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埃梅拉姆修道院

聖埃梅拉姆修道院(德語:Kloster Sankt Emmeram),又稱圖恩與塔克西斯宮(Schloss Thurn und Taxis)、聖埃梅拉姆宮以及聖埃梅拉姆聖殿,是一座本篤會修道院,成立於大約739年,位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雷根斯堡,興建在法蘭克主教聖埃梅拉姆的墳墓之上。

聖埃梅拉姆帝國修道院
Reichsabtei Sankt Emmeram
1295年—1803年
聖埃梅拉姆修道院國徽
國徽
地位修道院
首都聖埃梅拉姆修道院
政府神權政治
歷史時期中世紀
• 修道院成立
約739年
• 從主教轄區獨立
1295年
• 獲得帝國修道院地位
1295年
• 院長升為選帝侯
1731年
• 併入總主教轄區¹
1803年1803年
• 併入巴伐利亞
1806年1月6日
前身
繼承
Electoral Palatinate 普法爾茨選侯國
雷根斯堡親王國 Principality of Regensburg
包括主教轄區、自由市和三個帝國修道院

歷史

聖埃梅拉姆修道院成立於大約739年,當時雷根斯堡主教兼任院長。975年,沃爾夫岡主教放棄了院長的位置,並使修院獨立於教區,他是最早這樣做的德國主教之一,此後這種做法得到推廣。

1295年,拿騷的阿道夫授予該修道院以帝國修道院(reichsunmittelbar)的獨立地位,直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731年,院長獲得帝國選帝侯身份(Reichsfürsten),隨後聘請阿桑兄弟將曾被多次燒壞和修繕的修道院教堂改建為宏偉的巴洛克建築。

1803年,聖埃梅拉姆隱修院和帝國自由城市雷根斯堡,雷根斯堡主教轄區,以及其他兩個帝國修道院(雷根斯堡下明斯特修道院和Obermünster),失去了以前獨立地位,新成立雷根斯堡總主教轄區。1810年巴黎條約簽訂以後,整個雷根斯堡總主教轄區歸屬巴伐利亞王國

1812年,修院建築被授予圖恩與塔克西斯,聖埃梅拉姆隱修院也被改為其府邸,稱為圖恩與塔克西斯宮Schloss Thurn und Taxis),有時也稱為聖埃梅拉姆宮Schloss Sankt Emmeram)。

聖埃梅拉姆聖殿

 
彩繪木製天花板,描繪聖本篤
 
聖埃梅拉姆修道院

修院教堂成為了一個本堂區聖堂。1964年2月18日,教宗保祿六世授予其宗座聖殿地位[1]。這是一座羅曼式建築,有三個走道,三個唱經樓和一個西耳堂。它最初建於8世紀下半葉,此後曾多次被毀和重建。

參考文獻

  • Kallmünz, 1992. St. Emmeram in Regensburg. Geschichte - Kunst - Denkmalpflege. Thurn und Taxis-Studien 18.
  • Morsbach, P. (photos: A. Bunz), 1993: St. Emmeram zu Regensburg. Ehem. Benediktiner-Abteikirche. Großer Kunstführer Nr. 187. Schnell & Steiner: Regensburg.
  • 1803 – Die gelehrten Mönche und das Ende einer 1000-jährigen Tradition. Exhibition guide. Bischöfliches Ordinariat Regensburg: Regensburg, 2003.

49°0′55″N 12°5′34″E / 49.01528°N 12.09278°E / 49.01528; 12.0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