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經
初期佛教 |
|
《增一阿含經》亦寫作《增壹阿含經》(舊稱Ekottara Āgama,公元 2000年後,歐美學者的擬音已經改作:Ekottarika Āgama),為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相當於巴利五尼柯耶之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
概述
「增一」或「增支」是指編集時,經文的法數漸次增加,將從「一」(如念佛;念法;念僧,各自計為一法)、「二」(如止、觀;名、色)、「三」(如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至「十」(如十惡、十善、十念)(或編至十一)的佛法名目,各自編入所屬的「集」,再依數目次序排列[1]。《長阿含經》中的眾集經、十上經等以及《本事經》、《如是語》同樣用「增一」法編排。
漢譯《增一阿含經》計有52品472經[1],由曇摩難提憑記憶背誦而出,竺佛念傳譯。後來,該譯本又為僧伽提婆略加改訂[2][3]。現存《增一阿含經》在經文與攝頌(嗢拕南,uddāna)兩方面都有遺漏佚失的現象,另外對照法數和現存的攝頌,部份經文的次第顯有錯亂,次序無法對應上[4]。
與對應的《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不同,漢譯《增一阿含經》有相當份量的經文使用大乘詞彙或顯露大乘傾向[5]。此一現象究竟出自默誦者還是翻譯者,甚至是翻譯完成初期的編輯者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漢譯《增一阿含經》(T125)翻譯於公元384年,是現存漢譯四阿含經(T1, T26, T99)當中年代最早的翻譯本。另有一本釋《增一阿含經》義的經疏,名《分別功德論》,從初〈序品〉至第四〈弟子品〉過半。
傳譯
在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法師曇摩難提默誦,竺佛念傳譯,慧嵩筆受,出41卷本(一說33卷)《增壹阿含經》,這是增壹阿含的首次漢譯[6]。古代經錄或稱「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7],宇井伯壽、平川彰、印順等人都不贊成此說,認為瞿曇僧伽提婆至多只對初譯本做出改訂[8]。
現存的《增一阿含經》為五十一卷52品,但從歷代經錄所見,卷數差異多達數種不同記載,計有32卷、33卷、34卷、40卷、41卷、42卷、46卷、50卷、51 卷、60卷,顯得相當紛亂。例如唐朝玄逸編纂的《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18:「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或五十卷、或四十二卷、或六十卷、或三十三卷)」[9]
依據佛教學者的研究,梁朝寶唱《經律異相》引用的《增一阿含經》經文和現存版本不同,這表示可能曾經有異於現存版本的《增壹阿含經》同時流傳過[10][11][12]。也有意見認為《經律異相》所引用的《增一阿含經》經文可能是出自曇摩難提所出的41卷本,現存的51卷本是竺佛念從41卷本再加以增補而來[13]。
由於經中有「六度」、「三乘」等詞句,承認菩薩大乘,近乎大眾部的主張,一般認為漢譯《增壹阿含經》是大眾部的傳本[2][14][15]。也有意見認為《增一阿含經》歸屬法藏部,「因為它很符合法藏部的理論特點」[16][17]。平川彰比對《增一阿含經》與《摩訶僧祗律》,因其中有許多不合之處,認為不是仍屬部派佛教的大眾部所傳持,而是大乘教內傳持的經典,以所屬部派看待為不明,比較妥當[18]。印順認為《增一阿含經》是大眾部末派的誦本[19]。
內容簡介
