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之避世—血族

吸血鬼之避世-血族(英語:Vampire: The Masquerade–Bloodlines是一款2004年發售的PC平台的角色扮演遊戲。該遊戲由Troika Games公司基於Source引擎製作,動視公司發售,故事背景取材於白狼遊戲發佈的《黑暗世界》之《吸血鬼之避世潛藏》。故事線開放,有主線與支線任務的設定。遊戲採用第1人稱和第3人稱視角,允許玩家扮演Camarilla的6個吸血鬼家族或獨立的Gangrel家族的一個成員,玩家會在洛杉磯里調查一系列關於安卡蘭石棺的事件。

吸血鬼之避世-血族
類型A-RPG
平台微軟視窗
開發商Troika Games
發行商動視
總監Leonard Boyarsky
Jason Anderson
製作人Thomas R. Decker
David Mullich
設計師Brian Mitsoda
Chad Moore
TJ Perillo
編劇
  • Brian Mitsoda
  • Chad Moore
  • TJ Perillo
  • Jason D. Anderson
  • Leonard Boyarsky
程式Andrew Meggs
Tim Cain
音樂Rik Schaffer
引擎Source
模式單人遊戲
發行日
  • 北美:2004年11月16日[1]
  • 歐洲:2004年11月19日

劇情

背景設定

在黑暗世界裏,吸血鬼分為三大勢力:自中世紀獵巫行動(史稱異端審判)和聖戰以來一直存在,負責維持吸血鬼社會秩序和保護吸血鬼存在的秘密(簡稱避世法則)的密黨(Camarilla)、認為避世法則不需要密黨維護並反抗密黨的腐敗統治的自由派(Anarchs)和認為避世法則只是對吸血鬼內心獸性的無謂限制的魔黨(Sabbat)。千百年來三方勢力一直對立,尤其是密黨和魔黨的鬥爭更是越演越烈。(密黨和自由派雖然對立,但必要時仍可以放下成見成為盟友)

洛杉磯六十年來一直都是自由派治下的自由城市之一,直到2003年鬼人入侵、進駐唐人街並成功把自由派趕下台,之後密黨乘虛而入重新接管洛杉磯。洛杉磯自此形成了密黨、自由派和鬼人三足鼎立的尷尬局面,除了防備魔黨襲擊以外三方勢力一直勾心鬥角。

故事大綱

玩家為一位被非法初擁(根據密黨法律,因為隨心所欲地轉化人類可能造成吸血鬼的存在暴露,所以必須向當地親王申請初擁許可,違者死)的吸血鬼,在差點被塞巴斯蒂安·拉克魯瓦親王下令處死卻被自由派領袖奈斯反對後,拉克魯瓦為免挑起密黨和自由派的戰端而饒過了玩家。之後玩家為了還這份「人情債」而開始為拉克魯瓦執行任務,並漸漸捲入各方圍繞着即將到達洛杉磯的安卡蘭石棺的各種圖謀之中。玩家為了在這個勾心鬥角的殘酷世界中生存下去必須擺脫各方勢力的擺佈,並選擇自己的命運。

結局

拉克魯瓦結局

玩家決定忠於拉克魯瓦,並在打敗曉明等鬼人後一同打開了安卡蘭石棺。

斯特勞斯結局

玩家決定忠於密黨,並在斯特勞斯的支持下打敗曉明和逮捕拉克魯瓦。之後斯特勞斯決定將斯特勞斯藏在一個不知何處的倉庫里積塵,避免弄醒其中的始祖。

自由派結局

玩家決定加入自由派,並在奈斯的支持下打敗曉明和拉克魯瓦。玩家可以選擇打開安卡蘭石棺,或者是讓拉克魯瓦自行打開。自由派因此重新掌控洛杉磯。

曉明結局

玩家決定加入鬼人,並在曉明的支持下打敗拉克魯瓦,鬼人因此掌控洛杉磯。之後曉明為了避免安卡蘭石棺內的秘密被人知曉和防止玩家成為鬼人未來的威脅而將石棺和玩家綁在一起一同沉入太平洋。

