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死人醒來的時候
咱們死人醒來的時候 (挪威語:Når vi døde vågner) (When We Dead Awaken)是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最後一齣戲劇,也是他最短的一齣戲劇,出版於1899年,1900年在斯圖加特第一次被搬上舞台。
人物列表
- 阿諾爾得·魯貝克教授,雕塑家
- 梅遏·魯貝克太太,他的妻子
- 烏爾費姆,地主
- 浴場視察員,一位陌生女客,一位教會女護士,茶房、浴場遊客和孩子們
第一幕在海濱浴場區。第二幕和第三幕在高山上一個療養區附近。
情節簡介
雕塑家魯貝克教授崇拜唯美主義藝術,他年輕時創作了一座象徵最理想的女人覺醒的大理石雕像。當時的模特兒,美麗的少女愛呂尼深深地愛戀他,並賦予他靈感,幫助他塑造成傑作《復活日》。他為了完成自己的事業,不「褻瀆自己的靈魂」,沒有接受愛呂尼的愛情,致使愛呂尼出走,變成放蕩不羈的人。魯貝克成名之後,娶愛好打扮和遊樂的姑娘梅遏為妻。婚後,魯貝克對梅遏逐漸感到厭倦,梅遏對魯貝克也有同感。過了多年,魯貝克一直沒有得到愛呂尼的消息,他再也找不着那麼好的模特兒了。現在,他的雕塑轉向「大型群像」,這是大人先生們花錢訂做的藝術品,他認為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內心非常空虛惆悵。
在一個海濱浴場上,魯貝克夫婦與愛呂尼相遇。心灰意冷的愛呂尼見到魯貝克,感到無比興奮,向她傾訴了自己的不幸生活,還批評他過去奉行的「第一是藝術作品,其次才是人生」的信條。他們都為過去輕易放棄了幸福生活而惋惜,而且希望重溫舊夢。他們終於挽手登上高處,又穿過雪地、迷霧,一直走上「朝陽照耀的塔尖」,結果,他們被大雪埋葬了。與此同時,梅遏為了尋求生活的樂趣,跟隨獵手烏爾費姆去探險,過自由自在的日子。她在深谷里高興地慶幸自己「像飛鳥一樣的自由」。
主題與風格
「當咱們死人醒來」是易卜生最具奇幻亦是最絕望的劇本。無論在劇裏的發展從海濱到山上,以及魯貝克是個雕塑家,都可見本劇以石頭及石化的形象為主。 而劇中的結尾愛呂尼及魯貝克在尋覓多年後終於一起、雙雙穿過迷霧尋找自己的幸福卻被雪崩所埋沒,對比梅遏為了尋找人生的樂趣而快樂地跟隨了她覺得長得醜得像法翁的獵手烏爾費姆,帶出了人類對於生命的慾望,但那些渴求能否實現卻是有所保留、而人們應該要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放棄其他事物強行忍耐,抑或是及時行樂,給本劇留下了諷刺的結論。
參考閱讀
- Hurt, James. Catiline's Dream: An Essay on Ibsen's Play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2).
- Valency, Maurice. The Flower and the Castle: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Drama (New York: Grosset and Dunlap,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