《增壹阿含》的主要特點是法數。「增壹」是「增上一個(數目)」之意,將佛陀聖教按「法數」逐次增一,一直到第十一法(說一切有部為增至十法),以便記憶傳佈。四阿含中,《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以增壹阿含是佛陀為「諸天、世人應機說法」,為「勸化人所習」[20]。 經中編入了眾多的譬喻,例如如來苦行成佛,降魔,度五比丘,化三迦葉,舍利弗目犍連的入滅等等。
漢譯本《增壹阿含經》中,蘊有菩薩道以及他方佛土思想,並提倡對於佛經的書寫、供養[21],以及佛像的製作[22],具有諸多大乘風格之特色。在漢譯本特有的《序品》中列出四阿含順序為增一、中、長、雜,以本經增壹為首。[23]
組織
按照晉朝道安〈增一阿含經序〉記載,曇摩難提所譯《增一阿含經》上部為26卷無忘錄偈,下部為15卷失其錄偈,總計41卷[24],「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25]。
現存漢譯《增一阿含經》則有五十一卷,52品472經。從第1經到第446經,大多是從一法、二法、三法增至十一法,原則上呈現出「增一」的形式。但在第447經-472經不屬於十一法,而較無規律[13]。增一阿含經文次第有些地方有錯亂,未按照法數和攝頌編排。另外,依《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十一處經,名放牛兒,慈經斷後,增一經終」等語,位於增壹阿含49品10經的〈慈經〉本該當是增壹阿含十一法的最後一經[26]。
僧肇〈長阿含經序〉稱「增一阿含四分八誦」,今本僅在「放牛品第四十九」題有第四分別誦,無法確定今本是否有同樣的結構[27]。
經卷目次
《增一阿含》品名 | 《佛光藏》經次編號[28] | 《大正藏》卷次 | 《廣品歷章》卷次 [9] |
---|---|---|---|
1 序品 | 1 | 1 | |
2 十念品 | 1-10 | 1 | 1 |
3 廣演品 | 11-20 | 2 | 2 |
4 弟子品 | 21-30 | 3 | 3 |
5 比丘尼品 | 31-35 | 3 | 3 |
6 清信士品 | 36-39 | 3 | 3 |
7 清信女品 | 40-42 | 3 | 3 |
8 阿須倫品 | 43-52 | 3 | 3 |
9 一子品 | 53-62 | 4 | 4 |
10 護心品 | 63-72 | 4 | 4 |
11 不逮品,(不還品【宋】【元】【明】)。 | 73-82 | 5 | 5 ,不還品 |
12壹入道品 | 83-92 | 5 | 5 ,一入道品 |
13 利養品 | 93-99 | 6 | 6 |
14 五戒品 | 100-109 | 7 | 7 |
15 有無品 | 110-119 | 7 | 7 |
16 火滅品 | 120-129 | 7 | 7 |
17 安般品 | 130 | 7 | 7 |
131-140 | 8 | 8 | |
18 慚愧品 | 141-150 | 9 | 9 |
19 勸請品 | 151-161 | 10 | 10 |
20 善知識品 | 162-174 | 11 | 11 |
21 三寶品 | 175-184 | 12 | 12 |
22 三供養品 | 185-194 | 12 | 12 |
23 地主品 | 195-204 | 13 | 13 |
24 高幢品 | 205-209 | 14 | 14 |
209 | 15 | 15 | |
210-214 | 16 | 16 | |
25 四諦品 | 215-224 | 17 | 17 |
26 四意斷品 | 225-233 | 18 | 18 |
233-234 | 19 | ||
27 等趣四諦品 | 235-244 | 19 | 19 |
28 聲聞品 | 245-251 | 20 | 20 |
29 苦樂品 | 252-261 | 21 | 21 |
30 須陀品 | 262-264 | 22 | 22 |
31 增上品 | 265-275 | 23 | 23 |
32 善聚品 | 276-287 | 24 | 24 |