孤狼結局

玩家決定不加入任何一方,並獨自打敗曉明和拉克魯瓦。玩家可以選擇打開安卡蘭石棺,或者是讓拉克魯瓦自行打開。

人狼結局

技術上屬於秘密解鎖的結局,同時也是最無厘頭的結局,說完了。

主要角色

  • 初生者(The Fledgling):玩家角色,在被非法初擁後差點被拉克魯瓦處死,被饒恕後為了活命成為拉克魯瓦的跑腿。周遭的角色們會基於玩家對氏族、對白和行動的選擇以不同方式對待初生者。
  • 塞巴斯蒂安·拉克魯瓦(Sebastian LaCroix):洛杉磯的密黨親王,拉克魯瓦集團的主席,曾是拿破崙的士兵。屬於梵卓(Ventrue)氏族。性格高傲、自以為是、不擇手段並且喜歡玩弄權謀。因為怨恨洛杉磯不尊重、服從自己的吸血鬼和派遣他到當地的密黨而跟曉明勾結一同搶奪安卡蘭石棺和對付自由派,企圖吞噬其中的上古耆宿以獲得無可比擬的力量。
  • 警長(The Sheriff):拉克魯瓦的手下,負責治安和戰鬥。屬於那哥魯帕(Nagloper,一個來自非洲的氏族)氏族。
  • 馬克西米利安·斯特勞斯(Maximilian Strauss):洛杉磯密黨四位族老(密黨體制中扶持王子和統領當地血族的職位)之一,雖然忠於密黨但對拉克魯瓦並不忠誠。代表托睿魔爾(Tremere)氏族。因為察覺到玩家的潛力而跟玩家搭上線,同時也是遊戲中少數不會利用和背叛玩家的角色之一。認為反叛軍就是一群衝動、極端的反叛者所以對他們有一定的輕視。
  • 加里·高登(Gary Golden):洛杉磯密黨四位族老之一,跟艾布拉姆斯因為兩個氏族世代的恩怨而不和。屬於諾斯弗拉圖(Nosferatu)氏族。
  • 墨丘里奧(Mercurio):拉克魯瓦的血仆(血仆(Ghoul),由人類喝了一點吸血鬼的生命源血(Vitae)後變化而成,擁有超乎常人的長壽和復原能力,但會對生命源血上癮),負責收集炸彈。如果玩家沒有向拉克魯瓦告他的狀,他會成為玩家眾多武器販子之一。
  • 奈斯·羅德里格斯(Nines Rodriguez):洛杉磯自由派的領袖,在大蕭條期間成為吸血鬼,因此比所有人都討厭腐敗的官僚,並想要推翻密黨對洛杉磯的統制、重奪洛杉磯。屬於布魯赫(Brujah)血族。跟拉克魯瓦完全相反充滿人望甚至受到敵人的尊重,同時也是遊戲中少數不會利用和背叛玩家的角色之一。
  • 微笑傑克(Smiling Jack):黑暗世界裏著名的自由派,玩家的指導,同時也是安卡蘭石棺事件的幕後黑手。屬於布魯赫(Brujah)氏族。
  • 少女(Damsel):洛杉磯自由派的成員,同時是羅德里格斯的忠實擁護者之一。屬於布魯赫(Brujah)氏族。
  • 斯凱爾特(Skelter):洛杉磯自由派的成員,越南戰爭的老兵。屬於岡格羅(Gangrel)氏族。
  • 特蕾絲·沃曼(Therese Voerman)和珍妮特·沃曼(Jeanette Voerman):一對情緒不太穩定的姐妹,特蕾絲是聖莫妮卡的男爵(自由派體制中市內一個地區的統治者),並和珍妮特共同經營當地一家夜店Asylum,但兩人經常互相敵對。由格蕾·德萊勒擔任2人的配音。屬於末卡維安(Malkavian)氏族。
  • 艾薩克·艾布拉姆斯(Isaac Abrams):荷里活的男爵,為當地的一位名製片人。跟斯特勞斯是老對手。屬於托瑞朵(Toreador)氏族。
  • 曉明(Ming-Xiao):洛杉磯唐人街的統治者,同時是洛杉磯鬼人(Kuei-jin,黑暗世界裏的東方殭屍,吸血是為了吸取活人的精氣,而且沒有轉化人類的能力,因為非我族類和入侵西方而跟吸血鬼水火不容)的領袖。雖然跟拉克魯瓦合作,但兩人其實各懷鬼胎。
  • 安卡蘭石棺(Ankaran Sarcophagus):近期出土的亞述國王石棺,因為謠言說其中藏有沉睡中的十三位上古耆宿之一而成為各方爭奪的目標。(十三位上古耆宿統稱為Antediluvian,為聖經世代大洪水期間毀滅的第一座城市除了該隱以外的生還者,作為第三代吸血鬼同時也是現存力量最接近真祖該隱的吸血鬼。(第二代早就被第三代們殲滅了)他們的甦醒被視為吸血鬼末日(Gehenna)的預兆之一。)
  • 安德烈(Andrei):洛杉磯魔黨的領袖,中期為了截斷密黨的情報鏈而用自己改造的怪物侵佔了荷里活部分下水道,後期因為魔黨希望透過阻止上古耆宿甦醒來阻止吸血鬼末日的來臨而介入安卡蘭石棺的爭奪。屬於棘秘魑(Tzimisce)氏族。
  • 貝克特(Beckett):黑暗世界裏著名的考古學家,也是有名的孤狼(完全獨立、沒有靠山)。獨自調查安卡蘭石棺,後來被拉克魯瓦僱傭研究石棺。屬於岡格羅(Gangrel)氏族。
  • 的士司機(Cab Driver):遊戲裏負責接送玩家的神秘司機,跟傑克認識而且似乎是同謀。大量玩家猜測的士司機的真實身份就是吸血鬼真祖該隱
  • 希瑟·坡(Heather Poe):一位重傷垂死的大學生,玩家可以選擇透過將她變成自己的血仆救她一命。之後如果玩家沒有趕她走的話,她會自願成為玩家的緊急血液來源和僕人。但如果玩家沒有及時趕她走的話,她會死在魔黨的手上。

製作與發售

《血族》的製作始於2001年,歷時3年完成。開發過程並非一番順利。32人的開發小組在2004年11月16日勉強發佈了一個未完工版。其發售量不到8000份,算是一次失敗。該作以其流程的故事敘述、長時長的完整配音、風格多變的音樂、玩法的高自由度等特色受到玩家歡迎,並影響了同類遊戲,但也因其在技術方便處理的不到位和銷量的不足而為人詬病。但這也是其製作公司的最後一款遊戲。2005年初,Troika Games公司倒閉,這個尚有技術瑕疵的遊戲也就再也不可能有官方補丁推出了。2013年,IGN評論員Luke reilly將其納入「那些令前製作人可以引以為傲的作品」之列。[2]至2014年為止,仍有一些老玩家堅持自發地為這款遊戲製作補丁。

參考資料

  1. ^ Lane, Rick. Reanimated: The story of Vampire: The Masquerade Bloodlines. Eurogamer. April 27, 2014 [July 19,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9). 
  2. ^ Luke reilly. 5 More Defunct Developers Who Went Out With a Bang. IGN. 2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英語). 

參見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