 | 1856年 |
主教座堂 | 耶穌聖心堂 |
首長職銜 | 主教 |
教務首長 | |
教區主教 | 賈治國 |
統計資料 | |
教友人數 | 15萬 |
歷史
初期
正定地區的天主教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的利瑪竇時期。雍正皇帝查禁天主教以後,又有一部分天主教徒從北京舉家出逃,在正定府的農村定居下來(稱為南堂教友)。大部分教民集中在藁城縣、欒城縣、趙縣和寧晉縣。他們長期堅持天主教信仰,秘密接待潛藏的葡萄牙神父,在夜間進行懺悔、彌撒。1846年,最後一位葡萄牙傳教士卡斯特洛神父離開正定。以後改由法國籍的遣使會神父負責。
直隸西南代牧區
1856年(清咸豐六年)5月30日,教廷將天主教北京教區分為3個代牧區:直隸北境代牧區(主教座堂在北京)、直隸西南代牧區(正定、順德兩府,定州、趙州2直隸州,共28縣,主教座堂在正定)和直隸東南代牧區。前2個教區由遣使會負責,而直隸東南代牧區(河間、大名、廣平3府,冀、深2州、35個縣)交給法國耶穌會負責。直隸西南代牧區建立時有天主教徒12000人,分佈在122個村莊,其中正定府有6000人,分佈在72個村,趙州也有6000人,分佈在50個村莊。
最初2年,由北京教區的法國主教代理教務。1858年,第一任法籍主教董若翰(Mgr Anouilh,1819年-1869年)來到正定。他善於同官府打交道,得到清廷賜給的隆興寺西側行宮建為教堂。以白銀4萬兩,在院內北部正中建帶有兩座雄偉鐘樓的主教座堂,(大堂為馬蒂神甫設計,鐘樓系中國建築師設計),在兩側建首善堂、仁慈堂,1919年擴建主教堂。1869年董若翰去世後,堂口增加到339個,信徒增加到21615名。
繼任的戴世濟主教(Mgr Tagliabue,1822年-1894年)注重組織和培養男女修士、教理先生和新教民,上報到法國公使館的教案數量則明顯減少。1884年,戴世濟主教調往北京擔任直隸北境代牧區主教,繼任者為郁世良主教(Mgr Sarthou)。1891年,包儒略主教(Jules Bruguière,1854年-1906年)接任後,傳教活動已經完全在中國人中間進行。
到1898年,直隸西南代牧區共有32262名中國天主教徒,信徒人數僅次於直隸北境代牧區,在遣使會的代牧區中居第二位,在天主教在華所有代牧區中居第五位。但需要說明的是,教民數量超過直隸西南的江南代牧區涵蓋了江蘇和安徽2個人口稠密的省份,而廣東代牧區也包括除澳門、香港以外的廣東省。
1900年庚子事變期間,直隸西南代牧區周邊的直隸北境代牧區(北京)、直隸東南代牧區(獻縣)和山西北境代牧區(太原)都發生了屠殺數千教徒的慘劇。但直隸西南代牧區只有150名教徒遇難。
正定府代牧區和教區劃分
1924年12月3日,直隸西南代牧區根據主教座堂駐地的名稱更名為正定府代牧區。
此後,正定教區還剩16縣1市:正定、阜平、欒城、藁城、獲鹿、井陘、平山、靈壽、新樂、元氏、無極、晉縣、定縣、行唐、贊皇、曲陽和石家莊市。下設總本堂六座:正定、定縣北橋宅、藁城縣興安、靈壽、靈壽縣馮家莊、欒城縣油通。本堂24座、支堂372座(村)。正定縣總本堂下設東柏棠村、本篤莊、北賈村、東塔子口、西莊屯、東房頭6個住有神父的本堂。
1939年1月5日,陳啟明主教成為正定代牧區首任國籍主教。
正定天主堂慘案
1937年10月9日(日軍侵佔正定城的次日)午後,日軍索要在教堂中避難的婦女而被荷蘭籍宗座代牧文致和(Frans Schraven)拒絕,便於下午洗劫了正定主教座堂,文致和主教(時年64歲)、法國籍神父夏露賢(Lucien Charny,55歲)、貝德良(Eugène Bertrand,32歲)、荷蘭籍神父艾德偲(Antoon Geerts,62歲)、魏之綱(Gerrit Wouters,28歲)、克羅地亞裔奧地利籍神父柴慎成(Thomas Ceska,65歲)、波蘭籍神父白來福(Wladislaw Prinz,28歲),法國熙篤會霍修士(Emmanuel Robial,60歲),以及從北平請來修理風琴的捷克人畢先生(Mr. Biscopitch)在天寧寺凌霄塔南側被日軍焚燒致死,另有多名修女受到污辱。
慘案發生後,定州天主堂艾類斯神父於17日接到消息後上報北平代牧區宗座代牧滿德貽,並於22日前去調查交涉未果,滿德貽通知相關各國使館。聖座及各國政府強烈抗議,日軍迫於壓力派軍部代表橫山顏真中佐及田口芳五郎神父協同天津代牧區宗座代牧文貴斌主教前去調查並確認九位外籍人士為日軍所殺害。日軍最終接受聖座及各國要求,向教宗及各國政府謝罪,並懲治罪犯,保證類似事件不再發生,同時賠償教會損失。11月22日,正定代牧區為九位天主教徒舉行追思彌撒,並下葬天主教公墓。