33 五王品 | 288-297 | 25 | 25 |
34 等見品 | 298-307 | 26 | 26 |
35 邪聚品 | 308-317 | 27 | 27 |
36 聽法品 | 318-322 | 28 | 28 |
37 六重品 | 323-327 | 29 | 29 |
328-332 | 30 | 30 | |
38 力品 | 333-338 | 31 | 31 |
339-344 | 32 | 32 | |
39 等法品 | 345-354 | 33 | 33 |
40 七日品 | 355-361 | 34 | 34 |
362-364 | 35 | 35 | |
41 莫畏品 | 365-369 | 35 | 35 |
42 八難品 | 370-372 | 36 | 36 |
372-379 | 37 | 37 | |
43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 | 380-384 | 38 | 38,馬血天子品 |
384-389 | 39 | 39 | |
44 九眾生居品 | 390-400 | 40 | 40 |
45 馬王品 | 401-407 | 41 | 41 |
46 結禁品 | 408-417 | 42 | 42 |
47 善惡品 | 418-427 | 43 | 43 |
48 十不善品 | 428-430 | 44 | 44 |
431-433 | 45 | 45 | |
49 放牛品,附記「第四分別誦」 | 434-439 | 46 | 46,附記「第四分別誦」 |
439-443 | 47 | 47 | |
50 禮三寶品 | 444-453 | 48 | 48 |
51 非常品 | 454-463 | 49 | 49 |
52 大愛道般涅槃品 | 464-466 | 50 | 50 |
467-472 | 51 | 51 |
其他傳承
漢譯《增壹阿含經》一般認為是帶有大乘思想的大眾部或不明部派誦本。分別說部系赤銅鍱部中的對應誦本則名為《增支部》。漢譯 《增壹阿含經》中,僅有一三五經與《增支部》對應,不足三分之一。其餘勘同巴利文《長部》的約二經,同於《中部》的約三十三經,同於《相應部》的約四十六經[29]。
《藏文大藏經》無完整譯出的整部《增壹阿含經》,只存留單經[1]。
在新疆地區有發現了一些梵文殘葉,有相當於漢譯之增一阿含經善聚品第五經[1][30]。另外,大英圖書館藏品(British Library Collection)中有與《增壹阿含經》或《增支部》相對應的犍陀羅語殘片,可能屬於法藏部傳本[31][32]。
註釋
- ^ 1.0 1.1 1.2 1.3 佛光大辭典. 增壹阿含經. [2018-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 2.0 2.1 任傑. 增─阿含經. 中國大百科全書. [2018-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3).
- ^ 《出三藏記集·中阿含經記》:「昔釋法師於長安出《中阿含》、《增壹》、《阿毘曇》(發智論)、《廣說》(大毗婆沙論)、《僧伽羅叉》、《阿毘曇心》、《婆須蜜》、《三法度》、《二眾從解脫緣》(鼻奈耶),此諸經律,凡百餘萬言,並違本失旨,名不當實,依俙屬辭,句味亦差,良由譯人造次,未善晉言故使爾耳。會燕秦交戰,關中大亂,於是良匠背世,故以弗獲改正。乃經數年,至關東小清,冀州道人釋法和、罽賓沙門僧伽提和,招集門徒,俱遊洛邑,四、五年中研講遂精,其人漸曉漢語,然後乃知先之失也。於是,和乃追恨先失,即從提和更出《阿毘曇》及《廣說》也。自是之後,此諸經、律漸皆譯正,唯《中阿含》、《僧伽羅叉》、《婆須蜜》、《從解脫緣》未更出耳。」
- ^ 蘇錦坤. 《增壹阿含經》攝頌初探 (PDF). 福嚴佛學研究. 2010 [2018-05-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7-17).
