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包絛蟲
线虫的一种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6年6月12日) |
多包絛蟲(學名: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成蟲體長1~5 mm,主要分佈在北半球。其中間宿主是鼠類,最終宿主是犬科動物,但當人類接觸到受污染的土壤或糞便時,有可能被傳染。
多包絛蟲 | |
---|---|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isolated from a fox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扁形動物門 Platyhelminthes |
綱: | 絛蟲綱 Cestoda |
目: | 圓葉目 Cyclophyllidea |
科: | 帶絛蟲科 Taeniidae |
屬: | 包生絛蟲屬 Echinococcus |
種: | 多包絛蟲 E. multilocularis
|
二名法 | |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 1863
|
生活史
在人體內的發育
蟲卵在人體孵化成成蟲後,會寄生在肝臟,製造蜂巢狀的囊包並在內部繁殖。由於人類非其正確宿主,因此多包絛蟲無法在人體內發育成熟,只能以幼蟲的姿態不斷增加數量。在感染初期通常不會有任何症狀,但十年左右後,隨着幼蟲數量的增加,肝臟的囊包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導致肝臟內部的血管或膽管受到擠壓而影響功能。在病症末期,除了肝功能受到影響外,幼蟲有可能會因囊包破裂隨着血流轉移到身體各個臟器。
要清除體內的多包絛蟲只能依靠手術,但病患察覺異狀時,通常絛蟲幼蟲都已增值並擴散,因此多達90%的感染者都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