正定教區
1946年4月11日,羅馬教廷宣佈在中國正式建立聖統制,正定代牧區升為正式的正定教區。1947年,由於政局變化,陳啟明主教率十餘名神甫南遷到四川萬縣教區繼續傳教。1949年,他們離開中國大陸。[1]
1948年以後,正定主教座堂被華北大學和部隊256醫院佔用,教區遷往石家莊市內,1980年改稱石家莊教區,但未獲教廷認可。
自1980年, 教會享有一定的自由之後,在該教區工作的神職人員已經達到近百名, 大部分屬中青年司鐸。
2021年1月7日,石家莊因新冠疫情病例增加而封城,正定教區發表聲明,就微信及微博上有關小果莊有多位外籍傳教士在沒有採取防範措施參加宗教活動,稱當地確診病例與天主教會無關。[2]
修會
- 遣使會,有神父25名,其中外籍17名。1891年建立小修道院,修道期8年。1947年停辦。1941年建立大修道院,修業6年,畢業後可晉升神父。1920年併入北京文聲學院。
- 熙篤會:1927年成立聖母神樂院,由涿鹿縣楊家坪聖母神慰院分設,位於滹沱河五孔橋南河灘(現河北天主教神哲學院校址)。有修士100多人,土地1253畝,其中果園80 畝。土地改革時留有453畝歸苦修會(熙篤會)。
- 保祿會:1891年成立,男性修會,共20人幫助司鋒傳教。
- 仁愛會:女修會,l9人,1858年建立,其中曾有一名法國皇帝的妹妹。她們專門辦理嬰兒院、殘老院。1942年,有孤兒421名,殘疾人104名,老弱者133名。
- 若瑟會:1891年成立,1925年開辦若瑟會小學,分甲乙丙丁四班,有學生100餘人。
歷任主教
- 董若翰(Jean-Baptiste Anouilh,1819年-1869年):遣使會士,法國籍,1858年12月14日-1869年2月18日任主教
- 戴世濟(François-Ferdinand Tagliabue,1822年-1890年):遣使會士,法國籍,1869年6月22日-1884年8月5日任主教
- 郁世良(Jean-Baptiste-Hippolyte Sarthou,1840年-1899年):遣使會士,法國籍,1885年1月16日—1890年6月6日任主教
- 包儒略(Jules Bruguière,1851年—1906年):遣使會士,法國籍,1891年7月28日—1906年10月19日任主教
- 順其衡(Jules-Auguste Coqset,1847年-1917年):遣使會士,法國籍,1907年5月3日—1917年2月4日任主教
- 文貴斌(Jean de Vienne de Hautefeuille,1877年—1957年):遣使會士,法國籍,1917年4月2日-1919年4月2日任主教
- 文致和(Franciscus Hubertus Schraven,1873年-1937年):遣使會士,荷蘭籍,1920年12月16日—1937年10月9日任主教,1937年10月9日被日軍殺害
- 陳啟明(1891年—1959年):遣使會士,中國籍,1939年1月5日起任主教
- 賈治國(Bishop Julius Jia Zhiguo,1980年-),慈佑會士,聖名儒略,中國籍, 生於河北省晉州武邱村,現年74歲,1980年由保定教區范學淹主教祝聖為神父,1981年由保定教區范學淹主教祝聖為正定教區第二任中國籍正權主教。忠於教宗、信仰堅定、和藹、忠誠、不畏迫害。屢次遭到當局的非法逮捕和打壓。為大陸天主教會有聖德的主教之一。
教堂
- 石家莊北大街教堂(北堂),石家莊市新華區,新華路與北大街交叉口向北200米路處,教區辦公所在地
- 西里天主堂:石家莊市橋西區西里街11號,舊堂建於二十世紀初期,新堂建於2008年
- 石家莊本篤莊教堂:石家莊最大的天主教堂,建於2012年,現代簡約風格,可容納800人。位於石家莊市本篤莊前進村,緊鄰五七路,毗鄰河北省體育學院和黨校,內有壁畫和金黃色水晶吊燈。
- 石家莊天主教南堂——聖若瑟堂:石家莊煤市路74號,近年新建,高5層。
- 東寬亭天主教堂:藁城市邱頭鎮東寬亭村
- 耶穌聖心堂:晉州市總十莊鎮武邱村天主教堂,院內設孤兒院。
註釋
- ^ 1950年代,陳啟明主教在巴西華僑中傳教。
- ^ 聖神研究中心. 2021 年中國天主教教會大事回顧 (PDF). 鼎. 2022年, (200號) [2023-02-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