- ^ 例如「彌勒稱善快哉說,發趣大乘意甚廣」,「如是增壹阿含法,三乘教化無差別」,「若有書寫經卷者,繒綵華蓋持供養」。
- ^ 《出三藏記集》:「增一阿鋡經三十三卷(秦建元二十年夏出。至二十一年春訖定三十三卷或分為三十四卷)、中阿鋡經五十九卷(同建元二十年出)。右二部,凡九十二卷。晉孝武時,兜佉勒國沙門曇摩難提,以符堅時入長安。難提口誦胡本,竺佛念譯出。……至建元二十年,政復請曇摩難提出僧一阿含及中阿含,於長安城內集義學沙門請念為譯。……以秦建元二十年來詣長安,外國鄉人咸皆善之。武威太守趙文業,求令出焉。佛念譯傳,曇嵩筆受,歲在甲申夏出(增一阿含),至來年春乃訖,為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也。」 《古今譯經圖紀》:「沙門曇摩難提……以建元二十年歲次戊子,堅遣道安集義學僧,請難提譯中阿含經(五十九卷)、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總五部合一百一十四卷。沙門竺佛念度語,慧嵩筆受。」
- ^ 水野弘元《增一阿含經解說》:現存增一阿含經並非曇摩難提所譯,而係經僧伽提婆改譯者。然則,僧伽提婆於何時何地改譯呢?大周刊定錄作「隆安元年(三九一)廬山譯」(大正五五‧四二二a)、開元錄亦載「隆安元年正月出,與難提本小異」(大正五五‧五〇五a)。常盤大定在譯經總錄(八二八-八三一頁)中,認為係在僧伽提婆未至廬山之前,與法和在洛陽時共同改譯的。
- ^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曇摩難提原譯本,僧伽提婆改正本,可能曾同時流行,但只是初譯本與重治本,而決沒有異部別本的差別。如現經僧伽提婆改正本,共四七二經;而道安序所說,曇摩難提譯本,也是『四百七十二經』。道安說『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今本的『錄偈』,也是參差不全的。所以即使有兩本流行,也只是『小異』而已。梁代所集的《經律異相》,引有《增壹阿含經》一五則,但不足以證明曇摩難提本,更難以證明為說一切有部本。」
- ^ 9.0 9.1 京兆 華嚴寺 沙門 釋玄逸 篹.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金藏 (A) » 第 98 冊 » No.1276 » 第 18 卷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八 (CBETA, A098, no. 1276, p. 367, b9-10).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 ^ 蘇錦坤,(2010),〈《增壹阿含經》攝頌初探〉,《福嚴佛學研究》5期,59-114頁,新竹市,台灣。蘇錦坤. 〈《增壹阿含經》攝頌初探〉. [2018-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 ^ 水野弘元,(1969),〈增一阿含經解題〉,《國譯一切經》,卷 4。(本文已經被翻譯為中文〈增一阿含經解說〉,收在《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之《附錄(下)》,761-785頁,台北市,台灣)
- ^ 水野弘元《增一阿含經解說》:須注意的是大周錄的記事。在說明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之下,大周錄舉梁寶唱錄言:「前多說四諦、十二因緣、五陰、六入、十八界、出蘇陀耶沙彌論議得戒事;後出世界成敗,又出成道度人,又作三道寶階,又出波斯匿王十夢,又出高廣大床是金、銀、象牙等作之,又明七佛得道制戒。」若此一記載值得相信的話,則在梁代寶唱經錄中即已明揭有僧伽提婆譯之增一阿含經。然而其後之出三藏記集、法經錄、仁壽錄等頗為信實之諸經錄,則絲毫未曾提起,誠屬不可思議之事。 若將上述寶唱錄所載之文與現存本增一阿含經比對而觀,則可發現四諦、五陰大致位於前半,十二因緣與六入,則多居後半。又在現存增一阿含經中未曾見有十八界之說,至於蘇陀耶沙彌之事則見於卷二二須陀品,惟蘇陀耶一名則作須陀。故知十八界說與蘇陀耶沙彌不見於現存增一阿含經中。其次,關於世界成敗、三道寶階、波斯匿王十夢部分,可於後半見之;但成道度人則不見於後半,而見於前半。又高廣大床是金、銀、象牙等作之句,在現存增一阿含經中亦無此文,惟唐道世之法苑珠林:「又阿含經云,高廣大床者,陛下足長尺六非高,闊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越此量者,方名高廣大床。復有八種床。初四約物弁體,貴人不合坐,下四約人弁大,縱含地鋪人,擬於尊人亦不合坐。一金床、二銀床、三牙床、四角床、五佛床、六辟支佛床、七羅漢床、八師僧床。」 此係引自阿含經之文,但現存所有阿含經中,均不見此段文句。若是寶唱錄所載增一阿含之高廣大床一段,為法苑珠林所引用者,則可視為此句或許存於今已失佚之增一阿含中。上述所引寶唱錄之記載中,有很多不見於今之增一阿含經者,有的則位置不合,此使人認為寶唱錄所介紹之增一阿含經並非現存者,而可能是失佚之增一阿含經。
- ^ 13.0 13.1 林家安. 現行漢譯 《 增一阿含經 》 譯者考 (PDF).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 2007 [2018-05-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5-16).
