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亞戰爭軍票

大東亞戰爭軍票(日語:大東亜戦争軍票大東亞戰爭軍票だいとうあせんそうぐんぴょう Dai Tō-A Sensō Gunpyō)是二戰期間日本政府日軍佔領的東南亞地區發行的鈔票的總稱,由「南方開發金庫日語南方開発金庫」發行,屬於日本軍用手票

1945年日本投降後,緬甸仰光街頭遍地日本軍票。

概況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開始侵略東南亞地區。日本軍政當局開始在殖民地發行與當地貨幣名稱相同的紙幣,同時廢除當地原有貨幣。所有貨幣都是南方開發金庫日語南方開発金庫以「大日本帝國政府」的名義發行,並以當地通用語言(英語或荷蘭語)印製。這些軍票的發行範圍涵蓋了菲律賓馬來亞新加坡北婆羅洲緬甸荷屬東印度以及部分太平洋島嶼。[1]

1945年日本投降,導致多數舊日本殖民地的軍票頓時形同廢紙。在日本投降前,日本佔領當局下令銷毀所有庫存紙幣和相關銀行記錄。[2]

種類

菲律賓

1941年12月10日,日軍登陸呂宋島;1942年1月2日,馬尼拉淪陷,日軍隨後廢除當地舊有的比索,改為以日本政府名義發行的比索,包括面值為1、5、10、50分和1、5、10比索的貨幣,第二年發行了1、5、10比索的「兌換券」,1944年,發行100和500比索貨幣,1945年發行了1000比索的貨幣。這些錢幣被菲律賓人稱作「米老鼠比索英語Japanese government-issued Philippine peso」,因為嚴重的通貨膨脹。1944年1月,菲律賓「米老鼠比索」的通脹率高達60%。[3]反日報刊曾刊登了市場上的人們提的載貨籃子塞滿了「米老鼠比索」和各種票據的故事。[4]1944年,一盒火柴就價值100「米老鼠比索」。[5]1945年,一公斤番薯就要賣到1000「米老鼠比索」。[6]

馬來亞、新加坡、北婆羅洲

日軍在當地發行的貨幣被當地人稱為「香蕉票」,因其10元券印有香蕉樹圖案。香蕉票面值有1、5、10、50分和1、5、10、100、1000元。香蕉幣為不具準備金的貨幣,起初與叻幣等值,不過因為日本濫印香蕉幣,導致了通貨膨脹,變成1元叻幣可以換到好幾十元香蕉幣。[7]在現代,香蕉幣時常被華人代稱「不值錢的貨幣」或者指「某件東西不值錢」。[8]

緬甸

日軍佔領緬甸後,1942年,佔領當局發行了1、5、10分以及¼、½、1、5、10盧比的紙幣。日本扶持的巴莫政權上台後,又增加了100盧比的紙幣。[9]

荷屬東印度

1942年2月新加坡淪陷後,日軍轉而入侵荷屬東印度。起初日佔荷屬東印度的紙幣沿用過去的貨幣單位「gulden」(盾),面值有1、5、10分和1、5、10盾;後改為「Rupiah」(音譯為「盧比」,但中文仍習慣翻譯成「盾」),面值有½、1、5、10、100盾。日本投降後,日軍發行的荷屬東印度盾仍流通至1949年。[9]該貨幣也是「大東亞戰爭軍票」中唯一不是以英文而是以荷蘭文印製的。

太平洋島嶼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當局在其佔據的英屬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吉爾伯特群島等地發行了以「先令」為單位的紙幣,面值只有兩種:½先令和1先令。該貨幣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日軍為了侵略澳大利亞而發行的,但事實上日本當時並無入侵澳洲的計劃。[10]

參考資料

  1. ^ Wong Hon Sum,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Malaya (Singapore) and its Currency (Singapore, 1996, ISBN 981-00-8190-1)
  2. ^ Arlie Slabaugh, Japanese Invasion Money by Hewitt’s Numismatic Information Series (Chicago Press, 1967)
  3. ^ Hartendorp, A. (1958) History of Industry and Trade of the Philippines, Manila: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on the Philippines, Inc.
  4. ^ Kasaysayan: History of the Filipino People, Volume 7. Reader's Digest. 1990. 
  5. ^ Agoncillo, Teodoro A. & Guerrero, Milagros C., History of the Filipino People, 1986, R.P. Garcia Publishing Company, Quezon City, Philippines
  6. ^ Ocampo, Ambeth. Looking Back 3: Death by Garrote. Anvil Publishing, Inc. 2010: 22–25. 
  7. ^ Boon, K.N. T. Thiruchelvam , 編. Malaysia Banknotes & Coins (1786-2006): A Complete Educational Reference 3rd. Trigometric Sdn Bhd. September 2006. ISBN 983-43313-0-4. 
  8. ^ 社论:投资比特币须关注风险. 聯合早報. 2017-12-13 [2018-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1) (中文(簡體)). ……但如果最終人們並不接受它,它就沒有任何價值,僅僅是一串0和1,連香蕉票都不如。 
  9. ^ 9.0 9.1 Cuhaj, George S., ed. (2010). Standard Catalog of World Paper Money General Issues — 1368–1960 (volume 2). Krause. ISBN 978-1-4402-1293-2.
  10. ^ Stanley, Peter (2008). Invading Australia. Japan and the Battle for Australia, 1942. Melbourne: Penguin Group (Australia). pp. 159–162. ISBN 978-0-670-02925-9.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