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獸
吻獸,又稱為大吻、吞脊獸,是中國及東亞古代建築的一種標誌性裝飾物,通常出現在屋頂的兩端,在外形上非常顯眼。
歷史
吻獸最早的可追溯到周朝,在《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建築中就有吻獸,最早的正吻圖案見之於漢代的闕、祠和明器上。中國發現的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吻獸是西漢年間所造,1960年出土於湖北省沙市郊區,其瓦內壁上刻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字樣,距今已經2100多年。
吻獸起初並非龍型,僅是由瓦當頭堆砌而成的簡單翹突,後逐漸形成動物形狀,有鳳凰、朱雀、孔雀等鳥形以及魚龍形。根據《唐會要》、宋朝《營造法式》記載,漢朝的柏梁殿上有「魚虬尾似鴟」的東西,有「避火」之用。晉代以後的文獻中出現了「鴟尾」一詞(傳說是一種海中能滅火的神物),其外形類似於魚尾,尾端朝上,曲向正脊的方向。
至唐朝中葉和末期,「尾」字變成「吻」字,故又稱為鴟吻,下部是張口銜脊的獸頭,上部則仍與鴟尾相似。到了宋朝以後,此種圖案逐漸增多。金國出現龍形吻,龍頭吞脊,龍尾向內捲曲,稱「龍吻」。元朝時,尾部逐漸改為向外捲曲,背部出現劍柄。據《營造法式》記載,正脊兩頭還垂有五尺長的鐵索,即「吻索」。
明朝以後,蚩吻開始成為建築中的主流,又以龍型蚩吻為多,這種明顯帶有龍的造型的彫塑可以叫作「大吻」,尾部完全向後捲起,身上有小龍。清朝時蚩吻已非常普遍,龍頭怒目張口銜住正脊,背上插着一把寶劍,但形狀逐漸幾何化、簡單化、扁平化,失去原本的立體造型;清朝中葉之後,正吻和小龍顯得沒有生氣。明清年間,中國南方有些地方稱大吻為鱗尾,和北方不同,其尾部透空,捲曲而不併攏,邊緣還有很多花紋。
中國最大的蚩吻在故宮太和殿上,高3.4米,寬2.68米,厚0.32米,由13塊中空琉璃瓦組成,俗稱「十三拼」,重達4.3噸。但此吻列書「二樣瓦」,第一樣編而不存[1]。
中國南方的吻獸也保持了魚龍的造型,叫作鰲魚。在粵中,鰲魚一般安置在正脊之上表面,安在正脊兩端的吞脊鰲魚相對少見。
分類
鴟尾、鴟吻和蚩吻
吻獸根據造型主要有鴟吻、蚩吻和兩大類,原型皆為鴟尾,鴟尾呈現的是下部沒有連接裝飾的鳥翼造型,在唐朝時保持鳥翼造型的鴟吻首先出現;在宋朝時基本捨去簡單的鴟尾構造,裝飾瓦片和屋頂脊樑的結合部趨於複雜化,由此產生「吻」的概念,鴟尾遂進化為鴟吻;明朝以後,因為鴟吻被賦予了「龍生九子」的含義,因此鳥翼造型逐漸變為魚尾造型,此後魚尾型的螭吻就成為中國建築屋頂的主流。
鴟尾、鴟吻、蚩吻這三樣裝飾在不同時期均流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和蒙古,這些東亞國家按照自己的民族特色對其進行了改造,形成了和中國不一樣的審美風格。
正吻和合角吻
正吻通常為龍型,獸頭朝內張口銜脊,背部有釘子和屋脊相連。正吻位於正脊兩端和垂脊的交匯點,正是防水的最薄弱環節,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滲漏。正吻高度一般為檐柱柱高的十分之一,有八種尺寸規格,即二至九樣,規格較大的正吻由數件吻件組合而成。正吻主要用於高等級殿堂,如宮殿、壇廟等。等級較低的房屋正脊兩端則用望獸,並不向內銜脊,而是向外張望,常用於城牆上的城樓、鋪房。
吻獸還包括合角吻,位於圍脊四角,由兩個正吻組成,直角相接、單面向外。合角吻安裝在盝頂平台、重檐頂(如重檐廡殿、重檐歇山)第二檐以及牆脊的轉角處,由兩個吻獸組成,呈90度。陽角的為陽合角吻,陰角的為陰合角吻。有時兩吻使用一個劍柄,有時則用兩個劍柄拼成90度。合角吻的作用在於保護角柱外皮,並起裝飾作用。
吻獸和望獸
比吻獸低一個等級的是「望獸」,正吻對應正望獸、合角吻對應合角獸;如果建築使用的是卷棚頂,由於沒有正脊,就不需要使用任何吻獸和望獸。
參考資料
- ^ 趙廣超著,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出版,《大紫禁城-王者的軸線》,2005年11月一版
- 《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建築結構》中國建築書店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