- ^ 水野弘元《增一阿含經解說》:「關於現存增一阿含經之所屬部派,法幢在俱舍論稽古中以為係屬於大眾部。日本明治以後之學者亦多認為屬於大眾部。……主張屬於大眾部派者,如宇井伯壽於其「印度哲學研究二‧一三七頁以下」說:現存增一阿含其列舉四阿含之順序等,與撰集三藏及雜藏傳、有部毘奈耶雜事、大智度論等相同,故乍看之下,似屬有部。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其與摩訶僧祇律、分別功德論、增一阿含序品等亦有共通之部分,可見其未必屬於有部,故應視為屬於大眾部或其系統所傳之阿含」
- ^ 赤沼智善《佛教經典史論》:「增一阿含在大乘教興起之後有所增飾,此為明白之事。而就其大乘化及教義之特色來看,乃屬於大眾部所傳。……大眾部有很多部派,增一阿含可能是屬於大眾部中之說假部所傳」
- ^ 恆強. 原始佛教之中道. [2018-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 根據《增一阿含經》提到過比丘有二百五十戒與四分律相符,和主張「阿羅漢果不退轉
- ^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其實從內容的檢討上來看,很難認為增一阿含屬於大眾部。和確定為大眾部所傳的摩訶僧祇比較之下,有種種相異之處。相對於僧祇律宣說九分教,增一阿含則列出十二部經。此外相對於僧祇律以長、中、雜、增一、雜藏的順序,列出阿含,增一阿含的列出四阿含的順序為增一、中、長、雜阿含。第三,相對於僧祇律說明雜藏的內容為,「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偈頌,是名雜藏。」,增一阿含則記載為,「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兩者的雜藏內容不一致。進而,分別功德論為增一阿含的註釋書,但是其中提及「外國師」,介紹「薩婆多家」之說,並認為兩百五十戒與五百形是「俗戒」,且斷為「聲聞家之戒」。即使是大眾部,因為是聲聞乘,所以大眾部有這樣的表現並不令人訝異。而且在分別功德論中敘述,「眾僧」之中有羅漢僧、緣覺僧、大乘僧。這一點也無法被大眾部的比丘說接受。因為增一阿含及分別功德論中有許多大乘表現,不難將此認為是一大乘教徒所傳持的經典,而要認為是部派佛教內部的大眾部所傳持的,就有困難了。不過根本沒有任何正面的根據,認為增一阿含是大眾部所傳,所以我認為,將增一阿含的所屬部派看待為不明,比較妥當。」
- ^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總之,曇摩難提原本,四七二經,經前有序,明十一事,決非說一切有部本。僧伽提婆,只是加以重治改定而已。現存『增壹阿含經』,舊傳為大眾部本(未必是大眾本部),是確而可信的。……大眾部末派的誦本,前有「序品」。『分別功德論』卷一說:「薩婆多家無序」。『增支部』也沒有序,可見上座部Sthavira系的誦本,是沒有序的;這是有序與沒有序的差別。『增壹阿含經』「序品第一」,先明結集,次明傳授。在結集中,立四藏。說到菩薩的「六度」,「甚深論空理」;「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在四阿含中,以「增壹阿含」為最上,以為「如是增壹阿含法,三乘教化無差別」。這是明確的容忍大乘,但大乘還沒有獨立而自成一藏。又說:「若有書寫經卷者,繒綵華蓋持供養」,這已到了書寫漸盛的時代。供養經卷,與『大般若經』相同。在書寫與大乘漸盛的時代,流行於北方的大眾部的學派,成立「序品」,約為西元前後。『增支部』與『增壹阿含經』,都是一法,二法,到十一法。化地部Mahīśāsaka的《五分律》,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四分律》,也是這樣。說一切有部的誦本,雖沒有傳來,但知道以十法為止,沒有十一法。」
- ^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
《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從此義中,當一一解,此經若干,故名增一。猶如畫師,分部色像,是一增一,種種撰合,如藥無限,隨病和合,名某藥丸,故名增一。一一縷綖,經緯成布,以一一說,成於增一,如合諸物,名空集音,種種諸經,故名增一。猶如草木,埿土起牆,圍覆於空,爾乃成舍,如是施戒,生天涅槃,以義圍遶,故名增一。如一種泥,成數種器,是一增一,種種義合,從此當知,種種義說,此經盡出,當持增一。」
《分別功德論》:「以一為本,次至十一,一二三隨事增上,故曰增一。」 - ^ 21.0 21.1 釋星雲. 經典之部 ■阿含經. [2018-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 林許文二; 陳師蘭. 尋找聖者的容顏. 香光莊嚴. 2002, 96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 《增一阿含經·序品》:契經今當分四段。次名增一二名中。三名曰長多瓔珞。雜經在後為四分。
- ^ 晉 沙門 釋道安 撰.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 冊 » No.0125 » 第 1 卷 增壹阿含經序 (CBETA, T02, no. 125, p. 549, a10-17).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8).
- ^ 東晉 罽賓 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 冊 » No.0125 » 第 1 卷 增壹阿含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CBETA, T02, no. 125, p. 549, a26).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8).
- ^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卷四六──五一,共六卷,四品,三九經,論次第是末後的「十一法」。然除「放牛品」的一‧二‧三‧四‧六‧七‧一〇──七經,「禮三寶品」的一‧二‧三──三經外,其餘的二九經,都與「十一法」不合……『撰集三藏及雜藏傳』說:「十一處經,名放牛兒,慈經斷後,增一經終」。在『增壹阿含經』中,這是「放牛品」:放牛十一法為初,慈心十一福為後(「放牛品」的五‧八‧九經,不是十一數。如與「禮三寶品」的一‧二‧三經相合,恰好是十經),這也許是漢譯『增壹阿含經』本十一法的原形了。」
- ^ 《增壹阿含經》卷46〈放牛品 49〉:「放牛品第四十九,第四分別誦」(CBETA, T02, no. 125, p. 794, a6)。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2 冊 » No.0125 » 第 46 卷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18:「增壹阿含經放牛品第四十九,第四分別誦」(CBETA, A098, no. 1276, p. 389, b10)京兆 華嚴寺 沙門 釋玄逸 篹.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金藏 (A) » 第 98 冊 » No.1276 » 第 18 卷 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歷章卷第十八.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這兩則記載並未提到其他幾誦的名目。
《長阿含經》卷1:「《增一阿含》四分八誦」(CBETA, T01, no. 1, p. 1, a11-12)長安 釋僧肇 述.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1 冊 » No.0001 » 第 1 卷 長阿含經序.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出三藏記集》卷9:「增一阿含四分八誦」(CBETA, T55, no. 2145, p. 63, b26)釋僧祐 撰.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 大正藏 (T) » 第 55 冊 » No.2145 » 第 9 卷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九.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7). - ^ 指《佛光大藏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的《阿含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田光烈. 增壹阿含經解題. [2018-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 A. F. Rudolf Hoernle. Manuscript Remain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Found in Eastern Turkestan I. Alpha Editions. 25 August 2019 [2020-09-04]. ISBN 978-93-89465-5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 ^ Mark Allon; Andrew Glass. Three Gāndhārī Ekottarikāgama-type Sūtras: British Library Kharoṣṭhī Fragments 12 and 14.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2020-09-04]. ISBN 978-0-295-9818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 ^ 薩爾吉. 馬克 艾倫:三篇犍陀羅本的增一阿含型經:英國圖書館所藏佉盧文殘片12和14. [2018-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